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统编版通用)10 近代时期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统编版通用)10 近代时期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

ID:83143390

大小:412.42 KB

页数:9页

时间:2023-08-11

上传者:老李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统编版通用)10 近代时期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统编版通用)10 近代时期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统编版通用)10 近代时期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统编版通用)10 近代时期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统编版通用)10 近代时期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统编版通用)10 近代时期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统编版通用)10 近代时期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统编版通用)10 近代时期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统编版通用)10 近代时期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_第9页
资源描述: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统编版通用)10 近代时期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解密10近代时期的世界1.(2022年山东聊城一模)“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的欧洲刚走出中世纪,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所发生的事情。”材料重在强调,“西方崛起”的A.基本规律B.原生动力C.历史时期D.外在条件【答案】D【解析】根据“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所发生的事情”可知体现了外部因素对欧洲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所以材料论述的是“西方崛起”的外在条件,不是基本规律、原生动力和历史时期,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2.(2022年山东德州三模)16世纪以前,中国的茶叶、巴西的砂糖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消费品。17世纪初期的欧洲,砂糖和茶都是在药店里出售的贵重药品。19世纪,英国城市工人的早餐普遍包含红茶、砂糖。这些变化说明(   )A.海外贸易减小了社会贫富分化B.世界市场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C.殖民扩张助推了各地消费升级D.工业革命消除了地区性饮食差异【答案】B【解析】糖在欧洲从奢侈品演变为普通日用品,说明糖的供应量大大增加,从而大大降低了糖的价格。16世纪以后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商品流通不断发展,说明世界市场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B项正确;海外贸易加速了商品流通,而非缩小了社会贫富分化,排除A项;这些变化并不是消费升级的表现,排除C项;“消除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3.(2022年山东淄博三模)对于美国《独立宣言》在大革命前法国的反响,有学者评论说:宣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法国读者一定能在《独立宣言》的下述文字中看到法国哲人们的思想“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据此可知A.法国读者不了解洛克和卢梭的思想学说B.天赋人权思想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C.《独立宣言》与洛克和卢梭的思想无关D.法国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已不复存在【答案】B【解析

1】根据材料“法国读者一定能在《独立宣言》的下述文字中看到法国哲人们的思想‘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可知人人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在法国和美国都广泛传播,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美法两国都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没有体现法国读者不了解洛克和卢梭的思想学说,排除A项;《独立宣言》与洛克和卢梭的思想无关,说法错误,排除C项;法国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已不复存在,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4.(2022年浙江杭州一模)“为了取得即便是那些在当时已经成熟而只待采集的资产阶级的胜利果实,也必须使革命远远地超出这一目的……在这种过分的革命活动之后,必然接着到来一个不可避免的反动,这个反动又超出了它能继续下去的那个限度。经过多次动荡以后,新的重心终于确立了,并且成了新的出发点”。与恩格斯的这一论断最为相符的是(   )A.德意志统一B.北美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D.英国光荣革命【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为了取得即便是那些在当时已经成熟而只待采集的资产阶级的胜利果实,也必须使革命远远地超出这一目的”并结合所学可知,“资产阶级的胜利果实”指的是推翻了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掌握了掌权,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等;根据材料“在这种过分的革命活动之后,必然接着到来一个不可避免的反动,这个反动又超出了它能继续下去的那个限度。经过多次动荡以后,新的重心终于确立了,并且成了新的出发点”并结合所学可知,法国大革命又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内部王党分子的叛乱,复辟势力,外部普、奥的军事干涉等,结合所学可知,法国大革命动荡曲折,各种政体反复易手,与材料信息相符,C项正确;“德意志统一”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北美独立战争”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英国光荣革命”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5.(2022年河南河南一模)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动荡......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再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这一协商建立的民主制度(   )A.铲除了法国封建残余势力B.源于工业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C.使总统成为国家权力中心D.平息了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直到1870年后……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可知1875年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法国工业革命以来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共和派势力增强,推动了共和制的确立,因此法国共和政体的建立源于工业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B项正确;这一时期共和制的确立没有铲除法国封建残余势力,排除A项;议会为国家权力中心,排除C项;共和制的确立是共和派和君主派斗争的结果,没有平息他们之间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6.(2022年湖南怀化三模)如图为1811年至1871年英国从业人员的比重表,由此推断导致下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从事农业的职业人口从事工商业职业人口其他职业人口1811年35%45%20%1841年20%43%37%1871年14%55%31%A.从事农业的人数在不断减少B.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工商业

2C.工业革命改变英国产业结构D.环境恶化且可耕地越来越少【答案】C【解析】从题干中可知1811年、1841年、1871年三年中从事农业的人口在逐渐减少,从事工商业的人口在增多,结合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可分析得出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促进了城镇化的进程,改变了产业结构,C项正确;从事农业的人数在不断减少描述的只是表面现象,并不能说明本质问题,排除A项;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工商业,不能说明本质问题,排除B项;题干中没有涉及到环境恶化且可耕地越来越少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7.(2022年河北石家庄三模)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将取得公共权力,并且利用这个权力把脱离资产阶级掌握的社会化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通过这个行动,无产阶级使生产资料摆脱了它们迄今具有的资本属性,使它们的社会性质有充分的自由得以实现。从此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的社会生产就成为可能的了。”在此,恩格斯(   )A.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B.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C.论证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D.指出了无产阶级走向联合的时代要求【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无产阶级将取得公共权力……无产阶级使生产资料摆脱了它们迄今具有的资本属性”,可以看出恩格斯在强调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无产阶级革命,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无产阶级的联合,排除D项。故选A项。8.(2022年山东潍坊二模)巴黎公社失败后,凡尔赛当局围绕巴黎公社起义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图1是调查报告的部分内容。据此可判断,该调查报告(    )(1)(法国)大革命之后形成了一种革命传统,即用武力推翻法律,将暴动和起义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手段。(2)1848年以来,巴黎人对革命的失望和对选举的冷漠,纵容社会罪恶的滋生。(3)第二帝国时期,国家权力的集中推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财富的增长,拿破仑三世利用民主和富裕迎合民众胃口,助长物质主义的盛行和工人的不良行为。(4)帝国末期,国际工人协会在巴黎宣扬唯物主义,宗教信仰受到攻击与削弱。A.旨在防范第一国际支持工人运动B.为暴力镇压巴黎公社提供辩护C.借助阶级斗争理论丑化工人运动D.准确揭示了巴黎公社起义原因【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政府指责巴黎公社崇拜暴动和起义,是社会罪恶滋生的结果,是工人不良行为的积累和国际工人协会宣扬唯物主义,削弱宗教信仰等导致的,体现出其在为暴力镇压巴黎公社进行辩护,B项正确;防范第一国际支持工人运动与“凡尔赛当局围绕巴黎公社起义的原因”进行调查不符,排除A项;材料并未借助“阶级斗争理论”丑化工人运动,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巴黎公社起义的真正原因,即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排除D项。故选B项。9.(2022年北京东城二模)以下漫画创作于1904年。画中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右肩扛着大棒,左手牵着美国军舰,腰间配着枪和刀,光着脚在加勒比海巡游,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环绕加勒比海地区的国家和城市是墨西哥、巴拿马、委内瑞拉、古巴和圣多明各(多米尼加首都)。该漫画意在表明(    )

3A.西班牙、葡萄牙在拉美的统治宣告结束B.独立运动浪潮席卷整个加勒比海地区C.拉丁美洲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美国利用武力干涉拉丁美洲国家事务【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的扩张政策。结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仰仗其科技优势经济迅速发展,其垄断组织急需扩大海外市场和投资场所.这推动了罗斯福政府对拉美地区的扩张,D项正确;19世纪20年代西班牙、葡萄牙在拉美的统治就已宣告结束,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到独立运动,排除B项;拉丁美洲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10.(2022年北京昌平二模)读下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全球各区域占世界经济比重①19世纪中期以前亚洲占世界经济比重最大      ②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经济造成了较大破坏③二战后北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在持续增长       ④21世纪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各区域经济增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B组提升练【解析

4】根据图示中的数据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以前亚洲占世界经济比重最大,①符合题意;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的经济所占比重都是下降趋势,说明战争对欧洲经济造成较大破坏,②符合题意;1950年前后北美所占比重出现下降趋势,③说法有误;21世纪后欧洲、北美和拉丁美洲等地经济所占比重都在下降,④说法有误。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1.(2022年广东韶关一模)1573年“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首航标志着由哥伦布开启的西班牙人新航路的真正完成。更重要的是,它与葡萄牙人建立起的太平洋西部航线在南中国海交汇时,一个常规性而持久的跨洋联系才在亚、非、欧、美四个大陆之间真正建立起来。据此可知,“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A.实现了哥伦布到东方寻找黄金的初衷B.扩大了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贸易范围C.建立了以菲律宾为主的东西贸易通道D.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势【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不仅维系了西班牙对菲律宾的殖民统治,而且使美洲与亚洲在太平洋上维持了长久的贸易往来,结合材料中的“一个常规性而持久的跨洋联系才在亚、非、欧、美四个大陆之间真正建立起来”,可知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扩大,B项正确;“实现寻找黄金初衷”是在美洲,而不是通过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排除A项;东西方贸易通道不是以菲律宾为主,排除C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确立了在世界范围的优势,排除D项。故选B项。2.(2022年青海西宁二模)如表为近代哥斯达黎加人口变化状况(注:非土著人口包括白人、黑人、混血种人),导致这种变化的主因是年份人口状况年份人口状况总人口土著人口占比%非土著人口占比%总人口土著人口占比%非土著人口占比%152227200100—17412412652.747.315691747998.21.817512402242.157.916111553895.94.117783421223.776.317001929376.323.718015259115.884.2A.新兴疾病的传播B.工业革命的扩展C.罪恶的三角贸易D.欧洲的殖民扩张【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16世纪到18世纪哥斯达黎加的土著人口迅速减少,非土著人口迅速增长,这源于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殖民扩张,殖民者通过武力和疾病消灭了大量土著人口,并将大量黑奴运输到美洲发展种植园经济,D项正确;新兴疾病的传入是欧洲殖民者殖民扩张的副产品,所以人口变化主要原因还是殖民扩张,排除A项;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排除B项;黑奴贸易是非土著人口增加的原因,不能解释土著人口的减少,排除C项。故选D项。

53.(2022年青海西宁二模)对于西方历史上某一个“全才”涌现的时期,有学者说“从人文主义者本身来说,他(将人文主义者共性假拟的抽象人格)是不能不具备多方面的造诣的,因为事实上,他的学问不仅用于研究古代经典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为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服务。据此推断,这些“全才”最可能是(   )A.宗教改革的主要发起者B.激进的启蒙思想家C.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D.古代雅典的“智者”【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他的学问不仅用于研究古代经典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为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服务”可知“全才”指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强调人文主义,关注现实的生活,C项正确;材料指的是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古希腊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4.(2022年青海西宁二模)1755年11月1日,里斯本发生大地震,造成6-10万人死亡,包括40座教堂、200多所大小修道院在内的大量建筑被摧毁。震后,科学家对地震起因展开探究与思考,启蒙哲人也乘机鼓动人们反对宗教和迷信。教会“上帝惩罚”说受到普遍质疑。这表明A.天主教会权威受到全面冲击B.科学理性成为18世纪主流C.突发事件加快科学理性传播D.宗教和科学都无法解释灾害【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里斯本大地震使得“科学家对地震起因展开探究与思考,启蒙哲人也乘机鼓动人们反对宗教和迷信。教会‘上帝惩罚’说受到普遍质疑”,表明突发事件加快科学理性传播,C项正确;“全面冲击”说法绝对,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科学理性成为18世纪主流,排除B项;自然灾害可以用科学解释,排除D项。故选C项。5.(2022年海南海口二模)1878-1879年,美国西部和南部议员联合起来,向国会提交了“排华议案”,要求限制中国人入境美国,甚至有议员指出,当初引进黑人就是一个错误,因为黑人不能被白人同化,中国人同样如此,美国不能重蹈覆辙。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排华议案”与世界进步思潮相悖B.美国奉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C.美国企图恢复“有色人种奴隶制”D.有色人种严重危害美国社会治安【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排华议案”违背了启蒙思想家宣扬的“自由”“平等”等理念,A项正确;题干中未提及“贸易保护主义”“奴隶制度”以及有色人种对美国社会治安的不利影响,排除BCD项。故选A项。6.(2022年四川盐亭中学一模)1832年英国下院选举改革后,1872年取消举手投票,采用秘密投票方式;1918年30岁以上妇女获得选举权,取消了选举财产资格限制;1928年21岁以上妇女获得选举权;1948年实行一人投一票的平等选举制;1969年规定选举权年龄由21岁降为18岁。据此可知A.英国君主立宪制实现了完善B.工业资产阶级获更多议席C.代议制民主阻碍了社会发展D.议会改革扩大了民主权利【答案】D【解析

6】材料指出,1832年选举改革后,英国下院又陆续进行了投票方式、选举人性别、一人一票、年龄等方面的改革,扩大了英国选民的民主权利,D项正确;“实现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而材料反映的改革还有投票方式、选举人性别、年龄等,排除B项;“代议制民主阻碍了社会发展”,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7.(2022年陕西渭南一模)1832年,法国"人权社"印发的小册子写道∶"共和国,无论其政府形式如何,法律始终是公共意志的体现,所有将公共利益置于首位的合法政府都是共和国。而共和主义者应将公共利益置于私人利益之上,为所有的人争取自由和公正的权利。"这表明当时法国A.民主共和体制具有一定社会影响B.成为启蒙运动学术交流中心C.资产阶级既得利益不再受到保护D.各政治派别的分歧日渐缩小【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人权社”印发的小册子对共和政体和共和派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这表明当时法国民主共和体制具有一定社会影响,A项正确;材料信息并未体现法国成为启蒙运动学术交流中心,排除B项;材料信息侧重表明维护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同时也要保护个人合法利益,排除C项;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8.(2022年广东华南师大附中三模)这个时期(19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了技术创新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的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许多企业甚至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一现象A.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兴起B.缓解了劳资矛盾C.反映科技与生产的结合D.反映了国家干预【答案】C【解析】19世纪后半期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因此出现了企业投资技术创新、自主科学研究等现象,C项正确;1765年工业革命兴起,排除A项;劳资矛盾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在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排除D项。故选C项。9.(2022年辽宁沈阳三模)19世纪50年代初,由于美国对作为肥料的鸟粪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鸟粪主要出口国秘鲁授权个别公司垄断经营,导致美国国内鸟粪价格持续走高。1856年国会通过了《鸟粪岛法》,规定美国公民可以占据未被其他国家占领的鸟粪岛并独占岛上的资源。这一法案①有利于美国海洋领土的扩张②体现美国经济对政治的影响③有利于美国农业技术的革新④加速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导致美国国内鸟粪价格持续走高”“1856年国会通过了《鸟粪岛法》,规定美国公民可以占据未被其他国家占领的鸟粪岛并独占岛上的资源。”可得出,美国因为国内鸟粪价格持续走高,从而国会通过有利于美国的经济发展的法案,该法案有利于美国海洋领土的扩张,①②正确,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农业技术革新,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③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10.(2022年湖北黄冈中学三模)

71907年,美国钢铁公司巨头在回答其铁丝网线比一般铁丝贵50%的质询时说:“因为我们实际上拥有美国现存的铁丝网线及其制造设备的一切专利,而且我们声明:任何人制造铁丝网都将侵犯我们的权利。”石油巨头洛克菲勒说:“要红蔷薇含苞待放,必须剪除多余的枝叶。”这表明垄断企业的行为A.恶化了劳动人民的生活B.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C.挑战了政府的行政权力D.损害了公平竞争的环境【答案】D【解析】“因为我们实际上拥有美国现存的铁丝网线及其制造设备的一切专利,而且我们声明:任何人制造铁丝网都将侵犯我们的权利”体现了垄断组织对行业的蛮横垄断,说明垄断企业损害了公平竞争的环境,D项正确;材料未提到劳动人民的生活情况,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垄断巨头对市场的破坏,而非加剧社会的贫富分化,排除B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1.(2022年江西上饶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下图为1801—1901年英国各产业国民收入示意图(单位:亿英镑)。1801—1901年英国各产业国民收入示意图——摘自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论题一: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经济结构。论述:19世纪初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工厂机器生产在英国得到普及,社会财富和国民收入迅速增加。农业、渔业和林业等传统产业对财富贡献基本保持稳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相对减少。新的制造业、煤矿业和建筑业以及贸易运输业等工业的财富增长迅猛,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工厂的集中,推动了新型工业城市的形成。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工业城市迁移,工业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中逐渐占主导地位,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因此英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论题二:工业革命推动英国海外市场的扩大。

8论述:19世纪初以来,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工厂机器生产迅速普及。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需要销往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英国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不断地向海外殖民扩张,倾销工业产品,掠夺原材料,推动海外贸易和运输业的财富迅速增长,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因此,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了英国海外市场的扩大。【解析】这是一道开放题,需要学生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时空定位,拟定论题,通过史实论证,史论结合,对论题进行合理、准确的解释和论证。首先提取有效信息。图中提供了英国1801-1901年各产业国民收入示意图,有农业、林业和渔业;制造业、煤矿业和建筑行业;贸易和运输业;海外收入。其中制造业、煤矿业和建筑行业;贸易和运输业;海外收入的国民收入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其中我们可以提炼出论题: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经济结构;工业革命推动英国海外市场的扩大。对论题展开论述,我们按照常规的思路即可,从背景、内容和影响分别阐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