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统编版通用)18 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Word版含解析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统编版通用)18 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Word版含解析

ID:83143387

大小:179.0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3-08-11

上传者:老李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统编版通用)18  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统编版通用)18  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统编版通用)18  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统编版通用)18  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统编版通用)18  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统编版通用)18  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Word版含解析_第6页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统编版通用)18  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Word版含解析_第7页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统编版通用)18  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Word版含解析_第8页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统编版通用)18  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Word版含解析_第9页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统编版通用)18  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Word版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统编版通用)18 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解密18核心素养——家国情怀1.(2022年江苏淮安模拟预测)《管子•牧民》中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这表明中华传统文化A.重视以人为本B.推崇天下为公C.追求家国情怀D.主张和而不同【答案】A【解析】材料主旨认为国家治理关键在民心,要顺民心,要富民,这体现了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文化传统,A项正确;天下为公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家国情怀、和而不同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2.(2022年湖南衡阳三模)下表是先秦典籍中的大禹形象,如表所示:典籍大禹形象《诗经》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尚书》上天赐禹九种方法,以此治国安民。《孟子》禹之子启贤,众望所归,益退避三舍,以让贤能。《韩非子》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而实令启自取之也。据此可知,先秦时期A.大禹形象逐渐被神化B.传统政治秩序的崩塌C.各学派的交流与融合D.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大禹的形象不断丰富,这说明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D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大禹形象不断丰富,没有体现神化,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是大禹的形象,不是传统政治秩序,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大禹的形象不断丰富,不是各学派的交流与融合,排除C项。故选D项。3.(2022年江苏江苏三模)黄宗羲强调“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着者为真”,批评那些不读书的心学家和读死书的理学家“天崩地解,落然无与吾事”。同时,他认为“致良知”的“致”字即是“行”字,“致良知”便成了“行良知”。由此可见,黄宗羲A.强调读书目的是探究万物B.否定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C.注重伦理道德的教化功能D.具有明显的经世致用意识【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黄宗羲强调做学问要求真,反对那些不读书的心学家和读死书的理学家的空谈。这体现了学有所用的经世致用思想,D项正确;“强调读书目的是探究万物”的是朱熹,排除A项;黄宗羲没有否定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而是进一步阐发“致良知”就是“行良知”,排除B项;材料与“注重伦理道德的教化功能”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4.(2022年四川雅安模拟预测)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冀为中土开此风气,渐收利权”。1902年,轮船招商局达到鼎盛,资产增加到2000万两。但其终究无法成为像明治维新时期日本邮船会社那样,从外国人手中完全夺回本国的航运权。这主要是因为(   )A.自身缺陷难以克服B.洋务运动宣告破产C.外国垄断了航运权D.效益低下难以为继【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轮船招商局发展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在于官办企业的弊端,说明其自身缺陷难以克服,A项正确;B项与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有关,排除;CD项是原因之一,非主要原因,排除。故选A项。5.(2022年广西北海一模)康有为认为,只要光绪帝下诏变法,中国的面貌很快就能焕然一新,他说:“纪纲一变,十年之内,富强可致。至二十年,久道化成。以恢属地而雪仇耻不难矣。”这可用于说明(   )A.维新运动得到统治者支持B.维新派急于改变落后的现状C.戊戌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D.维新变法增强了中国的国力【答案】B【解析】材料中康有为认为只要光绪帝下诏变法,中国的面貌就会焕然一新,这一乐观想法并不符合中国实际,但从侧面说明当时维新派急于改变中国落后的现状,B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光绪帝对变法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思想解放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维新变法并没有成功,故也没有增强中国的国力,排除D项。故选B项。6.(2022年江苏南京模拟预测)一位同学在进行学习中国近代某一历史事件时,做了以下笔记:“它表现了被侵略者对于侵略者郁积已久的愤怒。”“包含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抵抗。”“包含着旧式小农和手工业者因自然经济分解而蒙受的痛苦。”该事件A.说明了基层民众已形成了近代民族主义意识B.彰显了先进中国人积极寻求救国真理的愿望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势力D.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该事件为义和团运动,而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势力,C项正确;在义和团运动时,中国的基层民众尚未形成近代民族意识,排除A项;旧式小农与手工业者并非先进的中国人,排除B项;中国在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走上独立发展之路,排除D项。故选C项。7.(2022年河南开封一模)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在中国,为民主主义奋斗的时间还是长期的”,“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再次重申,向社会主义过渡将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这些论断(   )A.意在说明民主革命的艰巨性B.开始认识到中国革命的特殊性C.吸取了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D.强调了发展新民生主义的必要性【答案】D

2【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毛泽东强调的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无产阶级不能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要经历一个经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D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民主革命的艰巨性和特殊性,排除AB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具有中国特色,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而不是苏俄城市中心论,排除C项。故选D项。8.(2022年辽宁丹东一模)1945年9月,中共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部署,提出“只要我能控制东北及热、察两省,并有全国各解放区及全国人民配合斗争,即保障中国人民的胜利。”制定这一战略部署主要是因为(   )A.苏联出兵东北,击败日本关东军B.东北工业基础较好,战略地位重要C.东北幅员辽阔,自然资源很丰富D.辽沈战役取得胜利,东北全境解放【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中共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部署,提出‘只要我能控制东北及热、察两省,并有全国各解放区及全国人民配合斗争,即保障中国人民的胜利。”可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计划出动力量占据东北,并认为只要控制了东北,在全国各解放区和全国人民配合斗争下就能保障胜利,可见东北工业基础较好,战略地位重要,B项正确;“苏联出兵东北,击败日本关东军”此说法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B项说法包含C项内容,排除C项;辽沈战役是解放战胜时期的重大战役,此时解放战争还未开始,排除D项。故选B项。9.(2022年湖南邵阳市第二中学模拟预测)分析下表可知,1952-1956年的中国(   )1952与1956年国民经济中经济成分比较项目时间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个体资本主义经济国民收入195219.1%1.5%0.7%71.8%6.9%195632.2%53.4%7.3%7.1%接近0工业总产值时间社会主义工业国家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工业195256%26.9%17.1%195667.5%32.5%接近0商品零售额时间国营和供销社商业国家资本主义、合作化商业私营商业195242.6%0.2%57.2%195668.3%27.5%4.2%A.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B.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C.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D.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

3【答案】D【解析】分析表格内容可知,1952年时,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等私有制的、非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1956年时,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等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成为国民经济的绝对主导,非社会主义的经济成分基本消失,结合所学,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项正确;国民经济在1952年得到全面恢复,从表格数据中看不出国民经济恢复情况,排除A项;从材料出看不出工农业比重变化,无法证明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排除B项;从材料中看不出工农业生产的增长情况,不能体现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排除C项。故选D项。10.(2022年浙江镇海中学二模)如图是1980年和1990年的中国经济成分统计,图中数据的变化反映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经济体制改革成效逐渐显现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试点【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80年和1990年的中国经济成分统计”图可知,从1980年到1990年,中国国营经济比例减少,城乡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和其他经济增多,体现了中国由单一的公有制发展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反映出经济体制改革成效逐渐显现,B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时间是21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于1956年,排除C项;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排除D项。故选B项。B组提升练1.(2022年浙江镇海中学二模)战国时期某位思想家提出:“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彼裕民,故多余。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这反映了他(   )A.“事异则备变”的发展观点B.以民为本的施政理念C.“赴火蹈刃”的实践精神D.代表下层平民的利益【答案】B【解析

4】根据所学可知这是荀子的“节用”思想,统治者要节约费用,使民众富裕,并妥善储藏多余的粮食财物,是民本思想的体现,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法家的观点,排除A项;C项是墨家的精神,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D项指的是墨家,排除D项。故选B项。2.(2022年山东烟台二中模拟预测)宋代理学家程颐、张载、朱熹等主张恢复古代宗法制度,纂宗谱、建宗祠,以凝聚宗族;范仲淹则设立“族田”“义田”,收入用来宗族内的各种公共开支。他们的做法体现出A.宗族势力的衰落B.文人士大夫的情怀C.儒学平民化的发展D.理学对宗法观念的重视【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以文立国,培植了文人士大夫的情怀。宋代理学家在地方宗族中采取的举措,正是为了稳定社会,为封建统治者分忧,是文人士大夫情怀的体现,B项正确;宋明时代,由于一大批文人士大夫对宗族势力的维护,宗族逐渐成为地方上重要的维护封建统治的基层力量,排除A项;题目中的材料主要涉及理学家在宗族问题上的一些做法,没有反映儒学的发展趋势,排除C项;材料强调文人士大夫的情怀,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3.(2022年江西省安义中学三模)2021年5月21日至7月2日,以“花开中国梦”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在上海崇明举办。花卉庭园布置,是中国艺术上的卓越成就之一,中国古代花卉园艺技术历史悠久,但自东汉末年以后中国古代综合性农书中关于花卉园艺技术不再收录了,直到宋末、元时才有人打破这个戒规。据依据材料及所学判断下列那部综合性农书没有收录花卉栽培技术(   )A.《氾胜之书》B.《齐民要术》C.《农书》D.《农政全书》【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自东汉末年以后中国古代综合性农书中关于花卉园艺技术不再收录了,直到宋末、元时才有人打破这个戒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时期,是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符合题意要求,B项正确;《氾胜之书》时西汉成书,《农书》是元代王祯所著,《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所著,排除ACD项。故选B项。4.(2022年浙江温州三模)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外传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图所示是哪一发明的外传线路

5A.造纸术B.火药C.指南针D.活字印刷术【答案】C【解析】依据图示可知,该发明外传的时间是十二三世纪,由海路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指南针外传示意图,C项正确;造纸术在8世纪由阿拉伯传入欧洲,排除A项;火药在12、13世纪由陆路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排除B项;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是在14、15世纪,排除D项。故选C项。5.(2022年辽宁葫芦岛二模)1840年,林则徐说:“诸夷中惟米利坚(美国)及佛兰西(法国)尚足与之(英国)抗衡……自英夷贸易断后,他国颇皆欣欣向荣。盖逐利者喜彼绌而此赢,怀忿者谓此荣而彼辱。此中控驭之法,似可以夷治夷,使其相间相暌。”林则徐意在A.师夷长技以挽救统治危机B.采用闭关办法解决鸦片问题C.筹划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D.利用列强间矛盾维护国家安全【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此中控驭之法,似可以夷治夷,使其相间相暌”可知,林则徐主张与列强斗争时要注重策略,利用美国、法国与英国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牵制,以此来维护国家安全,D项正确;材料中林则徐主张“以夷制夷”,即利用列强矛盾使其相互牵制,没有主张学习西方技术,排除A项;材料中林则徐主张与英国断绝贸易,与美、法等国发展贸易,并不是简单地闭关锁国,排除B项;材料中林则徐称列强为“诸夷”,说明其固守“天朝上国”观念,而非建立平等外交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6.(2022年河南河南一模)轮船招商局成立后,承运漕粮成为招商局发展的重要条件。为抢夺这笔生意,1875年,美国旗昌轮船公司表示,情愿将漕粮运费从招商局的每担6钱左右降至1钱。《申报》惊呼:“此事惊闻之下,未免太觉其减价。”因李鸿章和招商局的坚决抵制,旗昌公司才未能如愿。这反映了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A.受到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B.成本太高经营十分艰难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D.官督商办是其主要形式【答案】C

6【解析】根据材料“因李鸿章和招商局的坚决抵制,旗昌公司才未能如愿”可知,轮船招商局成立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C项正确;根据材料,只体现了西方列强的压迫,而且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抵制西方经济侵略,排除A项;根据材料不能反映成本太高经营十分艰难,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官督商办是其主要形式,排除D项。故选C项。7.(2022年陕西千阳县中学一模)1925年,中共四大决议指出:中国民族革命既是“资产阶级性的德谟克拉西革命”,又含有“社会革命的种子”,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是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取得胜利”。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A.对国情的认识不断加深B.坚持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策略C.主张建立革命统一战线D.吸取了革命失败的教训【答案】A【解析】“必须是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取得胜利”说明中共四大上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无产阶级掌握民主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对国情的认识不断加深,A项正确;1927年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在此之前,陈独秀等领导人犯了“右倾”错误,放弃了党对革命的领导权,排除B项;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实行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国民党一大宣告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排除C项;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宣告失败,国共第一次合作宣告破裂,与题干时间“1925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8.(2022年陕西渭南一模)1937年10月13日,《大抗战画报》在上海创刊。《大抗战画报》设置有《淞沪抗战前线》《敌机暴行一斑》《敌忾同仇》《国际同情》等栏目。第3期曾以《第八路军先头部队开抵晋北山地》等篇幅,报道了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据此可知,《大抗战画报》(   )A.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有关B.有助于国共联合抗战局面的形成C.体现了上海是当时中国的文艺中心D.适应了中国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卢沟桥枪声既起,中国人民饱受日寇铁蹄的蹂躏,郁结悲愤已达极点。特别是当时正值淞沪会战,日本提出了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计划,就在民族危亡之际,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筑成中华民族的血肉长城。在此背景下文艺工作者以摄影和绘画为形式,极大地宣传了抗日救亡的宗旨,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适应了中国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D项正确;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排除A项;1937年9月,随着国民党中央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达成,排除B项;《大抗战画报》在上海创办,但这不能说明上海是当时中国的文艺中心,排除C项。故选D项。9.(2022年四川树德中学模拟预测)从1953年开始,党和政府先后尝试通过划定福利补助金的提取比例以及推行福利设施企业化等方式来规范国营企业的福利开支。然而,因为配套工作没有跟上,这些举措未取得明显成效。为减轻职工负担、改善职工的生活,1956年职工福利制度一度又回归由国营企业包办的模式。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B.所有制形式重大变化

7C.分配体制的集中管理D.国家经济战略的实现【答案】B【解析】结合材料中“福利补助金的提取比例以及推行福利设施企业化”“为减轻职工负担、改善职工的生活”等信息可知,这是国营企业规范福利开支,推行福利设施“企业化”的结果,但最后未见成效,这与1956年公有制的建立息息相关,B项正确;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在1952年已经实现,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分配体制的集中管理,是对材料现象的概括,而非主要原因,排除C项;当时国家经济战略的实现指的是一五计划的实现,是在1957年,排除D项。故选B项。10.(2022年浙江镇海中学二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列有关这个理论体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邓小平理论是这一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立党之本③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奠定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立党之本,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①②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11.(2022年青海西宁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中国人笔下的美国形象(节选)人物著作观点主张徐继畲(1795—1873,晚清名臣、学者)《瀛寰志略》(1848)带有“夷族”色彩的“兀兴腾”统一改译为“华盛顿"。认为“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陈胜、吴广..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郑观应(1842—1921,近代启蒙思想家、实业家、教育家。历任上海电报局总办,轮船招商局帮办、总办)《易信》(1875)认为“美国秉性守礼,风俗庞厚,与中国素无猜嫌”,积极主张与美国发展友好关系。崔国因(1831

8~?仕同治、光绪两朝,曾出使美、日、秘鲁等国,后辞官从商)《出使美日秘日记》(1889—1893)对美国议院制度赞赏有加,认为“大事为议院主之,总统不过奉行焉耳”。邹容(1885—1905,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军》(1902—1903)以美国《独立宣言》为蓝本,提出了建立“中华共和国”的方案。——摘编自贺昌盛、黄云霞《被塑造的“他者”一近代中国的美国形象》等依据材料及相关史实,提炼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说明:提炼的论题,可以是基于材料观点和史实的新观点新认识,也可以是对材料观点的质疑或肯定。要求:观点贴题,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作答示例】1论题:教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影响近代国人对美国形象的建构论述:19世纪中期以来,随着西方国家的侵略和西学东渐,国人新思想开始萌发并延展。徐继街盛赞华盛顿,寄托了希望清朝皇帝能如华盛顿-样,整坊朝纲、抗击外侮、开创新局的美好愿望。郑观应主张与美国发展友好关系,这与当时以“自强”“求富"为旗号的洋务运动有莫大关系。崔国因以出使美国的经历和视野赞赏美国的议院制度,邹容以美国《独立宣言》为蓝本提出建立“中华共和国”的方案,都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息息相关,表达了先进知识分子变革制度救亡图存的美好愿望。总之,近代国人笔下的美国形象,反映了这一时期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作答示例】2论题:近代国人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对美国的认识不断深入论述: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思潮萌发。徐维畲出版(瀛囊志略》时,将“兀兴腾"统改译为“华盛顿”这一变化说明,“天机上国”的观念已经动据,部分中国人已经开始把“美国"放在一个与自己对等的地位上加以看待。伴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中体西用”思想盛行,郑观应开始关注美国,认识到要与美国发展友好关系。但他对美国形象的理解(认为“美国秉性守礼,风俗庞厚")是以中国上古的礼制王道为蓝本建构的,绝非是对美国国家体制的真正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维新变法和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崔国因、邹容开始从制度层面深人认识美国,对美式体制表现出了赞赏和向往。总之,伴随着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人,近代国人对美国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作答示例】3论题:近代国人对美国的认识并不全面论述:徐继畲、郑观应、崔国因、邹容等近代国人对美国开国人物、文化风俗、议院制度、总统共和制赞赏有加。毋庸置疑,近代的美国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独立建国、创建三权分立的民主制衡体制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解放黑奴种族平权等方面确实作出了开创性的实践,因而被视为“民主灯塔”。同时,美国的建国、发展历程,还充满着浓厚的野蛮、侵略扩张的另-面。如美国在西进运动中毁占印第安人家园、屠杀印第安人;发动美西战争、美墨战争扩张领土;参与殖民贸易掠夺殖民地人民;信奉“白人至上”实行有色人种歧视;通过强签《中美望厦条约》侵害中国关税、司法、领海、贸易主权;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均沾帝国主义在华各种利益;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签《辛丑条约》、攫取经济军事政治利益、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些史实无不体现出美国的发展史是建立在侵害他族、他国利益基础上的殖民扩张史。总之,近代国人对美国的认识并不全面,只看到了美国光彩的面,没有看到美国不光彩的另一面。这是由于近代知识分子本身视野比较偏狭,加之面对晚清屡遭外敌入侵、经济社会凋敝的现实,在强烈的救亡图存主观意识支配下,对美国做出了“选择性的“全优”评价。

9【作答示例】4论题:美国并非“秉性守礼,风俗庞厚,与中国素无猜嫌”之国论述:郑观应推出<易信>之年(1875年),美国建国仅99年、南北统一仅10年,没有似中国这样的几千年文明历史和儒家文化传承,而且靠殖民、掠夺、战争开疆拓土,哪来的“秉性守礼,风俗庞厚”?并且1840年以来,通过强签《中美望厦条约》、支持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美国人华尔率领“洋枪队”)参与镇压太平天国,攫取在华利益侵害中国主权,又何谈“与中国素无猜嫌”?郑观应认为“美国秉性守礼,风俗庞厚,与中国素无猜嫌”,带有明显的主观感情色彩,缺乏史实依据。总之,郑观应作《易信》之际之前的美国不仅不是“秉性守礼,风俗庞厚”之国,而且与中国“素有嫌隙”,是一个不守文明之礼的好战、掠夺、殖民之国。【作答示例】5论题:以美国联邦共和制为蓝本的“中华共和国”方案并不适合近代中国国情论述:可结合近代中国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深、革命党人探索救国道路失败的史实,尤其是辛亥革命后仿照美式政体建立的“中华民国”并来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状并未实现民族民主革命目标的史实,指出邹容以美国《独立宣言》为蓝本、建立“中华共和国”的方案并不符合近代中国国情。具体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其他作答示例】言之有理即可。【解析】根据材料中“近代中国人笔下的美国形象(节选)”及相关史实提炼一个论题,如以“教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影响近代国人对美国形象的建构”为论题,结合材料及时代背景予以论述,可知19世纪中期以来,随着西方国家的侵略和西学东渐,国人新思想开始萌发并延展。徐继街盛赞华盛顿,寄托了希望清朝皇帝能如华盛顿-样,整坊朝纲、抗击外侮、开创新局的美好愿望。郑观应主张与美国发展友好关系,这与当时以“自强”“求富"为旗号的洋务运动有莫大关系。崔国因以出使美国的经历和视野赞赏美国的议院制度,邹容以美国《独立宣言》为蓝本提出建立“中华共和国”的方案,都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息息相关,表达了先进知识分子变革制度救亡图存的美好愿望。最后对材料及论述内容总结,可知近代国人笔下的美国形象,反映了这一时期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等等。也可以基于材料观点和史实提出新观点新认识,或者对材料观点的质疑或肯定,如近代国人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对美国的认识不断深入;近代国人对美国的认识并不全面;美国并非“秉性守礼,风俗庞厚,与中国素无猜嫌”之国;以美国联邦共和制为蓝本的“中华共和国”方案并不适合近代中国国情等等,依据材料及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