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天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线上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docx

天津市天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线上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docx

ID:83569693

大小:210.59 KB

页数:6页

时间:2023-10-30

上传者:老李
天津市天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线上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docx_第1页
天津市天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线上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docx_第2页
天津市天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线上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docx_第3页
天津市天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线上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docx_第4页
天津市天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线上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docx_第5页
天津市天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线上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docx_第6页
资源描述:

《天津市天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线上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2-2023学年天津中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1.周代以“天圆地方”的传统认知为基础,在理论上将天下看成九块,寓意“王在中央,八方来效”。这种观念推动了A.专制主义发展趋向B.大一统观念的形成C.宗法等级观念的形成D.神权与王权的结合2.公元前651年,管仲在葵丘会盟并发布文告,其文告中有“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毋使妇人干国事”等内容;《唐律疏议·户婚》中规定:“诸以妻为妾,以婢为妻者,徒三年。以妾及客女为妻,以婢为妾者,徒一年半。”其变化表明A.妇女地位的低下B.法律取代了礼教C.宗法观念的强化D.礼乐制度的崩溃3.曹丕继魏王后,颁制九品中正制,由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延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中正都由州郡的世家名门贵族官僚来担任,因而所定为上品者,无非世族名门。这表明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A.克服了察举制的诸多弊端B.打破了士族的特权垄断C.兼顾了家世与才能的考量D.弱化了中央的专制集权4.阅读上表中两部宪法的内容节编,可以看出,两国①都确立了共和政体②宪法的上述条文都旨在防止总统专权③总统须对议会负责④各部部长均由总统任命并对总统负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马克思、恩格斯谈及罗马法时指出:“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商业方面引起进一步的结果,因为他们的整个生产方式没有改变。……当工业和商业——起初在意大利,随后在其他国家——进一步发展了私有制的时候,详细拟定的罗马私法便又立即得到恢复并取得威信。后来,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起来,君主们开始照顾它的利益,以便借助资产阶级来摧毁封建贵族,这时候法便在所有国家中……始真正地发展起来了。”其所阐述的是①罗马法对近代资产阶级法律的影响 ②罗马法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私法规则不够完善③生产方式的变化使罗马法私法精神得到激发④罗马法积累了一整套灵活务实的治国经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将改革开放初期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三法合一”,开增加了简化投资手续、俅护投资者利益等新内容。这一事件反映出中国A.立法进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B.基本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C.继续吸引外商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市场接轨7.1787年,陕西巡抚在奏折中称西藏达赖喇嘛的使者为“夷使”,乾隆帝斥责:“‘夷使’字样,甚属错谬。国家中外一家,况卫藏(今西藏地区)久隶版图,非若俄罗斯之……以外夷目之者可比。”这说明乾隆皇帝A.对大臣的思想严密控制B.强调对西藏的主权管辖C.通过外交解决中俄争端D.“华夷之辨”的观念消失8.英国在宗教改革中改用英语为正式语言,代替教会历来使用的拉丁文,1611年出版了钦定版英语《圣经》,在教会内使用。荷兰于1637年规定用荷兰语的“国定版”《圣经》,在荷兰共和国内推进语言标准化以及荷兰语的普遍应用。英、荷两国的做法A.促进了新教观念的传播B.推动了民族主义的发展C.增强了居民的宗教意识D.瓦解了天主教会的势力9.20世纪70年代初的某一天,随着农历新年的临近,北京市民惊奇地发现:“反帝医院”改成了“首都医院”,“工农兵大街”也恢复了它原来的名字“地安门大街”,一些“反对美国帝国主义”的标语也被重新粉刷,换成了“世界人民大团结”。材料所反映的现象说明A.中苏关系由友好转为对抗冲突B.中国对外政策有了重大调整C.中美关系缓和并建立外交关系D.中日邦交的正常化已经实现10.20世纪90年代,英国曾实行“青年新政”年龄在18—24岁,处于失业状态并申领求职者津贴连续6个月者,必须在政府提供的四个项目(即为期6个月的国家补贴就业或创业;全日制教育或培训;环卫工作和公益部门工作)中选择一个。这项政策主要针对 A.经济发展中虚假繁荣B.国家干预的减少C.“福利国家”制度弊端D.信息技术的扩展11.学者研究指出,距今1万年左右,地球上冰期退却,气温上升,气候变暖,植物茂盛,动物大量繁殖,人类开始适应自然,进行种植和驯养活动,并过上定居的生活,人类的衣食来源更多地依赖这种农耕和畜养。对这一演进过程解释正确的包括①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②出现了社会的分工和物品交换与贸易③农耕定居使较大居住点成为早期城市④西亚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玉米和小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没有美洲的农作物,欧洲不可能有能力像后来养活那么庞大的人口,而且旧大陆的热带地区不会如此之快地得到开发。没有欧洲的牲畜,特别是用于运输和耕种的马和骡,美洲大陆不可能以它已经发生过的那种速度被开发。”据此可知,新航路开辟A.导致新旧大陆间经济互补而和谐发展B.带来的物种交换改变了新旧大陆面貌C.使美洲人口迁移造成旧大陆人口激增D并未给美洲造成致命打击和巨大破坏13.从1872年开始,法国政府创立了一批徒工学校。1879年,成立了技术教育委员会。1880年,制定了《徒工手工学校和初等学校补习学校法》,把徒工学校纳入学校教育系统。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A.人文主义对人关注B.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C.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D.民主政治发展对国民的素质要求14.2014年7月,世贸组织驳回了美国与中国有关贸易争端的上诉请求,确认美国商务部在2006年至2012年间对华发起的25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中违反世贸规则。由此可见,世贸组织A.是少数发达国家控制世界市场的工具B.严重侵犯了相关成员国的国家主权C.在规范世界贸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D.使美国攫取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15. 《滇南本草》(成书于15世纪)和《本草纲目》(成书于1578年)是明朝两部医学著作,《滇南本草》的一个版本中有玉米的记载,有学者据此推断玉米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就已为中国人所知。而该书的另一个版本中出现了“《本草纲目》曰”的字样,由此可以得出的合理认识是A.玉米在哥伦布到南美洲之前就已经传入中国西南B.《滇南本草》与《本草纲目》有很多相同的内容C.《本草纲目》是中国最早记载玉米药用价值的著作D.《滇南本草》作为研究玉米传入中国的材料需谨慎使用二、材料分析题(共3道题,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明初,流通中铜钱与“宝钞”并行,禁金银交易,但江南商贾“不论货物贵贱,均以银定价”。嘉靖初(1522年),“钞久不行,钱大已壅”,朝廷遂“弛用银之禁”。到万历九年(1581年),“一条鞭法”把丁役、土贡等归于田亩,“计亩征银”,白银发展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等材料三“入篮”注:SDR作为许多国际组织的记账单位也被称为“纸黄金”,2016年10月1日之前,SDR货币篮子里只有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1)根据材料一,概括归纳我国古代货币发展的基本趋势。(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白银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的原因。(3)请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对材料三漫画的主题进行解读。(要求:紧扣主题,解雇合理。)17.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习近平主席高屋建瓴的提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得到有关国家积极响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出发,可达东南亚和南亚。武帝时有外国使者前来进献后,武帝派译长带上黄金和丝绸出海,到这些国家交换明珠、奇石、异物。两宋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政府先后在广州、泉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宋朝主要出口纺织品、陶瓷、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和私营,以后者为主。——摘编自《中国古代史》材料二从历史维度看,各国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从现实维度看,我们正处在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历史告诉我们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比如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儒家文化起源中国,受到欧洲思想家的推崇。在这条大动脉上,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资源、成果等实现共享,罗马、安息等古国欣欣向荣,中国汉唐迎来盛世。——摘编自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与汉朝相比,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有何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海外贸易繁荣的有利因素。(2)根据材料二概括“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背景,并提炼丝路精神的核心内涵。(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现实价值。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今天的世界史与以往的传统是有明显区别的,它十分强调要避免以“欧洲中心主义”作为观察视角。如何从若干其他观点中抽离,仅从世界史的观点来刻画这样一个漫长且无头无尾的19世纪的特征呢?在此谨慎地提出两个角度供参考。角度一19世纪是一个流动性增大的时代。角度二19世纪是一个解放的时代。——摘编自于尔根·奥思特哈默《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从材料中任选一个角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明确列出所选角度,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