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全程复习 三十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课时训练(教师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三十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从冷战结束到2007年,16年间全球GDP增长了近2.6倍。同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幅总体上大于发达国家的增幅,特别是中国经济总量增长了近10倍。这说明( )A.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发展机遇B.各国经济合作程度提高C.经济全球化主导权发生变化D.国际经济秩序日益合理【解析】选A。从冷战结束到2007年是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全球GDP增长,发展中国家总体增幅大于发达国家,说明经济全球化为不同的国家都提供了发展机遇,故选A;题干只是提到了全球经济发展增幅较大,但并没有提到各国经济合作程度的问题,排除B;题干并没有提到经济全球化的主导权是否变化,排除C;题干并没有提到国际经济秩序问题,且到目前为止国际经济秩序还并不合理,排除D。2.2020年7月,在美国宣布退出世卫组织后,欧盟、加勒比和南美国家就对美国的单边主义行动作出了回应,称坚决支持联合国和世卫组织。这反映出(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增强B.联合国影响力急剧增加C.美国单边主义彻底失败
1D.国际政治旧秩序已结束【解析】选A。材料显示针对美国的“退群”,欧盟、加勒比和南美国家表达了不支持的鲜明态度,这是多极化力量对美国的单边主义的对抗,故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联合国的影响力急剧变化,B不符合事实;美国的单边主义受创,并不是彻底失败,C夸大了事实;当前新的国际秩序还在形成中,旧的秩序仍在,D错误。3.(2021·庐阳模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跨国公司纷纷结盟,如美国IBM公司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开发电脑记忆芯片,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与欧洲第二大汽车厂商菲亚特公司相互成为对方的销售代理,欧美跨国公司每年缔结的合作协定成倍增加。这反映出( )A.欧美市场竞争趋缓B.区域集团化发展失衡C.南北差距继续扩大D.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解析】选D。冷战结合后,作为经济全球化主体的跨国公司,为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纷纷结盟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垄断新技术,对付新的竞争对手,反映出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故选D,并排除A;材料反映出欧美两大经济区域的跨国公司彼此间加强合作,而不是经济区域化发展的失衡,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发展中国家的信息,不能反映出南北差距扩大的问题,排除C。 【加固训练】 2020年8月,一些外媒就开始抹黑新疆棉花生产和棉纺织品出口,这些势力还给进口新疆棉织品的公司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停止进口新疆的“奴工产品”,目的自然是打击作为支柱产业之一的新疆棉产业。这反映了西方国家( )
2A.维护美国经济的发展稳定B.是经济全球化中的必然产物C.违背了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D.说明经济全球化遭到严重破坏【解析】选C。根据“这些势力还给进口新疆棉织品的公司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停止进口新疆的‘奴工产品’,目的自然是打击作为支柱产业之一的新疆棉产业”可得出这种给企业施加压力,干预正常贸易的做法违背了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美国,排除A;全球化并不一定要打压其他国家的发展,排除B;D夸大了影响,排除。4.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等倡议和思想,先后被写入联合国决议。这体现了( )A.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B.中国引领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导国际政治新秩序C.中国同世界各国同呼吸共命运的世界情怀和大国担当D.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均衡发展是我国外交的首要目标【解析】选C。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的决议,说明中国提出的相关理念得到了世界很多国家的认可,体现了中国同世界各国同呼吸共命运的世界情怀和大国担当,表明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日益增强,C符合题意。5.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协定重申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建立了尊重主权和国情、国家自主决定贡献力度的全球行动模式,采取非侵入、非对抗模式的评价机制,是一份让所有缔约国达成共识且都能参与的协定。这表明( )
3A.国际社会合作应对共同问题B.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C.缔约国享有同等权利与义务D.发达国家大国责任的凸显【解析】选A。材料“建立了尊重主权和国情、国家自主决定贡献力度的全球行动模式”体现的是在治理全球气候问题上,各国应该精诚团结,共同应对,贡献本国的力量,A正确。当今尚未建立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B排除;缔约国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平等的,C排除;材料与凸显大国责任无关,D排除。6.(2021·青岛模拟)根据中美占日本贸易额比重变化表,可以得出( )A.国家间贸易发展存在不均衡性B.世界经济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C.中国综合国力已经超过美国D.美国对外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解析】选A。根据中美占日本贸易额比重变化表中的信息可知,中日贸易额比重不断上升,美日贸易额比重不断下降,体现了国家间贸易发展存在不均衡性,A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世界经济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排除B;中国综合国力依然落后于美国,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美国对外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排除D。
47.特朗普倡导以追求贸易平衡和美国国家利益优先的“公平贸易”理念,运用贸易救济、“汇率操纵国”等手段,向贸易逆差主要来源国施加压力,甚至进行单边制裁;拜登强调美国将使用一切可用的工具,建立一个比零敲碎打更系统性的全面战略应对中国挑战。材料反映出( )A.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逆转B.美国是世界贸易自由化最大障碍C.经济区域集团化面临挑战D.世界经济全球化面临着新的挑战【解析】选D。特朗普表示会向贸易逆差来源国施加压力,进行单边制裁,拜登强调美国将建立系统性的战略来应对中国挑战,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体现出经济全球化面临着挑战,故选D;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会面临挑战,但不是经济全球化趋势逆转,排除A;材料中没有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对比,无法得出美国是世界贸易自由化最大障碍的结论,排除B;区域集权化是同一区域的国家或地区,互相建立和发展密切的经济贸易关系,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表现,排除C。8.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15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的近5000名外宾应邀而来。“一带一路”倡议赢得肯定和支持是因为( )A.全球化趋势下和平与发展是共同要求B.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C.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D.全球化使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5【解析】选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肯定与支持,说明全球化趋势下和平与发展是共同要求,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排除B。目前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确立,排除C。D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9.索马里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人均GDP只有400美元。自从20世纪90年代政府垮台之后,索马里就一直深陷内战之中,贫苦的索马里人为了生计,不得已去劫持船舶以获得赎金。这便是索马里海盗出现的根本原因。材料折射出( )A.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是时代主题B.局部动乱依旧威胁世界的和平发展C.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发生根本改变D.贫穷和落后阴影困扰着发展中国家【解析】选D。根据“它(核武器)不仅威胁着小国的生存,也威胁着美国和苏联这样超级大国的生存”可得出其强调冷战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美苏威慑的作用,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因此具备长期存在的条件,D正确,排除B;A与主旨相反,排除A;英国不是超级大国,排除C。10.下表所示为2018—2020年世界经济增长趋势(单位:%)。据表可知,当今世界( )年份201820192020世界经济32.4-5.2美国2.92.3-6.1欧元区1.91.2-9.1日本0.30.7-6.1
6发展中国家4.33.5-2.5A.世界经济中心已完成了转移B.国际经济新秩序基本形成C.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得到改善D.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解析】选D。由表格信息可知,2018—2020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比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都要快,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也反映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增强,故选D;世界经济中心没有转移,材料也没有表现出来,排除A;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形成,排除B;表格只是世界各经济体增长趋势,没有体现各个经济体的差距,排除C。11.(2021·郑州模拟)由表格信息可推知( )2018年世界部分组织现状及其数据分析表人口总量(亿)占世界人口数量比GDP总量(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量比世界贸易组织70.793.12%82.6396.1%欧盟5.136.76%18.7721.84%东盟6.548.61%2.973.46%亚大贸易协定29.8739.34%18.3221.33%A.世界贸易是以欧美国家为主导B.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加强
7C.经济全球化助推世界贸易D.贸易保护主义逐渐退出世界贸易【解析】选C。依据材料可知,2018年世界部分组织的发展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尤其世界贸易组织占据最大比重,说明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和其对世界贸易发展的推动,所以C正确;A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并未形成,B错误;D史实错误,排除。12.(2021·北京模拟)如图是2019年8月22日《中国日报》登载的一幅名为《停滞》的漫画。该漫画意在说明关税政策( )A.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尚未形成B.美国加大对经济的宏观干预C.贸易保护妨碍了经济全球化D.发达国家主导地位已被动摇【解析】选C。漫画标题为《停滞》,意味着美国提高关税的做法违背了世界大势。也不能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所以美国的行径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故C正确;随着世贸组织的建立,世界贸易诸多领城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A错误;美国对经济的干预和题干主题不符,排除B;当今世界中发达国家依然处于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排除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6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8材料一 1943年,中国政府甫一收到怀特和凯恩斯计划,就将之当作潜在的财政援助表示欢迎。与怀特提议类似,中国政府支持货币价值需用黄金定值,未经基金理事会同意,汇率不得更改。……在美英最终方案出炉前,中国官员认为中国“应该为弱国说话”,提议鼓励对于“相当落后的不发达国家”的投资。1944年6月,中国政府派出规模仅次于美国的代表团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在会议上,中国代表成功争取到了国土被侵占国家在决定基金原始平价的灵活度。——摘编自[加]埃里克·赫莱纳《布雷顿森林被遗忘的基石:国际发展与战后秩序的构建》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推动下,信息、资本和商品在全球的流动加快,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第三轮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兴起。恰好从这时起,中国共产党人抓住了新的时机,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成功开创了一条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也就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2010年,中国在超越日本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就是第三轮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之命运。——摘编自郑必坚《新时代中国和新一轮经济全球化》(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政府提出的重建二战后国际金融秩序的建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意义。(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三轮经济全球化兴起的条件,并概述中国如何“抓住了新的时机”。(7分)【解析】
9第(1)题“建议”,根据材料一信息“中国政府支持货币价值需用黄金定值,未经基金理事会同意,汇率不得更改”得出:以黄金确定货币价值,稳定汇率;由材料信息“提议鼓励对于‘相当落后的不发达国家’的投资”得出:加强对不发达国家的投资;由材料信息“在会议上,中国代表成功争取到了国土被侵占国家在决定基金原始平价的灵活度”得出:保护战争受害国的正当利益。“意义”,结合所学知识从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等角度分析。第(2)题“条件”,据材料二信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推动下,信息、资本和商品在全球的流动加快,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得出: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推动;由材料信息“中国共产党人抓住了新的时机,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成功开创了一条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得出:市场经济体制的广泛建立。“措施”,结合所学知识从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角度分析。答案:(1)建议:以黄金确定货币价值,稳定汇率;加强对不发达国家的投资;保护战争受害国的正当利益。意义: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2)条件: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的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广泛建立。措施: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4.(2021·滨海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0材料 时代,指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某个时期,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1859年在其长篇历史小说《双城记》感叹“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中国诗人艾青(1910-1996年)在其《艾青诗选》中写道:“我所经历的时代,是个波澜壮阔、绚丽多彩的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外近代的某一个历史时期,以“的时代”填充能反映其时代特征的词语或短语,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10分)【解析】根据所学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可提出论点:14—16世纪,一个发现的时代。论述:结合所学,可从文艺复兴产生的原因、思想内容、意义说明文艺复兴发现了“人性”,是一个“人”被发现的时代。根据所学,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说明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是一个“世界”被发现的时代。最后总结说明,14—16世纪,既是发现人性的时代,也是发现世界的时代。或者围绕中国诗人艾青(1910-1996年)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来分析也可以。答案:示例论点:14—16世纪,一个发现的时代。论述:14世纪,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最早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他们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反对教会的禁欲思想,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人们逐渐从宗教愚昧中觉醒,发现了“人性”。
11大约在15世纪前,世界处于相对孤立、隔绝状态。由于对黄金的渴求和传统商路不通的客观现实,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积极探索通往东方的新航线,在不断开拓海洋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很多过去未知的岛屿和世界,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地相互隔绝的状态,世界逐步连成一个整体,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因此,14—16世纪,既是发现人性的时代,也是发现新大陆的时代。其他论题:20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20世纪以来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