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 高考历史 全程复习 三十四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课时训练(学生版)

备战2023 高考历史 全程复习 三十四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课时训练(学生版)

ID:82418703

大小:336.79 KB

页数:6页

时间:2023-09-27

上传者:156****9768
备战2023 高考历史 全程复习 三十四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课时训练(学生版)_第1页
备战2023 高考历史 全程复习 三十四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课时训练(学生版)_第2页
备战2023 高考历史 全程复习 三十四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课时训练(学生版)_第3页
备战2023 高考历史 全程复习 三十四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课时训练(学生版)_第4页
备战2023 高考历史 全程复习 三十四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课时训练(学生版)_第5页
备战2023 高考历史 全程复习 三十四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课时训练(学生版)_第6页
资源描述:

《备战2023 高考历史 全程复习 三十四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课时训练(学生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三十四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汉代属国由属国都尉、丞、左骑千人官、侯官等组成政权体系。左骑千人官、百长等官只设于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而且左骑千人官、百长往往是少数民族的部落首领。这表明(  )A.汉代形成了中央集权管理体制B.封国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管理C.属国官员设置上实行划地而设D.民族管理模式注重“因俗而治”2.“天可汗”不仅是一种荣誉,更具有实质意义,它的目的是使许多弱小邻国或民族可以和平相处共存共荣。据此分析,唐太宗被拥戴为“天可汗”的原因是(  )A.轻赋省刑B.开明的民族政策C.广开言路D.任用贤良,提高行政效能3.(2021·温州模拟)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历代政府对少数民族问题都十分重视。下列有关少数民族的行政机构表述正确的是(  )A.“道”是秦朝设于少数民族聚居地与“郡”同级的行政机构B.“鸿胪寺”是唐朝在六部下设的主管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C.“土司制度”是宋朝在西南地区实行的少数民族管理制度

1D.“理藩院”是清朝主管边疆民族事务机构,地位同于六部4.茶马古道是宋朝与西南各族进行贸易的重要通道。宋朝设置茶马司负责茶叶和马匹买卖等相关事宜,贸易范围主要包括今四川、重庆、云南、西藏,辐射到广西、贵州、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区,并延伸至印度、尼泊尔等国家。由此可知(  )A.茶马古道是中西方贸易交流的主要通道B.茶马古道加强了少数民族和内地的联系C.西南地区成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中心D.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直接管辖5.如图所示石碑是唐朝时期波斯教士景净等在长安设立的。该碑记述了景教(基督教的一支)传入中国的路线和在长安建寺度僧、宣传教义的情况。该碑(  )A.体现了唐朝三教并立的局面B.说明大量唐朝人信奉基督教C.是研究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史料D.是中国与波斯文明交往的最早证明6.(2021·杭州模拟)清代在内外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和东北地区等地设置特别行政区,采取和内地不同的行政管理办法,例如对内蒙实行盟旗制度,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这里特别行政区的设置(  )A.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2B.进一步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C.解决了少数民族的叛乱问题D.极大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1984年5月31日修订通过,自1984年10月1日起施行。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  )A.开始成为一项行政区划制度B.在全国开始全面推行C.提高了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D.进入法制化建设轨道8.(2021·衢州模拟)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提到:“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与此相对应的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B.“另起炉灶”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9.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的义利观问题上,习近平强调,“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在国际合作中,要注重利,真正做到“弘义融利”。材料反映出,在习近平的外交思想中(  )A.始终把正确的义利观放在第一位B.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3C.开始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D.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10.(2021·诸暨模拟)从15世纪开始,西班牙、英国、法国走向集权,成为欧洲最早一批“新君主国”。“新君主国”的本质内涵是(  )A.君主专制下的政教合一国家B.王权专制下的统一民族国家C.议会主导下的中央集权国家D.教皇控制下的宗教神权国家11.(2021·湖州模拟)16世纪,欧洲新建了许多大学:在德国,路德派建立了马尔堡大学、耶拿大学、柯尼斯堡大学等;在瑞士,加尔文派创建了日内瓦学院等。这些大学以国内学生和本民族语言为主。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欧洲(  )A.教育摆脱宗教束缚B.商品经济的发展C.民族国家的兴起D.封建王权的强化12.1928年,美、法、英、德、日、意等十五个国家的代表共同签署《非战公约》,明确指出:“缔约各方以他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他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这表明,《非战公约》(  )A.真正保证了所有缔约国的安全B.使限制和制止战争有了法律依据C.体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共同意愿D.为世界带来了持久的和平和繁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6分)

413.中国古代杰出帝王往往因时因势制定民族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秦始皇初灭六国,便迁徙天下豪富12万户到咸阳,一部分散到巴蜀等地。……将军蒙恬率大军30万人击走匈奴,取河南地,筑44个县城,徙内地罪人去居住。汉族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游牧地区,变牧地为耕地,扩大了北方边境。又征发曾犯逃亡罪的人及赘婿、小商贾为兵,取南方桂林、南海等郡,又发50万人守五岭,与土著杂居。汉族文化技术传入南方,岭南开始成为中国的领土。——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二 历代统治者为巩固自身封建统治,制定并实施治理边疆的政策。两汉时期,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又在辽阔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成制度。唐朝政府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领赐给边疆民族。元代,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清代,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乾隆皇帝表示:“蒙古人、汉人,同属臣民。”——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1)据材料一归纳秦始皇管辖边疆地区的措施,并指出其积极意义。(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治理边疆的特点及对今天处理民族关系的启示。(5分)14.民族国家意识出现在近代欧洲,并传播到世界各地。主权是民族国家的核心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5材料一 罗马原来只是一个城市。罗马的政府是只适合于城墙之内的居民的市政机构。在罗马四周看到的除了城市没有别的。当时称为民族的只是诸城市的联盟。拉丁民族便是拉丁诸城市的一个联盟。没有乡下,土地的业主是城市里的居民。当罗马扩张时,征服的也只是城市。像罗马这样的城市能够征服世界,但要管理这个世界就不容易了。必须有一种能使凝聚力薄弱的各成分团结起来的统治方式。罗马帝国在发展民法立法的同时,建立起专制政治的管理体制。给整个罗马世界盖上一张等级森严的官吏网,使当权者的意志在社会上生效。最后,解体的时刻到了,蛮族从各方面侵入进来,各行省不再抵抗、不再费力去关心总体的命运。材料二 14至16世纪,西欧的一些国家巩固下来。它们不是通过外来的侵略扩张,而是由中世纪君主国发展而来,在宗教和人种上的同构性使它们有别于多民族帝国。英国、法国、西班牙是这类“领土国”典型代表。王权的加强导致民族情感的普遍增长,促进了海外贸易活动和国内财富的增长,也助长了新兴民族国家对海上霸权的野心。(1)依据材料一分析疆域广大的古代罗马国家形成的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罗马帝国政府用怎样的措施来维系庞大的帝国。其效果如何。(10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欧洲近代民族国家形成与古代罗马的不同。依据所学知识说明西欧近代民族国家形成所造成的影响。(6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