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模拟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模拟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614304

大小:811.78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5-01-06

上传者:老李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模拟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模拟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模拟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模拟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模拟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模拟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模拟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模拟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模拟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模拟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模拟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重庆八中2021-2022学年度高三(下)高考模拟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据史书记载,公元前4世纪晚期秦灭巴国,设置巴郡,郡之下陆续设立11个属县。部分县下不设乡、里,保留巴族和其他大姓首领的部分权力,以“君长”“渠帅”的名义,让他们主管派遣公差、徭役等事务。这一举措A.导致了地方割据势力坐大B.保留了传统的分封体制C.有助于稳定秦在巴统治D.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秦国设立郡县统治巴渝地区,同时又考虑到笼络巴族和其他大姓首领,保留其部分权力,体现因俗而治的理念,有利于稳定新征服地区的统治,C项正确;秦在巴渝地区推行的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体制,排除AB项;这一举措的影响主要是在巴地区,和秦的统一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2.秦汉初年,朝廷将百姓限定于既有的城乡区域之中。西汉文景以后,随着在交通便利之处自然形成的“聚”规模逐渐变大,朝廷会派官置吏予以管理,建立配套的乡里体系。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家组织能力的提升B.地方行政制度的完善C.城乡道路交通的便利D.政府控制区域的扩大【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秦汉初年,朝廷将百姓限定于既有的城乡区域之中。西汉文景以后,随着在交通便利之处自然形成的‘聚’规模逐渐变大,朝廷会派官置吏予以管理,建立配套的乡里体系”可知,国家对百姓的管理,由原来的限定于城乡区域到建立配套的乡里体系,说明政府组织能力提升,A项正确;材料主旨是政府对地方百姓管理方式的变化,而非地方行政制度的完善,排除B项;据材料“随着在交通便利之处自然形成的‘聚’规模逐渐变大,朝廷会派官置吏予以管理”可知,城乡道路交通的便利是表象,而非反映出的本质,排除C项;据材料“随着在交通便利之处自然形成的‘聚’规模逐渐变大,朝廷会派官置吏予以管理”可知,交通便利之处原本就在政府的控制之下,排除D项。故选A项。3. 据《南史》记载,南朝女棋手娄逞“变服诈为丈夫,粗知围棋,解文义,徧游公卿,仕至扬州议曹从事。”唐朝后宫设有寓教棋博士传授棋艺,史书上有安南国向皇后进贡“木钝象骨棋盘一面,象牙棋子一具”的记载。据此可知,当时A.女性参与围棋活动得到社会认可B.围棋传播经历自下而上的过程C.政府支持推动女子围棋运动发展D.围棋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答案】D【解析】【详解】有“唐朝后宫设有寓教棋博士传授棋艺”和“安南国向皇后进贡”可知,围棋活动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专门设置了机构教授棋艺,并且产生了一定的对外影响,说明当时围棋活动并不单是民间行为而是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的,D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了女子借围棋入仕的一个例子,“社会认可”无从体现,不能判定社会对女性参与围棋活动的态度,排除A项;国家设置机构教授围棋,且别国向中国进贡棋盘,表明围棋传播应当是自上而下而非自下而上,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政府针对女子进行围棋运动的人才培养,个例不能代表国家政策,且材料中的女子是““变服诈为丈夫”即扮男装进行的围棋活动,排除C项。故选D项。4.北宋时开始出现信用交易,叫做“赊”或“赊卖”。同业商行的行商出卖行货不用现钱凭信用设贷,一定时期后再付还价钱,彼此通济。赊买行货,须有富户三五人以上作保,写立期限文字。如无人保,只有赊买人写立欠钱文字,发生纠纷,官府不予受理。这反映北宋A.设贷联保可杜绝信用事件B.商业繁荣和商行组织发达C.政府放松了对市场的管理D.交子全国各地普遍通行【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凭信用设贷,一定时期后再付还价钱,彼此通济。账买行货,须有富户三五人以上作保,写立期限文字”可知宋代商业繁荣,且与商业有关的商行组织发达,故可以对商业交易行为进行担保,故B项正确。商业联保设贷可减少信用事件但并不能杜绝,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行商出卖行货,不用现钱。凭信用设贷”可知宋朝商业繁荣。根据材料“如无人保,只有赊买人写立欠钱文字,发生纠纷,官府不予受理”可知政府放松了对市场交易活动的直接监管,并不能反映对整个市场管理的放松,故C项错误。北宋通行的主要货币仍以铜钱为主,故D项错误。5.明代有医书传世的医家中,有明确文献记载其为中途弃举从医者多达数十人,而未有医书传世的儒生弃举从医者更是不在少数,在各地方志及其他史料中有许多相关记载。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八股取士阻断平民入仕道路B.医药事业进步带动从医热潮 C.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D.经世致用思想改变价值取向【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有明确文献记载其为中途弃举从医者多达数十人,而未有医书传世的儒生弃举从医者更是不在少数,在各地方志及其他史料中有许多相关记载”可得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更多的人愿意从事医疗事业而不科举,因为从医可以赚钱,因此观念发生变化,C项正确;八股取士之下普通人可以正常参加考试,排除A项;从医热是因为有利益的需求,而不是医学发展,排除B项;经世致用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6.清朝将南海诸岛列入水师的巡查范围。康熙四十九年至五十一年(1710—1712),广东水师副将吴升率水师巡视西沙群岛,“自琼崖,历铜鼓,经七洲洋、四更沙,周遭三千里,躬自巡视,地方宁谧”。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为康熙收复台湾奠定了坚实基础B.维持了东亚诸国与清朝的朝贡关系C反映出清政府大力扶持海上贸易D.表明了清政府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自琼崖,历铜鼓,经七洲洋、四更沙,周遭三千里,躬自巡视,地方宁谧”可得出清朝将南海诸岛列入水师的巡查范围,表明了清政府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D项正确;康熙1683年收复台湾,排除A项;材料与东亚诸国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对海上贸易的支持,排除C项。故选D项。7.恩格斯曾就近代中国某一场战争评论道:“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给古老的中国以致命的打击。闭关自守已经不可能了,即使是为了军事防御目的,也必须铺设铁路,使用蒸汽机和电力及创办大工业”。这场战争后()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C.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D.各阶层纷纷救亡图存【答案】D【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给古老的中国以致命的打击。闭关自守已经不可能了,即使是为了军事防御目的,也必须铺设铁路,使用蒸汽机和电力及创办大工业。”并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洋务运动破产,给中国带来致命打击,使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必要性,各阶层掀起不同的救亡斗争,D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排除A项;19世纪60年代兴办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排除B项;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排除C项。故选D项。8.下表是毛泽东生平大事年表(1924-1930年),据表可以窥知()1924年1月,参加中国国民党,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26年5-9月,主持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所长1927年7-9月,参加八七会议,并领导秋收起义1928年2月,建立中共最早的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1930年1月,写给林彪的回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A.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B.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探索C.革命统一战线由建立到破裂D.毛泽东思想从萌芽到最终成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24-1930年,中国共产党由国共合作到走向“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因此可以窥知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B项正确;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排除A项;1924-1927年革命统一战线由建立到破裂,无法反映1928-1929年的事件,排除C项;材料只能反应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和开始形成,而毛泽东思想成熟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9.在某次宴会中,中国著名民主人士柳亚子赠予毛泽东一首七律:“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霖雨苍生新建国,云雷清史旧同舟。中山卡尔(卡尔指卡尔·马克思)双源合,一笑昆仑顶上头”。该诗表达了()A.对新三民主义的认可B.国共合作抗日的期许C.和平民主建国的愿望D.对新中国成立的祝贺【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霖雨苍生新建国,云雷清史旧同舟。中山卡尔(卡尔指卡尔·马克思)双源合,一笑昆仑顶上头”可得出这指的是重庆谈判,从诗句的内容可得出国人和平民主建国的愿望,C项正确;材料与三民主义无关,排除A项;抗战已经胜利,排除B项;当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排除D项。故选C项。10.1980年6 月,四川省广汉县向阳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第一个摘掉“人民公社”牌子,挂上“向阳乡人民政府”的牌子。事后第三天,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打电话问,“你们广汉向阳是不是把公社牌子换成乡政府了?谁叫你们搞的?”回答:“我们自己搞的,我们搞个试点、实验,不行就把它换回来。”这表明()A.四川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B.经济变革推动政治变革进程C.全国人大反对撤销人民公社D.“先试点后推广”模式创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78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先以安徽凤阳小岗村为试点,而四川省广汉县向阳人民公社把公社牌子换成乡政府做试点工作,说明经济变革推动政治变革进程,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政治改革,并不是经济体制改革,排除A项;全国人大只是打电话确认,无法得知其反对撤销,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广汉向阳,不足以说明“先试点后推广”模式创立,排除D项。故选B项。11.如表是古希腊文明时代三位思想家的体育理念,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作为一个有益于社会和别人的人,不仅要知识聪颖、心灵高尚;而且要身体健康;要以坚忍不拔的努力锻炼,使身体做好精神的奴仆。柏拉图音乐教育和体育教育,就可以使人的心灵得到和谐一致的发展;主张年轻人在体育锻炼中接受军事训练。亚里士多德完整的人应该是灵魂纯洁,身体健康,二者都处于最佳状态;依育锻炼应该贯穿人生的始终。A.地理环境推动体育文化发展B.民主政体保障体育运动开展C保卫城邦需要强化体育锻炼D.人文精神影响体育思想内涵【答案】D【解析】【详解】三位希腊先哲的体育理念都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体育在内都是促进人的健康发展的要素,反映了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地理、民主政治与体育的关系,排除AB项;保卫城邦与体育运动结合是柏拉图的理念,不是三者共同理念。排除C项。故选D项。12.16世纪中期,西班牙人主导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开辟了墨西哥与中国之间的跨太平洋商业通道。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美国发展了对华动物毛皮贸易和檀香木贸易这一跨太平洋国际贸易。这两条贸易通道的开辟 A.巩固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B.适应了欧美国家商品输的需要C.缩小了拉美与北美经济发展的差距D.促进了全球新兴贸易网络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和美国开辟的对华动物毛皮贸易和檀香木贸易这一跨太平洋国际贸易都是跨大洲贸易,是全球贸易的一部分,促进了全球新兴贸易网络的发展,D项正确;工业革命后,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并不占据主导,排除A项;16世纪中期的欧美国家尚未进入商品输出阶段,排除B项;西班牙主导下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对墨西哥的掠夺,因此并不能缩小拉美和北美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排除C项。故选D项。13.1919年的德国《魏玛宪法》规定:总统不仅享有代表国家的职权,而且可以通过解散议院和任免总理直接影响国家政治,他还有权颁布紧急状态法案,另外,总统也是国家军队的最高领导人。这一规定A.反映了德国君主思想的湮灭B.奠定了二战策源地形成基础C.说明德国的民主制尚不完善D.是德国借鉴美国政体的体现【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总统不仅享有代表国家的职权”“可以通过解散议院和任免总理直接影响国家政治”“总统也是国家军队的最高领导人”可知,德国《魏玛宪法》下,总统的权力很大,这和德意志历史上君主专制的残留具有密切的关系,说明德国的民主制度并不完善,C项正确;德国君主思想的湮灭,说法错误,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纳粹夺取政权后,德国成为二战的策源地,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德国的民主制尚不完善,材料中体现不出德国借鉴美国政体的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14.1980年,威廉·麦克尼尔写道:“与偏狭历史著作不可避免地增强冲突相反,一部简明的世界史应当树立个人与全人类祸福休戚与共的意识,从而避免民族冲突的恶果。”作者赞同的世界历史是A.以欧洲历史为中心B.人类社会应具有相同的意识形态C.以殖民扩张为主线D.不同文明间相互交流交融的历史【答案】D【解析】 【详解】威廉·麦克尼尔主张世界史著作要强调“个人与全人类祸福休戚与共”的意识,以减少民族冲突,促进世界和平,体现了作者赞同世界历史是展现人类社会多样性的全球史,是不同文明间相互交流交融的历史,D项正确;以欧洲历史为中心属于“偏狭历史”意识,排除A项;威廉·麦克尼尔强调人类历史的共性,这并不意味着人类社会应当具有相同的意识形态,排除B项;殖民扩张的主线是强调了冲突,排除C项。故选D项。15.下表为亚太地区主要国家2003-2009年军费开支一览表(单位:百万美元)。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美国492200536459562039570769585749629095679574日本56053555415533054637538855315954339俄罗斯38064395994319047264512755689259565印度27253316573369033962343743898745903澳大利亚17083177881841319400205912134122938A.亚太地区缓和与紧张并存的局势B.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C.世界各国军事竞争形势日益严峻D.区域集团化加剧亚太地区紧张局势【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2003-2009年美国,俄罗斯、印度,澳大利亚等国的军费开支呈持续上升的态势,军费开支的增加反映出当前亚太主要国家彼此之间并不信任,这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今世界和平与动荡,缓和与紧张并存的世界局势,A项正确;表格中的信息反映出美国的军费开支一直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居于绝对主导地位,所以材料并不能反映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排除B项;C项说法过于夸大,材料只涉及亚太地区,并未涉及欧洲等地,排除C项;材料并未反映区域集团化,排除D项。故选A项。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代在传统驿传基础上构建了涵盖驿、站、塘、台、所、铺等机构完备的驿传系统,并依据国家治理的需要,适时进行调整,使其功能扩展到了维护边疆稳定、建设交通网络、递运、发展地区经济、维护地方治安等方面。为了维持全国驿传体系运转,清政府每年拨银300多万两,并在《大清律》中专设《邮驿律》处理驿事。晚清以来,军政大事骤增,而传统驿传体系却无法为清王朝提供高效有力的支撑。与此同时,外国在华设立的通信机构既侵犯了中国邮政主权,又给中国创办近代邮政以示范。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清代驿传体系向着裁撤传统体系、推广现代邮政的方向发展。——摘编自李家涛《近代国家治理能力的演进:以驿邮转型为例》 材料二1980年,中国邮政与世界邮政接轨,首创国际特快专递业务。1985年,我国进出境快件仅为390件,而到1994年,进出境快件达到147581件。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邮政于1985年成立服务于国内业务的中国速递服务公司(EMS)。到1992年底,全国特快专递业务规模为近960万件;2016年,邮政特快专递业务量达2412327万件,同比增长54.2%。1993年我国首家民营快递企业——顺丰速运诞生。2009年,全国特许加盟民营快递企业的营业收入达到275亿元,占国内快递市场份额的58%左右。2014年,民营快递的营业网点数已超过107000个。近年来,我国快递服务的发展出现了新思路,比如,菜鸟网络将“互联网+”、电子商务与快递业结合,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等信息技术,建立全国性的智慧快递网络,引领未来我国快递的服务发展方向。——摘编自苑春荟、毕映莲《中国快递业发展历程探索》(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中前期驿传制度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建立近代邮政体系的目的。(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邮政事业出现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近现代中国邮政事业发展给你的启示。【答案】(1)特点:基于传统,机构完备;服务于国家治理需要,功能得到扩展;受清政府重视,有法律和财政保障。目的:高效处理军政大事;挽救统治危机,维护统治。(2)新变化:逐渐与世界邮政接轨;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民营快递事业日趋活跃;全国性的智慧快递网络逐渐建立。时代背景:(国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电子商务的兴起与发展。(国际)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3)启示:邮政事业的发展依托于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要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以促进邮政事业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特点:根据材料“清代在传统驿传基础上构建了涵盖驿、站、塘、台、所、铺等机构完备的驿传系统”可知基于传统,机构完备;根据材料“依据国家治理的需要,适时进行调整,使其功能扩展到了维护边疆稳定、建设交通网络、递运、发展地区经济、维护地方治安等方面”可知服务于国家治理需要,功能得到扩展;根据材料“清政府每年拨银300多万两,并在《大清律》中专设《邮驿律》处理驿事”可知受清政府重视,有法律和财政保障。目的:根据材料“晚清以来,军政大事骤增,而传统驿传体系却无法为清王朝提供高效有力的支撑”可知高效处理军政大事;根据材料“外国在华设立的通信机构既侵犯了中国邮政主权,又给中国创办近代邮政以示范”可知挽救统治危机,维护统治。 【小问2详解】新变化:根据材料“1980年,中国邮政与世界邮政接轨”可知逐渐与世界邮政接轨;根据材料“到1992年底,全国特快专递业务规模为近960万件”可知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材料“2014年,民营快递的营业网点数已超过107000个”可知民营快递事业日趋活跃;根据材料“电子商务与快递业结合,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等信息技术,建立全国性的智慧快递网络”可知全国性的智慧快递网络逐渐建立。时代背景:根据时间1980、1985可知(国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材料“到1992年底,全国特快专递业务规模为近960万件”可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根据材料“电子商务与快递业结合,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等信息技术”可知电子商务的兴起与发展;(国际)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结合世界经济形势可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小问3详解】启示:结合近现代邮政事业发展的不同历程(近代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后发展快)及其不同背景(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改革开放后中国独立自主)可知邮政事业的发展依托于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根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邮政事业的成就可知要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以促进邮政事业发展。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历史示意图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历史。根据如图和所学知识,在图上绘制一条1500年前后开辟的新航线,并说明该航线产生的影响。(要求:在答题卡的图上用箭头“→”标示航线走向,说明准确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答案】示例: 航线:画出哥伦布开辟的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线。影响:美洲新航线的开辟,拉开了欧洲殖民美洲的序幕,引发欧洲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有利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印第安人被大肆屠杀,金银被掠夺,病菌广泛传播,社会发展进程中断,美洲人民遭受到沉重的灾难;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推动了全球性的人口流动与物种交流,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出现雏形。总之,美洲新航线的开辟,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解析】【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绘制出一条1500年前后开辟的新航线,并说明该航线产生的影响,即要求绘制出哥伦布、达伽马、迪亚士和麦哲伦的路线图,任选其一进行分析即可。首先明确四人路线的差异:哥伦布是从欧洲到北美洲、迪亚士是从迪亚士是从西班牙到非洲南部、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了印度、麦哲伦则是完成了环球航行,由此绘制出路线并进行分析,这里分析哥伦布的路线产生的影响:在新航路开辟之前,世界各区域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美洲和欧洲的联系开始密切起来,但这也拉开了欧洲殖民美洲的序幕,在两个区域的练习中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商路和贸易重心都发生了转移,经济格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为欧洲国家进行原始资本积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后期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与此同时,殖民地受到重创,印第安人被大肆屠杀或沦为奴隶,美洲土地的金银被掠夺,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牺牲品,在这一过程中还导致病菌广泛传播,使得社会发展受阻,文明几乎中断,美洲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综上所述,哥伦布开辟的新航路打破了美洲和欧洲之前相对独立的状态,推动了全球性的商品、货币和人口流通,使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逐渐产生,但它也直接导致了殖民地的悲剧。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信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多表述为“诚信”。在中国古代,作为伦理准则的诚信,适用于封闭的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熟人社会”。诚信的实现要依靠“上行下效”,依靠榜样的力量。诚信是由社会舆论和个体内心信念保障实施的,如果不履行道德义务(如对君尽忠、对父母尽孝、对朋友诚信等)就会失去面子,不仅会受到他人谴责,而且会被人群疏远从而失去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对于背信之人的惩罚,无需借助法律手段。诚信作为立身之本,作为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甚至成为治国之道,是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摘编自王玉花、宋桂红《谈中、西方文化中信用的观念》材料二西方传统信用文化认为个人自由是缔结契约的前提。“信”是适用于“陌生人”之间的原则,是体现社会正义的重要方面。人们普遍认同诚信观念的经济价值,罗马法中已建立了相应的诚信契约制度,中世纪的救赎道德与近代资本主义的信用精神,一脉相承。在诚信契约中,债务人不仅要承担契约规定的义务,而且必须承担诚实、善意的补充义务。建立在契约关系之上的西方信用文化带有法律和秩序的属性,能够起到协调人际关系、净化经济活动运行环境的作用。——摘编自李新庚《信用理论与制度建设研究》(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西方传统“信用”文化的不同之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传统“信用”文化的特征。(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方传统“信用”文化共同的历史价值。【答案】(1)不同之处:比较项中国西方适用人群适用于以血缘为纽带的“熟人社会”适用于“陌生人”之间地位是立身之本,治国之道是社会正义的体现侧重点侧重于社会理论道德义务侧重于社会经济活动保障方式以榜样、社会舆论和道德约束进行保障以制度和法律进行保障(2)特征:与商品经济发达紧密相联;蕴含着法律与契约精神;具有鲜明的宗教色彩。(3)历史价值: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有助于净化经济活动的运行环境;是东西方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是了解东西方传统社会的一把钥匙。【解析】【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作为伦理准则的诚信,适用于封闭的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熟人社会’”“‘信’是适用于‘陌生人’之间的原则”可知适用人群:中国适用于以血缘为纽带的“熟人社会”;西方适用于“陌生人”之间。根据材料“依靠榜样的力量”“是体现社会正义的重要方面”可知地位:中国是立身之本,治国之道;西方是社会正义的体现。根据材料“诚信是由社会舆论和个体内心信念保障实施的”“人们普遍认同诚信观念的经济价值”可知侧重点:中国侧重于社会理论道德义务;西方侧重于社会经济活动。根据材料“如果不履行道德义务(如对君尽忠、对父母尽孝、对朋友诚信等)就会失去面子,不仅会受到他人谴责,而且会被人群疏远从而失去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在诚信契约中,债务人不仅要承担契约规定的义务,而且必须承担诚实、善意的补充义务”可知保障方式:中国以榜样、社会舆论和道德约束进行保障;西方以制度和法律进行保障。【小问2详解】特征:根据材料“人们普遍认同诚信观念的经济价值,罗马法中已建立了相应的诚信契约制度”可知与商品经济发达紧密相联;蕴含着法律与契约精神;根据材料“中世纪的救赎道德与近代资本主义的信用精神,一脉相承”可知具有鲜明的宗教色彩。【小问3详解】历史价值:根据材料“诚信作为立身之本,作为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甚至成为治国之道,是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建立在契约关系之上的西方信用文化带有法律和秩序的属性,能够起到协调人际关系、净化经济活动运行环境的作用”从人际关系、经济活动运行和了解传统文化等角度分析,可知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有助于净化经济活动的运行环境;是东西方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是了解东西方传统社会的一把钥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