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130583
大小:3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4-08-31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13.二泉映月 同步试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13.二泉映月同步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填空题(共6题,共30分)1、填写完整。()经风霜享有()誉静影沉()藤萝摇()【考点】【答案】饱经风霜享有盛誉静影沉璧藤萝摇曳【解析】2、我会选择并填空。1.《二泉映月》是一首()独奏曲。A二胡B京胡C琵琶D笛子、2.《二泉映月》的作者是()。A刘天华B华彦君C贺绿汀D吕骥【考点】【答案】1.A2.B【解析】3、把词语补充完整。月光如()恩重如()委婉()()静影沉()动人心()享有()()【考点】【答案】月光如(银)恩重如(山)委婉(连绵)静影沉(璧)动人心(弦)升腾(跌宕)【解析】4、按照课文内容填空。月光似(),静沉(),但阿炳再也(),只有那()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想到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考点】【答案】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傅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解析】5、填写关联词语。试卷第3页共3页 1.()小阿炳年纪还小,()从二泉的流水中听不到奇妙的声音。2.()阿炳受尽了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没有泯灭。【考点】【答案】1.因为......所以2.虽然......但是【解析】6、填上合适的词。()的力量()的旋律()的叹息()的呐喊()的倾诉()的哭泣【考点】【答案】(势不可挡)的力量(动人心弦)的琴声(深沉)的叹息(倔强)的呐喊(激愤)的倾诉(伤心)的哭泣【解析】二、语言表达(共1题,共5分)7、根据课文回答问题。课文开头是一段景色描写,想一想:如果去掉好不好?为什么?【考点】【答案】我觉得景色描写不可以去掉,因为开头的景色描写是给下文做铺垫,如果去掉了,那么就会觉得二泉并不美了。而且如果去掉了就不能让引出下文。【解析】三、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5分)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抓起胡琴,拉弓抚弦,要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于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傅,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熬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明月……1.解释下列词语:委婉连绵:蜿蜒:升腾跌宕:势不可挡:2.找出文中表示琴声变化的标志性词语。【考点】【答案】1.解释下列词语:委婉连绵:形容歌声、乐曲等抑扬动听。蜿蜒:(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升腾跌宕:音调抑扬顿挫,富于变化。势不可挡:来势迅猛,不可抵挡。试卷第3页共3页 2.起初、旋律升腾跌宕、进入高潮【解析】四、书写(共1题,共5分)9、你知道吗?我国的民族乐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的古代名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答案】我国的民族乐器:二胡、笛子、古筝、琵琶、唢呐我国的古代名曲:《阳春白雪》、《高山流水》《十面埋伏》【解析】五、其他(共1题,共5分)10、修改病句。这就是经后人定名并整理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考点】【答案】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解析】试卷第3页共3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