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28237
大小:572.4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5-02-12
《山东省日照市国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生物word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1-2022年度高中月考试题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计25小题,每题2分,共计50分,)1.果蝇的翅型有正常翅、斑翅和残翅三种类型,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纯合的残翅雄果蝇和纯合的正常翅雌果蝇杂交,F1全为正常翅,F1中的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中斑翅:残翅:正常翅=3:4:9,且斑翅全为雄性。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B.F2中正常翅果蝇的基因型有6种,其中纯合子占2/9C.F2中的残翅果蝇自由交配,后代个体的表型均为残翅D.F2中的斑翅果蝇与纯合的残翅果蝇交配,后代中残翅果蝇占2/32.复旦大学某研究团队最近发现了一种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并将其命名为“卵子死亡”。该类患者的卵子出现发黑、萎缩、退化的现象,导致不育。如图为该病遗传系谱图,经基因检测Ⅰ1含有致病基因,Ⅰ2不含致病基因,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该致病基因在男性中不表达B.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于父方D.Ⅱ3与Ⅱ4再生一个患病后代的概率为1/83.染色质(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有较大区别。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基因B.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基因和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D.DNA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4.在对基因型为AaBb 的某月季植株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和叶片组织培养的过程中,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出现的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AAbbB.aBC.AAaaBBbbD.AaBB5.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其遗传方式不可能为(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6.下列有关遗传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萨顿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2出现3:1分离比的原因是基因重组C.测交实验能测定F1的基因组成,也能测定雌雄配子的数量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与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实验思路是一致的7.人工栽培的马铃薯(四倍体)难以出现新品种,而野生型品种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马铃薯的育种资源。如图表示马铃薯新品种丙(四倍体)的培育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一定秋水仙素处理B.甲品种是纯合的二倍体植株C.培育马铃薯新品种丙的原理是多倍体育种D.与甲相比,丙马铃薯淀粉含量可能有所增加8.下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图,其中I-2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①该遗传病不可能是隐性遗传病②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女性多于男性③正常情况下,Ⅲ-8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子细胞可以不含致病基因④若Ⅲ-7和Ⅲ-10婚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3/8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三倍体牡蛎(3n=30)肉鲜味美,素有“海的玄米”之称。三倍体牡蛎培育的过程是:用适宜浓度的6—二甲氨基嘌呤(6—DMAP)诱导二倍体牡蛎(2n=20)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次级卵母细胞,抑制第二极体的释放,然后让该细胞与二倍体牡蛎的精子结合获得三倍体牡蛎。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倍体牡蛎与二倍体牡蛎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两个物种B.三倍体牡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不能形成15个四分体C.三倍体牡蛎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能观察到60条染色体D.三倍体牡蛎的形成是可遗传变异的结果10.紫花香豌豆的花色遗传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X射线照射紫花香豌豆品种,在本来开紫花的子代中出现了几株白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X射线不仅可能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引起染色体变异B.白花香豌豆植株自交,若子代全为白花,则亲本白花香豌豆植株为纯合子C.白花香豌豆植株自交,若子代出现紫花,则控制花色的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D.紫花香豌豆植株与白花香豌豆植株杂交,若子代均为紫花,则紫花为显性性状11.下列实验不能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或统计的是( )A.低温诱导根尖细胞后观察染色体数目变化B.观察细胞膜“暗—亮—暗”的三层结构C.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计数D.观察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现象12.下列关于常见作物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诱变育种可增大突变频率,利于获得新基因和新性状B.利用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有种年限,获得茎秆更粗壮的植株C.利用多倍体有种可成倍增加染色体的数目,获得稳定遗传的纯合植株D.利用杂交育种可培育出新品种,促进生物的基因发生改变13.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正确的是( )A.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和基因型 C.生物自发突变的频率很低,但是每一代仍然会产生大量的突变D.捕食者客观上能起到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展的作用,不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14.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设计原型是国宝大熊猫。它们的祖先是食肉动物,经过进化,如今的大熊猫主要以竹子为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熊猫食性变化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不同保护区的大熊猫种群之间存在生殖隔离C.对大熊猫尿液成分分析,可能检测到生长素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提高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的重要途径15.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①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B.②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该植株测交后代表型比为1:1:1:1D.M、N、P分别代表16、9、416.下列有关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精原细胞的染色体复制后,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每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初级精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D.精细胞变形过程中,染色体解旋,变成细丝状的染色质17.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所需要的模板完全相同B.RNA的复制和逆转录过程所需要的原料的种类相同C.DNA的转录和翻译过程都会发生碱基配对D.翻译和逆转录过程都需要tRNA的参与18.下列关于离心法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叶绿体色素的分离实验中,通过差速离心可达到初步分离的目的B.在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中,对不同时刻收集的大肠杆菌进行离心C.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D.向装有兔的新鲜红细胞稀释液的试管中加入蒸馏水,可通过离心的方法获得细胞膜19.将果蝇精原细胞(2n=8)DNA分子两条链都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都含有15N和14NB.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有16条染色单体含有15NC.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含14ND.两次分裂结束后,含有15N的子细胞数目可能是4个20.如图表示DNA分子结构中的一部分,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DNA的基本骨架由C、H、O、N、P元素组成B.大肠杆菌DNA分子的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接着两个磷酸C.核DNA最终水解产物共有6种D.DNA分子中A、T含量越高,热稳定性相对越弱21.如图表示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过程①②共同体现了遗传信息的表达功能B.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有间接控制和直接控制两种方式,直接控制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实现的C.密码子位于mRNA上,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D.蛋白质结构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DNA上的遗传信息千变万化22.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过程发生在原核生物中B.图2的b、c、d中均含有核糖C.图2中核糖体从左向右移动D.密码子与c的反密码子一一对应23.罗伯逊易位是一种典型的染色体异常疾病,多发生在2个近端着丝点染色体(着丝点的位置在染色体一侧的近端,使一侧臂极长,一侧臂极短)之间,染色体断裂后,长臂在着丝点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条衍生染色体,短片段在细胞分裂时丢失。罗伯逊易位携带者虽然只有45条染色体,但表现型一般正常,形成配子时,三条染色体发生联会,配对的任意两条染色体分离,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如图甲、乙所示。下列与罗伯逊易位相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携带者的表现型正常使衍生染色体在自然选择中容易被保留B.该易位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顺序发生改变C.易位携带者与一正常人婚配,生出染色体正常孩子的可能为D.母亲为携带者时,可用基因探针与胎儿DNA进行分子杂交,从而进行产前诊断24.某异花授粉植物的花色由B/b控制,B控制红色,b控制白色,杂合子的花显粉色。某个体发生如图所示变异,含B基因的染色体部分缺失,此染色体的花粉授粉率下降一半。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有两条染色体,且为同源染色体B.图中3和4上的基因在减数分裂时遵循分离定律C.此植株自交,F1中红花∶粉花∶白花为2∶4∶1D.B和b基因的区别是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25.有的染色体着丝粒位于中部,有的位于端部。下图为某生物(2n=6)细胞减数分裂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细胞形成的原因是减数分裂工后期异常B.该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C.该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但可能含等位基因D.该细胞完成分裂后会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二、解答题(本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26.如图为白化病遗传系谱图(相关基因用A、a表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决定白化病基因为________性。(2)Ⅱ2和Ⅲ1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3)Ⅲ2是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Ⅲ3的基因型为________。(4)若Ⅲ2和Ⅲ3婚配,后代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________,预计他们生一肤色正常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所以国家禁止近亲结婚。27.自交不亲和现象(自交不能产生后代)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保证了遗传多样性,有利于生物的进化。二倍体紫花苜蓿存在自交不亲和现象,我国科研人员培育出了二倍体自交亲和的紫花苜蓿M,让其与自交不亲和的紫花苜蓿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结果可知,紫花苜蓿的自交亲和是显性性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2)上述实验中,F2中未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原因是自交时________不能受精。(3)研究发现,自交亲和的紫花苜蓿的高茎和矮茎由等位基因H、h控制,紫花和白花由等位基因E、e控制。让两纯合植株杂交,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亲本组合F1F2高茎紫花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矮茎白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98102616320对于F2中四种表现型的比例,研究小组经分析提出了两种假说:假说一:F2中有些基因型的个体死亡,且致死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假说二:F1产生花粉中存在某种花粉不育,且不育花粉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若假说一成立,让F2中的所有高茎紫花自交,后代中矮茎紫花植株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若假说二成立,以F2中的全部高茎紫花作父本、矮茎白花作母本进行杂交,则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下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看图回答问题。(1)该动物体细胞内有______条染色体。(2)图中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是______;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______。(3)图②所示的细胞有_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_个四分体,______个DNA分子。(4)图①细胞有______个染色体组,每组染色体的数目______条。29.图甲是某DNA分子片段,图乙表示DNA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5的名称是________,2代表的是______。DNA的基本骨架是由_____构成的。(2)图乙中a过程可发生在动物细胞的____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中。用同位素15N标记DNA应标记DNA的___。若DNA一条链被15N标记,另一条链被14N标记(如图乙中的①DNA),该DNA在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的培养液中复制3次,所得子代DNA分子中与亲代完全相同的DNA分子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___。(3)若图乙编码的肽链由218个氨基酸组成,则其对应的②中至少有___个碱基(考虑终止密码子),若②中第107位的碱基C被G取代,则可能导致该肽链第___位氨基酸发生改变。30.某双子叶植物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正常植株呈绿色,部分植株呈金黄色,且金黄色植株仅存在于雄株中(相对性状由B、b基因控制);该植物的叶型存在宽叶和窄叶(相对性状由A、a基因控制)。为了研究该植物颜色和叶型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列杂交实验,结果如下(不考虑XY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1)该植物的两种叶型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根据实验判断,控制植株颜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2)亲本中绿色宽叶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F1中控制植株绿色的基因的频率是________。(3)根据实验判断F2中没有雌株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据此推测,亲本绿色宽叶雌株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