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28232
大小:461.1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5-02-12
《山东省日照市国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政治word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月考试题政治试卷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1.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开启了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这表明()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真正的哲学对我国社会发展起支配作用②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改变世界”的科学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之科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站在新征程新起点,我们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①在顺应时代发展中,系统地回答了怎样建设党的问题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全新的理论体系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④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20年6月30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面向海内外发行。这部著作记录了党中央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这体现了真正的哲学()①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②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正确地反映各个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③把握了时代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④是“科学的科学”,为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 马克思说:“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者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从哲学上看,这是说(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B.人的意识永远落后于客观物质世界C.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D.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5.步入21世纪,人类不仅能通过转基因技术制造出各种各样的转基因产品,如棉花、大豆、木瓜等,而且还能利用动物细胞复制出大量相同的生命个体,如猪、奶牛等。这些成果的哲学意义在于①证明了自然界不具有物质性②有力地驳斥了“上帝造物”的观点③证明了人类进入随意创造自然物的时代④为自然界的物质性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6.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脑内多巴胺缺乏,就会出现震颤、僵直、运动迟缓等帕金森病症状。最新研究发现,多巴胺不仅会影响身体活动性,对记忆力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研究成果部分解释了为何帕金森病患者及抑郁症患者常会并发认知障碍。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②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③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④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基于“中国天眼”的观测,我国科研人员首次找到了脉冲星三维速度与自转轴共线的证据,标志着天文学家开始利用该望远镜深度研究脉冲星。这一发现说明()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②思维是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③自然物都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④自然物离开人的意识就难以存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研团队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文章称,通过一组数据模型的实验,有了一个新的发现:暗物质是由大爆炸前诞生的新粒子组合而成的,并非宇宙大爆炸后的扩散。它的存在,是因为它对可见物质在空间中运动和分布的引力作用,并称科学家已经在实验中发现暗物质踪迹。这里所说的“暗物质”( )①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②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物质” ③按其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④是能被人类所认识的具体的物质形态之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对荷花的描写揭示的哲学道理有()①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②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我国自启动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以来,历时三年多投入了五万名专业技术人员,绘制出我国第一份全覆盖、高精度的地理国情图。普查不仅要进行山川河流、住宅道路的基础测绘,还要与经济、社会、生态发展联系起来,将其做成动态地图。普查的这些要素()①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②在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③它们具有的客观性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④它们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全部要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①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决定了意识内容的变化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③意识内容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相比,有什么特点?当AlphaGo和AlphaGozero等棋类程序战胜人类,是否意味着人类在智能上整体沦陷?其实不然,运算智能是人和动物天生都比较缺乏的,感知智能和运动智能,却是机器人所不擅长的。上述论断表明 ①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②由于意识在漫长形成过程中的天然缺陷,人类无可避免智能机器威胁③人工智能是人的思维器官的延伸,能弥补人类在某些智能上的缺失④人工智能缺乏意识,人工智能将永远不会超越人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2022年北京冬奥会申办会徽,由艺术化书法体汉字“冬”及英文“BEIJING2022”“CandidateCity”字样和奥林匹克五环图案组成。从唯物论角度看,该会徽在创作上①根源于客观存在 ②融入了艺术加工 ③超越了客观现实 ④来自艺术灵感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4.马克思在近代科学的基础上,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科学地解决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对此,马克思将自己的哲学称为“新唯物主义”,即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唯物主义”表现在它( )①实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有机结合②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③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④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5.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使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前进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将继续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这是因为( )①马克思主义提供了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现成答案②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改变世界”的科学③马克思主义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也要与时俱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6.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更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这说明()①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②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创新的过程④马克思主义因具有科学的精神内核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7.进行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伟大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创新发展,更加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道义力量。为此,我们需要①明确任务,只有马克思主义才真正反映了各个时代的任务②坚持实践标准,彰显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③坚持发展理念,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化才显示强大的生命力④坚持与时俱进,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就需要我们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这表明①马克思主义哲学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②马克思主义决定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的成败③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的终结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19.读漫画《一人骑两马》。对漫画认识正确的有( )①哲学上只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②漫画《一人骑两马》是对二元论的极大讽刺③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④从基本派别来看,哲学上只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A.②④B.①④C.①③D.②③20.2021年9月2日人民网载文: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学好党史,就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全面、系统、辩证地认识理解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成功地中国化、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找到正确道路。这表明()①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真正的哲学对我国社会发展起支配作用③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④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于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1.2021年9月30日,影片《长津湖》正式登陆全国院线。该片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中国人民志愿军连队在极度严酷环境下靠信念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感人历史故事。《长津湖》的拍摄及中国人民志愿军连队的感人事迹表明( )①意识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②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④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下图漫画《推一下才动一下》启示我们()①办事情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②个人努力是办事成功的客观前提③办事情要反对安于现状无所作为④尊重规律利用条件才能办事成功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23.“面对同一个大数分解难题,经典计算机需15万年才能破解,用量子计算机应用Shor算法只需1秒”,为解决数据通信安全问题,我国成功研制出基于量子通信的云安全一体机。一体机的研制成功说明①意识能动性的发挥改变了规律②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前提 ④人能够认识事物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4.人工智能应用的行业越来越广,不少专家指出,人工智能将造就“无用阶层”,给人类文明带来最大的危险。也有专家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倒逼人类提高专业技能,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风险是可控的。从唯物论的角度,认为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风险是可控的理由是①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防范风险②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科学防范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风险③意识能够改造世界,人可以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④人对规律的利用受到条件的制约,对人工智能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二、非选择题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三个“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立足中国国情,彰显中国特色,形成了体现中国特色、民族风格、大众需求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把国情同世情结合起来,既立足国情、扎根本土,又洞察全球风云、把握世界潮流;既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民族性,又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性。三是把科学认识同价值目标结合起来,坚持在理论创新中做到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指导性的基本理念和哲学基础。材料二 为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增强学习的系统性、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组织编写了大中小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从2021年秋季全国各地中小学开始使用。《读本》是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教材,是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载体。(1)材料一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哪些基本特征?(2)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请根据材料,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角度,就我们高中生该如何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两点合理化建议。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载人空间站整体名称及各舱段和货运飞船共5个名称,其中载人空间站命名为“天宫”,核心舱命名为“天和”,实验舱Ⅰ命名为“问天”,实验舱Ⅱ命名为“巡天”,货运飞船命名为“天舟”,其代号分别为TG、TH、WT、XT、TZ。工程标识主造型既像一个汉语书法的“中”字,又类似空间站的基本形态,尾部的书法笔触似腾空而起的火箭,充满中国元素和航天特色,结构优美、寓意深刻。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标识的认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古典名句是中华文化长河中历经砥砺的智慧结晶,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多处引经据典,生动传神,寓意深邃,极具启迪意义。“我很不希望把我们一些非常经典的古代的诗词文化、散文都给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这些诗词都好。从小就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习近平(1)上图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古典名句共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______________观。(2)请阐释该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性。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为缓解学生放学早,家长无法及时接的问题,教育部正式发出新规并全面实施,从2021年9月1日起推行中小学课后服务政策。在政策中,教育部要求中小学学校要全力配合推行5+2模式,也就是每周举行5天课后服务,每次至少两小时。对家长接孩子还有困难的学生,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但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近期部分媒体报道,“要取消教师寒暑假”“让暑期托管变成第三学期”,对此,教育部2021年7月13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称道,要统筹合理安排教师志愿参与托管服务的时间,依法保障教师权益,既要保障教师暑假必要的休息时间,也要给教师参与暑期教研、培训留出时间。另外暑期托管服务主要面向确有需求的家庭和学生,并由家长学生自愿选择参加,不得强制要求学生参加,托管服务应以看护为主,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充分休息。结合材料,分析教育部将在各地推行课后服务“5+2 ”模式以及保留教师寒暑假是如何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