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西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

湖南湘西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

ID:83624754

大小:1.01 MB

页数:8页

时间:2025-01-03

上传者:老李
湖南湘西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_第1页
湖南湘西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_第2页
湖南湘西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_第3页
湖南湘西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_第4页
湖南湘西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_第5页
湖南湘西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_第6页
湖南湘西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_第7页
湖南湘西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_第8页
资源描述:

《湖南湘西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湘西自治州2023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揭示的是(  )A.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B.所有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C.细胞的结构基础是各种分子D.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2.2020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者。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丙型肝炎病毒一定含有C、H、O、N、P5种元素B.丙型肝炎病毒依赖自身呼吸作用提供能量C.丙型肝炎病毒的遗传物质与肝细胞的相同D.丙型肝炎病毒通过无丝分裂产生子代病毒3.细胞内四大类有机物是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它们在功能上虽各不相同,但在细胞代谢中都发挥着很大作用。下列有关这四类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糖原和几丁质都属于多糖,糖类的组成元素只有C、H、OB.磷脂和胆固醇是所有细胞膜结构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C.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蛋白质的特定功能会发生改变D.与DNA相比,RNA特有的化学组成成分是核糖、胸腺嘧啶4.肌红蛋白的分子结构与血红蛋白相似,主要存在于心肌、骨骼肌内,正常人的血液中含量很少。当心肌或横纹肌有损伤时,肌红蛋白便释放入血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第8页/共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构成肌红蛋白的氨基酸中含有Fe元素B.肌细胞内的肌红蛋白可能会与氧气分子结合C.高温处理后的肌红蛋白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血液中肌红蛋白含量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早期指标5.多细胞生物体内,各细胞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繁忙而有序的细胞“社会”,它们之间必须保持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物体健康地生存。下图表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之一,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之间仅需要进行信息交流即可完成各自的生命活动B.图中分泌细胞产生的信息分子能引起远距离的靶细胞功能发生变化C.人体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除了图示方式外,还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D.细胞之间无论哪种信息交流方式都要通过受体蛋白发挥作用6.生物学是在实验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自然科学,很多重大发现或发明都源于科学的实验方法。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完全归纳法是归纳法中最常用科学方法②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提出利用了提出假说的科学方法③利用差速离心法可以将细胞内大小不同的细胞器分离④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可以了解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过程⑤利用计算机制作的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属于概念模型A.①③④B.②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⑤7.下图为某雌性动物乳腺细胞合成、分泌乳腺蛋白的过程图,其中③表示细胞核。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第8页/共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图中与乳腺蛋白的合成、分泌和运输密切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有①和⑤B.④表示囊泡,囊泡可改变一些生物膜的面积,也可使某些生物膜成分得到更新C.乳腺蛋白的运输过程中,④的运输受到干扰可能导致蛋白质在细胞质内堆积D.乳腺蛋白先在⑥上合成,形成肽链后与⑥一起转移到①上继续合成、加工8.图1为U型渗透装置,两侧分别盛有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和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初始状态时两侧液面等高;图2为密闭装置,中间是可移动的半透膜。两装置的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图1中半透膜两侧均存在水分子的移动,但是两侧水分子的移动速率不同B.若在液面稳定后,从图1的U型管右侧吸出高出的溶液,液面会升高达到新的平衡C.初始时,若在图1装置的左侧加入蔗糖酶,两侧溶质分子数相等,液面高度肯定不变D.图2中由于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的移动速率不同,水分子向右移动的多,半透膜向左移动9.不同的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不同。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CO2进出肺泡上皮细胞的过程中不消耗ATPB.氨基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时需转运蛋白参与C.胰岛素从细胞中排出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D.人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与O2浓度有关10.过氧化氢酶可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加快其反应速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酶可为过氧化氢分子提供能量,使其达到活跃状态B.加热时,过氧化氢酶活性完全丧失,过氧化氢分解速率逐渐降低C.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后不会失活,可继续发挥作用第8页/共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D.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增加过氧化氢酶,产生的氧气量增多11.细胞中既有ATP的合成又有ATP的水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TP在细胞中含量较多,不能在细胞外发挥作用B.水稻根尖细胞合成ATP需要的能量来自光能C.细胞内丙酮酸的分解与ATP的水解相联系D.ATP中的A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12.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合成的葡萄糖可直接进入线粒体内分解B.有氧呼吸产生的CO2可直接进入叶绿体内被利用C.环境中CO2突然增多会导致叶绿体中C5/C3的值增大D.人体细胞呼吸产生CO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3.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变异株BF.7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染力强、代际间隔更短的特点易造成大面积感染。下列关于新冠病毒变异株BF.7的叙述,正确的是(  )A.BF.7在外界环境中可完成增殖,因此传染力比其他类型强B.组成BF.7的蛋白质、RNA等物质都是在宿主细胞内合成的C.新冠病毒易产生新变异株与其遗传物质RNA的结构不稳定有关D.病毒属于生命系统最小的结构层次,BF.7的所有后代构成种群14.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成分之一,动物细胞合成新的细胞膜时需要胆固醇,胆固醇极难溶解,以LDL(低密度脂蛋白,包括胆固醇、脂肪酸和蛋白质)的形式在血液中运输,以图中的形式进入细胞并完成分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LDL-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与细胞膜具有的识别作用直接相关第8页/共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图中①⑤过程消耗的能量全部来自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C.囊泡与溶酶体融合后,分解LDL产生胆固醇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释放D.若细胞膜上缺乏识别LDL的受体,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积累,患病风险增加15.为研究环境因素对某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将某植株放入如图所示装置中,其中的CO2传感器可测定锥形瓶中CO2浓度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黑暗条件下,可利用此装置测定植株的呼吸速率B.在光照等条件均适宜的情况下,装置中CO2的浓度一直下降C.若将装置中的蒸馏水换成含适宜浓度NaHCO3的营养液,该植物生长的时间可能会更长D.装置中CO2浓度不变时,植物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和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16.如图表示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中细胞的数量、形态不变,体积增大,物质运输效率降低B.a、b、c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可保持亲子代细胞间遗传的稳定性C.③过程中细胞的形态发生改变,这是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③过程形成的三种细胞功能不同,与细胞中所含遗传物质的差异直接相关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7.下图为某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内填序号,“____”上填细胞器名称)第8页/共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该细胞属于____细胞,原因是其含有细胞壁、[]____、[]____。(2)该细胞与大肠杆菌共有的细胞器是[]____,功能是____。(3)该细胞含有RNA的细胞器有____(填序号)。②是动植物细胞均有的细胞器,它在动物细胞中的主要功能是____。(4)某同学想要用此细胞所在的组织检测其中是否含有还原糖,该同学的想法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是____。18.下图表示某细胞的细胞膜结构,其中A、B表示物质,a-c表示不同的物质运输方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乙侧是细胞膜的____(填“内”或“外”)侧,原因是____。(2)图中可表示O2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填字母),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过程中,水的主要运输方式是____(填字母)。(3)图中物质A属于蛋白质,蛋白质具有____(至少答出3个)功能。(4)过程a和b运输物质时均需转运蛋白协助,协助过程a的转运蛋白运输物质时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与被运输的物质结合,空间结构____(填“发生”或“没有如,发生”)改变。(5)过程a、b、c、d中,运输速率仅与浓度差有关的是____。过程e和过程a的共同点有____。19.为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某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第一步:取甲、乙两支试管,向甲试管中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乙试管中加入2mL蔗糖溶液。第8页/共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步:向甲、乙试管中各加入新鲜淀粉酶溶液2mL,摇匀后置于60℃水浴锅中保温5min。第三步:向甲、乙试管中各加入斐林试剂2mL,摇匀后50~65℃水浴加热2min。第四步:观察记录甲、乙试管内溶液的颜色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两支试管加入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的体积相等的原因是____。(2)该实验____(填“能”或“不能”)用碘液进行检测,原因是____。(3)甲、乙两试管内溶液的颜色分别是____。(4)某同学重复进行此实验时不小心向甲试管中误添加了2mL氢氧化钠溶液,于是他向乙试管中也添加了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则实验现象可能是____,原因是____。20.某科研小组为研究某植物在适宜光照下叶片的光合作用情况,做了两组实验。实验1为不同高度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变化情况.结果如图1所示;实验2为某一高度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程度)和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情况,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可吸收光能,其吸收的光能有两个方面的用途:一是将水分解产生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H+与氧化型辅酶Ⅱ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Ⅱ—____(填“NADPH”或“NADH”);二是在有关酶的作用下,提供能量促使____。叶肉细胞吸收的CO2在____(填场所)被固定生成三碳化合物。(2)图2中8~10时,气孔导度增大,但胞间CO2浓度降低,原因可能是____。(3)图2中12~14时,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有人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是气孔导度小,该观点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____。(4)图1中,枝条高度为15时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小于枝条高度为10时,有人认为原因可能是叶片中色素含量不同。为检验其观点是否正确,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21.某同学进行了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图1为他绘制的某个时期的有丝分裂示意图图2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第8页/共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观察有丝分裂实验时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其中解离时需要使用的试剂由____混合(1:1)配制而成,解离的目的是____。图1中结构甲是____,可被____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____(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用蛋白酶处理图1中结构甲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____。(2)图1所示细胞处于图2中____段,此时细胞内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____。图2中AB段细胞发生的变化为____,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第8页/共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