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18296
大小:3.40 MB
页数:7页
时间:2024-09-03
《四川省绵阳市绵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物理题 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绵阳中学高2023级高一上期期末模拟测试物理试题一、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某网约车司机打算驾车从四川省绵阳中学到绵阳南郊机场接机,利用高德地图导航,可选方案有两种:方案一行驶7.5公里,用时13分钟;方案二需行驶8.1公里,用时17分钟,司机选择了方案一,则()A.方案二全程的位移比方案一的大B.研究该汽车的运动轨迹时,可将汽车视为质点C.若方案一显示“预计21:24到达”,“21:24”指的是时间D.方案一汽车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35km/h2.风洞实验如图所示,风洞喷出竖直向上的气流将实验者向上加速“托起”.则实验者在此过程中( )A.处于失重状态B.运动状态保持不变C.所受重力小于气流对人的“托力”D.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是气流对人的“托力”3.如图所示,汽车里有一水平放置的硅胶魔力贴,魔力贴上放置质量为m的小花瓶。若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向前运动,则( )A.小花瓶受到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前 B.若汽车突然减速,小花瓶受到静摩擦力水平向前C.若汽车以加速度a向前加速,此时车对小花瓶的作用力为maD.花瓶受到支持力是汽车表面的形变产生的4.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B.甲车加速度不断减小,乙车加速度不变C.时间内,丙、丁两车在时刻相距最远D.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5.如图所示,高空工人清洗楼房的光滑玻璃,用一根绳索将自己悬在空中,已知工人及其装备的总质量为m,且视为质点,悬绳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为,悬绳对工人的拉力大小为,墙壁对工人的弹力大小为,工人保持离墙的距离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则()A.若工人缓慢上移,则减小,增大B.若工人缓慢下移,则与的合力增加C.,D.,6.如图所示,拖把头质量为m,忽略拖杆的质量,拖把头和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g,某同学用拖把在水平地面向右匀速拖地时,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则( ) A.推拖把力的大小为B.若保持推拖把力不变,减小角,地面与拖把间的摩擦力变小C.若保持推拖把力不变,增大角,地面对拖把的作用力增大D.若增大,为使拖把仍水平匀速,推拖把力应减小7.从地面上以大小为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质量为的小球,若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小球运动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时刻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地面时速度大小为,且落地前小球已经做匀速运动,在小球的整过运动过程中,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小球加速度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减小,在下降过程中也逐渐减小B.小球抛出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为C.小球被抛出时的加速度值最大,到达最高点的加速度值最小D.小球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小于8.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两个长方体木块P和Q叠放在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上,P和Q间的动摩擦因数为,Q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从静止释放,则( )A.若,则PQ两物体一定一起沿斜面向下运动B.若,则PQ两物体一定相对滑动C.若两物体能一起沿斜面下滑,则物体P对Q的摩擦力为,且方向向上 D.两物体一起沿斜面下滑过程中,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不断增大二、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恒力F的作用下,a物体紧靠竖直墙壁并保持静止,b物体沿a物体匀速下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B.a可能受到6个力的作用C.b物体受到a物体的作用力竖直向上D.墙壁不可能是光滑的10.如图所示,小球a、b质量均为m,用细线相连并悬挂于O点。现用一轻质弹簧给小球a施加一个拉力F,使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且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重力加速度为g,则弹簧形变量可能为( )A.B.C.D.11.如图所示,逆时针转动的传送带与地面的倾角,A、B之间的距离,在传送带上端A轻轻放上一个质量为的黑色煤块,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煤块与传送带相对滑动时会产生黑色划痕,若煤块运动到B端时恰好让整个履带都产生划痕,传送带两端的履带长度不计,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块在传送带上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B.煤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C.传送带转动的速率D.若传送带的速率变为原来的,煤块在运行过程中的某时刻加速度会发生改变12.甲、乙两辆车在同一平直道路上同向并排行驶,初始时乙车在甲车前方处,甲的位移—时间关系和乙的速度—时间关系分别为和,式中各物理量均取,国际单位制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车第一次相遇可能发生在14s末B若10秒末时两车相遇,则C.若,在甲车停止运动前,两车相遇2次D.若,两车最终停在同一位置三、本大题2小题,每空2分,共16分。1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拉动弹簧测力计B,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1)下列不必要实验要求是____________(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2)一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如图中所示,大小为_________N。(3)某次实验中,保持测力计A的拉力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不变,沿不同方向拉测力计B,发现测力计B的读数最小为5.0N,则重物M的质量为__________kg。(g取)14.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g取)。(1)除了图中所给器材以及交流电源和导线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器材是__________。(选填正确选项的字母)A.秒表B.天平(含砝码)C.弹簧测力计D.刻度尺(2)实验前平衡摩擦力的做法是: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先不挂砝码盘,将小车放在木板上,后面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用垫块把木板一端垫高,接通打点计时器,让小车以一定初速度沿木板向下运动,并不断调节木板的倾斜度,直到打出的纸带点迹__________(填“均匀”或“均匀增加”),说明摩擦力已被平衡。(3)在某次实验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且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4个点未画出,经测量得出各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由纸带求出打C点时的速度__________,小车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若不断增加砝码的质量,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将趋近于某一极限值,此极限值为__________。四、本大题3小题,共36分,要求须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的计算步骤和明确的答案。15.2023年10月11日,贵广高铁正式提速至300km/h,途经该线路的列车可节约1小时左右,由成都东站开往香港西九龙的G2963次列车亦因此受益。绵阳中学高一物理组乘坐该列车去姊妹学校香港圣堡禄学校考察学习,在即将经停桂林西站时,物理老师们突然想测一下该列车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某时刻通过显示屏得知当列车开始制动时的速度为288km/h,经过160s后停在桂林西站。减速过程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请优秀的绵中学子计算以下问题: (1)列车减速运行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2)需要提前多远开始制动;(3)从开始减速至位移为3900m时动车的速度大小。16.如图所示,细绳OA长30cm,O端与质量m=1kg的重物相连,A端与轻质圆环(重力不计)相连,圆环套在水平棒上可以滑动;定滑轮固定在距离圆环50cm的B处,跨过定滑轮的细绳,两端分别与重物m、重物G相连,若两条细绳间的夹角φ=90°,圆环恰好没有滑动,不计滑轮大小,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求:(1)圆环与棒间的动摩擦因数μ;(2)重物G的质量M。17.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不变的速度v=15m/s向右运动,将一质量m=1kg的工件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工件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2s,速度达到v;再经过时间t′=4s,工件到达传送带的右端,以速度v滑上一个固定足够长的斜面BC,斜面倾角θ=30°,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为,(B点处无能量损失,g取10m/s2)。(=1.73)(1)工件与水平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2)水平传送带的长度;(3)工件从B开始滑上斜面到回到斜面底部B点所用的总时间。(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