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 Word版无答案.docx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 Word版无答案.docx

ID:83618039

大小:644.0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4-09-03

上传者:老李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1页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2页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3页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4页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5页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6页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7页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8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 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中期学习能力摸底化学试题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2.试题总分100分3.试卷页数4页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N:14O:16Na:23Cl:35.5K:39Mn:55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8分)1.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没有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其中涉及到的碳酸钙、CO2、CaO均为电解质C.“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雁似火攻”,其中五彩缤纷的烟花是某些金属元素发生化学变化呈现出的颜色D.“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海市蜃楼现象,与胶体知识有关2.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对应的分类标准正确的是选项物质分类标准AKNO3、胆矾、盐酸纯净物B烧碱、纯碱、熟石灰碱CSO2、CO2、P2O5酸性氧化物DCO2、金刚石、石墨同素异形体A.AB.BC.CD.D3.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有关的是①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②往Fe(OH)3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③医院里用血液透析的方法治疗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④向Fe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⑤同一支钢笔先后吸入不同牌子的墨水易造成钢笔堵塞A.②③⑤B.②④⑤C.③④⑤D.①③⑤4.某饮料的配料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溶于水中,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B.维生素C可作抗氧化剂是由于其易被氧化C.氯化钠是电解质,所以氯化钠固体能导电D.浓缩果汁是非电解质5.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图中区域2的是A.B.C.D.6.下列关于物质之间的转化不可以通过化合反应一步实现的是A.Na→Na2O2B.Na2O→Na2CO3C.Cl2→HClD.Cl2→HClO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石灰乳与盐酸的反应:B.熔融状态的硫酸氢钠电离方程式:C.Cl2通入水中: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8.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大量Na+的无色透明溶液中:、、、B.澄清透明的溶液中、、、C.使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D.含有大量的硝酸钡的溶液中:、、、9.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ACO(CO2):将气体先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B.NaCl溶液(NaOH):加入过量的H2SO4溶液C.CaCO3(CaCl2):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D.KCl溶液(K2CO3):加入适量稀盐酸10.重庆多地曾出现过盐井,从天然盐井中获取粗盐(含泥沙、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为了除去以上杂质得到精盐,小明设计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提示】杂质含量较少,不考虑微溶物形成沉淀A.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B.沉淀b所含物质为Mg(OH)2和BaSO4C.加入过量X的目的是除去Ca2+和Ba2+D.滤液c中加入稀盐酸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只有+2H+=H2O+CO2↑11.下列图示实验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装置甲:制备Cl2B.装置乙:称取一定质量的NaOH固体C.装置丙:检验样品中是否含钾元素 D.装置丁:比较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12.已知如下反应:①;②;③。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B.反应②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地比为1:5C.在①、③反应中均作氧化剂D.溶液中不可能发生反应:13.表格中,对陈述I、II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选项陈述I陈述Ⅱ判断A可以使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HCO3和Na2CO3Na2CO3可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沉淀,而NaHCO3不能I对,II对,有B向Na2O2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变红色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I对,II错,无C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I对,II对,有D过氧化钠可用于航天员的供氧剂Na2O2能和CO2、H2O反应生成O2I对,II对,有A.AB.BC.CD.D14.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有关Cl2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I图中:鲜花褪色不能证明氯气有漂白作用B.Ⅱ图中:除去氯气中的少量HCl,试剂X可选用饱和食盐水 C.Ⅲ图中:氢气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白烟D.IV图中: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15.已知FeCl3的熔点为306℃,沸点为316℃,易升华。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制取FeCl3,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装置Ⅱ中装的是浓硫酸,作用是干燥氯气C.装置IV中盛放的液体为浓盐酸D.装置V的作用是收集FeCl316.水体中过量氨氮(以NH3表示)含量过高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用次氯酸钠除去氨氮的一种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①②③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该过程的总反应为:C.过程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是2:3D.在较高温度下,氨氮去除率会更好第Ⅱ卷(填空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包括第17题~第20题,4个大题,共52分)17.根据题意解答(1)现有下列物质:①熔融氯化钠②盐酸③酒精④硫酸⑤过氧化钠⑥二氧化碳⑦硫酸氢钠⑧铜⑨液氯⑩氢氧化钡溶液,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用序号填空) (2)将物质⑦配制成溶液,逐滴滴入⑩中至溶液呈中性时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的原理:________。(4)如图为含氯元素物质的“价类二维图”。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A.甲不属于电解质,所以其水溶液不导电B.丙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C.乙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可取代甲成为自来水的消毒剂D.甲→己,必须加其他还原剂才能实现②已知在酸性条件下还原产物为Mn2+,请写出实验室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备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18.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过程中,不慎用了浓盐酸,导致制得的CO2气体中混有HCl气体,他们设计了如图除去氯化氢气体并探究CO2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试剂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作用是___________。(2)为确定反应后装置B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小组同学取适量反应后B中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溶解形成溶液M,无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中不含_______,该小组同学继续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猜想一:___________;猜想二:Na2CO3和NaOH。 (3)请写出猜想一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4)(实验验证)小组同学取少量溶液M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溶液(填序号);若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证明________成立(填“猜想一”或者“猜想二”)。A.氯化钡B.氢氧化钙C.氢氧化钡D.氯化镁(5)(交流反思)小组中有同学认为,将上述滤液中滴加的酚酞试液换成硝酸铜溶液,若看见有蓝色沉淀生成,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你认为该同学的观点_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19.请根据题意完成下列物质推断。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Na2CO3、Na2SO4、NaHSO4、BaCl2中的一种,为了确定各是何种溶液进行了下列实验,记录为:①A+D→溶液+气体,②B+C→溶液+沉淀,③B+A→溶液+沉淀X,④D+B→溶液Y+沉淀,⑤溶液Y+沉淀X→溶液+气体。(1)根据以上记录确定: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填化学式)(2)写出①、⑤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3)实验室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试剂,分别为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钠溶液,请设计实验对其进行鉴别:___________。20.研究物质性质及物质转化具有重要的价值,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古代著作中有“银针验毒”的记录,其原理为。①X是______(填化学式)。②其中H2S在该反应中______(填标号)。A.作氧化剂B.作还原剂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③用单线桥标出上述方程式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2)按如图所示操作,充分反应后:观察到I中铁丝上有红色固体物质产生,Ⅱ中铜丝上有银白色固体物质产生。结合I、Ⅱ实验现象可知Fe2+、Cu2+、Ag+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如果将铁丝放在硝酸银溶液中,能否发生反应___________(填“能”或者“不能”)。(3)向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观察到溶液褪色,发生如下反应: ①补全并配平上述方程式: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