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16285
大小:31.47 KB
页数:8页
时间:2025-02-12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 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西乡一中2023—2024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政治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一、单选题:(2*24=48分)1.社会形态是某种社会的存在形式,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下列关于不同社会形态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在原始社会,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所有人员共同讨论决定②在封建社会,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④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个人消费品按劳分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产阶级“用最残酷无情的野蛮手段,在最下流、最龌龊、最卑鄙和最可恶的贪欲的驱使下”,剥夺农民土地、实行殖民扩张。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材料表明()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根本上来说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C.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D.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是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3.傅立叶把资本主义制度称为“文明制度”,认为这个制度不合理,将被“和谐制度”所代替。他理想的“和谐社会”,是由一个个有组织的合作社组成,它的名称叫“法朗吉”。在著作中,他详尽地描绘了“法朗吉”成员的美妙生活。怎样实现这个理想社会呢?傅立叶不主张使用暴力,而是相信资本家或权贵人物会帮助实现他的改良计划。可见,空想社会主义()①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寻求解放的道路②主张阶级调和,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③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资本家的剥削本质④从理性和正义出发,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19世纪40 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当时阶级斗争的实践。在此基础上,他们周密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批判地继承了18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是()①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②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③对古典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继承④无产阶级政党开始登上历史舞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从考古遗物来分析,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生活以采集和狩猎为主。当时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他们要随时提防猛兽的袭击。所以,他们少则十几个人、多则几十个人在一起过着群居的生活。在这一历史时期()①人们只有通过共同劳动才能解决生存问题②部落联盟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最基本单位③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但生产力低下④在生产生活中人们结成了平等互助的关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私有制,指相对于公有制的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生产资料进行个人或集体的排他性占有。私有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对于原始公有制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步。下列对私有制产生的前因后果排序正确的是()①贫富分化加剧,原始社会逐渐解体②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逐渐盛行③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④生产工具、牲畜和土地变成私有财产A③→②→④→①B.④→③→①→②C.③→④→②→①D.③→①→②→④7.1954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从领导人的讲话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当时()①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②农业发达而重工业落后的严重不平衡③我国改变工业落后状况的愿望很强烈④工农业发展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8.从1956年2月起,毛泽东陆续听取了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30多个部门的工作汇报。1956年4月25日,根据前一阶段的调查研究并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从思想上、理论上为八大的召开作了重要的准备。这表明()①党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②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党进行理论创新取得独创性成果③党独立思考探寻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再借鉴别国经验④党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党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五年计划来统筹力量,规划经济发展方向和目标。在不长的时间里,我国社会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这充分说明()A.“一五计划”的圆满完成为实现国家富强展示了现实道路B.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C.过渡时期总路线符合中国国情,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D.党找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0.1955年下半年,随着全国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在这种形势下,宜宾各县市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对手工业的改造也加快了步伐。1957年,全专区手工业合作社、组的总产值达3493.4万元,比合作化前的总产值增长了10多倍,充分显示了走合作化道路的巨大优越性。这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①对当前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性的调整②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走专业化生产道路③对手工业的改造适应了生产力发展要求④通过改造,我国顺利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从根本上讲它新就新在由无产阶级领导②其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③在所属范畴上看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④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和必然趋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①彻底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制度②证实了资本主义道路在社会主义的现代中国走不通③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道路④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①中国人民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②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4.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觉醒年代》一经播出,就引发了广大观众的热烈关注。“一百年以后的中国,必会证明我今天的观点,社会主义绝不会辜负中国!”革命先驱李大钊的激昂话语,诉说着中国共产党人发现真理的喜悦。以下能体现“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的是()①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③改革开放,迎来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中国人民富起来④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5.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历程表述正确的是()①1980年,经济特区的设立,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②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③1992年,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④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16.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我们党作出的这个重大历史结论和重要政治论断,对我们深刻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①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②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③明确了改革重点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7.某校同学制作了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画像宣传板,配文分别是:“关键抉择”“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伟大复兴”。下列对应正确的是()①“关键抉择”——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与时俱进”——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科学发展”——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④“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8.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实践、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精神品格。能够体现改革开放精神的历史事件有()①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②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个经济特区③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④航天事业大发展,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9.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②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历史进程④二十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经历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我们应该()①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③在实践中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④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社会革命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把党的一百年划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阶段。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四个阶段是开创性、继承性、发展性的统一,是不能割裂的历史整体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生了质的变化③四个历史阶段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不变的主题④固守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关键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习近平总书记以恢宏的世界眼光、巨大的政治勇气,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制高点上,提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胸怀“两个大局”、统揽“四个伟大”,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关于“四个伟大”说法正确的是()①“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②“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③伟大事业是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④只要进行伟大斗争就能实现伟大梦想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3.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经据典,展现出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人格魅力。下列用典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对应一致的是()A.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B.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C.宰相必起丁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建设世界一流军队D.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24.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长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青年成长成才、谋划青年工作发展进步。言之谆谆、期望殷殷,激励着广大青年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为此,新时代中国青年应该()①锤炼品德修为,不负青春韶华②建设伟大工程,展示青春风采③立足理想信念,把握时代机遇④勇于砥砺奋斗,争当强国先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第Ⅱ卷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思政课上,同学们围绕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这两种社会形态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甲同学原始社会是人类的理想社会。原始社会环境优美,没有城市和城市污染;原始社会没有阶级、没有国家,人与人之间平等互助,大家共同劳动,平均分配食物,没有剥削和压迫。乙同学奴隶社会把人类带入了文明时代。在奴隶社会,人们学会了对天然物的进一步加工,在谷物、豆科植物和水果等天然物基础上生产出植物油和葡萄酒;真正的手工业和艺术得以产生,人们开始懂得用文字记录日常生活;用石墙、城楼、雉堞围绕着石造或砖造房屋的城市成为人们生活的中心。结合材料,运用人类社会相关知识,分别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加以评析。26.深圳经济特区40多年的巨变有力证明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性。改革开放已是当代中国最壮丽的气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将继续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为实现世界永续和平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古人说:“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原因之一是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了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交等各方面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1)“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壮丽的气象。”结合材料,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进步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请结合材料,运用“四个自信”的知识予以评析。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规模将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按照党中央部署,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至少要伴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做到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要大胆试、大胆闯、全力拼、踏实干,唯有如此,才能闯关夺隘、劈波斩浪,完成党中央部署的目标任务。(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应如何肩负起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2)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将下面的文章续写完整。要求:①围绕主题,内在逻辑一致;②阐述充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150字左右。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让马克思主义永远闪耀真理光芒、更加彰显真理力量,指引我们走好了过往的奋斗路。走好前方的奋进路,需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需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