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12月)物理题(原卷版).docx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12月)物理题(原卷版).docx

ID:83614362

大小:771.12 KB

页数:8页

时间:2024-09-03

上传者:老李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12月)物理题(原卷版).docx_第1页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12月)物理题(原卷版).docx_第2页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12月)物理题(原卷版).docx_第3页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12月)物理题(原卷版).docx_第4页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12月)物理题(原卷版).docx_第5页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12月)物理题(原卷版).docx_第6页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12月)物理题(原卷版).docx_第7页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12月)物理题(原卷版).docx_第8页
资源描述: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12月)物理题(原卷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物理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第一、二、三册+选择性必修一动量、选择性必修二磁场约占90%;其他高考部分约占10%。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单匝圆形线圈的半径为R,线圈中有半径为r的圆形磁场区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与时间的关系为B=kt,方向垂直线圈平面。则在0~t0时间内,线圈磁通量的变化量为(  )A.B.C.D.2.如图所示,一封闭着理想气体的绝热气缸置于水平地面上,绝热活塞将气缸分为a、b两部分,活塞与气缸之间无摩擦;初始时a、b中的气体压强、温度均相等,现通过电阻丝对a中的气体进行缓慢加热,停止加热并达到稳定后(  )A.a中的气体温度减小B.a中的气体压强减小C.b中的气体压强增大D.b中的气体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不变3.当云层中包含有大量的电荷时,云层和大地之间可视为一个巨大的平行板电容器。如图所示,云层带正电,取地面的电势为0,在云层和地面间的P点处悬浮有一带电微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微粒带正电B.若云层高度下降,P点的电势降低C.若云层高度下降,微粒将向上运动D.若云层高度下降,微粒的电势能不变4.为了研究大量处于能级的氢原子跃迁时的发光特点,现利用大量此种氢原子跃迁时产生的三种单色光照射同一个光电管,如图甲所示,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节光电管两端电压,分别得到三种光照射时光电流与光电管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对于a、b、c三种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光的频率最大的是cB.a、b、c三种光从同一种介质射向真空中,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最大的是cC.用a光照射另外某种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c光照射也一定能发生D.通过同一个单缝装置进行单缝衍射实验,中央条纹宽度a光最宽5.小朋友玩竖直向上抛球游戏,理想情况下(忽略一切阻力和水平的风力作用),可以把球的运动看成只受重力的运动,但实际情形中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不能忽略。假设空气阻力大小恒定,取向上为正方向,则两种情况下小球从抛出到回到抛出点的过程中速度一时间图像正确的是(  ) A.B.C.D.6.如图所示为竖直光滑圆轨道,一小球从最低点A出发,当初速度为v0时,能恰好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运动到圆心等高处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如果初速度变为3v₀,小球运动到圆心等高处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则(  )A.B.C.D.7.马车是古代的主要运输工具,如图所示为一匹马水平拉动一车货物,其中最上面有两个木板A和B,A、B之间和B与车之间接触面都水平,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B与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A质量为m,B质量为2m,车的质量为5m,地面对车的摩擦力不计,马给车的水平拉力为F,A、B始终没有离开车表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μ1>μ2,逐渐增大F,A会相对B先滑动B.若μ1>μ2,当F=8μ2mg时,B与车之间开始相对滑动C.若μ1<μ2,不管F多大,A、B都不会相对滑动 D.若μ1<μ2,A、B与车都相对静止,F的最大值为6μ1mg8.如图所示,绝缘水平桌面上、电荷量为Q(Q>0)的小球甲固定于A点,另一个带电小球乙质量为m套在固定的绝缘竖直细杆上,且恰能静止于B点,杆上O点与A等高,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摩擦力和空气阻力,小球视为质点且电荷量不变。将小球乙向上拉到C点(∠OAC=β=60°),由静止释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乙的带电量为B.小球乙的带电量为C.小球乙到达D点(C、D关于O点对称)时的动能为D.小球乙在C点释放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为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9.一段通电直导线的横截面积为S,长度为L,电阻率为ρ,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个数为n,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速率为v,电子的电荷量为e。现将该直导线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导体棒垂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导体棒的电流为neLv B.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为nevSBLC.导体棒两端的电压为nevρLD.一电子从直导线左端运动到右端过程中,电场力对该电子做的功为nevρLS10.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飞船返回地球。神舟十六号飞船返回时采取了神舟十三号以来“快速返回方案”,绕地球飞行5圈后降落(在环绕过程中逐渐降低轨道高度)。假设神舟十六号飞船准备从太空返回时,与天和核心舱同在距地球表面高h的轨道Ⅰ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着陆前最后一圈在地球表面附近的轨道Ⅱ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神舟十六号飞船的质量为m₀,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当取无穷远处重力势能为0时,质量为m的物体在距地心r处的引力势能表达式为其中M为地球质量,大小未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舟十六号飞船在轨道Ⅰ上飞行周期为B.神舟十六号飞船在轨道Ⅰ上与轨道Ⅱ上的飞行速率之比值为C.神舟十六号飞船在轨道Ⅱ上的机械能为D.神舟十六号飞船从轨道Ⅰ至轨道Ⅱ飞行的过程中发动机做的功为三、非选择题:共58分。11.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未知电阻Rx,其中为定值电阻,R3为电阻箱,G为灵敏电流计,实验步骤如下:(1)实验前,先用多用电表粗测Rx的阻值,用“×100”挡时发现指针偏转角过大,他应换用______(选填“×10”或“×1k”)挡;(2)闭合开关,调整电阻箱的阻值,当电阻箱读数为R0时,灵敏电流计G的示数为零,此时A、B 两点电势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测得Rx______(用表示);如果电阻阻值有误差,实际值偏大,则引起待测电阻阻值测量值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12.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量守恒定律,木板竖直放置在斜槽末端的前方某一固定位置,在木板上依次固定好白纸、复写纸。将质量为m1的小球a从斜槽上释放,小球a撞击到木板上的N点;将质量为m2的小球b放在斜槽水平末端,仍将小球a从斜槽上释放,与小球b碰撞后,最后a、b两小球撞击在木板上的P、M点;根据落点位置测量出小球的竖直位移分别为y1、y2、y3。已知小球a、b大小相同,且,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回答下列问题:(以下结果可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符合表示)(1)关于实验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斜槽轨道必须光滑B.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水平C.小球a可以从斜槽上不同的位置无初速度释放D.小球a每次必须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无初速度释放(2)小球a从斜槽末端抛出到N点过程中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______;(3)为验证a、b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则需要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4)若且小球a、b之间的碰撞为弹性碰撞,则______13.如图所示,用轻弹簧将质量均为的物块A和B连接起来,弹簧处于原长状态,A距地面的高度同时释放两物块,设A与地面碰撞后速度立即变为0,由于B压缩弹簧后被反弹,使A刚好能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已知弹簧弹性势能与形变量之间关系满足,为弹簧形变量,重力加速度g取不计空气阻力,弹簧始终未超出弹性限度。求:(1)弹簧劲度系数k;(2)若将B换成质量为2m的C物体,仍从原位置释放,当A刚离开地面时,求C物体的动能。 14.如图所示,空间中存在平面坐标xOy,在和的区域内存在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两电场方向相反且均沿x轴;在和的区域内存在大小相同的匀强磁场,两磁场方向相反且均垂直于xOy平面。将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正电粒子从点P(-2l,l)由静止释放,粒子经过坐标原点O时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不计粒子重力。(1)求两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2)求粒子从释放到第三次经过y轴时所用的时间(整个运动过程中,粒子在经过y轴时均能跨越磁场边界);(3)若将粒子改由点M(-5l,0)静止释放,求粒子第二次经过y轴时到x轴的距离。1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右侧平滑连着一传送带底端,传送带以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运动。某时刻,质量为的滑块A(可视为质点)从地面某处以某一速度向右运动,质量为的滑块B(可视为质点)从传送带顶端由静止滑下,A、B恰好在传送带的中点相遇并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A、B粘在一起向上运动,恰能回到传送带顶端。已知传送带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传送带底端到顶端距离为。,两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g取不计空气阻力,求:(1)碰撞前一瞬间滑块B的速度大小;(2)滑块A滑上传送带瞬间速度大小; (3)滑块A从滑上传送带到运动至顶端的过程中,摩擦力对滑块A的冲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