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题 Word版无答案.docx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题 Word版无答案.docx

ID:83614068

大小:34.9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4-09-03

上传者:老李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1页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2页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3页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4页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5页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6页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7页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8页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9页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题 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美育,即审美教育,又被称为美感教育,也因为美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而成为区别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的一种独特的教育形态。美育范畴认识的科学性和定位的准确性,不仅是美育研究和美育工作开展的逻辑起点,更关涉到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美育目标、体系建设等美育实施环节的依据和宗旨。蔡元培提出:“一个完整强健人格的养成,并不源于知识的灌输,而在于感情的陶养。这种陶养就在于美育。”美育是以情感教育为核心,以生动形象陶冶人的性灵,怡情养性,使人具备把握客观世界的有关的能力,进而形塑一个高尚纯洁的人格。审美是人类感性认识的丰富与升华,是一种脱离低级趣味的心理活动,当你感到“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的触动,或是生发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慨叹,它就已经悄无声息地进入你的心灵,浸润着你的人格。意境其实就是中国传统艺术心物相通、情景交融创造出来的审美世界,更是人的心灵活泼泼的一种状态,是从世俗杂务中超脱出来的“思与境偕”“神与境会”的精神境界。也即是说,审美能力其实是一种与情感密切相关的内在德性。美育不同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就其本质而言,美育更加强调感通性与情感性。人处于世界之中,与他人、与万物交相往来,除了需要正确认识客观条件,理性把握对象的属性与特征之外,还需要有良好的感通能力与同感情怀。它能超越和突破某些语言、文化和历史的隔阂,或者群体、种族、国别的差异,达到更为普遍的交流理解。中国人常说“将心比心”,有一些东西并不是眼可见、耳可听,而是需要彼此的心意相通,有时人与物的相感亦如此,如“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说的就是这种关感状态。人们日常通过美育陶养心性,保持内心的活泼,避免麻木不仁,这是人与外界沟通达成理解的关键。 就其方式而言,美育更加强调具象性与实践性。具象性是美育的基本特征,美的教育通过具体可感、鲜明生动的形象打动人、浸润人,所谓“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中国自古强调美育,也正因为此。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礼、乐这些教化手段是中国古代美育的基本方式。诗三百中多虫鱼鸟兽草木之名,其意象与情趣对于人感受世界的生机、生意多有兴发之功;礼则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的说法,人们依礼行事,通过仪式化的实践培育人内心的神圣性与敬畏感;乐则和顺人情,乐教足以调协情志,涵养人心。中国古代因此十分重视通过诗礼乐的感性陶育,培育出温柔敦厚的君子之风。而在新时代,我们具备更加多元化的美育形式和载体,这些也都是我们开展美育的重要手段。就其目标而言,美育更加强调和谐性与整体性。在柏拉图看来,美本身需要有整体的协调性。朱光潜也认为中国古代礼乐教化中,乐的精神在和谐,礼的精神在秩序,内心和谐而生活有秩序,这才是应该追求的境界。美育具体实践中的艺术教育也同样如此,不论是绘画、舞蹈、音乐还是书法,任何一种形式都强调要素之间的整体和谐,这些形式的美育活动强化了人们的协调性和综合性素质的锻炼,有助于培养一个综合而整全的人。可见,美育不只是艺术教育,它的目的也远不只是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而是以美育人,陶养心性,健全人格。(摘编自陶楚歌《美何以育人》)材料二:首先,我们应继续开展对“美是什么”这一本体问题的追问。“美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追问自柏拉图以来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美的本体的探索始终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互联网技术虽然也是通过视觉、听觉的冲击使受众获得感官审美享受,从而触发情感,达到美育效果。但由于技术或传播模式的限制,互联网技术尚且缺乏有血有肉的触感与全身心的浸润的真实之感,它所提供的,仍然是一种虚拟模式,而缺少心灵自由的愉悦,即深层审美经验。尽管这一浅层审美经验也可以使人的感官产生快感,但无益于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但这一技术形式的变化也实实在在带来了新的生活样式与文化样式,这一新的生活样式与文化样式,将成为互联网美育的新内容。其次,我们应建立对“美的标准”的重构探索。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亦杨认为从国际视野来看,我国目前的审美或美育至少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我们的美本身不够简洁,太繁复,装饰性太强,有点土豪:二是太注重表象,而不注重骨子里的美感。从这两个现实问题来看,美育尤其是互联网美育最大的症结仍是要重构“美的标准”。李子柒的美仍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将美好宁谧的自然风光与勤劳朴实的农耕生活融为一体,将四季幻化的自然风光、人民数千年来利用自然积淀而来的生存智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并充分发挥影像技术优势,打造出一幅美好生活的样本版图,唤起人们对于田园生活的集体记忆,传递出特立独行的青年对“美”的当下探索。(摘编自李骏《美育应先“立美”》)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美育固然是独特的教育形态,但它在体系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相同。B. 蔡元培先生认为美育能陶养人的感情,能促进完整强健人格的养成,而知识的灌输对于人格的养成并不重要。C.对中国传统诗词创造的意境的把握和理解属于审美教育的内容,它能丰富与升华我们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D.美育的开展在互联网时代面临新的挑战,主要问题在于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无法提供直接的审美体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想高质量地开展、推进美育研究与美育工作,就应该首先对美学教育的范畴进行科学的认识与准确的定位。B.美育的开展需要特定的形式和载体,诗、礼、乐等教化手段是中国古代美育的基本方式,当下依然有存在价值。C.因为中国与西方的学者在美育目标的认识上有相同之处,这就使得中西方艺术家在艺术创作的风格上趋于一致。D.对于“美的标准”,我们还存在认识偏差,如过于追求繁复和注重表象,这需要在今后的美育中进行修正改变。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符合美育的感通性与情感性特征的一项是()A.诗人李白面对着敬亭山,独坐许久,他凝望着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看着自己,为此,他写下了名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B.明代文学家杨慎认为《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原本应是“十里莺啼绿映红”,理由是:千里莺啼谁能听见?千里红绿谁能看见呢?C.清风吹动了旗幡,引发了两位僧人的争论,一位说是风动,一位说是幡动,六祖慧能看到,走上前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D.天宝十五年间,因“安史之乱”,长安陷落,诗人杜甫被禁于长安,晚上望月思家,遂作《月夜》,诗中写道“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美育”下一个简要定义。5.材料一和材料二摘编自两篇不同的文章,但却组成了一个有机的论述整体。请简要分析说明两则材料组合的内在关联。(二)现代文阅读I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初雪(节选)路翎 司机刘强和他的助手王德贵所在的汽车连,奉命从前线附近的地区往后方运送一批朝鲜老百姓。这些朝鲜人在敌人的炮火射程内顽强地生活了好久了,他们是因为紧急的军事情况而疏散的。刘强和王德贵的车子排在最后一辆开出,因为他们这一车全是年老的和年轻的妇女,带着一群孩子和很多的零碎东西。在十一月末的严寒的黄昏里,天色很快地黑下来了、前沿的炮声激烈起来了,山谷里震荡着一阵阵巨大的、单调的回声。妇女们的这些零碎的日用的东西,引起刘强许多感触。一九三七年,日本侵略者来到他家乡上海附近的时候,他的母亲和姐姐带着她们的篮子、罐子、大包小包爬上一辆拥挤的汽车,那时候他才十七岁,他讨厌这些破旧的东西,觉得它们没有价值,但是妇女们绝不肯丢掉它们。那时候他还不懂得在那些残酷的年代里人民生活的艰难。朝鲜妇女们的这些旧包哀,这些帘子、草席,这些盆子罐子,在他心里唤起了温暖的感情。这些东西仿佛在对他讲述着艰苦和贫穷,讲述着妇女们一两年来在炮火下的流血奋斗。放到车子上去的任何一件小东西,都叫他觉得这是对敌人的一个胜利。车上装得差不多了,他却继续在那里一件一件地往上搬着。看着这种情形、年轻的助手王德贵有些焦急了。“不行啦,再耽搁咱们要赶不过去啦。”“行!”刘强决然地大声说,接着他用愉快的鼓动的口气说,“来吧,小王,想个办法替这位阿妈把背夹绑在车子后边……这样那两床炕席也放得下啦。”“这破炕席有什么用呀!”“老百姓过日子什么都有用的,——哪怕是破烷席,能丢在这里叫敌人一炮打掉么?”他的愉快而活泼的声音忽然变得严厉了,并且那闪耀的眼光向着王德贵瞪了一眼。从来不发脾气的刘强,个性其实是非常刚强的。王德贵本来想说:“叫炮打掉的东西呢!”可是说不出口了。终于把所有的比较大的东西都安置好了。助手王德贵已经跑去发动了马达,他担心着,晚了公路上车多,赶不过封锁线。听见马达声,刘强就很沉重地向着司机台走去了,但走了几步又停下来,因为听见了车上面传出来一个婴儿的啼哭声。那孩子就在母亲的胸前愤怒地哭着。刘强叫那母亲把孩子给他,他说,可以把这婴儿带到司机台里面去。做母亲的迟疑了一下,但这时刘强已经伸手把孩子抱过来了。“辛苦啦,谢谢……”那母亲激动地说。“不谢!小王!”刘强喊着,为了免除那母亲的不安,他特别用一种愉快的、幽默的腔调大声道:“来,小伙子,咱们找到一个活儿干啦!”“这活主要是你的!”刘强愉快地说,不由分说地把孩子塞在王德贵的手里了。“这怎么好弄呢,我不会抱孩子呀!”那十八岁的青年助手说。刘强说:“做这么回妈妈不委屈你,将来你还不是得有儿子!”王德贵很不满意——这老司机今天太婆婆妈妈了,妨碍完成任务怎么办呢——然而他仍然羞怯地笑了。他捧着孩子的那姿势实在笨拙,就像捧着一盆热水似的,车上的妇女们也都笑起来了。王德贵很不满意这些笑声,浑身热辣辣的。 敌机临空了,照明弹一直从前面划过来了。刘强的脸上马上有了凛然的、严肃的神气,司机台的门砰的一声关上了。迎着寒风,这台车投入了公路上的激烈斗争。……大雪纷飞……天渐渐地亮起来了。周围的景色,覆盖着雪的土坡、田地,大雪中顽强地弹起来的弯曲的黑色的树枝,可以模模糊糊地看见了。离目的地只剩下了十里路。车上的妇女们都醒着。她们披着被单和旧衣,默默地承受着这场大雪。这里就要到她们新的家了。忽然那个用花格子头巾包着头的、浓眉毛的姑娘唱起歌来。几个年轻的妇女跟着唱起来,最后全车的妇女,都唱起来了、这一车冻僵了的、疲困的妇女,整夜都一声不响,顽强地抗击了那向她们袭来的敌机和严寒,现在唱起来了。她们就要到达她们新的家,她们欢迎这场雪,听着司机台里那个孩子的哭声,唱起来了。于是一下子这台车从困顿和沉默里醒来,被一种青春的、欢乐的、胜利的空气鼓舞着——最后这几里路,是载着歌声飞驰着的。人们开始下车,被歌声和大雪所激动。司机和他的助手走了出来,在迷茫的大雪中笑着;司机的手里,捧着那个又睡熟了的孩子。沉默着,站在纷飞的大雪中。王德贵抱过了孩子并且把他高举了起来。大家看着王德贵手里的孩子,又看到刘强的染着血的大衣和苍白、微笑的脸。那个做母亲的奔上来接过她的孩子,眼泪流出来了。她抓住了王德贵的手,把她的头在他的肩上靠了一靠,又跑向刘强,把头靠在他没有负伤的结实的右肩上。忽然王德贵走向那个母亲、问着:“阿妈,这孩子他的姓名?”母亲来不及回答,有七八个声音叫起来了,说,这孩子叫金贵永!“金贵永,记着了!”王德贵红脸说。“贵永,再见吧!”刘强说,显出了王德贵先前见过的那种严肃的、沉思的、父亲般的神情,俯下头去,在那母亲的臂弯里吻着孩子的脸。和着这飘落在她们的土地上的今年的最初的雪,妇女们静静地站着。大雪无声地、密密地降落着,这台车后面的那两条很长的黑色的车迹很快地就被大雪盖住了。一九五三年十月十六日,北京(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插叙了刘强对日军侵略的记忆,既巧妙交代了刘强今天“婆婆妈妈”的原因,又控诉了战争的罪恶。B.小说写王德贵担心因收拾“破炕席”而耽搁行程,说明王德贵比刘强对此次运送任务有着更清醒的认识。C. 小说写朝鲜妇女们在纷飞的初雪中激情高歌,表现了她们即将平安抵达的喜悦和对志愿军战士的由衷感激。D.小说写刘强“俯下头去”亲吻小男孩的脸,一吻见真情,流露出刚强严肃的刘强那父亲般的温暖柔情。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借助“严寒的黄昏”、“很快地黑下来了”的天色、“前沿的炮声”、山谷里的“回声”等环境描写,渲染出严酷的战争气氛。B.小说写王德贵抱孩子姿势笨拙引起车上妇女们的哄笑,“很不满意”“浑身热辣辣的”等词句,形象地刻画出王德贵恼羞成怒的心理。C.小说通过“抓住”“靠了一靠”“跑向”“靠在”等一连串动作描写,刻画出金贵永母亲对王德贵、刘强两位志愿军司机由衷的感谢。D.小说以雪景结尾,一方面,呼应标题,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另一方面,烘托出静谧平和的气氛,传递出胜利到达目的地后的喜悦。8.小说特别写了小男孩金贵永备受一行人关注呵护这一情节,这样写有何作用?9.有评论家说,《初雪》是“兼顾历史真实与审美感受最大化”。请结合小说,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初,匈奴降者言:“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冒顿攻破之。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余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上募能通使月氏者,汉中张骞以郎应募,出陇西,径匈奴中,单于得之,留骞十余岁。骞得间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为发导译抵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太子为王,既击大夏,分其地而居之,殊无报胡之心。骞留岁余,竟不能得月氏要领,乃还,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会匈奴国内乱,骞乃与堂邑氏奴甘父逃归。上拜骞为太中大夫。骞初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元鼎二年。浑邪王既降汉,汉兵击逐匈奴于漠北,自盐泽以东空无匈奴,西域道可通。于是张骞建言:“乌孙王昆莫本为匈奴臣,后兵稍强,不肯复朝事匈奴,匈奴攻不胜而远之。今单于新困于汉,而故浑邪地空无人。今诚以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便,遣之他旁国。骞既至乌孙,昆莫见骞。骞谕指曰:“乌孙能东居故地,则汉遣公主为夫人,结为兄弟,共距匈奴,匈奴不足破也。”乌孙自以远汉未知其大小素服属匈奴日久且又近之其大臣皆畏匈奴不欲移徙骞留久之不能得其要领 因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及诸旁国。乌孙发译道送骞还,使数十人,随骞报谢,因令窥汉大小。是岁,骞还,到,拜为大行。后岁余,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域始通于汉矣。(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乌孙自以远/汉未知其大小/素服属匈奴日久/且又近之/其大臣皆畏匈奴/不欲移徙/骞留久之/不能得其要领/B.乌孙自以远汉/未知其大小/素服属匈奴日久/且又近之/其大臣皆畏匈奴/不欲移徙/骞留久之/不能得其要领/C.乌孙自以远/汉未知其大小/素服属匈奴日久/且又近之/其大臣皆畏/匈奴不欲移徙/骞留久之/不能得其要领/D乌孙自以远汉/未知其大小/素服属匈奴日久/且又近之/其大臣皆畏/匈奴不欲移徙/骞留久之/不能得其要领/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骞得间亡”与“空自苦亡人之地”(《苏武传》)两句中的“亡”字含义不相同B.“骞乃与堂邑氏奴甘父逃归”与《项脊轩志》中“吾妻来归”的“归”意思不相同。C.“将三百人”与“将数百之众”(《过秦论》)两句中的“将”字含义相同。D.“自其西大夏之属”与“屈平属草稿未定”(《屈原列传》)两句“属”字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月氏国王被匈奴单于杀死,月氏人对此心生怨恨,却找不到一起攻打匈奴的人,此时汉武帝招募能出使月氏国的使者,汉中人张骞应募出使。B.张骞认为应当趁着汉军新败匈奴单于的时机,与乌孙联合,这样乌孙西面的大夏等国都可以招来成为汉的藩臣,汉武帝采纳了张骞的建议。C.张骞出使经历坎坷,被匈奴长期扣留,后匈奴内部混乱,张骞与甘父找到机会逃出,回到汉朝,此时他被困匈奴已达十三年之久。D.张骞到达乌孙国后,向乌孙王昆莫传达了汉武帝的谕旨,希望汉与乌孙结为兄弟之国,共同抗拒匈奴,打败匈奴。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骞留岁余,竟不能得月氏要领,乃还,复为匈奴所得。(2)今诚以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14.汉武帝最初派遣张骞出使月氏的本意是什么?文中张骞出使西域最终的成效如何?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姑苏①怀古许浑宫馆余基②倚棹过,黍苗③无限独悲歌。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可怜国破忠臣④死,日月东流生白波。【注】①姑苏,即姑苏山,春秋吴王阖闾于山上建台,人称姑苏台。此诗为许浑舟行经过姑苏,登台吊古所作。②宫馆余基:指姑苏台陈迹。③黍苗:语出《诗经·黍离》。④忠臣:指伍子胥。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登台眺望,以叙事起,以情语接,“悲”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B.“黍苗”化用《诗经·黍离》的诗意,借古人亡国之哀思,表现人世沧桑的感慨。C.颔联写姑苏台遗址景象,麋鹿争食新草的情景,暗含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D.颈联的“雨”“风”有象征意味,引入联想“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晚唐政治现状。16.请简要分析本诗尾联在抒情方面的特点。(三)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直抒胸臆,表明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2)李白在《蜀道难》中写水石相击,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的壮志难酬的苦痛融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展现经典之美,赋能创意产业,要注重个性。个性化不是____________的另类,也不是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而是在生活化基础上的创意巧思。这个“巧” ,是设计师在其作品中独具慧眼与独特个性的综合体现。要想达到这一高度,就离不开设计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经典作品的深刻理解。从历史背景入手,全方位了解古人画作的创作年代、生活习俗、表现手法、审美理念等,然后再对照现代审美、现代潮流,创作出契合当下生活的设计作品,这既是古为今用的____________,又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更是融合中国传统与个人才能的创新性发展。“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我国的经典绘画作品中有太多可供挖掘的资源与素材,且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贵财富。创意产业的从业者只要将当代生活的风尚和文化传统的血脉融合起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们就能创造更多创意丰富、制作考究的精品,从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故弄玄虚天马行空标新立异推陈出新B.故弄玄虚天马行空推陈出新标新立异C.天马行空故弄玄虚推陈出新标新立异D.天马行空故弄玄虚标新立异推陈出新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创意产业的从业者只要将当代生活的风尚和文化传统的脉融合起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白信,我们就能创造更名创意丰富、制作考究的精品,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因风格、中国气派。B.只要创意产业的从业者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将当代生活的风尚和文化传统的血脉融合起来,我们就能创造更多创意丰富、制作考究的精品,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C.只要创意产业的从业者将当代生活的风尚和文化传统的血脉融合起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们就能创造更多创意丰富、制作考究的精品,从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D.创意产业的从业者只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将当代生活的风尚和文化传统的血脉融合起来,我们就能创造更多创意丰富、制作考究的精品,从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20.文中画横线的诗句与下文构成比喻关系,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二)语言文字运用II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当我们饱受焦虑情绪困扰时,很多人想到的缓解方法就是刷手机。英国的研究人员发现受情绪问题困扰的被访者,容易把刷手机当成放松情绪的一种手段,焦虑程度越重,__________。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刷手机会带来一种虚假快感,这种快感能缓解现实焦虑。手机提供的虚拟世界,使你忘却了让人沮丧挫败的现实生活,迫不及待地追求下一次快感体验,这样渐渐地对手机就有了依赖:再刷一条微博,再看一个视频,再开一局游戏……于是,__________。其实,__________,它不过是一种逃避策略罢了。焦虑作为一种情绪信号,提醒你有威胁存在,需要通过行动解除威胁,而逃避无法解决问题,所以不能化解焦虑。因出现焦虑而忍不住刷手机时,建议设置停止时间,防止成瘾失控。 21.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有“蜈蚣”,有“蜻蜓”,有“仙鹤”……B.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C.还算是一切顺利,总算回来啦。……我不在的这段时间,你在做什么呢?对于今后的安排是不是有了自己的打算?D.面对大家的质疑,他回答道:“我……我……我……对不起,是我做的。”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四、写作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上周末,广东消防的官微突然密集发声,言辞极为严厉地愤然回应了一段在网上流传甚广的视频。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原来,这段名为《火灾拍摄者残忍42秒》的视频,拍摄于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的一场火灾。当时火灾中的罹难者趴在着火房间的窗台上逃生不成、苦苦哀嚎,而视频的拍摄者却对此袖手旁观,无动于衷地稳稳拍下了这残忍的42秒,视频中呼救的男子最终在大火中丧生。对于上面的新闻,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800字的时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