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

湖北省恩施州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

ID:83604130

大小:886.68 KB

页数:7页

时间:2025-02-12

上传者:老李
湖北省恩施州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_第1页
湖北省恩施州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_第2页
湖北省恩施州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_第3页
湖北省恩施州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_第4页
湖北省恩施州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_第5页
湖北省恩施州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_第6页
湖北省恩施州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_第7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恩施州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3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2021年9月,三星堆遗址中的青铜“扭头跪坐人像”惊艳出土(如图)。人像面部表情丰富,头发夸张;另外,衣服上有一些前所未见的纹饰,考古团队称这些纹饰为燕尾纹。燕尾纹也曾在长江中游地区发现过,在三星堆遗址还是首次发现。这一新发现反映了()A.古蜀文明的封闭性B.中原文明的先进性C.商周青铜文明的独有性D.长江流域文明的融合性2.时人描述王安石变法开始后的情境说:“今介甫(王安石)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砣砣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材料表明王安石变法()A.措施杂多操之过急B.触犯权贵遭遇抵制C.内容彻底推进迅猛D.声援者众执行者寡3.“明夷”本为《周易》卦象中的一卦,为“离下坤上”,即地在上,火在下。“明”即太阳(离),“夷”有损伤之意,意思是黑暗损灭光明。“待访”是等待贤者来访。黄宗羲以此为书名,可能主要暗喻()A.明朝贪婪腐朽,必然为清所灭B.异族入主中原,亡国切肤之痛C.作者生不逢时,希望贤者赏识D.社会现实黑暗,期盼明君圣主4.李鸿章曾记录:“进口新式150马力轮船,只要几十万两银子,江南局制造的旧式50马力轮船,仅工本费和薪金就要30万两银子。”由于“造船不如买船”,1885-1901年江南局片帆未造。材料证明()A.李鸿章善于经营B.洋务工业经营困难C.江南局形同虚设D.自强运动宣告失败5.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后不久,毛泽东指出,要处理好“四面八方”的关系,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其中公私关系、劳资关系是最基本的。这主要着眼于()A.实施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B.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C.维护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D.实现对大中城市的顺利接管6.如表所示是1972-1980年中美贸易的基本情况,由此可推知,这一时期的中美贸易()年份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197260321975304156198037551059A.加快了中美制度和观念交流B.增强了美国的经济优势及霸权C.拓宽了世界和平与发展前景D.严重逆差损害了中国经济利益7.罗马法规定诉讼当事人不仅要承担契约规定的义务,还要承担诚实、善意的义务。检查当事人是否履行了诚实信用原则是司法人员的一项主要任务,而审判员则通过判断当事人的行为是否符合诚信原则来裁决案件。这反映了古罗马()A.司法审判具有较强的主观性B.公民个人权利不受重视C.诚信是司法审判的重要标准D.诚信社会体系得以建立8.解读如图可知,查理曼帝国的分裂()A.奠定了西欧大国政治版图的雏形B.削弱了罗马教廷对西欧的控制 C.加速了欧洲民族国家的确立进程D.加强了英国与欧洲大陆的交流9.有学者指出,蒙古西征在踏碎城市同时,也动摇了欧洲教皇统治的经济基础,尤其是蒙古对被征服地区实行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让欧洲人开始质疑教会的观点和主张。由此可知,蒙古西征()A.加强了文化交流B.有利于思想解放C.引发了制度革新D.引起了宗教改革10.14世纪中叶,在经历了黑死病后欧洲,农民的生存状况有了很大改善,甚至很多人可以买得起香料。史学家布罗代尔认为这一时期欧洲的农民与贵族在饮食上没有太大的不同。这可能是由于()A.价格革命削弱了贵族实力B.全球贸易降低了奢侈品价格C.文艺复兴革新了消费观念D.经济恢复拉高了劳动力价格11.英国学者贝蒂·肯波认为,1689年到1832年英国国王与议会的权力关系经历了“确定关系”——“保持均衡”——“均衡关系破坏”的演进过程。这一过程()A.坚守了英国的政治传统B.激化了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C.体现了政治的理性选择D.推动了责任内阁的最终形成12.伏尔泰认为共和政体提倡自由平等,它的原则是正确的,但共和会产生党争,引起无政府状况和不断的骚乱。伏尔泰希望哲学家做国王,这样在他的领土上,理性越是进步,狂热和迷信所造成的损害就越小。据此可知,伏尔泰A.认为政体构建需关注理性发展B.主张建立以理性为原则的共和政体C本质上希望保留封建特权等级D.强调君主立宪制最能体现自由平等13.如图所示为“卢德分子”破坏工厂机器的场景。由此可见,卢德运动时期()A.机器生产是工人苦难的根源B.无产阶级政治觉悟提高C.工人运动缺乏科学理论指导D.暴力斗争鲜有群众支持14.弗雷德里克·泰勒于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其核心理论为:管理要科学化、标准化,劳资双方利益一致,实施科学管理的结果是提高生产效率,而高效率是雇员和雇主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这一理论的形成体现了() A.第二次工业革命深入发展的需要B.工人运动迫使统治者缓和劳资关系C.生产资本的集中加剧了贫富分化D.共同富裕是化解社会矛盾必然选择15.美国之音是美国重要的对外广播媒体,其所传达的讯息与美国当时盛行的政治观点是一致的,下表为美国之音对部分国家广播节目时间的变化据此可知美国语言小时/日1984199119972010亚美尼亚语1.251.2500俄语614290乌克兰语4420缅甸语1228.5汉语11242544韩语1.51.51.514A试图以文化传播干涉国际事务B.对外宣传重心受国际格局影响C.放弃了国际关系中的冷战思维D.在后冷战时期宣传能力的减弱二、非选择题16.【经济格局与对外贸易】材料一英国的棉纺织业最初是作为海外贸易的副产品发展起来的。18世纪时,棉纺织业在一些主要的殖民贸易港口,在布里斯托尔,格拉斯哥,尤其是利物浦这个巨大的奴隶贸易中心发展起来。非洲的奴隶至少有一部分是用印度的棉纺织品购买来的,但是,一旦印度棉纺织品的供应因发生在印度和印度附近的战乱而中断,兰开夏郡便乘虚而入。在西印度群岛上,采用奴隶劳动的种植园为英国棉纺织业提供了大量原料,种植园主反过来又大量购买曼彻斯特的纺织品。——摘编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不久又失掉了海关行政权。这也使得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一开始就由外国在华的洋行垄断。不但进口全部由洋行经营,即使出口,也是中国将商品卖给口岸的洋行,而非直接运销国外。所有进出口结汇、信贷、保险和航运,都由外商经办。外国银行掌握了全部外汇,并决定汇率。洋行雇用华人做买办,建立买办制度,并通过买办建立了通商口岸到内地城镇的商业网,为洋行推销洋货和汲取出口物资。进口商品中,纺织品占绝大比重,随后化工产品、煤油、钢铁机器等渐居重要地位。出口商品中,早期丝、茶占70%以上,其后大豆、桐油、猪鬃日居重要地位,矿产品的出口亦日增。一度演变为中国出口棉花、进口棉纱、布以及出口铁矿砂、进口钢铁的格局。——摘编自陈晋文《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英国本土棉纺织业迅速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对外贸易的特点与实质。17.【民主政治与社会治理】材料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下存在着有限的民主现象。尽管皇帝是最后的决策者,但是,毫无疑问,群臣在国家大事的讨论中,具有一定的发言权,他们的言论,有可能成为制定国策的依据。唐朝设立的三省制度,使决策权、审议权、执行权分立,虽然重在加强皇权,但也希望通过集合三省长官之智力,减轻独相决策智力的缺陷。监察上的多方监督制度,除皇帝之外,百官都要受到监察官员的全面监督。尽管监察的最高目标,在于防止国家官员依靠权力为非作歹而损害皇权。但是,监察制度的推行,却让社会下层广大人民有了评价官员好坏的权力。秦汉以来,政府多重视民意的收集,而其制定政策,也或多或少都要重视民意的问题。——摘编自付开镜《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下的有限性民主探论》材料二在实践层面,儒家的教化有上行和下行两个向度:上谏君王、下化百姓。就教化活动的上行向度而言,儒家强调“道高于君”,以本体之“道”作为教化君王的超越依据通过“朝议”“谏议”或“清议”等协商形式对君王的失德行为进行规劝和批评,以此促使君王的言行合乎儒家德政的要求。——摘编自卢兴、吴倩《中国古代政治协商传统的思想内涵与基本特征》材料三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和弊端日益显现出来。先是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理论中单靠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来实现社会管理和进行资源配置遭遇了危机;后是凯恩斯主义过度重视政府作用,其负面效果日益积累。于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政府开始运用治理理论来弥补政府和市场的失效。尤其伴随世界一体化的加强,国家内外各种新矛盾、新问题日益凸显,而原有的世界安全机制和国家治理能力对此显得日渐乏力;于是,倡导多元社会主体相互合作、共同管理的现代西方社会治理理论逐渐勃兴。——摘编自施雪华、张琴《国外治理理论对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启示》(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政治中的民主因素。(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现代西方经济治理理论的变化及原因。 18.【国际格局与全球治理】材料一随着过去退出记忆并以印刷形式留存下来,历史学家和其他评论家开始用轻描淡写的语言来描绘那场可怕的大战中的胜利。一部分人认为,同盟国的战争努力只不过是同一硬币的另一面——在道德上,同盟国的事业与轴心国的事业一样陷于破产。与南京、鹿特丹、贝尔格莱德、格拉纳河畔奥拉杜尔或马尔梅迪的一笔笔明细账相对的,是同盟国拒绝轰炸通往奥斯维新的火车线、在战争结束时让德国战俘忍饥挨饿、将广岛夷为废墟——这是最恶劣的“反人道罪行”。——摘编自【美】威廉森·默里、阿伦·R.米利特《赢者之师:第二次世界大战始末》材料二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这是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摘编自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2013年9月7日)材料三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代表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共建“一带一路”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5年3月28日)(1)简要评价材料一中“一部分人”的观点。(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背景与意义。19.【欧洲文明的发展与传承】高二3班的小张同学整理了“西欧中世纪中后期的发展”的学习笔记,提纲摘要如下一、社会经济的变化1.工商业城市兴起2.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建立租地农场、出现手工工场3.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变化:产品推向市场、雇佣关系发展二、社会政治的变化1.王权振兴2.城市自治 3.封建等级代表制(议会)出现三、社会结构的变化1.农村:富裕农民、骑士等成为农村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2.城市:市民阶层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政治权利不断扩大四、思想文化的变化1.市民文化、世俗文化兴起2.“异端”运动3.城市大学兴起分析上述某一或某些变化,阐明其对欧洲近代文明勃兴所产生影响。(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