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

四川省广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581951

大小:1.04 MB

页数:21页

时间:2023-11-21

上传者:老李
四川省广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四川省广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四川省广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四川省广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四川省广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四川省广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四川省广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四川省广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四川省广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四川省广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广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四川省广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Na23O16Cl35.5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1.习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为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推广新能源汽车B.开展植树造林C.发展太阳能电池D.禁止施用化肥【答案】D【解析】【详解】A.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与排放,可以降低空气中固体粉尘的浓度,有利于保护环境,尽早实现碳中和,A正确;B.开展植树造林,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气体,降低空气中CO2的浓度,同时可以蓄水保墒生长,减少扬沙等固体粉尘产生,有利于保护环境,尽早实现碳中和,B正确;C.发展太阳能电池,既满足了人类对能源的需要,同时节约了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了CO2气体的产生,减少了固体粉尘的产生与排放,符合环保要求,C正确;D.施用化肥可以使农作物长势良好,增产、增收,只要使用量得当,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不是杜绝、禁止使用化肥,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2.实验室盛装白磷的试剂瓶应贴有的安全使用标识是A.B.C.D.【答案】C【解析】【详解】白磷在空气中由于缓慢氧化而发生自燃现象,因此属于自燃物品,故合理选项是C。3.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通过化合反应一步直接实现的是A.B. C.D.【答案】A【解析】【详解】A.铁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反应为化合反应,能通过化合反应一步直接实现,故A选;B.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NO,所以不能通过化合反应一步直接实现,故B不选;C.氧化铜与水不反应,所以不能通过化合反应一步直接实现,故C不选;D.二氧化硅与水不反应,所以不能通过化合反应一步直接实现,故D不选;故选:A。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选项ABCD实验操作目的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观察Fe(OH)2的生成干燥Cl2除去Cl2中的少量HCl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A.橡胶管能平衡分液漏斗和烧瓶内的压强,分液漏斗与烧瓶内的气压不受气密性好坏的影响,打开活塞,液体总能流下,不能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故A不选;B.植物油形成液封,隔绝空气,防止Fe(OH)2氧化,能观察Fe(OH)2的生成,故B选;C.气体流经的导管应长进短出,故C不选;D.除去Cl2中的少量HCl应通入饱和食盐水,故D不选;故选B。5.下列关于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钠与水反应时浮于水面且呈小球状游动②钠着火时用干燥的沙土灭火③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④钠可从硫酸亚铁溶液中置换出铁⑤金属钠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A.①②B.③④⑤C.①②③D.①③⑤【答案】A【解析】【详解】①由于钠的钠的密度比水小,且其熔点比较低,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会导致钠熔化,所以钠与水反应时浮于水面且呈小球状游动,①正确;②钠能够与水反应产生H2,H2是可燃性气体,导致火势加剧;且钠能够与氧气在加热时反应产生Na2O2,Na2O2与水反应产生O2,H2、O2混合气体加热会发生爆炸,因此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而应该用干燥的沙土灭火,②正确;③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只有化合态,没有游离态,③错误;④钠性质非常活泼,容易与溶液中的溶剂水发生反应,所以金属钠不能从硫酸亚铁溶液中置换出铁,④错误;⑤金属钠在反应中只能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变为Na+,因此只有还原性,而没有氧化性,⑤错误;可见:上述说法正确的是①②,故合理选项是A。6.下列物质中,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的化合物是①Al②Al2O3③Al(OH)3④NaHCO3⑤MgO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Al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但Al是单质不是化合物,①不符合题意;②Al2O3是氧化物,属于化合物,既能与强酸反应产生铝盐,也与强碱反应产生偏铝酸盐,②符合题意;③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属于化合物,既能与强酸反应产生铝盐,也与强碱反应产生偏铝酸盐,③符合题意;④NaHCO3是弱酸的酸式盐,属于化合物,可以与酸反应产生钠盐、水、二氧化碳;也能与碱反应转化为正盐和水,④符合题意;⑤MgO是碱性氧化物,属于化合物,只能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而不能与碱发生反应,⑤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可知: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的化合物的物质序号是②③④,故合理选项是C。 7.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的比例模型:B.HClO的结构式:C.的电子式: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答案】B【解析】【详解】A.二氧化碳为直线型结构,碳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其正确的比例模型为,故A错误;B.HClO的中心原子是O原子,含有O-H键和O-Cl键,其结构式为H-O-Cl,故B正确;C.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C错误;D.含有6个质子,6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故D错误;故选B。8.焰色反应是元素的重要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焰色反应实验过程中应用稀硫酸清洗铂丝B.利用焰色反应可制成节日烟花C.所有金属元素灼烧时都会呈现特殊的颜色D.某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含有,不含【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焰色反应实验过程中应用稀盐酸清洗铂丝,A错误;B.利用某些金属元素在灼烧时焰色不同即焰色反应,可制成节日烟花,B正确;C.不是所有金属元素灼烧时都会呈现特殊的颜色,通常碱金属元素和碱土金属元素具有焰色反应,C错误;D.某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含有,但不能确定是否含有,若要检验 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是否有浅紫色出现,D错误;故选B。9.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属于纯净物B.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各成分金属C.合金中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D.合金的熔点一般高于各成分金属【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合金为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混合物,A错误;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原组分的金属单质要大,B正确;C.合金中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仍然保持原本自身的性质,只是整体混合物的部分物理性质发生改变,C错误;D.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各组分低,D错误;故答案选B。1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mol与足量的或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都为2NAB.常温下,27gAl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AC.标准状况下,22.4L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溶液中,含有的个数为NA【答案】B【解析】【详解】A.与或反应中,均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有2+2=2Na2CO3+O2~2e-、2+2=4NaOH+O2↑~2e-,故1mol与足量的或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都为NA,A错误;B.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全部转化为NaAlO2,27gAl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转移1mol×(3-0)=3mol,即转移电子数为3NA,B正确;C.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和分子数,C错误; D.未给溶液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氯离子个数,D错误;选B。11.下列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气溶于水:B.Fe溶于足量稀:C.向溶液中加入过量浓氨水:D.将铝粉与NaOH溶液混合:【答案】C【解析】【详解】A.次氯酸是弱酸,氯气溶于水:,故A错误;B.Fe溶于足量稀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B错误;C.向溶液中加入过量浓氨水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铵:,故C正确;D.将铝粉与NaOH溶液混合:,故D错误;故选C。12.硫酸铁溶于水后生成胶体,吸附能力强,常用于净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激光笔照射硫酸铁的水溶液,会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B.硫酸铁可作净水剂C.人体缺铁,可用硫酸铁作为补铁剂D.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答案】C【解析】【详解】A.硫酸铁溶于水后生成胶体,用激光笔照射硫酸铁的水溶液,会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故A正确;B.胶体,吸附能力强,硫酸铁可作净水剂,故B正确;C.人体缺铁,所用补铁剂为亚铁盐,故C错误;D.溶于水电离成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故D 正确;故选C。13.Na2CO3和NaHCO3是厨房中常见的物质。下列方法无法区分两者的是A.分别取1g固体于试管中,各加入10mL水,滴加1~2滴酚酞溶液B.分别取少许固体于试管中,逐滴滴加同体积、同浓度的稀盐酸C.分别取少许固体于试管中,各滴入几滴水,观察现象,并用手触摸试管的底部D.取等体积、等浓度两种物质的溶液,各加入少量Ca(OH)2溶液,观察现象【答案】D【解析】【详解】A.Na2CO3溶液碱性强,向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红色比较深,而NaHCO3溶液碱性比较弱,向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红色比较浅,可以使用酚酞溶液进行鉴别,A不符合题意;B.Na2CO3溶液中滴加HCl,开始无现象,后来有气泡,而NaHCO3溶液滴加HCl,立即有气泡产生,滴加盐酸实验现象不同,可以用滴加盐酸的方法进行鉴别,B不符合题意;C.Na2CO3中加入少量水,溶解放出热量,感觉烫手;NaHCO3中加入少量水,溶解吸收热量,感觉冰手,手感不同,可以用加水的方法进行鉴别,C不符合题意;D.向二者的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溶液,都产生CaCO3白色沉淀,实验现象相同,不能用Ca(OH)2溶液进行鉴别,D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D。14.将CO2气体分别通入下列溶液中至过量,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的是①BaCl2溶液②Na2SiO3溶液③Ca(OH)2溶液④饱和Na2CO3溶液A.②④B.①②C.①②③④D.①③【答案】A【解析】【详解】①由于酸性:HCl>H2CO3,所以将C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不能发生反应,无沉淀产生,①不符合题意;②由于酸性:H2CO3>H2SiO3,所以将过量CO2气体Na2SiO3溶液中,发生反应:Na2SiO3+2CO2+2H2O=2NaHCO3+H2SiO3↓,反应产生白色沉淀,②符合题意;③将过量CO2气体通入Ca(OH)2溶液,发生反应产生可溶性Ca(HCO3)2,最终无沉淀产生,③不符合题意;④将CO2气体通入饱和Na2CO3溶液中,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最终有白色沉淀产生,④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可知: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的是②④,故合理选项是A。15.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中存在错误的是选项ABCD用品单晶硅食盐胃舒平漂白粉有效成分SiNaClAl(OH)3Ca(ClO)2用途作光导纤维作调味品作胃酸药作消毒剂A.AB.BC.CD.D【答案】A【解析】【详解】A.单晶硅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也可以用于制太阳能电池,不能作光导纤维,A错误;B.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该物质具有咸味,对人无害,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B正确;C.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够与胃酸(HCl)发生反应,降低胃酸的浓度,本身对人无刺激性,因此可以作胃酸药,治疗胃酸过多,C正确;D.漂白粉有效成分是Ca(ClO)2,该物质与水反应产生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使细菌、病毒蛋白质因发生变性而失去其生理活性,故可用作消毒剂,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A。16.利用如图装置进行SO2气体的性质探究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品红溶液褪色,加热褪色后的溶液又会恢复为原来的红色B.能与NaOH溶液反应,SO2属于酸性氧化物C.FeCl3溶液黄色变浅的原因是SO2具有漂白性D.装碱石灰的玻璃仪器是U形干燥管 【答案】C【解析】【详解】A.SO2具有漂白性,能够使某些有色物质如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但产生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受热分解,SO2气体逸出,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因此加热褪色后的溶液又会恢复为原来的红色,A正确;B.SO2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Na2SO3、H2O,因此SO2属于酸性氧化物,B正确;C.SO2气体通入FeCl3溶液中,溶液黄色变浅是由于发生反应:SO2+2Fe3++2H2O=2Fe2++4H++,该反应体现了SO2的还原性,C错误;D.根据装置图可知:装碱石灰的玻璃仪器名称是U形干燥管,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17.硝酸工业尾气中的NO、NO2可用火碱溶液吸收,有关化学反应为:①;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①、②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反应①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若尾气可以被完全吸收,则尾气中与NO的体积之比可能大于1:1D.反应②中,生成2mol共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答案】D【解析】【详解】A.反应①、②中均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B.反应①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B正确;C.若尾气可以被完全吸收,则尾气中与NO的体积之比可能大于1:1或等于1:1,故C正确;D.反应②中,生成2mol共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D错误;故选D。18.下列各组物质,将Y加入X溶液中,没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是A.X-酚酞溶液、Y-Na2O2B.X-稀硝酸,Y-铜片 C.X-NaOH溶液、Y-稀盐酸D.X-FeCl3溶液、Y-KSCN溶液【答案】C【解析】【详解】A.Na2O2溶于水显碱性,自身具有漂白性,则将过氧化钠加入酚酞溶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A不合题意;B.铜片加入稀硝酸中,反应生成Cu(NO3)2等,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B不合题意;C.稀盐酸加入NaOH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反应前后溶液都为无色,C符合题意;D.KSCN溶液加入FeCl3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血红色,D不合题意;故选C。19.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加入铝粉可以放出H2的溶液:Na+、Cu2+、Cl-、B.加入过氧化钠后的溶液:Na+、Fe2+、、C.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溶液:Ca2+、K+、OH-、D.pH=1的无色透明溶液:Ca2+、K+、、C1-【答案】D【解析】【详解】A.加入铝粉可以放出H2的溶液中存在大量H+或OH-,Cu2+、OH-之间反应生成难溶物氢氧化铜,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能够和Fe2+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加入过氧化钠后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C.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溶液呈酸性,H+、OH-之间发生反应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D.pH=1的无色透明溶液中存在大量H+,Ca2+、K+、、C1-之间不反应,都是无色离子,都不与H+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D符合题意;答案选D。20.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B.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N2和C2H4,其原子数目一定相等 C.同温同压下,相同原子数目的N2和O2,其质量一定相等D.同温同压下,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A和气体B,其体积一定相等【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体积求物质的量只限于气态物质,固体和液体没有规律,故A错误;B.因为N2和C2H4的摩尔质量相等,故相同质量的N2和C2H4,它们的分子物质的量相等,但原子数目不相等,因为它们的分子包含的原子数目不一样,故B错误;C.相同原子数目的N2和O2,其分子数也必然相同,但它们的分子量不相同,故它们的质量也不相同,故C错误;D.同温同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是相同的,故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A和气体B,其体积一定相等,故D正确;本题正确答案D。21.ETH天文报道称组成太阳的气体中存在和,下列关于和的说法正确的是A.和互为同素异形体B.和互为同位素C.和分别含有20和22个质子D.和的中子数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为同素异形体,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详解】A.由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和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B.由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和互为同位素,故B正确;C.和是同一种元素,和的质子数均为10,故C错误;D.和的中子数分别为20−10=10、22−10=12,故D错误;故选B。 22.常温下,可混合制备氯气,其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与MnO2和浓盐酸制Cl2比较可知,氧化性:KMnO4>MnO2B.标准状况下,生成5.6LCl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5NAC.该反应中HCl只表现出还原性D.该反应中1molKMnO4被还原,则有5molHCl被氧化【答案】C【解析】【详解】A.MnO2和浓盐酸制Cl2,需要加热,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备氯气常温就可以,所以氧化性:KMnO4>MnO2,故A说法正确;B.根据化学方程式中Mn元素化合价变化,可知生成5molCl2需转移电子数目为10NA,所以当生成5.6LCl2时,即0.25molCl2,则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故B说法正确;C.该反应中HCl不仅表现出还原性,还表现出酸性,因为该反应还生成了KCl、MnCl2、H2O,故C说法错误;D.通过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KMnO4被还原,有10molHCl被氧化,故1molKMnO4被还原,则有5molHCl被氧化,故D说法正确;本题答案C。23.已知有如下反应∶①ClO+5Cl-+6H+=3Cl2↑+3H2O,②2FeCl3+2KI=2FeCl2+2KCl+I2③2FeCl2+Cl2=2FeCl3。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ClO>Cl2>Fe3+>I2B.Cl2>ClO>I2>Fe3+C.ClO>Cl2>I2>Fe3+D.ClO>Fe3+>Cl2>I2【答案】A【解析】【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据此分析。【详解】由①式可知,ClO3-的氧化性强于Cl2,ClO>Cl2,由②式可知,铁离子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Fe3+>I2,由③式可知,氯气的氧化性强于铁离子,Cl2>Fe3+,综上所述,氧化能力的强弱顺序为ClO>Cl2>Fe3+>I2,故选A。24.某合金粉末11g,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在标准状况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为11.2L,此合金可能是 (  )A.Mg-Al合金B.Cu-Zn合金C.Zn-Fe合金D.Mg-Zn合金【答案】A【解析】【详解】标准状况下11.2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n(H2)==0.5mol,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2n(H2)=2×0.5mol=1mol。11g混合金属反应过程中失去1mol电子,则金属产生1mol电子需要质量一种大于11g,一种小于11g。A.Mg是+2价金属,摩尔质量是24g/mol,所以产生1mol电子需要质量为24g÷2=12g;Al是+3价金属,摩尔质量是27g/mol,所以产生1mol电子需要质量为27g÷3=9g;9g<11g<12g,符合题意;B.Zn是+2价金属,摩尔质量是65g/mol,所以产生1mol电子需要质量为65g÷2=32.5g;Cu与稀硫酸不能反应,所以可认为是无穷大,两种金属需要的质量都大于11g,B不符合题意;C.Zn是+2价金属,摩尔质量是65g/mol,所以产生1mol电子需要质量为65g÷2=32.5g;Fe是+2价金属,摩尔质量是56g/mol,所以产生1mol电子需要质量为56g÷2=28g;两种金属产生1mol电子需要质量都大于11g,C不符合题意;D.Mg是+2价金属,摩尔质量是24g/mol,所以产生1mol电子需要质量为24g÷2=12g;Zn是+2价金属,摩尔质量是65g/mol,所以产生1mol电子需要质量为65g÷2=32.5g;;两种金属产生1mol电子需要质量都大于11g,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A。25.2个XO恰好能将5个SO氧化为SO,则生成的唯一还原产物中唯一变价元素X化合价为A.-3B.-1C.0D.+2【答案】C【解析】【详解】设还原产物中元素X的化合价为x,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建立等式:2×(5-x)=5×(6-4),解得x=0,即还原产物中元素X的化合价为0价。故选C。二、填空题26.下列是中学阶段常见的重要化学物质:a.氢氧化铁胶体b.氢氧化钠c.溶液d.明矾e.氧化铝f.稀硫酸酸化硫酸亚铁溶液g.84消毒液h.稀盐酸i.二氧化硅j.偏铝酸钠 请完成下列各题:(1)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能净水的有___________,属于盐的有___________。(2)g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3)向f中滴加几滴c,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4)向d溶液中加入过量b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答案】(1)①.ei②.ad③.dj(2)NaClO(3)①.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②.(4)【解析】【小问1详解】氧化物为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属于氧化物的有ei,氢氧化铁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能净水,明矾中的铝离子也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也能净水,故能净水的有ad,明矾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钾,属于盐,偏铝酸钠属于盐。故属于盐的有dj。【小问2详解】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小问3详解】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生成硫酸铁,溶液的颜色从绿色变成黄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小问4详解】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根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7.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从化学视角回答下列问题:(1)钠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A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氧气的来源,涉及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2)家庭的厨卫管道内常因留有油脂、毛发、菜渣、纸棉纤维等而造成堵塞,此时可用固体管道疏通剂进行疏通。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为铝和氢氧化钠,疏通管道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3)亚硝酸钠被称为工业盐,有毒,但在肉类制品加工中又可以加入极少量用作发色剂、防微生物剂、防腐剂,在漂白、电镀和金属处理等方面有应用。已知能发生反应: ①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②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反应中转移0.3mol电子时生成标准状况下的NO___________L。③误食会导致血红蛋白中的转化为而中毒,可服用维生素C解毒,维生素C在解毒过程中作___________剂。【答案】(1)或(2)(3)①.②.1∶1③.6.72④.还原【解析】小问1详解】钠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A为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氧气的来源,涉及的主要反应是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或。故答案为:或;【小问2详解】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为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疏通管道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故答案为:;【小问3详解】①在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降低到了+2价,得到了1mol电子,I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了0价,共失去电子2mol,根据电子守恒,所含以氮元素的物质前边都乘以系数2,碘单质系数是1,根据原子守恒,NaI前边式系数2,HI前边式系数4,水的前边是系数2,2NaNO2+4HI=2NO↑+I2+2H2O+2NaI,用“双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故答案为:;②氧化剂NaNO2与还原剂H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由方程式每转移1mol电子生成1molNO,反应中转移0.3mol电子时生成标准状况下的0.3mol×22.4L/mol=6.72LNO。故答案为:1∶1;6.72;③误食会导致血红蛋白中的转化为而中毒,可服用维生素C解毒,将还原为,维生素C在解毒过程中作还原剂。故答案为:还原。28.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多种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Cl2、NaClO等对病毒均具有很好的消毒杀菌作用。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规格1000mL质量分数74.5%密度2g/cm3完成以下问题:(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84消毒液”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A.溶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B.溶液的浓度C.溶液中的数目D.溶液的密度(3)某学生现需450mL物质的量浓度为6mol/L的NaClO溶液。该学生需要用量筒量取___________mL上述“84消毒液”进行配制;(4)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NaClO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可能导致结果___________;②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___________。【答案】(1)20(2)BD(3)150.0(4)①.偏低②.偏低【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物质的量浓度与密度、质量分数的换算公式可知,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20mol/L,故答案为:20;【小问2详解】A.溶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等于物质的量浓度乘以溶液体积,即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体积有关,A不合题意;B.由于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则溶液的浓度与溶液体积无关,B符合题意;C.溶液中的数目等于物质的量浓度乘以溶液体积在乘以阿伏伽德罗常数,即其数目与溶液体积有关,C不合题意;D.由于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溶液的密度与溶液体积无关,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D;【小问3详解】某学生现需450mL物质的量浓度为6mol/L的NaClO溶液,则需要用500mL容量瓶来配制溶液,则该学生需要用量筒量取=150.0mL上述“84消毒液”进行配制,故答案为:150.0;【小问4详解】①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故可能导致结果偏低,故答案为:偏低;②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将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导致结果偏低,故答案为:偏低。29.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并验证的某些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_____,装置⑤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2)装置②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对装置③的试管加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3)装置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在该反应中作___________剂。(4)将制得的依次通入装置②、③、④,其中实验现象与通入不同的是装置___________。【答案】(1)①.分液漏斗②.防止倒吸③.吸收未反应完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2)①.溶液由紫色变红色②.溶液由无色变红色(3)①.②.氧化剂(4)②【解析】【分析】该实验目的是制取并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由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制备二氧化硫,石蕊溶液为酸碱指示剂,可验证二氧化硫作为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品红溶液可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硫化氢具有还原性,可验证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尾气处理。【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仪器a为分液漏斗,仪器b可防止倒吸,由分析可知氢氧化钠溶液用来进行尾气处理,吸收未反应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小问2详解】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硫对品红的漂白作用具有可逆性,加热溶液能使溶液重新变红。【小问3详解】装置④中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单质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硫中的硫元素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小问4详解】氯气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二者都具有酸性,且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因此装置②中实验现象为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装置③中现象为品红溶液褪色,氯气也具有氧化性,能氧化硫化氢生成硫单质,装置④中实验现象与之前相同,因此实验现象不同的是装置②。30.已知常温下,A是黑色固体;B是无色浓溶液;通常状况下,D是黄绿色气体;E是一种常见金属单质;I为红褐色沉淀;G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又恢复红色。物质A~I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推断出下列物质(用化学式作答):C___________,G___________。(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3)欲从反应⑥的体系中得到沉淀I的系列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恒温干燥(均填操作名称)。(4)实验室配制90mL2mol/L的烧碱溶液,需选用___________mL容量瓶。用托盘天平称取___________g烧碱。【答案】(1)①.②.(2)①.②.③.(3)①.过滤②.洗涤(4)①.100②.8.0【解析】【分析】已知常温下,A是黑色固体;B是无色浓溶液二者在加热时反应产生的D是黄绿色气体,则A是MnO2,B是浓盐酸;D是Cl2,则C是MnCl2;E是一种常见金属单质;I为红褐色沉淀;则E是Fe,Fe与Cl2反应产生F是FeCl3,G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又恢复红色,则G是SO2,FeCl3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I是Fe(OH)3,FeCl3与SO2在溶液中反应产生FeCl2、HCl、H2SO4,向该酸性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隔绝空气发生反应产生H是Fe(OH)2,Fe(OH)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Fe(OH)3,然后根据问题分析解答。【小问1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MnO2,B是浓盐酸,C是MnCl2,D是Cl2,E是Fe,F是FeCl3,G是SO2,H是Fe(OH)2,I是Fe(OH)3;【小问2详解】 反应①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制取Cl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反应③是FeCl3与SO2在溶液中反应产生FeCl2、HCl、H2SO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4H++SO;反应⑤是Fe(OH)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Fe(OH)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小问3详解】反应⑥是FeCl3与NaOH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Fe(OH)3沉淀和NaCl,从混合物中分离得到Fe(OH)3沉淀的系列操作是过滤、洗涤、恒温干燥;【小问4详解】在实验室中没有规格是90mL的容量瓶,根据配制溶液选择仪器的标准是“大而近”的原则,应该选择使用100mL的容量瓶来配制该溶液。配制100mL2mol/LNaOH溶液,需称量NaOH的质量m(NaOH)=2mol/L×0.1L×40g/mol=8.0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