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无答案.docx

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无答案.docx

ID:83569672

大小:1.95 MB

页数:9页

时间:2023-10-30

上传者:老李
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1页
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2页
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3页
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4页
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5页
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6页
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7页
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8页
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9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2级高一上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尚书》记载:“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这反映的思想观念是()A天人合一B.君权神授C.王位世袭D.敬天保民2.以下文字节选于某位学者的著作。文中的“政治格局”()当西周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时,社会正酝酿着巨大的变革。从春秋时代开始,这场变革在政坛上就以霸权迭兴的场景,雄贯古今般地呈现在人们面前。霸权迭兴打破了政治格局。A.实现了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B.是贵族政治的重要体现C.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D.维持了政局的长期稳定3.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也。”这里的“本”是指()A.世袭制B.井田制C.宗法制D.分封制4.下表为商周到秦朝在制度创设方面的变化。由此可知秦朝制度()A.加重了百姓的社会负担B.避免了统治集团的纷争C.杜绝了地方官员的腐败D.开创了治国理政新模式5.下面是秦朝《里耶秦简户籍簿》及释文。其史料价值在于() 释文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为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女子即女性。: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夫、沙、泽若、伤,均为人名。A.证明秦朝百姓赋役负担较轻B.说明秦朝很重视法制建设C.帮助了解秦朝对民众的管理D.展现秦朝书法艺术的成熟6.春秋战国到汉朝前期,儒学倡导的居丧三年之制只是一种道德良俗;汉代中后期,丁忧俗制(即居丧三年)上升到律令高度。这种变化说明()A.儒学教化功能增强B.政府对民众的人文关怀增强C.道德风气日渐败坏D.法家思想逐渐融入儒家思想7.北魏时期《悲平城》诗云:“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当时流行的歌谣也唱道:“纥于山头(今山西大同市东)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以上诗作、歌谣可用于研究()A.北魏灭亡的原因B.北魏诗歌的演变C.迁都洛阳的背景D.唐诗兴起的渊源8.《新唐书》记载:“文宗曰:公‘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尚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崔、卢:唐代北方门阀士族)这说明唐代()A.婚姻观念受科举制度影响B.门阀士族仍有较大的影响力C.皇权受地方门阀士族制约D.科举制未成为主要选官制度9.王安石认为,“变风俗,立法度,方今所急....然今欲理财,则须使能,天下但见朝廷以使能为先,而不以任贤为急,但见朝廷以理财为务,而於礼义教化之际有所未及,恐风俗坏,不胜其弊,自古未有政事修而财用不足、远人不服者。”基于此,王安石()A.实行将兵法B.采取青苗法C.推行保甲法D.改革科举制10.《金史·选举志》记载:“天会五年(1127年),以河北、河东初降,职员多阙,以辽、宋之制不同,诏南北各因其素所习之业取士,号为南北选;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五月,诏南北选各以经义、词赋两科取士;天德三年(1151年),并南北选为一,罢经义、策试两科,专以词赋取士。”这表明金朝()A.重视词赋文学发展B.融合前朝科举制度C.因地制宜强化管理D.极力推进民族平等 11.北宋时,苏南地区已经实现一年稻麦两熟;南宋时,一年稻麦两熟在江南很普遍,亩产一般都能达到100公斤,最高达到300公斤。这一状况()A.有益于经济重心南移B.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改变了宋代积弱局面D.推动了饮食结构根本改变12.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大凡物理有常、有变……其造微之妙间不容发。推此而求,自臻至理。”这说明()A.传统科技是理学的基础B.理学思想影响传统科技C.理学非常注重实事求是D.儒家伦理观念受到冲击13.《明史·食货志》将明太祖立法的基本精神概括为:“惩元末豪强侮贫弱,立法多右贫抑富。”这表明明太祖()A.力图消除百姓贫富差距B.遏制地方割据促进统一C.追求法制化的治理模式D.国家治理重视民生关怀14.明中后期出现了专门记录商人经商体验的实用图书,闽商李晋德曾撰《客商一览醒迷》和《天下水陆路程》两书,于祟祯八年(1635年)合刊成一本书,名《客商一览醒迷天下水陆路程》,记述商业交通活动中的经验技巧和活动指南。这反映了当时()A商业贸易往来频繁B.图书出版行业昌盛C.商人读书氛围浓厚D.经世致用思潮兴起15.下图是康熙帝命画师画的耕图系列中的一幅。该图融合了西洋画法并附有康熙帝亲题的诗《初秧》:“一年农事在春深,无限田家望岁心。最爱清和天气好,绿畴千顷露秧针。”康熙此举意在()A.宜扬西洋画法B.强调满汉一体C.教化劝导农桑D.普及诗词文化16.毛泽东曾指出:“中国过去的3000多年是封建社会,但现在(鸦片战争以来)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了,已经变化了。”这里的“变化”源自() A.自然经济丧失主导地位B.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C.革命任务增加反帝内容D.革命性质发生根本改变17.下图为中国近代某一农民运动发展形势示意图。这一运动()A.引发政府权力结构变化B.促使救亡图存成为共识C.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D.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18.1902年,梁启超在《拟讨专制政体檄》中指出:“对专制政体者,我辈之公敌也,大仇也!……我不愿与之共立,我宁愿与之偕亡!我辈今组织大军,牺牲生命……壮行何畏,师出有名,爱声其罪,布告天下,成使闻知。”由此可知梁启超()A.有意领导资产阶级革命B.完全否定改良道路C.主张暴力手段改变政体D.深刻反思传统文化19.有学者认为,(晚清)三十年来中国的新政,始终以海防为中心。经过长期经营,多以为纵不能抗衡西方大国,要足以与日本相敌,而事实证明大为不然。“事实大为不然”所带来的影响是()A.清政府改革政治体制B.民主革命思想的勃兴C.师夷长技以制夷实践D.中体西用思想的出现20.以下是晚清时期流行小说的部分内容摘录。从内容看,这些小说的作者意在()内容摘录《新水浒》戴宗向林冲和鲁智深解说自己的“神行法”都是“电气”的功劳,人身上的血液一经过电气的触发就能快速运行,所以能够日行五至八百里。《新野叟曝言》文素臣已经藉由“科学”这一-强大式器征服了欧洲七十二国,继而乘坐“醒狮舰“一路翱翔至月球上,将中国的“黄龙国旗”插在了月球的山顶。 《电世界》“电学大王”黄震球则从陨石中提炼出一种能够在空中发电金属原质,并用其制作出一支新式的电气枪,将欧洲的上千飞行舰队都射落在太平洋底,又将西威国的都城焚成一片焦土,这位电王实在是人如其名,威震地球。A.繁荣科幻小说B.倡导白话运动C.推进产业革命D.宣扬科学救国21.下图是丰子恺在民国时期创作的漫画《某父子》。从社会习俗演变的角度看,该漫画体现出的社会特征是()A.新旧杂陈B.中西交融C.殖民色彩D.新陈代谢22.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刊发《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20年又发起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同时社会上还出现了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这些现象()A.促使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B.加速了工农民众的觉醒C.全面消除了知识分子思想分歧D.改变了社会的主要矛盾23.1931年9月20日,中共发表宣言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9月22日,中共中央又通过决议,提出武装群众,成立反帝组织,在东北策划游击战争。这说明()A.中共率先擎起抗日大旗B.全国抗战局面由此形成C.中共倡导建立统一战线D.民族矛盾已成主要矛盾24.下表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授予各抗日根据地的英模人数统计。数据变化表明()年份《中国人民解放军英模辞典》《八路军二级军区以上领导机关授予的英雄模范名录》1931年9月至1937年7月13…1546 1937年7月至1942年5月1942年5月至1945年8月149326A.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B.抗日战争已进入战略反攻C.中共借此反击国民党反共阴谋D.中共努力推进全民族抗战25.下图为某一时期人民军队的作战示意图。这一战役是()A百团大战B.渡江战役C.淞沪会战D.淮海战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舂秋政治家管仲认为:“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孔子整理《诗》《书》《礼》《乐》《易》《春秋》,即后世的儒家经典,历史教育蕴含其中。汉武帝诏令在长安建立太学,设“五经博士",以《诗》《书》《易》《礼》《春秋》作为教学内容,其中《春秋》就是鲁国编年史。唐高祖李渊即位不久,就组织人专门修史,目的在于“考论得失,究尽变通....多识前古,贻鉴将来”。唐代设有太学、国子学等学校,学生都必须读《春秋》《国语》等史书。开科取仕将《左传》等史书列入考试范围,在考策论时,常以历史典故作为题目。北宋司马光著《资治通鉴》,著书目的在于“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此书成为宋代及后代学校的重要教材。宋代科举考试“每至命题考试,主典籍而参以正史”。元朝在京师设立蒙古国子学,用蒙文编译《贞观政要》等史籍,供蒙古官僚子弟学习。明代的学校将《资治通鉴》等史书列入教材,要求学生阅读。清代统治者规定将《资治通鉴》作为学校学生的教科书。 ——梁励《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特点探析》(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历史教育有哪些特点?(2)说明古代历史教育的重要作用。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内阁与皇帝之间权力运作图示材料二奏折制度产生于康熙年间,要求具折人亲自书写,内容不得为他人所知。雍正皇帝完善并推广了奏折制度,具折人员的范围包括总督、巡抚、提督、总兵、布政使、按察使及学政官,要求他们随时奏闻一切地方之事:奏折的内容范围包括君臣筹商政务、制定和执行政策,了解地方的的吏治和民情,讨论用人问题和宣布官员的任使。要求收回朱批奏折,打造奏折专用箱锁,奏折直达内廷,皇帝亲自阅看,不假手于人,严禁臣下互通奏折内容,与军机处相辅而行,确保奏折的绝对保密,对不遵守奏折规定的人予以惩处;形成了朱批谕旨制度。——冯尔康《近50年来清代奏折制度研究综述》(1)指出明朝设立内阁的原因。材料一图中,内阁的主要职责是什么?(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清朝奏折制度“创新”之处。(3)有学者认为:“有清一代......在我国传统政治、社会、经济及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既有延续,也有创新。”任举一项史实,说明明清时期在经济或文化方面的延续与发展。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下为有关中国近代史的历史漫画。 (1)对四幅历史漫画揭示的相关历史事件(现象)进行时间排序。(2)任选其中一幅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对其作出合理解读。(3)历史漫画作为一种图像史料,如何认识其史料价值?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41年5月,《解放日报》在延安创刊,是中共中央机关报。下为其发表的部分文章。1941年7月29日,刊登《触目惊心之敌寇暴行》。1942年4月30日,刊登边区农业劳模吴满有“连年开荒,收粮特多”的新闻和《边区农民向吴满有看齐》的社论。1942年至1944年期间,刊登《晋察寞子弟兵毁坦克二辆》《晋察冀军区发言人谈北岳区反“扫荡”胜利过程》等报道。1943年4月17日,刊发《中华民族人种的由来》。1943年7月11日,刊发《全体人民动员起来,把敢于向边区进攻的反动派打出去!》。——许加彪《以笔为刀的红色基因:延安<解放日报>的开展社会动员》等(1)分析说明《解放日报》刊发上述内容的意图。(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945年《解放日报》重点报道的两条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