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69068
大小:1.53 MB
页数:17页
时间:2023-10-23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南充高中2022~2023学年度高2021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N-14O-16C-12B-11第1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8分)1.化学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丝绸的主要成分是天然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埃博拉病毒可用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双氧水消毒,其消毒原理相同C.油脂在一定条件下水解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称为皂化反应D.压缩天然气(CNG)、液化石油气(LPG)的主要成分是烃类,是城市推广的清洁燃料【答案】D【解析】【详解】A.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B.埃博拉病毒可用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双氧水消毒,其消毒原理不相同,其中次氯酸钠和双氧水利用的是氧化作用,B错误;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称为皂化反应,C错误;D.压缩天然气(CNG)、液化石油气(LPG)的主要成分是烃类,是城市推广的清洁燃料,D正确,答案选D。2.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海带提碘B.氯碱工业C.氨碱法制碱D.海水提溴【答案】C【解析】【详解】A.海带提碘是将KI变为I2,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B.氯碱工业是由NaCl的水溶液在通电时反应产生NaOH、Cl2、H2,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C.氨碱法制取碱的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海水提溴是由溴元素的化合物变为溴元素的单质,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答案选C。3.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原子利用率为100%。在用CH3C≡CH合成CH2=C(CH3)COOCH3 的过程中,欲使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还需其他的反应物有A.CO和CH3OHB.CO2和H2OC.H2和CO2D.CH3OH和H2【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在“绿色化学”工艺中,原子利用率为100%,用CH3C≡CH(丙炔)合成CH2=C(CH3)COOCH3(2-甲基丙烯酸甲酯),要把一个C3H4分子变成一个C5H8O2分子,还必须增加2个C原子、4个H原子、2个O原子,即原料中另外的物质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详解】A.CO和CH3OH,两种物质如果按照分子个数比1:1组合,则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A项正确;B.CO2和H2O,两种物质分子里三种原子不论怎样组合也都不能使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B项错误;C.H2和CO2,,两种物质分子里三种原子不论怎样组合也都不能使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C项错误;D.CH3OH和H2,两种物质分子里三种原子不论怎样组合都不能使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D项错误;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绿色化学工艺,有机物的合成等知识。由于在“绿色化学”工艺中,原子利用率为100%,生成的产品与原料之间要遵守原子守恒,用CH3C≡CH合成CH2=C(CH3)COOCH3(2-甲基丙烯酸甲酯),要把一个C3H4分子变成一个C5H8O2分子,还必须增加2个C原子、4个H原子、2个O原子,即原料中另外的物质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据此解答。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B.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C.聚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D.硝基苯的结构简式:【答案】A【解析】【详解】A.分子式为可表示葡萄糖、果糖等多种物质,因此分子式为 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故A正确;B.图示为甲烷的比例模型,不是球棍模型,故B错误;C.聚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故C错误;D.硝基苯中与苯环相连的原子为N原子,结构简式应为,故D错误;故选:A。5.下列图形表示杂化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的是A.B.C.D.【答案】C【解析】【详解】杂化轨道有4个轨道组成,呈正四面体构型伸展,C符合;故选:C。6.下列相关比较中,正确的是A.分解温度:MgCO3>CaCO3>BaCO3B.熔点:Na>Mg>AlC.微粒半径:r(Cl-)>r(O2-)>r(Na+)D.热稳定性:H2O>H2S>HCl【答案】C【解析】【详解】A.当阳离子所带电荷相同时,阳离子半径越大,其结合氧离子能力就越弱,对应的碳酸盐受热分解温度就越高,则碳酸盐的分解温度:MgCO3<CaCO3<BaCO3,A错误,B.金属晶体中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的电荷越多,金属的熔点越高,则熔点由高到低:Al>Mg>Na,B错误;C.Cl-具有三个电子层,O2-、Na+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故微粒半径:r(Cl-)>r(O2-)>r(Na+),C正确;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与元素非金属性一致,已知非金属性比O>Cl>S,故H2O>HCl>H2S,D错误; 故答案为:C。7.紫花前胡醇可从中药材当归和白芷中提取得到,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关该化合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式为C14H14O4B.不能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色C.能够发生水解反应D.能够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双键【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该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可以确定其分子式为C14H14O4,A叙述正确;B.该有机物的分子在有羟基,且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故其可以被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能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色,B叙述不正确;C.该有机物的分子中有酯基,故其能够发生水解反应,C叙述正确;D.该有机物分子中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故其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碳碳双键,D叙述正确。综上所述,故选B。8.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中键的个数为B.中杂化的原子数为C.中S的价层电子对数为D.常温常压下,羟基(—OH)所含电子数目为【答案】B【解析】【详解】A.1mol中含3molN-H键,氨分子与铜形成配位键也为键,则中含,故A正确;B.中C和O均采用杂化,1个中含3个杂化的原子,乙醇为 1mol,杂化的原子数为,故B错误;C.中心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则中S的价层电子对数为,故C正确;D.羟基(—OH)为1mol,1mol羟基含电子,故D正确;故选:B。9.有机物a、b、c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一氯代物有3种B.b是苯的同系物且可使溴水褪色,反应时键断裂C.c可溶于水D.a、b、c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A【解析】【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a中含有三种氢,则其一氯代物有3种,故A正确;B.b中含碳碳三键,不属于苯的同系物,故B错误;C.c属于烃类,难溶于水,故C错误;D.a、b分子式为C8H6,c分子式为C8H8,三者分子组成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故选:A。10.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邻羟基苯甲醛的熔点高于对羟基苯甲醛的熔点B.第四周期元素中,基态锰原子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C.钠元素的第一、第二电离能分别小于镁元素的第一、第二电离能D.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中,键电子对数不计入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答案】D【解析】【详解】A.邻羟基苯甲醛易形成分子内氢键,对羟基苯甲醛易形成分子间氢键,分子间氢键使熔点升高,分子内氢键使熔点降低,故A错误;B.第四周期元素中,基态Cr原子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故B错误; C.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镁元素,但钠失去一个电子后为全满稳定结构,再失去一个电子较为困难,故其第二电离能大于镁的第二电离能,故C错误;D.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中,键电子对数不计入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故D正确;故选:D。11.盐酸溶液能吸收CO生成配合物氯化羰基亚铜,其结构如图:下列有关氯化羰基亚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配合物中Cl离子的杂化方式为杂化B.该配合物的配体有CO、、,其中CO提供孤电子对的为O原子C.该配合物中,提供空轨道接受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D.该配合物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4【答案】B【解析】【详解】A.Cl形成2个单键,价层电子对数为4,杂化方式为杂化,故A正确;B.CO中C的电负性小于O,电负性越小越易提供电子对,故C提供孤电子对,故B错误;C.该配合物中,提供空轨道,CO、、提供孤电子对与其形成配位键,故C正确;D.由结构简式可知中心离子配位数为4,故D正确;故选:B。12.某种合成医药、农药的中间体结构如图所示,其中X、Y、Z、M、R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第一电离能:YC>FeD.键角:NH>NH3【答案】D【解析】【详解】A.产物N连接4根键,为杂化,A正确;B.与H2O互为等电子体,价层电子对数为4,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B正确;C.一般而言,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小于1.8,非金属元素电负性大于1.8,C、N属于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Fe为金属元素,电负性最小,即得N>C>Fe,C正确;D.与H2O互为等电子体,均存在两对电子对,键角相同,键角:H2OH→Cl键>H→Br键>H→I键,夺取NH中的H+的能力:F->Cl->Br->I-(5)①.12②.3 (6)【解析】【小问1详解】B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所以有5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故电负性:BH→Cl键>H→Br键>H→I键,(H→F更易形成),F-更易夺取NH中的H+;【小问5详解】晶体硼的基本结构单元中所含硼原子数为12;根据定一移一的方法可知,该结构单元有3种不同类型。【小问6详解】根据图3可知一个晶胞中含有N原子数为,B原子数为,由图2和图3可知,晶胞底面积与图2中一个六边形面积相等,由题给数据知,一个六边形面积=pm2=×10-20cm2,则晶胞的体积为×10-20cm2×b×10-10cm×2=a2b×10-30cm3,故密度ρ=g·cm-3。19.钴是生产耐热合金、硬质合金、防腐合金、磁性合金和各种钴盐的重要原料。在奥运场馆中美丽的透光气囊材料由含氟的化合物制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渡元素Co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第四电离能,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酞菁钴近年来在光电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光动力学疗法中的光敏剂、催化剂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结构如图所示,中心离子为钴离子。①酞菁钴中三种非金属原子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相应的元素符号作答)。②与钴离子通过配位键结合的氮原子数有___________个。③酞菁钴中氮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3)分子与结合成配合物,与游离的氨分子相比,其键角___________(填“较大”“较小”或“相同”),解释原因:___________。(4)萤石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含氟矿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X代表的离子是___________;X离子的配位数是___________,若该立方晶胞参数为,正负离子的核间距最小为___________pm。【答案】(1)①.②.是失去3d6上的1个电子吸收的能量,是失去3d5上的1个电子吸收的能量,3d5为稳定结构,(2)①.N>C>H②.2③.sp3、sp2(3)①.较大②.分子中N原子有1个孤电子对,中N原子没有孤电子对(4)①.Ca2+②.8③.【解析】【小问1详解】Co是27号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74s2,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为 ;是失去3d6上的1个电子吸收的能量,是失去3d5上的1个电子吸收的能量,3d5为稳定结构,所以第四电离能;【小问2详解】①酞菁钴中三种非金属元素是C、N、H,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C>H。②N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形成3个共价键达到稳定结构,2、4号N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其中1个配位键,2、4号N原子钴离子通过配位键结合,与钴离子通过配位键结合的氮原子数有2个。③酞菁钴中,单键氮原子采用sp3,双键氮原子采用sp2杂化。【小问3详解】分子中N原子有1个孤电子对,中N原子没有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具有排斥作用,,所以与游离的氨分子相比,其键角较大。【小问4详解】根据均摊原则,X离子数为、Y离子数为8,根据萤石的化学式,X代表的离子是Ca2+;X离子的配位数是8,若该立方晶胞参数为,正负离子的核间距最小为体对角线的,正负离子的核间距最小为pm。20.从海水中可以提取很多有用的物质,例如从海水制盐所得到的卤水中可以提取碘。活性炭吸附法是工业提取碘的方法之一,其流程如下:资料显示:Ⅰ.pH=2时,NaNO2溶液只能将I-氧化为I2,同时生成NO;Ⅱ.;Ⅲ.I2在碱性溶液中反应生成I-和IO。(1)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2)方案甲中,根据I2的特性,分离操作X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l2、酸性KMnO4等都是常用强氧化剂,但该工艺中氧化卤水中的I-却选择了价格较高的NaNO2,原因是___________。(4)写出反应②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5)方案乙中,已知反应③过滤后,滤液中仍存在少量的I2、I-。请检验滤液中的I-,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CCl4、稀H2SO4、淀粉溶液、Fe2(SO4)3溶液。A.将滤液___________,直到水层用淀粉溶液检验不出碘单质存在。B.从水层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答案】①.②.升华(或加热)③.冷凝结晶(或凝华)④.氯气、酸性高锰酸钾等都是常用的强氧化剂,会继续氧化I2⑤.⑥.用CCl4多次萃取、分液⑦.加入几滴淀粉溶液,滴加Fe2(SO4)3溶液,振荡,溶液变蓝,说明滤液中含有I-【解析】【分析】海水制盐所得到的卤水中提取碘,根据资料Ⅰ可知步骤①亚硝酸钠有氧化性,碘离子有还原性,在酸性条件下二者发生以下氧化还原反应:,此过程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活性炭将碘单质吸附,方案甲中利用碘单质易升华的特性,将其加热升华、冷凝结晶使其分离;方案乙中先用浓碳酸钠溶液吸收碘单质,发生反应:,步骤③加入稀硫酸发生以下反应:,将碘单质萃取、分液后可得粗碘。【详解】(1)根据资料Ⅰ可知亚硝酸钠具有氧化性,碘离子具有还原性,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碘单质和水,离子方程式为:;(2)方案甲中利用碘单质易升华的特性将其分离,分离操作X为升华或加热、冷凝结晶,故答案为升华(或加热)、冷凝结晶;(3)氯气、酸性高锰酸钾等都是常用的强氧化剂,会继续氧化碘单质,根据资料Ⅰ亚硝酸钠仅能把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故该工艺中选择价格较高的NaNO2做氧化剂,故答案为氯气、酸性高锰酸钾等都是常用的强氧化剂,会继续氧化I2;(4)根据资料Ⅲ方案乙步骤②用浓碳酸钠吸收碘单质发生下述反应:,故答案为:;(5)A.步骤③加入稀硫酸发生以下反应: ,单质碘易溶解于四氯化碳、苯等有机溶剂中,故答案为用CCl4多次萃取,萃取之后分液,将有机层和无机层分离,故答案为分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