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

ID:83029701

大小:1.24 MB

页数:10页

时间:2023-09-19

上传者:老李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6页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7页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8页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9页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_第10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济南市2022年高一学情检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继承与发展了古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材料表明“古丝绸之路”()A.是汉武帝进攻匈奴的南北通道B.是唐朝时期连接日本的海上通道C.是为运输丝绸而开通的专用通道D.是沟通中西贸易交流的大通道2.某同学在整理笔记时,整理了以下词语:“三国鼎立”“南北朝”“江南地区开发”“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据此判断该同学的学习主题应是()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3.唐太宗“励精为理,至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材料描述的社会状况被称为()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4.《梦粱录》记载,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材料反映的是临安()A.农业的发展B.手工业的兴盛C.对外交往的频繁D.商业贸易的繁荣5.“古代中国通过这种考试制度,所有贤能的人都给招募到小心地保持考试制度纯洁性的政府中来,这种考试制度十分公正,因此即使是国家最贫穷的人,并没有设置任何不公正的障碍来阻挠他的提升。”下列对“考试制度”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扩大了政府的统治基础B.隋唐时期形成和完善C.两宋时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D.明清时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6.如图为某朝代疆域图。关于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1A.西域开始归属中央政权B.在山东、山西、河北设立了行中书省C.西藏正式归属了中央政权D.设置了台湾府,隶属福建省7.“舍己救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血战歼倭,勋垂闽浙”“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以上语句分别描述的人物是()A.玄奘戚继光郑成功B.鉴真戚继光郑成功C.鉴真郑和李自成D.玄奘郑和李自成8.这部书把各生产部门分为18类,涵盖了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在具体介绍各种物品、生产工具流程时,绘有120多幅插图,描绘了各行业劳动人民的形象。据此判断该书是()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9.如图为五口通商示意图,这一局面最早应出现在()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0.李鸿章奏章:“自同治元年臣军到沪以来,设局(创办企业)铸造开花炮弹,以资攻剿,甚为得力。”他“创办的企业”应是()A.江南制造总局B.轮船招商局C.湖北织布局D.汉阳铁厂11.辛亥革命目标不只是推翻一个专制王朝,而是一次试图向专制制度发起攻击、用先进社会制度代替落后社会制度的革命。所以辛亥革命与以往革命的不同在于()

2A完成了改朝换代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C.传播了马克思主义D.使中国摆脱了民族危机12.陈独秀、胡适等人成为白话文运动的中坚。“欲救亡图存,必先兴教育、开民智;而文言文晦涩难懂,当时中国五亿人中,能文言者不过百分之一,不可能成为普及思想、教育民众的利器。”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的根源是()A.得到了陈独秀、胡适等人的支持B.白话文通俗易懂,比文言文先进C.有利于文化的大众化与新思想的传播D.20世纪初文言文已经被人们所抛弃13.“秋风急雨愁云乱,起义工农到三湾。暴动惊传湘赣岭,英雄直上井冈山,”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古田会议D.北伐战争14.针对如表中的情况,我国采取的相应策略是()人均产量中国(1952年产量)美国(1950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钢产量2.37千克538.3千克4千克发电量2.76千瓦时2949千瓦时10.9千瓦时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B.公私合营,实行赎买政策C.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D.引进外资,设立经济特区15.“这个会是老百姓说话的地方,是老百姓的代表说话的地方。我们老百姓能够选出政府来,替我们自己办事,这是我们中国老百姓一百多年来奋斗流血所要争取的目标。这个目标现在达到了!”这段话反映了我国的()A.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政府的成立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6.“如果单纯从小农经济做文章,希望在个体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通过农业技术改进、小型水利、改良农具、贷款扶助以及减免税收等等措施,来达到大规模地发展农业生产,大量增产粮食,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要,这种希望是难以实现的,甚至是不可能实现的。”为此,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土地改革B.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建立“人民公社”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17.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姓“资”姓“社”的标准等问题,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被称为()

3A.真理标准的大讨论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C.拨乱反正D.南方谈话18.学习历史需要辨别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下列实物史料属于吉代希腊的是()A.胡夫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C.帕特农神庙遗址D.《十二铜表法》铜板19.如图中反映了某一国家的分裂情况。据图判断,该国家是()A.罗马帝国B.法兰克王国C.拜占庭帝国D.阿拉伯帝国20.关于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论述,正确的是()A.是对古典文化的简单“复兴”B.要求建立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C.采取复兴古代埃及文化的方式D.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21.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段话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A.市场的不断扩大B.蒸汽机的改良与应用C.工场手工业效率低下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22.1870年,三菱还只是一个拥有三艘小船的默默无名的小公司。但是,它很快获得了明治政府委托经营的13艘轮船和海上军事运输业务:一年后,政府干脆将这13艘轮船送给了三菱,每年还拨给经营补偿费。这是因为()A.明治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B.明治政府推行侵略扩张政策C.三菱公司运营不善,需要政府扶持D.三菱公司垄断了轮船贸易23.关于罗斯福新政,威廉·本内特写道:“数千年轻的男人临时居住在窝棚里,从事诸如修建……

4长途铁路这样的工程……虽然挣得不多,但他们的健康能够得到保证,重要的是,有一种成就感。”这项措施是()A.整顿金融体系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C调整农业政策D.推行“以工代赈”24.为了恢复战后西欧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并“削弱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在1947年,美国()A.出台了杜鲁门主义B.提出了马歇尔计划C.建立了北约D.成立了联邦德国25.为庆祝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召开,某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特别发行一套“体育促进和平邮票”,体现了冬奥会团结全世界最优秀的冬季运动员,在和平友好、互相尊重的氛围中竞赛的主旨。该国际组织是()A.国际联盟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C.联合国D.欧洲联盟二、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所反映的历史趋势,并对这一趋势进行简要的评价。(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提取战国时期、秦朝时期在政治局面、经济发展、思想文化方面的相关信息,予以简要说明。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甲午战争的结局,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加大侵略中国的胃口。列强认为瓜分这个东方巨人“遗产”的时机已经到来,便纷纷在中国占领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甲午战争的失败,也给中华民族猛烈的警醒,都认为中国应该有所变革。这样革命和维新两股力量成为甲午以后推动中国变革的主要力量。

5——摘自张海鹏《甲午战争的历史影响》材料二抗日战争大事纪(部分)时间大事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1937年8月至11月淞沪会战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8年5月至6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演讲1940年下半年百团大战1944年至1945年初在美国、英国连续打击下,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次日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动进攻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午战争后中国遭遇民族危机,并指出甲午战争后“中国有所变革”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人民最终能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重要因素。(3)归纳上述两则材料,对比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次对日战争的不同结局,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摘自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材料二

6材料三《土地法令》宣布立即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地主的田庄以及一切皇族、寺院和教会的土地,连同所有耕畜、农具、农用建筑及其附属物,一律收归国有,由乡土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无偿转让给耕种土地的劳动者使用。同时,《土地法令》还规定,普通农民和普通哥萨克(生活在乌克兰、俄罗斯南部的游牧社群)的土地概不没收。——摘自李世安、宋玥《俄国农民与十月革命》(1)根据材料一,指出《权利法案》在哪些方面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限制?从此英国确立了何种政体形式?(2)材料二中的示意图与美国哪个文献有关?请结合所学知识对文献内容和地位加以简要说明。(3)根据材料三判断这次革命的性质。分析实行“立即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而“普通农民和普通哥萨克的土地概不没收”的原因。

7济南市2022年高一学情检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题答案】【答案】D【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A【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B【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A【10题答案】【答案】A【11题答案】【答案】B【12题答案】【答案】C【13题答案】【答案】B【14题答案】

8【答案】A【15题答案】【答案】D【16题答案】【答案】B【17题答案】【答案】D【18题答案】【答案】C【19题答案】【答案】B【20题答案】【答案】D【21题答案】【答案】A【22题答案】【答案】A【23题答案】【答案】D【24题答案】【答案】B【25题答案】【答案】C二、非选择题【26题答案】【答案】(1)趋势: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评价: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2)战国时期:政治局面:诸侯争霸;经济发展:封建经济产生、发展;思想文化:百家争鸣的局面。秦朝时期:政治局面:中央集权制建立;经济发展:统一货币,度量衡,推动了经济发展;思想文化: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27题答案】【答案】(1)危机: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

9表现:康有为、梁启超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孙中山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2)因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确的理论指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正面战场的抗战;敌后战场的抗战;全民族的团结抗战;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3)结论:民族团结是胜利的基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28题答案】【答案】(1)限制:法律的废止;征税权;军队征募与维持,议员的选举。政体:君主立宪制。(2)文献:1787年宪法。内容: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地位: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3)性质:社会主义革命。原因:争取农民和普通哥萨克的支持,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