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2943694
大小:182.6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3-09-25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医学院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试行)第一条培养目标一、培养热爱医疗卫生事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的临床医师。二、掌握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临床分析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表达能力与医患沟通能力。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常见多发病诊治工作。三、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临床研究能力和临床教学能力。四、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和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第二条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第三条培养方式培养采用理论学习、临床轮转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临床轮转为主。培养过程应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进行,同时重视学位课程学习、以及临床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全面培养。第四条课程学习与考核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组成,总学分要求为20学分,学位课程要求总学分应不少于16学分。学位课70分合格,选修课60分合格。一、公共必修课(5学分)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学时2.0学分2、自然辩证法18学时1.0学分3、英语综合与听说40学时2.0学分二、专业基础课(6学分,从以下选)1、临床技能培训(必修)40学时2.0学分2、医学统计学(必修)30学时1.5学分3、临床流行病学30学时1.5学分第1页共4页
14、临床病理学20学时1.0学分5、医学影像学20学时1.0学分6、临床解剖学20学时1.0学分三、专业课(5学分)各培训医院进行专业及相关学科的理论课教学,开设2门专业理论课程(专业进展课60学时3学分、专业英语30学时2学分),共计5.0学分。四、选修课(4学分)1、医学科研方法学24学时1.0学分2、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18学时1.0学分3、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18学时1.0学分4、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20学时1.0学分5、医学法律法规18学时1.0学分6、循证医学20学时1.0学分课程教学可采取集中授课、网络教学、专题讲座等方式相结合。考核可采取笔试、读书报告等多种方式。在临床轮转期间,每月安排不少于两个半天的集中学习,以讲座、教学研讨会、案例分析等方式,学习各相关学科的新进展、新知识。第五条临床能力训练和考核一、临床能力训练以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为主,应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公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临床轮转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国卫办科教发〔2014〕48号)进行,实际培训时间应不少于33个月,达到各专业培训标准细则的要求。二、临床能力考核主要考核研究生是否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严格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过程考核和结业考核进行。第六条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训练一、科研能力训练研究生应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收集、病例观察、医学统计、循证医学等科学研究方法。能够熟练地搜集和处理资料,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科学分析和总结,研究解决问题,探索有价值的临床现象和规律。开题报告应于第三学期末之前完成。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阅读文献资料,第2页共4页
2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选题,写出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选题应从临床实际出发,紧密结合临床需求,体现临床医学特点,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鼓励与专业最新进展密切相关的自主选题。考核专家小组就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是否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等方面进行评议。研究生进入课题研究阶段后,在导师指导下严格进行科研能力的训练,在第四学期末之前完成中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研究生思想政治表现、学位课程完成情况和课题进展情况,同时研究生还须报告临床轮转和临床能力训练及考核情况。二、教学能力训练研究生应参加教学查房、病例讨论会、专题讲座、小讲课等教学工作;能够参与见习医生、实习医生和低年资住院医师的临床带教工作。第七条学位论文与答辩一、学位论文形式。学位论文可以是研究报告、临床经验总结、临床疗效评价、专业文献循证研究、针对临床问题的实验研究等。二、学位论文要求。学位论文应符合学术规范要求。论文作者必须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和科研诚信原则。学位论文必须由研究者独立完成,与他人合作完成的学位论文需注明作者在其中的贡献度和具体研究内容。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研究资料和数据具有可溯源性。对涉及国家机密和尚不能公开的研究结果,以及临床研究报告论文中涉及研究对象隐私和权益等问题,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三、学位论文答辩。按照学校有关学位论文答辩的具体要求和程序规定,组织论文答辩。第八条学位申请与授予一、申请条件1、完成学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各项要求;2、取得《医师资格证书》;3、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4、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5、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xx医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第3页共4页
3二、学位授予研究生达到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位授予条件后,向学校学位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第九条分流机制学校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对不适宜继续按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研究生进行合理分流。一、第二学年内未获得《医师资格证书》,根据学生意愿,可安排其转入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渠道,但应按照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完成学位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二、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通过学位课程考核或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一年。三、对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获得《医师资格证书》、完成学位课程考核,但未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者,可对其进行毕业考核和论文答辩,准予毕业。毕业后三年内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者,可回学校申请硕士专业学位。第十条组织管理由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统筹负责研究生教育和管理,硕士研究生同时也是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须接受学校和培训基地管理,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包括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和临床能力训练指导医师,分别负责学位论文指导和临床带教工作。各轮转科室成立指导小组,负责指导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训练。第十一条本方案从2015级研究生开始执行。未尽事宜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进行补充和修订。第4页共4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