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2417700
大小:289.47 KB
页数:6页
时间:2023-09-27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测试-- 高中历史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第23课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通史课程在各大学受到重视。傅斯年等提出了“书生何以报国?”的问题。钱穆强调“国史应成为一种国家和国民的教育。”这反映了( )A.传统史学体系走向崩溃B.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C.学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D.大学教育自主性的缺失2.1931年秋,南开大学编印了大,中,女,小四学部通用教材《东北地理教本》,包括地理、行政、交通、富源、工业、商业、辽东半岛日本租借地、中东铁路公司与南满铁路公司、东北与国际之关系等15章。同时将东北研究会工作及计划、国内外研究东北各机构概况作为附录。这一做法( )A.推动全民族抗战的进程B.揭露日本侵占东北的罪行C.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D.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3.1932年,梅兰芳以梁红玉抗金的故事为题材,编演了《抗金兵》这一剧目,梅先生的表演活灵活现,出神入化。在南京上演时,观众为了看这个戏,买票的时候把售票窗口挤坏了。在嘉兴南门梅湾戏院演出时,人山人海,万人空巷。《抗金兵》演出的成功梅兰芳饰梁红玉A.说明当时京剧的群众基础广泛而深厚B.体现了群众对梅兰芳艺术造诣的推崇C.源于艺术水平与时代要求的共同作用D.证明经济发展推动文化需求日益旺盛
14.下图为1934年刊登于《大上海图画杂志》的一幅漫画,名称为《国庆日的版图》。图中文字分别为“国庆”、“国耻”左下角文字为“亚光挥泪作”。下列对该漫画创作背景表述正确的是A.国民党被迫宣布实行宪政B.中国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C.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D.日本加紧对华北地区侵略5.1934年4月,宋子文在《建设西北》一文中说:“建设西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命线,西北人民所负之责任,不仅是充实本身的利益。”对建设西北理解准确的是A.旨在矫正区域经济不平衡格局B.国民党政府坚持内战方针不变C.把西北建设与国防战略相结合D.巩固西北在抗战中的主体地位6.1935年4月1日蒋介石在贵阳首次提出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设想,并强调这是一个“整个的根本的方案,而非局部的临时的办法”。目的就是要“挽救今日民族之危急与解除全国民众之痛苦”,这反映了国民政府A.以经济建设为工作中心B.对抗战经济准备的思量C.力图实践实业救国思潮D.认识到民族矛盾占主导7.1935年12⽉,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上做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论证了建立统⼀战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毛泽东提出建⽴统⼀战线的主要依据应是A.社会主要⽭盾的变化B.中共革命理论的成熟C.革命主要任务的变化D.工农群众⼒量的发展8.1936年5月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全国发出了《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对象。这说明,当时( )A.中共中央联蒋抗日方针实现B.中共全面抗战路线正式形成C.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D.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
29.1936年7月颁布的《小学中高年级劳作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劳作科”的教学内容之一为“关于衣、食、住、行各种生活需要物品及游戏、娱乐、教学、军事等需要用具原料,制作法等的调查、观察、研究等”。该新规的出台( )A.是为了应对经济大萧条B.打破了忽视动手能力的传统C.有适应抗战需要的考量D.意在从全国层面推动工业化10.1936年7月,某救国会发出联合声明:“在联合战线上的各党各派,尽可以有不同的主张,政府和民众,中央和地方,也尽可以有不同的意见,只要在抗日救国的一点上,求得共同一致,大家相互宽容而不互相倾轧、互相攻击,联合战线就建立起来了。”该声明旨在A.发动各党派一致联合抗日救国B.强调反抗日军侵略的紧迫性C.阐述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途径D.积极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1.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称“国民党根本就是帝国主义压迫屠杀中国民众的保镖”;1936年9月,中共中央明确提出“目前的主要敌人是日帝,所以把日帝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据此可知A.国共第二次合作已经初步实现B.抗日统一战线的目标更加明确C.中国共产党重视整合社会力量D.国共两党之间矛盾正逐步消失12.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留蒋介石,以武力逼蒋抗日( )A.体现张杨二人受到中共抗日的感召B.表明国民政府的内战政策完全破产C.中共中央委派毛泽东亲自参加谈判D.事件和平解决,标志全国抗战开端13.1936年12月26日,蒋介石回到南京,发表通电说“自经此次事变(西安事变),我全国同胞一致爱护国家之热诚已显示伟大无比之力量。”这表明西安事变A.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B.彻底解决了国共两党之间的分歧C.推动了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出现D.激发了国人抗日救亡的家国情怀14.为扩大红军的社会影响力,1936年8月—1937年2月,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发动参与长征的全军干部积极投稿,编制了一部关于长征的集体作品《两万五千里》。但该作品完成以后,并没有大量公开刊印,只是在党内高级干部中小范围传阅。这主要是因为( )A.国内政治局势发生重大变化B.西北地区印刷技术较为落后
3C.中国共产党的处境日益恶化D.红军致力于反“围剿”的斗争15.1937年7月7日之前,中国拥有了3935家现代工厂,1万余公里铁路,12条民航线路;国民政府收回了盐务主权,已经行使关税主权7年;棉稻麦也基本实现了自给。据此可知A.中国实现了现代化B.国民政府做好了对日战争的准备C.法币改革成效显著D.日本侵华打断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与日本政府的政策无关,是日本陆军先遣部队关东军所发动的战争。政府和军部中央都不愿扩大事端,但关东军却不予理会,对政府弱势外交方针不满的国民却热烈地支持关东军的行动,并捐献220万元给陆军。——摘自日本历史教科书扶桑社2001年版材料二 政府现在既以此案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以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摘自国民政府《告全国民众书》(1931年9月)材料三 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立刻撤退占领东三省的海陆空军!自动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反对帝国主义进攻苏联,武装拥护苏联!反对帝国主义国民党进攻苏区与红军,拥护苏区与红军!反对世界第二次大战!打倒各派国民党,打倒一切军阀!——摘自1931年9月2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教科书陈述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驳斥。(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九·一八”事变后,国、共两党的对日主张并简评影响。
4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田汉,现代戏剧奠基人,诗人和剧作家,湖南长沙人。1930年,田汉加入左联,积极推进革命戏剧的发展。1932年,田汉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上海电通影业公司准备拍摄一部以义勇军抗日卫国为题材的电影。田汉当时赶写出十数页纸的剧本梗概,题名为《凤凰的再生》。不久,田汉便被国民党抓捕入狱。后来,夏衍将田汉那十多页纸的剧本稿改写成电影台本,并征得在囚禁中的田汉同意,改名为《风云儿女》。《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这歌词是田汉写在最后一页纸上的。——摘编自黄天《起来!我们的国歌》(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田汉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社会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田汉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
51.C2.D3.C4.D5.C6.B7.A8.D9.C10.A11.B12.A13.C14.A15.D16.(1)原因:九一八事变是关东军的自主行为;日本国民的狂热支持。驳斥:日本教科书的编写体现了日本政府的国家意志;书中将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归咎于关东军和普通民众,是为日本政府和军部开脱战争罪责;实质上蚕食、吞并中国,是近代日本统治集团制定的长久国策;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严重影响日本的发展;日本为摆脱困境,急于掠夺中国资源,成为日本社会的共识;基于侵华战争失败的事实,日本教科书回避事件真相,反映了战后日本社会尚未根除军国主义思潮,缺乏对战争的深刻反思,逃避应承担的历史责任。(2)主张:国民党政府对日军实行不抵抗政策,寄希望于国际组织调停中日矛盾;中共及时发表抗日宣言,积极抗日。影响:国民党对日军侵略东北,实行妥协退让,导致东北三省沦陷;刺激日军侵华野心,加剧了中华民族的危机;不利于抗日斗争的开展。中共率先发出抗日救国的强音,组织领导了艰苦卓绝的东北抗战,成为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成功钳制住大批日军入关南下的进程;有力打击侵华日军,极大提高和鼓舞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有力支援配合了全国抗战。17.(1)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左翼革命文学的影响(2)爱国:追求革命与进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