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建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

上海市建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

ID:83638563

大小:1.23 MB

页数:11页

时间:2025-01-03

上传者:老李
上海市建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1页
上海市建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2页
上海市建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3页
上海市建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4页
上海市建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5页
上海市建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6页
上海市建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7页
上海市建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8页
上海市建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9页
上海市建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上海市建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建平中学2021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80分)1.美国学者大卫·查普曼在解读了中国古代钻木取火、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夸父追日和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后说:“中国人听着这样的神话故事长大,传承这样的文化遗传基因……这是他们屹立至今的原因”。查普曼意在强调A.很多神话故事在历史上往往是难于考证B.道家思想有其历史渊源C.中华文明改造自然勇于抗争的不屈意志D.中国文化特有的延续性2.从采集、渔猎向农耕、畜牧的转变,是人类历史上生产方式的第一次变革,这一变革出现的时间距今约A.一万年B.五千年C.三千年D.两千年3.早在西周时期,人们为了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每年到郊外祭祀土地神和谷物神,即祭祀社稷。社就是土地神,稷就是谷物神。后来,社稷逐渐成为国家的代称。据此可知A.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文化B.中华文化起源于祭祀C.中华文化植根农耕文明D.重农抑商理念的萌发4.具有“社会动荡中的大变革”“思想活跃的多元文化”特征的时代是(  )A.殷商社会B.春秋战国C.秦汉帝国D.宋元时期5.对于战争的看法,孟子提出“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墨子认为“春则废民耕稼数艺,秋则废民获敛”。由此可知两者A.对战争持反对的态度B.维护百姓的根本利益C.具有一定的民本思想D.继承和发展仁的思想6.春秋战国时期,以下现象或价值观最可能受当政者欢迎的是A.无为而治B.争功逐利C.礼乐教化D.仁义道德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确立于A.公元前3世纪初期B.公元前3世纪末期C.公元前2世纪初期D.公元前2世纪末期8.下图是藏于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的秦砖,上刻“海内皆臣”,其中反映的信息主要是 A.国家统一,皇帝集权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C.交通发达,水陆并用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9.据司马迁《史记》等记载,胡亥当政时期法令和吏治严苛、赋敛无度、百姓困穷而皇帝却不收容救济。近年湖南出土的《秦二世元年十月甲午诏书》则展现出胡亥重视赦免罪人、“德惠”吏民的皇帝形象。这说明A.秦亡的传统认识已被颠覆B.研究历史需多重证据C.出土文献相对更具可信度D.秦末的历史得到厘清10.秦汉政权更替的形式属于A.周边民族入侵B.社会底层革命C.权臣逼宫禅让D.地方坐大替代11.下图为西汉某时期丞相出身的统计图。其变化反映出A.“汉承秦制”未有改变B.察举制注重人才的出身C.“推恩令”的效果显著D.儒学的政治影响力加强12.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13.“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卷首的这句话体现了作者的A.天命史观B.循环史观C.英雄史观D.进步史观14.如表是小明同学以王朝相似点归纳的专题。它们的相似点是(  )①东周②曹魏③东汉④北魏A.都城B.疆域C.开国者身份D.治国思想15.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A.玄武门之变B.安史之乱C.黄巢起义D.靖康之变16.下为“虎溪三笑”图,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相携访问在庐山修行的高僧慧远,归途中三人谈笑而行,送客的慧远不觉间跨越其自我禁足的虎溪,三人因之相视大笑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朝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这说明当时A.佛道的兴盛B.三教合流C.儒学式微D.理学形成17. 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种新的赋税制度是指()A.租调制B.均田制C.租庸调制D.两税法18.文成公主入藏,增进了汉蕃两族的友谊,这一历史佳话出现在A.唐太宗统治时期B.唐高祖统治时期C.唐玄宗统治时期D.武则天统治时期19.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20.如图是宋代诗人分布图,据此判断影响宋代诗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宋代①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②政治中心的东移南迁③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④科举取士以诗赋为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1.某同学在学习11世纪初期的北宋史时画了一幅漫画,漫画中的“我们”是指。A.辽B.西夏C.金D.元22.宋代金盈之在描绘汴京城景象时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这一描绘反映出当时A.商业发展市场繁荣B.各地交通拥堵严重C.政府放弃市场监管D.休闲娱乐成为时尚23.“废沉丞相”、“锦衣卫”、“东厂”、“西厂”、“文字狱”是一个朝代的关键词,则这个朝代最有可能是()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24.明清时期,在《东周列国志》《二十四史通俗演义》等历史通俗演义小说中,孔子不再是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君王形象,而被塑造为一个既食人间烟火又顾及眼前利益,同时讲究灵活变通的人物形象。这一形象的变化A.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孔子B.意在颠覆正统的孔子形象C.符合市井民众的审美情趣D.反映了主流价值观念嬗变25.某同学参加主题为“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研究性学习,负责的任务是“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他应采用的论据包括①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②形成了全国性商品市场③城镇商业呈现繁荣的景象④官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6.如果要求你在以下书目中找出述及鸦片战争的著作来阅读,应选择()①《利玛窦中国札记》②《英使谒见乾隆纪实》③《中国通商口岸:贸易与最早的条约港》④《天朝的崩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7.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由于A.“西学东渐”的深入B.民族危机的加深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思想解放的推动28.“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与歌谣相关的史实为()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D.义和团运动29.下图是1908年《戊申全年画报》刊载的一幅漫画,画中文字为“对外笑容,对内怒容”。该漫画巧妙地将两种表情结合在一张画上。这幅漫画意在A.批评列强对华采取双重标准B.抨击北洋政府对内独裁对外妥协 C.讽刺清廷已沦为洋人的朝廷D.建议政府应采用灵活的统治策略30.某同学对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通过画时间轴的方式呈现出来,图中①、②分别为A.湖北军政府成立;同盟会成立B.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C.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31.《卿云曲》曾被选为中华民国的国歌,歌词为:“卿云烂兮,漫漫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简短的歌词颂扬了辛亥革命A.推翻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推动社会生活习俗的迅速进步C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D.完成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2.武昌起义“第一枪”到底由谁打响,历来众说纷纭。如表列举了相关观点,据此可以得出出处观点首义人士胡祖舜回忆城外起义总指挥李鹏升指挥罗金玉打响了武昌首义第一枪,时间是10月10日晚上6时零5分孙中山《建国方略》为自存计,熊秉坤首先开枪发难史学家章开沅等主编《辛亥革命史》届时,罗金玉首发一枪,辎重队革命者即将马草房点燃,举火起义A.当事人的回忆接近史实B.革命家的观点具有权威性C.史学家的著作更为可信D.历史研究应准确考证史料33.请选出下图中A处或C处相关的重大活动,并指出东交民巷使馆区的设置源于哪一条约的规定。() A八国联军入京、《辛丑条约》B.义和团运动、《马关条约》C.五四运动、《辛丑条约》D.五四运动、《北京条约》34.“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与材料描述有关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35.陈独秀曾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一一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陈独秀意在指出中共二大时A.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了成熟B.明确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C.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D.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36.在欢庆胜利的时刻,周恩来庄严宣告:“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这里的“起义”指的是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广州起义D.秋收起义37.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称誉的“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指的是A.北伐战争B.秋收起义C.红军长征D.挺进大别山38.“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遵义会议B.中共诞生C.五四运动D.挺进中原39.历史地图与历史学习关系密切。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 A.揭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B.使我国大部分国土沦于敌手C.加快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D.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40.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标志中国十四年抗战和全面抗战开始的对应事变分别是:①九一八事变②西安事变③卢沟桥事变④八一三事变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二、非选择题(20分)《海国图志》与《瀛寰志略》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是魏源的《海国图志》(1842年初版),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数年之后,徐继畬的《瀛寰志略》(1848年初版)也付梓问世,成为又一部介绍世界地理的著作。《海国图志》《瀛寰志略》海国:中国以外四周环海,其他海外各国分为海岛之国与海岸之国(与中国在地域上相连的国家)瀛寰:大海所围绕的陆地有全球图、亚细亚总说而无中国和朝鲜清朝全图置于亚洲总图之后,后经友人提醒,置于亚洲总图之前根据距离中国远近分全球为六大洋、四大洲。中国居于“亚细亚之东南” 叙述英国状况用“英夷”、“英首”称谓叙述英国状况用“英吉利”、“英官”称谓“以夷制夷、以夷款夷、师夷长技以制夷”三策“米利坚合众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41.为何近代中国会出现这两部地理著作?42.《海国图志》与《瀛寰志略》有何不同?4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这两本地理著作的差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