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36266
大小:1.74 MB
页数:20页
时间:2025-01-03
《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定安县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定安县2023-2024学年高三联考(一)生物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上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中,中国企业成为大赛最大饮料赞助商,各种功能性饮料可为运动员补充水、能量、无机盐等。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A.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乏铁,不能合成血红素引起的B.镁是构成类胡萝卜素的成分之一,缺镁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C.当运动员大量出汗后只需要补充体内丢失的水分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之一,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大量摄入碘【答案】A【解析】【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有的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的无机盐还参与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详解】A、铁是构成血红素的元素,体内缺乏铁,不能合成血红素,造成缺铁性贫血,A正确;B、Mg是叶绿素的成分,叶绿素能吸收光能,缺Mg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B错误;C、当运动员大量出汗后,会丢失水分和无机盐,需要补充体内丢失的水分和无机盐,C错误;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常在食盐中加碘可以预防缺碘引起的疾病,但在摄碘的过程中一定要控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健康,D错误。故选A。2.在新冠肺炎防疫期间,有医务工作者建议大家多摄入高蛋白食物,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第20页/共2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定安县2023-2024学年高三联考(一)生物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上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中,中国企业成为大赛最大饮料赞助商,各种功能性饮料可为运动员补充水、能量、无机盐等。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A.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乏铁,不能合成血红素引起的B.镁是构成类胡萝卜素的成分之一,缺镁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C.当运动员大量出汗后只需要补充体内丢失的水分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之一,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大量摄入碘【答案】A【解析】【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有的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的无机盐还参与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详解】A、铁是构成血红素的元素,体内缺乏铁,不能合成血红素,造成缺铁性贫血,A正确;B、Mg是叶绿素的成分,叶绿素能吸收光能,缺Mg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B错误;C、当运动员大量出汗后,会丢失水分和无机盐,需要补充体内丢失的水分和无机盐,C错误;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常在食盐中加碘可以预防缺碘引起的疾病,但在摄碘的过程中一定要控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健康,D错误。故选A。2.在新冠肺炎防疫期间,有医务工作者建议大家多摄入高蛋白食物,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第20页/共2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蛋白质是主要的能源物质B.人体可肠道直接吸收食物中的蛋白质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某些蛋白质如抗体可以帮助人体抵御新冠病毒【答案】D【解析】【分析】蛋白质的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即结构蛋白,如羽毛、头发、蛛丝、肌动蛋白;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③传递信息,即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④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⑤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详解】A、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蛋白质只是可以作为能源物质,不是主要的,A错误;B、人体直接可以吸收食物中蛋白质的彻底消化产物——氨基酸,不能直接吸收蛋白质,B错误;C、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C错误;D、某些蛋白质如抗体,在免疫调节中可以帮助人体抵御新冠病毒,D正确。故选D。3.如图为某次光合作用色素纸层析的实验结果,样品分别为新鲜菠菜叶和一种蓝细菌经液氮冷冻研磨后的乙醇提取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研磨菠菜时加入CaCO3使研磨更充分B层析液可采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代替C.可以在敞开的烧杯中进行层析D.该实验验证了该种蓝细菌没有叶黄素和叶绿素b【答案】D【解析】【分析】绿色植物第20页/共2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叶绿体中含有四种色素,纸层析后形成的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为: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根据题中所给图片,菠菜为绿色植物,其经纸层析后从上到下依次含有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这四条色素带;而蓝细菌为原核生物,只含有叶绿素a和胡萝卜素,对应蓝细菌的分离色素条带,从上到下依次时胡萝卜素、叶绿素a。【详解】A、研磨时加入CaCO3是为了保护叶绿素,而加入二氧化硅才是为了研磨的更充分,A错误;B、层析液是由石油醚、丙酮和苯混合而成,也可以用92号汽油代替,B错误;C、进行层析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层析液挥发,需要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C错误;D、以菠菜的纸层析色素条带为参照,其层析后形成的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为: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而蓝细菌的纸层析结果中只能找到对应的第一条色素带(胡萝卜素)和第三条色素带(叶绿素a),即实验验证了该种蓝细菌没有叶黄素和叶绿素b,D正确。故选D。4.定安仙沟因为“动动”牛肉享名,若牛的肌细胞内有m种不同序列的DNA分子,苜蓿草叶肉细胞中有n种不同序列的DNA分子。当牛摄入大量苜蓿草后,牛肌细胞的细胞核内含有不同序列的DNA分子的种类是()A.小于mB.等于mC.大于mD.m+n【答案】A【解析】【分析】真核细胞内,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少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详解】当牛摄入大量苜蓿后,苜蓿中的核酸将被分解为核苷酸被牛吸收,即苜蓿的不同序列的DNA分子不会影响牛细胞内DNA分子的种类。又由于牛肌细胞内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另外在线粒体中也有少量分布,因此牛肌细胞的细胞核内含有不同序列的DNA分子的种类小于m种,A正确,BCD错误。故选A。5.紫杉醇是目前发现的举世瞩目的“抗癌明星”,它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分裂。紫杉醇脂质体是将紫杉醇药物包封于具有类细胞结构的脂质体微粒中而形成的微型囊泡体,它能减少药物的治疗剂量和降低药物的毒性,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第20页/共2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脂质体形成的微型囊泡体中运输的药物是脂溶性药物B.脂质体膜和细胞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C.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与癌细胞融合后释放药物抑制其增殖D.脂质体与细胞膜发生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答案】C【解析】【分析】脂质体的主要脂质成分是磷脂,可能含有少量的胆固醇;细胞膜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动物细胞膜还有少量胆固醇。【详解】A、紫杉醇脂质体是将紫杉醇药物包封于具有类细胞结构的脂质体微粒中而形成的微型囊泡体,因此微型囊泡体中是亲水头部,运输的药物是水溶性药物,A错误;B、脂质体膜没有蛋白质,与细胞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差别较大,B错误;C、紫杉醇脂质体作为紫杉醇药物载体,与癌细胞融合后释放紫杉醇,紫杉醇能抑制癌细胞有丝分裂,C正确;D、脂质体与细胞质膜发生融合,依赖于膜结构的流动性(组成膜的磷脂和大多数蛋白质可以运动),D错误。故选C。6.易位子是一种位于内质网膜上的蛋白质复合体,其中心有一个直径大约2纳米的通道,能与信号肽结合并引导新合成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未正确折叠,则会通过易位子运回细胞质基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新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时未直接穿过磷脂双分子层B.从内质网运往高尔基体的蛋白质也是通过易位子进入高尔基体的C.易位子与核孔均具有运输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的能力D.易位子进行物质运输时具有识别能力【答案】B【解析】第20页/共2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分析】内质网是对来自核糖体合成的多肽进行进一步加工,高尔基体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分装和分泌。【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内质网膜上有一个直径大约2纳米的通道,能与信号肽结合并引导新合成多肽链进入内质网,所以新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时未直接穿过磷脂双分子层,A正确;B、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正确折叠,则会运往高尔基体,该过程是通过囊泡运输的,在内质网中未正确折叠,则会通过易位子运回细胞质基质,B错误;C、易位子是一种位于内质网膜上的蛋白质复合体,能控制某些大分子物质的进出,与核孔的功能一样,具有运输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的能力,C正确;D、易位子能与信号肽结合并引导新合成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未正确折叠,则会通过易位子运回细胞质基质,所以易位子进行物质运输时具有识别能力,体现了内质网膜的选择性,D正确。故选B。7.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②为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自由通过核孔B.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孔数目多,有利于DNA和RNA进出C.③是DNA与蛋白质的复合物D.人的细胞中RNA全部来自细胞核内的DNA【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①是内质网,②是细胞核的核孔,③是染色质,④是核仁,⑤表示核膜。【详解】A、图中②为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但核孔具有选择透过性,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不能自由通过,A错误;B、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重要通道,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孔数目多,有利于RNA等物质的进出,但DNA不能通过核孔,B错误;C、③是染色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C正确;D、DNA可以转录形成RNA,转录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还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因此人的细胞中RNA可以来自细胞核内的DNA转录,也可以来自线粒体中DNA转录,D错误。第20页/共2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故选C。8.下图模型表示植物叶内细胞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生理过程,能表示叶肉细胞净光合速率大于零的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详解】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该过程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而光合作用正好相反,即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叶肉细胞净光合速率大于零的应该是氧气有释放到外界的,而二氧化碳需要从外界吸收,D符合题意。故选D。9.下表是植物细胞在放入蔗糖溶液前,以及放入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后,细胞的形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第20页/共2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浸泡在甲溶液中的细胞,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B.浸泡在乙溶液中细胞的内外相等,没有水分子进出C.浸泡在丙溶液中的细胞出现质壁分离时,液泡内充满蔗糖溶液D.三种蔗糖溶液的浓度为甲溶液<乙溶液<丙溶液【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在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会失水皱缩,在低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会吸水膨胀。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溶液中植物细胞略有膨胀,乙溶液中植物细胞基本不变,丙溶液中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明显缩小,发生了质壁分离。【详解】A、与放入前的细胞形态对比,浸泡在甲溶液中的细胞,其液泡的体积明显增大,说明细胞液浓度大于甲溶液浓度,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逐渐减小,A错误;B、浸泡在乙溶液中的细胞,其液泡的体积基本不变,说明细胞液浓度等于乙溶液浓度,即细胞的内外渗透相等,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B错误;C、浸泡在丙溶液中的细胞出现了质壁分离,说明细胞液浓度小于丙溶液浓度,细胞失水,此时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间隙内充满蔗糖溶液,C错误;D、综上分析,三种蔗糖溶液的浓度为甲溶液<乙溶液<丙溶液,D正确。故选D。10.芒果是海南的热带水果之一,芒果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时,细胞呼吸突然增强至原来的35倍左右,而后又突然减弱,随后果实进入衰老阶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呼吸时,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B.成熟芒果若密封,则芒果糖类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细胞呼吸减弱时,第三阶段产生的H2O减少D.芒果的科学储藏方法是零上低温,适宜的湿度,低氧条件【答案】B【解析】第20页/共2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分析】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在氧气不足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吸收氧气,芒果果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详解】A、细胞呼吸时,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产生丙酮酸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A正确;B、成熟芒果若密封,则芒果进行无氧呼吸,芒果中糖类中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不彻底氧化产物酒精中,B错误;C、细胞呼吸第三阶段产生H2O,细胞呼吸减弱时,第三阶段产生的H2O减少,C正确;D、零上低温、低氧条件,能降低细胞呼吸速率,减少有机物消耗,有利于芒果的储藏,适宜的湿度,有利于水果保持水分,D正确。故选B。11.最近有关“酵素”的神奇作用在网上疯狂传播,宣扬酵素可以美容养颜、排毒减肥。甚至有人将酵素标榜为“破解人类健康的密码”,实际上酵素就是酶,同时添加了一些能够促进肠道吸收的膳食纤维。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的酵素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B.酵素可以减肥的机理可能是添加了一些能够促进肠道吸收的膳食纤维C.酵素的疗效受到pH影响D.应在最适温度下保存酵素【答案】D【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3、酶的作用机理: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详解】A、实际上酵素就是酶,酶具有专一性,不同的酵素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A正确;B、酵素就是酶,同时添加了一些能够促进肠道吸收的膳食纤维,推测酵素可以减肥的机理可能是添加了一些能够促进肠道吸收的膳食纤维,B正确;CD、酵素的化学本质是酶,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值的影响,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低温下酶活性较低,应该在低温下保存酵素,C正确,D错误。故选D。12.电鳐一次放电电压可达300-500V,足以把附近的鱼电死。据计算,1万条电鳐的电能聚集在一起,足够使1列电力机车运行几分钟。电鳐的发电需要消耗体内的ATP。如图是ATP第20页/共2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的结构及合成与水解反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2反应向右进行时,图1中c特殊化学键断裂释放出能量和磷酸B.电鳐细胞中图2反应向左进行时,所需的能量来源于细胞呼吸C.ATP与ADP相互转化迅速,细胞中储存大量ATP以满足对能量的需求D.图2反应向右进行时是放能反应,与其它吸能反应相关联【答案】C【解析】【分析】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特殊的化学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详解】A、图2反应向右进行时,即ATP水解时,图1中远离腺苷的c化学键断裂释放出能量和磷酸基团,A正确;B、电鳐细胞中,图2反应向左进行时,即ATP合成时,所需的能量来自于细胞呼吸,B正确;C、细胞中ATP含量很少,但ATP与ADP相互转化迅速,以满足对能量的需求,C错误;D、图2反应向右进行时,即ATP水解,能释放能量,是放能反应,其释放的能量用于其他吸能反应,与其它吸能反应相关联,D正确。故选C。13.研究发现肿瘤细胞中谷氨酰胺合成酸(GS)高表达,GS通过推动有丝分裂中期到后期的转化促进细胞增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肿瘤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具有细胞周期B.肿瘤细胞增殖过程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C.有丝分裂中期到后期的转化中DNA数量加倍D.研制GS合成抑制剂可有望治疗恶性肿瘤【答案】C【解析】【分析】1第20页/共2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细胞癌变的原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原癌基因: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须的,这类基因一旦突变或过量表达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抑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这类基因一旦突变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也可能引起细胞癌变。2、癌细胞的特征:①能够无限增殖;②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③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详解】A、肿瘤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具有细胞周期,而且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通常比正常细胞短,A正确;B、肿瘤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B正确;C、有丝分裂中期到后期的转化中由于着丝粒分裂,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DNA数量不发生变化,C错误;D、研制GS合成抑制剂,会抑制GS的合成,GS通过推动有丝分裂中期到后期的转化促进细胞增殖,因此研制GS合成抑制剂可望治疗恶性肿瘤,D正确。故选C。14.我国科学家裴端卿团队成功将人尿液细胞诱导转变为功能完善的神经干细胞,并在适当条件下分化为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干细胞分化为功能正常的神经细胞的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B.人体内的少突胶质细胞在自然条件下还可分化为神经干细胞C.神经干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D.大多数神经干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神经细胞的两倍【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详解】A、神经干细胞分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但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A错误;B、生物体内的细胞分化,一般不可逆,B错误;C、神经干细胞的自我更新方式是有丝分裂,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C正确;D、大多数神经干细胞处在分裂间期,而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神经细胞相等,D错误。故选C。15.自噬意为自体吞噬,是真核细胞在自噬相关基因的调控下利用溶酶体降解自身细胞质蛋白和受损细胞器的过程。在鼻咽癌细胞中抑制基因NOR1的启动子呈高度甲基化状态,NOR1蛋白含量低,而用DNA甲基化抑制剂处理后的鼻咽癌细胞,NOR1第20页/共2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基因的表达得到恢复,自噬体囊泡难以形成,癌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自噬在细胞废物清除、结构重建、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咽细胞癌变后,NOR1基因转录受到抑制,自噬作用增强C.细胞自噬作用受到相关基因调控,与细胞编程性死亡无关D.癌细胞增殖迅速,当处于营养缺乏状态时,可通过细胞自噬获得维持生存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为细胞编程性死亡。由题意分析,“在鼻咽癌细胞中抑癌基因NOR1的启动子呈高度甲基化状态,NOR1蛋白含量低,而用DNA甲基化抑制剂处理后的鼻咽癌细胞,NOR1基因的表达得到恢复,自噬体囊泡难以形成,癌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可知NOR1基因表达,则自噬体囊泡就难以形成。【详解】A、细胞自噬实现了细胞中物质的重新利用,因此细胞自噬在细胞废物清除、结构重建、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A正确;B、由题干信息知,鼻咽细胞癌变后,NOR1的启动子呈高度甲基化状态,NOR1基因转录受到抑制,NOR1蛋白含量低,则自噬体囊泡得以形成,则自噬作用增强,B正确;C、细胞自噬是真核细胞在自噬相关基因的调控下利用溶酶体降解自身细胞质蛋白和受损细胞器的过程,显然细胞自噬作用受到相关基因调控,与细胞编程性死亡有关,C错误;D、细胞自噬形成的产物对细胞有用则会被再利用,癌细胞增殖迅速,需要消耗更多的营养物质,当处于营养缺乏状态时,可通过细胞自噬获得维持生存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D正确。故选C。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16.囊性纤维病是一种严重的遗传病。正常人肺细胞内Cl-浓度低于细胞外,细胞膜上的CFTR蛋白能将Cl-运输至细胞外,可稀释粘液。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第20页/共2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由图可知,CFTR蛋白转运Cl-的方式是____________,该蛋白在转运过程中____________(填“发生”或“不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2)导致囊性纤维病发病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3)囊性纤维化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支气管中粘液增多,导致支气管反复感染和呼气道阻塞,呼吸急促。患者由于无法将氯离子运输至细胞外,导致水分子向细胞外扩散速度减慢。水分子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_方式进出细胞,支气管上皮细胞转运Cl-的方式跟这种方式的不同点主要是_____________。(4)CFTR蛋白属于_____________(填“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答案】(1)①.主动运输②.发生(2)患者的CFTR蛋白异常(3)①.协助扩散②.运输需要消耗能量(4)①.载体蛋白②.转运氯离子【解析】【分析】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主要为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气体分子和一些脂溶性的小分子可发生自由扩散;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钾离子出神经细胞和钠离子进入神经细胞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借助于载体进行顺浓度梯度转运;逆浓度梯度且需要载体和能量的小分子运输方式一般为主动运输。【小问1详解】据图可知,支气管上皮细胞在转运氯离子时,氯离子首先与CFTR蛋白结合,在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推动下,CFTR蛋白的空间结构(自身构象)发生变化,从而将它所结合的氯离子转运到膜的另一侧,CFTR蛋白转运Cl-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小问2详解】第20页/共2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据图分析,囊性纤维化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的原因是患者的CFTR蛋白异常,无法将氯离子主动运输至细胞外,导致细胞外氯离子浓度降低,水分子向膜外扩散速度减慢,支气管细胞表面的黏液不能被及时稀释,黏稠的分泌物不断积累。【小问3详解】水分子绝大多数是通过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运输,支气管上皮细胞转运Cl-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参与,因此支气管上皮细胞转运Cl-的方式跟水分运输方式的不同点主要是其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小问4详解】CFTR蛋白是一种转运氯离子的载体蛋白,因此作用是转运氯离子。17.如图①~④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2)分析①图和②图细胞,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MA分子数的比值分别是______________。(3)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4)请简述有丝分裂对于生物遗传的重要意义:_______________。【答案】17.②③18.8:0:8和4:8:8(1:2:2)19.①.③②.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20.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解析】【分析】图中①为有丝分裂后期,②为有丝分裂前期,③为有丝分裂中期,④为有丝分裂末期。【小问1详解】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有丝分裂前中期含有染色单体,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消失,图中①为有丝分裂后期,②为有丝分裂前期,③为有丝分裂中期,④为有丝分裂末期,因此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有②③。【小问2详解】第20页/共2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①图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不含染色单体,②图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因此①图和②图细胞,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MA分子数的比值分别是8:0:8和4:8:8(1:2:2)。【小问3详解】③为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小问4详解】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因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此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可见,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18.早在2016年世界生命科学大会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介绍了我国正在探索种植的“海水稻86”。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其生长地并非海水或海里,而是不惧海水的短期浸泡。研究盐胁迫下植物的抗盐机理及其对生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海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某科研小组使用NaCl培养液培养某海水稻,分别测得不同浓度NaCl培养液条件下其根尖细胞和高盐胁迫条件下(NaCl浓度200mmol/L)其叶肉细胞的相关数据,结果分别如图1、图2所示。请回答:(1)“海水稻”在海边滩涂生长,它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2)为了探究高盐胁迫条件对叶绿体形态及功能的影响,实验小组将正常条件及高盐胁迫条件下培养的成熟叶研磨,通过______________法获得叶绿体并制成悬液。在配制叶绿体悬液时,需要加入适宜浓度的蔗糖以保证叶绿体结构的完整,适宜浓度的蔗糖作用是______________。(3)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经过光反应之后转化为____________中的化学能供暗反应利用。(4)若以NaCl溶液浓度150mmol/L为界分为低盐和高盐胁迫,据图1可知。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该海水稻根尖细胞适应低盐和高盐胁迫的调节机制不同:前者主要是逐步提高细胞内无机盐的相对浓度,后者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5)据图2分析该海水稻叶肉细胞的胞间CO2浓度先降后升的原因;第15第20页/共2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天之前色素含量下降不大,很可能是因为气孔导度(指气孔张开的程度)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叶绿体从细胞间吸收的CO2增多,使胞间CO2浓度降低:第15天之后胞间CO2浓度逐渐上升,从色素含量变化对暗反应的影响并综合其他代谢过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答案】(1)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2)①.差速离心法②.维持叶绿体内外渗透压相等,防止其吸水涨破(3)ATP和NADPH(4)提高细胞内可溶性糖浓度(5)①.降低②.色素含量降低,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不足,影响C3还原,导致CO2固定减少【解析】【分析】由图1可知,在低盐环境中,细胞中无机盐浓度明显增多,在高盐环境中,细胞中可溶性糖明显增多;由图2可知,在高盐胁迫下培养时间较短时,色素变化不大,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明显下降;培养时间较长时,色素含量明显下降,胞间二氧化碳明显增多。【小问1详解】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其中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小问2详解】差速离心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度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可以通过差速离心法获得叶绿体;制备叶绿体悬液时,需要加入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以形成等渗溶液,维持叶绿体正常的形态和功能。【小问3详解】光反应阶段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和NADPH中,可用于暗反应过程中C3的还原。【小问4详解】根据曲线图1可知,该海水稻根尖细胞在低盐环境中,主要通过逐步提高细胞内无机盐的相对浓度适应环境,在高盐环境中,主要通过大幅度提高细胞内可溶性糖的浓度适应环境。【小问5详解】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可来自外界环境和呼吸作用释放,分析题意,第15天之前,可能是由于气孔导度降低,外界进入叶肉细胞的CO2减少,叶绿体从细胞间吸收的CO2增多,使胞间CO2浓度降低;色素可参与光反应过程,第15天之后,色素含量降低,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不足,C3未能被及时还原并形成C5,最终导致CO2固定减少,胞间CO2浓度升高。19.耐力性运动是指机体进行一定时间(每次30min第20页/共2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以上)的低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步行、游泳、慢跑、骑行等,有氧呼吸是耐力性运动中能量供应的主要方式。为探究在耐力性运动训练中肌纤维出现的适应性变化,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耐力性运动中能量供应的主要方式的总反应式:(以葡萄糖为底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肌细胞在进行有氧呼吸时,能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图1的①②③中产生能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3)若肌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O2为30mol,则消耗_________mol的葡萄糖。(4)探究耐力性运动训练或停止训练时,肌纤维中线粒体数量出现的适应性变化,实验结果如图2,由图2可知,坚持训练会使肌纤维中线粒体数量的相对值__________________;若停止训练5周后线粒体数量相对值将降至原来的水平,研究发现长期耐力性运动训练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预防冠心病、糖尿病和肥胖的关键因素。请你结合本研究结果给出进行体育锻炼时的建议:______________。【答案】(1)(2)①.细胞质基质、线粒体②.③(3)5(4)①.增加后保持稳定②.每次进行至少30min的有氧运动并且每天(周)坚持【解析】【分析】据图1分析:A是丙酮酸,B是CO2,C是O2第20页/共2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①②③分别表示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释放的能量,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小问1详解】有氧呼吸是耐力性运动中能量供应的主要方式,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为:。【小问2详解】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因此在进行有氧呼吸时,能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①②③分别表示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释放的能量,三个阶段中③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小问3详解】有氧呼吸时消耗1mol葡萄糖,能产生6mol的CO2,因此若肌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O2为30mol,则消耗5mol的葡萄糖。【小问4详解】由图可知,经过5周的训练后,肌纤维中线粒体的数量增加后趋于稳定。由图2可知,坚持训练会使肌纤维中线粒体数量的相对值增加后保持稳定。耐力性运动是指机体进行一定时间(每次30min以上)的低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步行、游泳、慢跑、骑行等,而有氧呼吸是耐力性运动中能量供应的主要方式,体育锻炼时,每次进行至少30min的有氧运动并且每天(周)坚持,有利于提高线粒体的数量,从而消耗葡萄糖防止冠心病、糖尿病和肥胖。20.1894年,科学家提出了“锁钥”学说,认为酶具有与底物相结合的互补结构。1958年,又有科学家提出“诱导契合”学说,认为在与底物结合之前,酶的空间结构不完全与底物互补,在底物的作用下,可诱导降出现与底物相结合的互补空间结构,继而完成酶促反应。为验证上述两种学说,科研人员利用枯草杆菌蛋白酶(S酶)进行研究。该酶可催化两种结构不同的底物CTH和CU,且与两者结合的催化中心位置相同。进行的四组实验的结果如图所示,图中SCTH表示催化CTH反应后的S酶,SCU表示催化CU反应后的S酶。请回答下列问题。第20页/共2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组成S酶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其合成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2)S酶发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3)S醇既可催化CTH反应,又可催化CU反应,但能说明S酶具有专一性,原因是:___________。(4)该实验结果表明酶促反应过程中酶的___________可以发生改变,更加支持____________学说。(5)为进一步探究SCTH不能催化CU水解的原因是SCTH失去活性,还是出现空间结构的固化(即SCTH只能催化底物CTH)。请写出设计实验思路和结果及结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氨基酸②.核糖体(2)①.催化作用②.降低化学反应所需活化能(3)S酶的空间结构可以再不同底物的诱导下发生相应改变(4)①.空间结构②.诱导契合(5)①.用SCTH催化CTH反应,检测反应产物的生成量②.如果SCTH能催化CTH水解,那么酶没有失活,即出现空间结构的固化;如果SCTH不能催化CTH水解,则SCTH失活。【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小问1详解】S酶是蛋白质,因此在核糖体处合成,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小问2详解】S酶具有催化作用,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活化能。【小问3详解】第20页/共2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题干的诱导契合学说可以推测,S酶的空间结构可以再不同底物的诱导下发生相应改变,因此仍具有专一性。【小问4详解】由实验可知,S酶可催化两种结构不同的底物CTH和CU,说明S酶的空间结构可以在不同底物的诱导下发生相应改变,进而与不同底物结合,该实验结果更加支持“诱导契合”学说。【小问5详解】为探究SCTH不能催化CU水解的原因,用SCTH催化CTH反应,检测反应产物的生成量,如果SCTH能催化CTH水解,那么酶没有失活,即出现空间结构的固化;如果SCTH不能催化CTH水解,则SCTH失活。第20页/共2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