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34024
大小:829.2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4-09-04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浙江强基联盟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三3月联考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9小题,每小题2分,共3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运用使工业大规模发展,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下列环境问题与煤、石油和天然气燃烧无直接关系的是()A.酸雨B.雾霾C.生物多样性锐减D.温室效应2.在牛蛙的脊髓反射实验中,将脊蛙(切除脑保留脊髓的蛙)皮肤完整的左后肢脚趾浸入0.5%HCl溶液时有屈腿反射;而破坏其脊髓后重复上述实验无屈腿反射,最可能的原因是破坏了反射弧中的( )A.感受器B.效应器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3.糖类是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主要能源物质,不同糖类的水解产物各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蔗糖的水解产物仅有葡萄糖B.乳糖是不能再水解的单糖C.纤维素最终水解的产物是果糖D.淀粉最终水解产物是葡萄糖4.血液透析膜是用人工合成的醋酸纤维膜等高分子材料做成的半透膜。透析时,透析液及人体血液同时流入透析器(原理如图所示),依靠透析膜两侧的溶质梯度、渗透梯度和水压梯度的影响,将血液中的肌酐、尿素氮等尿毒症毒素及多余水分向透析液中扩散,达到清除毒素、水分及纠正酸中毒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磷脂和蛋白质分子是透析膜的主要成分B.血液和透析液中同一物质浓度均相同 C.通过人工透析可调节机体酸碱平衡D.透析膜模拟了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5.特定的激素有特定的靶器官或靶细胞,促胰液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分别是()A.肠黏膜细胞和甲状腺细胞B.胰腺细胞和甲状腺细胞C.胰腺细胞和下丘脑细胞D.胰岛细胞和垂体细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小题枸杞根系发达,生长适应性强,能耐干旱寒冷环境。通过与豆科植物、中药材植物的合理空间配置种植,结合枝条还田技术,我国西北某荒漠地区成功实现了“生态、经济”双赢的枸杞园种植模式。6.关于枸杞园种植模式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该模式能增强防风固沙能力B.该地区的营养结构基本不变C.该地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D.该地区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改变7.对该枸杞园生态系统功能及稳定性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态可通过反馈调节来完成B.将荒漠改造成枸杞园后光能利用率明显增加C.枸杞园中枝条还田技术有效提升了能量循环D.与多种植物的空间配置种植提高了枸杞园的抵抗力稳定性8.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增殖中DNA聚合酶活性较弱B.细胞凋亡贯穿于多细胞生物生长发育的整个生命历程C正常组织细胞经过体外长时间培养一般会走向衰老D.细胞分化是细胞内遗传物质选择性表达的结果9.卷毛鸡是观赏鸡品种之一。两只卷毛鸡杂交总是得到50%的卷毛鸡,25%的野生型,25%的丝状羽鸡,该羽毛性状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用组合“野生型X丝状羽”杂交,推测其子代为()A.全部为卷毛鸡B.1/2为丝状羽C.1/2为野生型D.公鸡均为卷毛鸡10.碱基类似物5-BU与碱基T的结构相似,有酮式(BUK)和烯醇式(BUe)两种同分异构体。通常情况下,BUK与A配对形成碱基对BUK—A,而BUe与G配对形成碱基对BUe—G实验条件下用5-BU处理增殖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5-BU处理导致A—T变成G—C至少需要经过三次复制B.5-BU处理可导致DNA分子的碱基对间的氢键数改变C.5-BU处理可使DNA分子中的碱基对总数目发生改变D.5-BU处理通过直接干扰基因的表达使生物性状发生改变 11.在市场上有时可见到一半大一半小的歪西瓜。将这个发育不均匀的西瓜按大小分成两半,发现较大的一半西瓜中是黑子,而发育较差的、较小的一半西瓜中有较多的白子,产生歪瓜的主要原因是()A.西瓜较小的一侧光合作用能力弱,造成其发育较差B.植株西瓜较小一侧合成的营养物质较少C.由于瓜地中有硬物,使西瓜发育不均匀D.西瓜较小的一侧种子未发育,得到的生长素较少而成歪瓜12.我国科学家以某种红鲤(2N=100)为母本、草鱼(2N=48)为父本进行杂交,经染色体自动加倍发育为异源四倍体的杂种子一代,杂种子一代与草鱼进行正反交,子代均为三倍体。据此分析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及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种红鲤的初级卵母细胞可有100条姐妹染色单体B.杂种子一代产生的卵细胞、精子均含有74条染色体C.三倍体鱼的三个染色体组一个来自草鱼、两个来自鲤鱼D.三倍体鱼的每个体细胞中均含有148条染色体13.下列关于产纤维素酶菌分离及运用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筛选培养基中应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或蔗糖提供生长营养B.可从富含腐殖质的林下土壤中筛选产纤维素酶菌C.在分离平板上长出的菌落需进一步确定其产纤维素酶的能力D.用产纤维素酶菌发酵处理农作物秸秆可提高其饲用价值14.细胞的功能绝大多数基于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发生在细胞的特定区域,下图为某植物细胞中进行的部分化学反应,a、b、c为反应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①②③均需在植物的不同细胞中进行B.反应①②③发生的区域不重叠,以保证各自顺利进行C.反应①产生的C6H12O6可进入线粒体为反应②提供原料D.反应①②③都需要酶的参与催化,a还需要光照和色素15.已知羟基脲(HU)能阻断DNA的合成,甲基胺草磷(APM)是一种直接与细胞内微管蛋白合成相互作用的特异性药物,某研究小组利用HU和甲基胺草磷APM 结合的双阻断法对菠菜根尖细胞进行处理,测定有丝分裂中期指数(中期细胞数与所观察的细胞总数之比值),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单独用HU处理可使细胞分裂停留在G2—M期B.用HU处理,再用AMP处理4小时后细胞分裂停留在中期的比值最高C.图中对照组中期指数只有10%左右,是因为大部分细胞处于分裂间期D.利用HU—APM双阻断法先将细胞初步同步在间期,再进一步同步于中期16.在某纯合的黑体直刚毛果蝇种群中,偶然发现一只灰体直刚毛雌果蝇(甲)和一只黑体焦刚毛雄果蝇(乙),为探究其遗传方式,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①黑体直刚毛雄果蝇和甲杂交,F1的雌雄子代均为灰体直刚毛:黑体直刚毛—1:1;②黑体直刚毛雌果蝇和乙杂交,F1雌雄均为黑体直刚毛,F1随机交配,F2中雌性均为黑体直刚毛,雄性中黑体直刚毛:黑体焦刚毛为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果蝇发生了显性突变,乙发生隐性突变B.①实验说明发生了性状分离,分离比为1:1C.①②实验可以判断这两对性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若让甲乙相交得F1,F1随机交配,F2中灰体焦刚毛占7/6417.豌豆为二倍体(2n=14)植物,某研究小组发现某豌豆的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其中1、2为染色体编号,2上无对应于I的同源区段,Ⅱ为1、2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2是一对性染色体,1号是X染色体B.I区段可能来自2号染色体片段的易位C.若2号是正常染色体,则1发生了染色体片段重复D.若1号是正常染色体,则2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18.甲胎蛋白(AFP)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上主要利用甲胎蛋白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血清标志物,用于其诊断及疗效监测,某研究小组为制备抗AFP 的单克隆抗体,其设计流程如图所示,其中杂交瘤细胞可以利用HAT培养基筛选(HAT培养基是含次黄嘌呤、氨基蝶呤和胸腺嘧啶的选择培养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①需要用HAT培养基和检测的抗原多次筛选B.过程②中会表现出细胞贴壁生长和接触抑制现象C.克隆培养杂交瘤细胞的关键是单个杂交瘤细胞培养而来D.杂交瘤细胞多次传代培养后,用AFP检测可能会表现阴性反应19.东南景天中的HMA3基因能编码Cd(镉)转运蛋白,Cd转运蛋白能将土壤中的Cd吸收进体内,现欲将东南景天中的HMA3基因转入栾树,以增强栾树对Cd的富集能力,从而有效治理Cd污染,科研人员利用下图结构构建重组DNA,图1为HMA3基因所在DNA示意图,图2为质粒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欲获取HMA3基因,可用引物1、引物2进行PCR循环至少2轮获得B.用凝胶电泳鉴定PCR产物,引物1、引物2扩增的产物可得3条条带C.构建含HMA3和GFP基因的重组质粒,需在引物上添加BglⅡ和HindⅢ的识别序列D.用含潮霉素的培养基筛选受体细胞,能生长的为含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二、非选择题20. 某养殖湖泊盛产鱼、虾等水产,由于高密度养殖模式的发展,其水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水质降低,研究者对该水域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修复前后的检测参数如表所示:参数修复前修复后总氮/(mg/L)1.51(0.54—2.09)0.84(0.23—1.52)总磷/(mg/L)0.11(0.06—0.18)0.02(0.01—0.04)透明度/(cm)32(24—45)118.8(90—140)总悬浮物/(mg/L)37.99(15.40—51.67)4.21(1.60—6.00)叶绿素a/(μg/L)38.22(29.4—54.4)6.35(2.2—11.6)溶解氧/(mg/L)7.69(2.92—13.60)7.30(1.74—13.82)温度/(节)24.26(14.1—32.1)24.25(14.3—32.2)回答下列问题:(1)首先需对该湖泊进行水质检测,取样检测_____和pH值,并用塞氏盘检测透明度,氮磷含量较高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其中水质中叶绿素a的含量可一定程度反映_____,为改善湖泊水质,研究者提出可通过投放浮游动物,原因是_____。(2)研究者发现投放浮游动物时,有沉水植物(如苦草等)比没有沉水植物的水体浮游动物平均丰度和生物多样性高,原因是群落的_____更复杂,研究还发现沉水植物的相对生长率随浮游动物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为证明该研究结论,设计实验,请完善以下实验思路:①取若干大小相同的水桶,分组编号;②分别在水桶内种植_____;③_____;④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⑤定期记录苦草的生长状况并计算苦草的_____。(3)该湖泊生态系统修复后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如下图所示,当浮游植物数量增加时,鲢鱼、乌鳢的数量也会增加,这时浮游植物种群数量又会受到抑制,这是生物群落内部的_____调节。图中乌鳢能通过直接或间接调控各物种的_____,使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4)在湖泊中适当放养其他水生生物,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其原因是_____。湖泊生态环境的恢复有助于当地养殖业的发展,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21.中国是茶的故乡,种茶、制茶、饮茶均起源于中国,茶叶制作工序复杂且不同茶的制作方法有所不同,回答下列问题:(1)茶叶的采摘与制作工序很有讲究,“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天时,茶树的光合作用较强,新陈代谢旺盛,茶叶细胞的胞质环流_____。提取鲜绿色的茶叶中的光合色素,分离色素可以采用_____法,若实验结果观察到滤纸条从上往下的第三、四条条带比第一、二条条带窄,则可能是实验中_____的操作导致的。(2)采摘后,古时茶叶的制作工序“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其中“焙之”的目的是主要是为了减少茶叶中的_____,以防止茶叶在储存过程中发生霉变或其它化学反应。(3)茶树鲜叶中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果胶、多元酚类等,这些物质大都由光合作用碳反应中合成的_____转化而来,在“蒸、焙,封”等过程会进一步转变,形成不同的物质,赋予茶叶独特的品质。(4)为了“探究钾元素对茶树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人员在不同供钾浓度下测定了茶树的气孔导度、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b比值,结果如表所示:供钾浓度(μmol/L)总光合速率(μmol/m2。松)气孔导度(μmol/m2。松)叶绿素总量(mg/m2)叶绿素a/b08.20.003012.01000.50.103522.220011.40.165022.350013.10.176152.3 要得到表中总光合速率,除了测得的净光合速率数值外,还需要测定_____条件下的实验数据,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钾元素能提高茶树光合速率的原因是_____。22.人体受到感染时,免疫细胞会释放促炎因子来清除病原体,若促炎因子过量会导致正常组织损伤,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人体会通过“炎症反射”防止促炎因子的过量产生,其机理如图1所示,人体还可通过一系列内分泌调节来降低组织损伤,其过程如图2所示。(1)当人皮肤受创破损后往往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受损伤部位会释放某种化学物质,引发_____,使人产生痛觉;同时会出现_____,形成局部肿胀,此外局部体温升高,能增强白细胞吞噬作用。(2)据图1分析,结构③是“炎症反射”反射弧中的_____结构,下列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能的发病机理,推断合理的有_____。①物质B的释放量增大②物质A的数量过多③促炎因子基因的转录过程加快④受病毒感染激活了NF-KB(3)图2中的I是_____结构。据图分析可用_____类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但长期大剂量使用该类药物会导致患者肾上腺皮质的分泌功能_____(填“增强”或“减弱”),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_____。(4)激素类药物治疗副作用大,研究者预通过中医药治疗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上发现中药材“防风”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一定疗效,为了探究“防风”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炎性反应的改善作用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材料:健康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鼠、生理盐水、一定浓度的地塞米松(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一定浓度的“防风”溶液。实验步骤如下:第1组:_____作为对照组;第2组:_____;第3组:取10只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鼠灌胃相同体积一定浓度的地塞米松 第4组:取10只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鼠灌胃相同体积一定浓度的“防风”溶液将各组大鼠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连续给药14天后采用_____技术筛选并检测3种蛋白质类促炎因子的含量,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分组TNF-C(ng/L)IL-1β(ng/L)IL-6(ng/L)130.4648.3623.85285.67105.6270.93345.5860.9238.10465.7277.2359.34分析与讨论:实验结论_____。23.虾青素可由β-胡萝卜素在β-胡萝卜素酮化酶(BKT)和β-胡萝卜素羟化酶(CRTR-B)的作用下转化而来,具有抗衰老、增强免疫、保护心血管等功能,杜氏盐藻是单细胞浮游植物,生长快,易培养,能大量合成β-胡萝卜素,科研人员将BKT基因和CRTR-B基因导入杜氏盐藻,构建杜氏盐藻细胞工厂高效生产虾青素。(1)获取目的基因:雨生红球藻是天然虾青素重要来源,提取雨生红球藻的总DNA为_____,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BKT基因和CRTR-B基因,此过程需要_____酶的催化。(2)构建转化载体:“无缝克隆法”是构建重组质粒的新方法,指利用同源重组酶将末端具有一致同源序列的线性化载体和目的基因连接形成重组质粒,图1表示利用“无缝克隆法”向质粒中插入抗除草剂基因的基本过程。I.PCR获取抗除草剂基因过程中,为确保基因两端具有所需同源序列,需在引物的_____ 端添加对应的同源序列。若要确保抗除草剂基因能够从重组质粒中切除,还需要在基因两侧加入限制酶识别序列,则所需引物(5,一3,)的序列应为:_____。A.同源序列十特异性扩增引物序列十限制酶识别序列B.同源序列十限制酶识别序列十特异性扩增引物序列C.特异性扩增引物序列十限制酶识别序列十同源序列Ⅱ.科研人员利用“无缝克隆法"同时将BKT基因和CRTR-B基因插入质粒,形成的重组质粒对应部位如图2所示,推测此过程扩增BKT基因所用的引物为_____;扩增CRTR-B基因所用的引物为_____;Ⅲ.最终形成的重组质粒如图3所示,其中atpA启动子和psbA启动子均为杜氏盐藻叶绿体启动子,选用内源性启动子的目的是_____;Ⅳ.与传统的酶切法构建重组质粒相比,“无缝克隆法"具备的优势有_____。(3)准备受体细胞:选取初始杜氏盐藻涂布到杜氏盐藻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挑取生长状态良好的单藻落到杜氏盐藻液体培养基中继续培养,期间可取藻液滴入_____,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两次培养的目的分别为_____、_____。(4)目的基因导入及相关检测:采用基因枪法将重组质粒导入杜氏盐藻叶绿体,一段时间后,用含_____的培养基筛选已转化的杜氏盐藻,通过相关技术检测是否成功表达_____。(5)叶绿体转化是植物基因工程的新热点,叶绿体的诸多特点为叶绿体转化提供优势,如叶绿体基因组小,功能清晰,使基因操作方便;叶绿体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功能,一个植物细胞可含有多个叶绿体,每个叶绿体中含有多个基因组,可大大提高_____;另外,叶绿体基因位于细胞质中,可有效避免_____。24.家蚕主要以桑叶(染色体组成为2N)为食,一个世代中要经历卵(蚕蛾交配后产下的受精卵)、幼虫(蚕)、蛹(蚕吐丝成茧变成蛹)、成虫(蚕蛾)四个发育阶段。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科研小组通过下列育种过程培育出了具有产量高、叶质好、叶大而厚等优点的桑树新品种(如图),图中培育该新品种应用的主要育种方法是_____,该方法依据的原理是_____,得到的新品种是否可育?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2)在家蚕遗传中,蚕体色黑色(H)对淡赤色(h)完全显性,蚕茧色黄茧(D)对白茧(d)完全显性,现有一对蚕蛾杂交后产下的受精卵发育得到黑色黄茧:黑色白茧:淡赤色黄茧:淡赤色白茧=9:3:3:1,若让杂交子代中的黑色白茧类型发育的蚕蛾自由交配,其后代中黑色白茧的概率是_____。(3)若蚕蛾的黑斑翅和白翅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常染色体基因(B和b、E和e)共同控制,含有B和E基因的黑色素细胞不能合成黑色素(作用机理如图)。现有一批白翅蚕蛾,甲组:bbEE,乙组:BBEE ,丙组:bbee,若利用这批白翅蚕蛾通过杂交方法培育出纯种黑斑翅蚕蛾,请完成实验方案并讨论。①实验方案:I.选择_____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获得F1;Ⅱ.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Ⅲ.让F2中表型为_____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挑选F3中的_____个体继续杂交,逐代筛选,就会得到纯种的黑斑翅蚕蛾。②讨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