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30944
大小:1.18 MB
页数:12页
时间:2024-09-03
《四川省峨眉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峨眉二中高2023级高一上12月考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本试卷由学生自行保管,答题卡必须按规定上交。2.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清楚,并将考号填涂到对应方框内,请仔细核对。选择题答案进行填涂时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主观题作答时,不能超过对应的答题边框,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10题,每题5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第1至8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第9至10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杭州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成功举办。在评判下列比赛项目的成绩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A.跳水B.马拉松C.艺术体操D.花样游泳【答案】B【解析】【详解】ACD.考查运动员跳水、艺术体操和花样游泳成绩时,不能忽略运动员的大小、形状,不能看成质点,ACD错误;B.考查运动员马拉松比赛成绩时,可以忽略运动员的大小、形状,看成质点,B正确。故选B。2.以下物理量不是矢量的是( ) A.位移B.加速度C.质量D.速度【答案】C【解析】【详解】ABD.速度、加速度和位移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故ABD错误;C.质量只有大小无方向,是标量,故C正确。故选C。3.甲、乙两位同学利用直尺估测人的反应时间,如图所示,甲同学捏住直尺上端,使直尺保持竖直状态;乙同学手不碰直尺,手指对齐直尺的零刻度线做捏尺准备。当乙看见甲放开直尺时,立即用手指捏住直尺,捏住的刻度为20,g取10,则可估算出乙这次的反应时间约是( )A.2sB.0.2sC.4sD.0.4s【答案】B【解析】【详解】直尺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乙的反应时间约为故选B。4.一辆以12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行驶的汽车,刹车过程中以4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汽车在5s内的位移是( )A.10mB.18mC.50mD.70m【答案】B【解析】【详解】停止运动所需要的时间为 则汽车在5s内的位移等于3s的位移B正确,ACD错误故选B。5.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环A,环A与球B间用一不可伸长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和,由于B球受到水平风力作用,A与B球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球受到风力为B.风力增大时,轻质绳对B球的拉力保持不变C.杆对A球的支持力随着风的增加而增加D.A球与水平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答案】A【解析】【详解】A.以球B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下图由平衡条件可知,B球受到的风力为 故A正确;B.由上面的受力分析可知,轻质绳对B球的拉力为随着风力的增大,小球的偏角发生变化,轻质绳对B球的拉力也会发生改变,故B错误;C.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该整体在竖直方向只受到整体的重力和细杆对球A的支持力,由平衡条件可知,杆对A球的支持力等于整体的重力,与风力无关,它不会随着风力的增加而增加,故C错误;D.利用整体法,由平衡条件可知,水平方向上有解得故D错误。故选A。6.如图所示,一根细线系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细线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给小球施加力F,小球平衡后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现改变F的方向,但仍要使小球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即角不变,则F的最小值为( )A.B.C.D.【答案】B【解析】【详解】对小球受力分析,其受到自身的重力、绳子的拉力以及外力F。若让小球保持平衡状态,则这三个力恰好能做成首尾相连的三角形,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知则F的最小值为与绳子垂直时的力即故选B。7.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一人站在第一节车厢前观察:第一节车厢全部通过他需2s,全部车厢通过他需6s,则这列火车的节数为()A.3节B.5节C.7节D.9节【答案】D【解析】【分析】火车做匀加速运动,初速度为0,加速度不变,利用位移公式求全部车厢的长度与一节车厢长度的比值来求火车的节数。【详解】设每节车厢的长度为L,共有n节车厢,第一节通过时有全部通过有则 故选D。【点睛】本题关键是抓住火车的加速度不变,每节车厢的长度相同,利用比例法求解,这是常用的方法。8.如图所示为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随两分力的夹角θ变化的图像,则这两个分力的大小可能为( )A.1N和4NB.2N和3NC.1N和5ND.2N和4N【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图知,当两分力方向相同时,合力为5N,即当两分力方向相反时,合力为1N,即所以,或,故选B。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靠在粗糙竖直的墙壁上,且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物体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当F减小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减小 B.若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当F增大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变C.若物体沿墙壁向下运动,则墙壁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μmgD若撤去F,物体沿墙壁下滑时,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答案】BD【解析】【详解】AB.若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当F减小时或当F增大时,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与物体的重力二力平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故A错误,B正确;C.当物体沿墙壁向下运动时,墙壁对物体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其大小为故墙壁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不一定为μmg,故C错误;D.若撤去F,物体沿墙壁下滑时,竖直墙面对物体没有弹力,则竖直墙面对物体没有滑动摩擦力,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故D正确。故选BD。10.某人在高层楼房的阳台上以2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石块,石块运动到离抛出点15m处时,所经历的时间可以是(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A1sB.2sC.3sD.(2+)s【答案】ACD【解析】【详解】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竖直上抛运动可以看成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当石块运动到抛出点上方离抛出点15m时,位移为x=15m,由x=vt-gt2,解得t1=1s,t2=3s其中t1=1s对应着石块上升过程中离抛出点15m处时所用的时间,而t2=3s对应着从最高点下落时第二次经过离抛出点15m处时所用的时间当石块运动到抛出点下方离抛出点15m处时,位移为x=-15m,由x=vt-gt2,解得t3=(2+)s,t4=(2-)s(舍去)故选ACD。第Ⅱ题卷(非选择题,共50分)11.如图甲所示,是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 (1)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如图乙所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s。(2)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__________。A.交流电源B.直流电源C.以下交流电源D.以下直流电源(3)用刻度尺量得,,,。由此可知,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答案】①.0.1②.A③.0.25④.0.40【解析】【详解】(1)[1]因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故填0.1;(2)[2]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220V交流电源,故选A;(3)[3]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点相邻两点的平均速度,已知t=0.1s,得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故填0.25;[4]已知t=0.1s,由逐差公式代入数据解得故填0.40。12.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1)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________方向(填“水平”或“竖直”). (2)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______时,长度记为L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x;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至L6,数据如下表表:代表符号L0LxL1L2L3L4L5L6数值(cm)25.3527.3529.3531.3033.435.3537.4039.30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_______.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______.(3)如图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___________的差值(填“或”).(4)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N/m;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_________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m/s2).【答案】①.竖直;②.稳定;③.;④.;⑤.;⑥.4.9;⑦.10;【解析】【详解】试题分析:①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竖直方向.②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尺的最小分度值为1mm,所以长度应为33.40cm,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1mm.③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g砝码,所以弹簧的形变量应该是弹簧长度与的差值.④充分利用测量数据,通过图和表可知 所以砝码盘的质量为考点: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关系实验【名师点睛】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对于实验问题,我们要充分利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来减少偶然误差.13.如图所示,悬线吊着定滑轮,物块,,通过细绳经定滑轮连接。斜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保持静止,滑轮与绳的质量及滑轮的摩擦均不计,(g取),求:(1)细绳的拉力;(2)所受摩擦力的大小;(3)悬线对定滑轮的拉力大小。【答案】(1)20N;(2);(3)【解析】【详解】(1)物体受到重力和绳的拉力F处于平衡状态,其中(2)对受力分析如图物体受到重力绳的拉力F地面支持力N和地面摩擦力f处于平衡状态,可得解得 (3)设悬点对滑轮的拉力为T,由力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知识可得14.某一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v-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求:(1)第1s内物体的加速度;(2)物体距出发点最远的距离;(3)前4s物体的位移。【答案】(1);(2);(3)【解析】【详解】(1)第1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2)由图可知3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故物体距出发点最远的距离为(3)因为v-t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则前4s物体的位移为15.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mA=20kg,mB=10kg,A、B之间以及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一轻绳一端系住物体A,另一端系于墙上,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今欲用外力将物体B匀速向右拉出,求:水平力F的大小和轻绳拉力T的大小.(已知sin37°=0.6,cos37°=0.8,g=10m/s2) 【答案】(1)F=170N;(2)T=100N;【解析】【详解】用FN1,FN2分别表示A与B之间和B与地面之间相互作用的弹力大小,用f1,f2分别表示A与B之间和B与地面之间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则对A物块: f1=uFN1Tcos370+FN1=MAgTsin370=f1联立上面三式可得:f1=60N;FN1=120N;T=100N对B物块:f2=uFN2FN2=FN1+MBgF=f1+f2联立上面三式可得:F=170N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