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629733

大小:33.14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4-09-03

上传者:老李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政治试题温馨提示: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魏晋时期的大地主采取庄园式生产组织形式的动因在于:他们在兼并土地的同时,手中掌握了大量的可以自由支配的奴婢、佃客、义附。土地被兼并、自然灾害、沉重的赋税徭役和动荡的时局,大批自耕农无力抵抗,不得不将国家分配的土地出卖,转移到特权阶层的手中,并逐渐沦为奴婢、义附和佃客。从这段文字描述中,我们可以判断这段历史时期()①地主阶级占有一切生产资料②榨取剩余价值是生产的主要目的③农民阶级有一定的人身自由④地主阶级凭借占有土地剥削农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地主阶级没有占有一切生产资料,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①排除。②:榨取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该项说法与题意无关,②排除。③④:材料反映出魏晋时期的大地主通过兼并土地,使自耕农逐渐沦为奴婢、义附和佃客,可见,在这一封建时期,地主阶级凭借占有土地剥削农民,农民阶级有一定的人身自由,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中国共产党人艰辛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下属于这一探索过程的有()①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②发生“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经历了严重曲折③推进“一五”计划,迅速构架起我国工业的基本框架④进行“一化三改”,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 【解析】【详解】①:1949年,我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制度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确立的,①不选。②③: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们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推进“一五”计划,迅速构架起我国工业的基本框架,但是也发生“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经历了严重曲折,②③入选。④:1949年到1956年进行“一化三改”,是过渡时期,1956年底,我国完成了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④不选。故本题选C。3.2023年,中国将迎来改革开放45周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其中一个原则就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下列选项能够印证上述观点的是()A.改革开放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B.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站了起来C.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D.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影响世界的主导性力量【答案】C【解析】【详解】A: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A错误。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让中国人民站了起来,B错误。C: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C正确。D: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而不是主导性力量,D错误。故本题选C。4.因为过度垦荒放牧,宁夏西海固曾经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循环。在党的领导下,渴望过上幸福生活的西海固人民艰苦奋斗,治山、治水、治穷一起发力。10年后,山坡绿了,村庄美了,老百姓的日子也红火了。从西海固人民梦想成真可以看出,中国梦()A.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的梦B.是中国人民奉献世界的梦C.是每个中国人梦想的总和D.需要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其实现【答案】A【解析】 【详解】A:在党的领导下,通过西海固人民的艰苦奋斗,西海固人民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西海固人民梦想成真,这说明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的梦,A正确。B:材料不涉及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关系,不涉及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奉献世界的梦,排除B。C: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但不是每个中国人梦想的简单相加,该选项中“总和”的说法错误,排除C。D:材料强调中国梦与人民的关系,不涉及中国梦需要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其实现,排除D。故本题选A。【点睛】5.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税收贡献超过50%,国民生产总值占比超过60%,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占比超过70%,城镇就业超过80%,企业数量占比超过90%。材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①我国坚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不动摇②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③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拥有重要地位④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结构优化取得了重大进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坚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不动摇,①②符合题意。③④:材料强调民营经济的发展机器重要性,不涉及国有经济,也不涉及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结构优化问题,③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6.由于国内取暖设备企业近年来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加之受到季节性和欧洲能源市场短期突发因素的影响,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电热水器、电暖器等品类对欧洲出口实现快速增长,累计出口额分别为1.6亿美元、8.5亿美元。从中可以看出()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作用B.市场竞争能够增加行业利润C.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D.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是资源配置的基础【答案】A【解析】 【详解】A:材料强调国外对电热水器、电暖器等品类的需求量增加,因此,我国电热水器、电暖器等品类对欧洲出口实现快速增长,这说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作用,A正确。B:行业利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市场竞争未必能增加行业利润,B排除。C:材料强调我国电热水器、电暖器等品类对欧洲出口实现快速增长,这不涉及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关系,C排除。D: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而且材料也没有涉及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对资源配置的作用,D排除。故本题选A。【点睛】7.2023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A.密切关注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潮流B.积极履行经济职能,制定基础研究政策C.走在时代发展前列,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D.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答案】D【解析】【详解】D: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作风,D符合题意。A:中国共产党密切关注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积极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而不是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潮流,A说法错误。B: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不属于国家机构,不能履行经济职能,B说法错误。C: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C排除。故本题选D。8.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党的建设作出的战略部署,要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①以“严”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和关键②全面从严治党,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③以党的作风建设为统领,增强反腐实效④加强自身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严”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全面是从严治党的基础,①错误。②:要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表明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②正确。③: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③错误。④:强化正风肃纪,说明党加强自身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④正确。故本题选B。9.2977名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代表占16.69%;专业技术人员占21.3%;党政领导干部代表占32.55%;55个少数民族代表占14.85%;妇女代表占26.54%。这体现出我国民主()A.已经构建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B.是人民广泛参与的全覆盖民主体系C.推动了各类主体投身基层民主实践D.既发扬了民主又实现了正确的集中【答案】B【解析】【详解】ACD:材料强调的是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故ACD不符合题意。B: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有一线工人、农民代表、专业技术人员、党政领导干部、55个少数民族、妇女,这体现出我国民主是人民广泛参与的全覆盖民主体系,故B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0.在过去一年里,全国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坚持高质量做好立法工作,制定法律5件,修改法律9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4件;坚持高质量做好监督工作,检查5件法律的实施情况,听取审议23个监督工作报告;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93人次,圆满完成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任务。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①行使监督权,监督法律的实施②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③行使最高立法权,坚持科学立法 ④行使审议权,审议通过国家法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坚持高质量做好监督工作,检查5件法律的实施等情况,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监督法律的实施,①正确。②:完成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任务,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②正确。③:坚持高质量做好立法工作,体现了立法权,但不是“最高立法权”,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③错误。④:行使审议权的主体是人大代表,④排除。故本题选A。11.2023年全国两会前夕,全国政协某调研组围绕“做好农业科研,端稳中国饭碗”主题,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实地调研。与国家粮食局等相关部门开展对口协商、召开专家协商会,积极开展民主监督,保障粮食安全。这说明人民政协()①发挥协商民主,积极履行参政议政和权力监督职能②关心地方事务,通过民主监督职能来管理国家事务③广泛凝聚共识,围绕国家大局和中心任务破解难题④聚焦调研内容,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权力监督的主体是人大,人民政协具有民主监督的职能,不具有“权力监督”的权力,故①不选。②:管理国家事务的主体是国家机关,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管理国家事务,故②不选。③④:材料中指出人民政协为了在两会中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聚焦粮食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并积极开展民主监督,保障粮食安全,这说明人民政协聚焦调研内容,广泛凝聚共识,围绕国家大局和中心任务破解难题,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故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1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对这一制度认识正确的是()①国家统一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 ②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三级③自治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④自治机关同时享有一般行政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国家统一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自治机关同时享有一般行政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故①④正确。②: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不包括自治乡,故②错误。③:自治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不包括司法机关。故③错误。故本题选B。13.2022年以来,某地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过程围绕“抓党建,促发展、善治理、惠民生”工作主线,深入实施“一核两驱五升级”工程。坚持“党建领航,温情善治”的党建品牌建设;建立“邻里议事会”等议事平台,变居民“王门找”为干部“找上门”;开发建设“智慧社区雪数据化推进工作。该模式之所以能破解治理难题,是因为()①发挥了党统筹全局的核心作用,凝聚合力②优化了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激活主体作用③调动了社会主体参与,履行社会管理职能④激活了基层民主协商,消除居民利益差异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材料体现以基层党建带动完善基层治理的新模式破解治理难题,发挥了党统筹全局的核心作用,凝聚合力,优化了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激活主体作用,①②符合题意。③: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主体是政府,不是党,排除③。④:该模式不能消除居民利益差异,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4.依法治国是现代文明国家的重要标志,人们对法治的呼唤也折射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关于依法治国,说法正确的有() ①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③政府作为立法机关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④法律没有阶级性,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①②表述正确。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③错误。④:法律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我国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④错误。故本题选A15.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下列表述符合法治精神的是()①“法不阿贵,绳不挠曲”②“国王就是法律”③“天下之事,皆决于上”④“法律就是国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意思是法律不偏袒有权有势的人,墨线不向弯曲的地方倾斜,体现了法治精神,故①正确。②:“国王就是法律”,属于人治,不能体现法治精神,故②不符合题意。③:“天下之事,皆决于上”意思是天下的事无论大小都有皇帝决定,属于人治,不能体现法治精神,故③不符合题意。④:“法律就是国王”,体现了法律的重要地位,故④正确。故本题选B。16. 法律意义上的“老赖”,一般是指在民商领域中的一类债务人,其拥有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但是基于某种原因拒不偿还全部或部分债务。如果不能有效惩治“老赖”,那么法律就会变成失去约束力的“稻草人”,不仅难以实现正义,更会对公序良俗、世道人心带来负面影响。最高人民法院下发了《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为惩治“老赖”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那么,减少“老赖”现象需要()①人大领导司法机关,推进严格执法②行政机关依法执政,监督法律实施③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加大打击力度④公众提高守法意识,增强法治观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人大应进行科学立法,行政机关推进严格执法,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而且国家机关是接受党的领导,①说法错误。②: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人大监督法律实施,②说法错误。③:最高人民法院下发了《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说明了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加大打击力度,③观点符合题意。④:依据“老赖”的含义可知一些人违反法律规定,因此公众应提高守法意识,增强法治观念,④观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二、主观题。17.“十四五”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精神,广泛征求民意,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将党的主张、人民意愿转化为国家意志和共同行动。党的执政方式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答案】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提出制定“十四五”规划建议,体现了科学执政。②在“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中,党中央广泛征求意见,体现了民主执政。③“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交人大表决通过,是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法定过程,体现了依法执政。【解析】【分析】背景素材:“十四五”规划考点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体现类命题,设问要求结合“十四五”规划的编制,谈谈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理解。需要调用中国共产党的三种执政方式,结合材料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提出制定“十四五”规划建议→体现了科学执政。关键词②:在“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中,党中央广泛征求意见→体现了民主执政。关键词③:“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交人大表决通过,是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法定过程→体现了依法执政。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相结合。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竞中央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这10年,我国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改革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同时也要看到在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下,社会保障领域同样面临着地区、群体、制度之间的不平衡,以及居民需求难以有效满足、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不充分等问题,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阶段,这就要求政府、市场、社会、个人都参与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来,改变过去政府“一枝独大"局面,形成共建共治、协同共享局面。可持续的社会保障要求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发展性、战略性和前瞻性,既立足现实解决实际问题,又着眼未来解决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要求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防止落入“福利陷阱”。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谈谈如何更好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答案】①要建立起覆盖全民、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同时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也要承担起相应责任。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平衡地区收支矛盾压力。④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应保尽保原侧,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解析】【分析】背景素材: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发展考点考查: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要求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需要调用《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更好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这10年,我国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改革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可联系要建立起覆盖全民、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关键词②:要求政府、市场、社会、个人都参与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来,改变过去政府“一枝独大"局面,形成共建共治、协同共享局面→可联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关键词③:要求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防止落入“福利陷阱”→可联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关键词④:可持续的社会保障要求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发展性、战略性和前瞻性,既立足现实解决实际问题,又着眼未来解决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可联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应保尽保原侧,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听取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审查了国务院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近3000名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盛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代表们听取并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并就国家粮食安全、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进行走访调研,形成了人大代表议案,提出了近万件建议、批评和意见。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有关知识,谈谈假如你是一名神圣的人大代表,你将如何履职尽责?【答案】①依法行使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相应的高质量议案、建议、批评,认真审议并表决。②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③作为人民利益的代言人,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解析】【分析】背景素材: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 考点考查: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需要调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有关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听取和审查国务院报告的理由。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代表们听取并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并就国家粮食安全、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进行走访调研,形成了人大代表议案,提出了近万件建议、批评和意见→可联系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人大代表如何履职尽责。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角度并将教材知识、时政素材等有机结合。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有主流媒体刊登文章,对2022年5月份流行的假科普真谣言逐一进行盘点。一个个谣言被脱去“科普”外衣,露出荒谬的本来面目。“假健康科普”之所以得以流行,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吸引眼球,赚取流量。一些“假科普”文章专门选择公众关心的话题,蹭热点、搭便车,以提高其阅读量和点击率。疫情发生以来,类似“喝茶能够防治新冠肺炎”“勤洗热水澡可以消灭新冠病毒”的谣言不胫而走,就是鲜活的例子。二是贩卖焦虑,兜售产品。许多“假科普”网文出自医药公司的营销团队、广告公司的专业写手,开头“科普范儿”十足,然而不久就话锋一转,瞄准一些热衷于养生或者病急乱投医的中老年人,大肆推销某种药品或者医疗器械。(1)针对材料中假科普真谣言的流行,请你运用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知识提出合理化建议。(2)某校拟开展“普法进校园”活动,请你为该活动写两条宣传标语(每条标语不超过15个字)。【答案】(1)①科学立法。针对假科普真谣言的乱象,国家有关立法部门应不断完善相关法律规范,提升立法质量,实现有法可依。②严格执法。政府部门对于传播范围广、对公众健康危害大的虚假信息要及时追查问责。③公正司法。要依法依规惩处,做到程序公正结果公正。④全民守法。市场经营主体要依法经营,不制造、不传播虚假信息,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公民要不断提升自身科学素养,提高辨别能力,自觉抵制此类虚假信息。(2)①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校园。②遵纪守法,利国利民。【解析】【分析】背景素材:揭露假科普谣言考点考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需要调用依法治国基本要求的有关知识,从如何做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假科普在网络上流行,干扰人们的认知,我们需要通过完善法律体系,进一步的规范相应的行为→可联系科学立法知识。关键词②:政府针对流行的假谣言,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监管,严格处理→可联系严格执法知识。关键词③:司法机关,对于假科普也要公正司法,从严处理,树立法律权威→可联系公正司法知识。关键词④:许多“假科普”网文出自医药公司的营销团队、广告公司的专业写手,对于这些市场主体,要规范自身行为,承担社会责任;作为公民也要提高辨别真假信息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遵守法律,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可联系全民守法知识。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小问2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设问要求某校拟开展“普法进校园”,提出两条标语。具体可从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校园。遵纪守法,利国利民等角度来作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