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

ID:83627478

大小:1.05 MB

页数:9页

时间:2024-09-03

上传者:老李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1页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2页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3页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4页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5页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6页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7页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8页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9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2024学年云学名校联盟高二年级期末联考化学试卷满分:100分时长:75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Mg:24Cl:35.5Cr:52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在科技、国防、生产、生活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火箭常用的燃料有肼()、液氢、液态甲烷等B.可利用电子由激发态回到低能级释放光能的基本原理制成激光武器C.“暖宝宝贴”中的铁粉在碳粉、氧气、食盐水等条件下发生析氢腐蚀而发热D.钠离子电池相比于锂离子电池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和低温下电量保持率高等优点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A.电子式:B.的结构示意图:C.的价层电子排布式:D.甲烷的空间填充模型: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B.水电离的的溶液中:、、、C.溶液中:、、、D.能与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中:、、、4.下列事实都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组合是①合成氨工业中,为提高产率将产品液化分离出去②加入催化剂加快和反应转化为的速率③在气氛下加热溶液制取晶体④在饱和食盐水中加入浓盐酸析出氯化钠晶体 ⑤制氢气时,将锌粒换成锌粉使反应更快A.①③⑤B.①②③C.③④⑤D.①③④5.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硫酸铜溶液中通入:B.用石墨电极电解氯化铝溶液:C.溶液与溶液混合反应:D.少量通入足量溶液中:6.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稀有气体元素都在p区B.3s电子能量较高,总是在比2s电子离核更远的地方运动C.若基态铬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写为,违反了能量最低原理D.Al的第一电离能低于Mg,是因为Al失去的3p能级电子能量比Mg失去的3s能级电子的能量高7.化合物是分析化学中重要基准物质,其中X、Y、Z、T分别位于三个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加;T与Z同主族;常温下为气体,分子中电子总数为奇数;W为建筑行业使用量最大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负性:Z>Y>X>WB.为酸性氧化物C.原子半径:T>Z>XD.基态T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有16种、空间运动状态有9种、能量不同的电子有5种8.下列状态Be中①、②、③、④,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②③①④B.①②③④C.④②③①D.③④②①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是自发反应,不需要任何条件反应就能发生B.相同量的氢气,与空气混合后点燃爆炸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放出的能量更多 C.增大反应物浓度、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都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比,从而加快反应速率D.以锌棒作阳极,铁棒作阴极,硫酸锌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可实现在铁上镀锌10.下列关于实验和装置的相关推断正确的是选项实验仪器和步骤实验推断A利用该装置测定中和热B依据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快慢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依据白色沉淀转化为红褐色沉淀判断(已知溶液约为20滴)D滴入产生蓝色沉淀判断Fe发生了电化学腐蚀A.AB.BC.CD.D11.以乙二醛()和为原料制取乙醛酸(),3个反应的历程如图所示,TS表示过渡态,IM表示中间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氧化生成和的反应为放热反应B.反应历程中生成IM4比生成IM1的速率快C.乙二醛()生成乙二酸()有3步基元反应D.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提高乙醛酸()的选择性12.活性炭还原的反应原理为,在密闭容器中和足量发生上述反应,反应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生成速率与的生成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维持温度不变,压缩体积,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的转化率随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的A、B、C三个点中只有A点达到平衡B.图2中E点的大于G点的C.E、G两点浓度不同,但平衡常数相同D.在恒温恒压下,向G点平衡体系中再充入一定量的,与原平衡相比,的平衡转化率升高13.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电池企业开始大力发展锂电池回收业务。现设计如图装置回收锂电池中的金属钴,电极材料均为石墨,右侧装置为原电池。工作时,细菌降解乙酸盐生成,废旧锂电池的正极材料转化为,一段时间后可将乙室溶液转入到甲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工作时,溶液一侧石墨电极的电势低于乙室中电极的电势B.乙酸盐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C.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乙室应该补充盐酸D.若甲室回收得到时,理论上乙室参加反应的也为14.已知为二元弱酸,常温下,,,用溶液滴定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的结构简式可能为B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时,C.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的pH约为9.7D.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时,15.25℃时,用溶液分别调节、两种溶液的pH,pM随溶液p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M表示或,已知,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①代表调节溶液的变化关系B.该温度下的溶度积C.25℃时某酸HA的,理论上该酸不能溶解 D.当调节时,溶液中的未沉淀完全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5分。16.Ⅰ.已知25℃时,醋酸、碳酸、氢氰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1)C、N、O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______(填元素符号),其最高能级的原子轨道形状为________。(2)25℃时,浓度相等的三种溶液:①溶液、②溶液、③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3)25℃时,向溶液中通入少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4)25℃时,将一定量溶液与溶液混合,测得混合后溶液的pH为9,则混合溶液中,______。Ⅱ.常温下,某实验小组用溶液滴定溶液。溶液pH、所有含A微粒的分布分数[如的分布分数:]随滴加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5)是_____元酸,写出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17.实验室利用和亚硫酰氯()制备无水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已知沸点为76℃,遇水极易反应生成两种酸性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2)实验开始时先通,作用是________;一段时间后,先加热装置a再加热装置b,目是________。(3)加热时,装置b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4)f中试剂是________。(5)g烧杯中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_。a.溶液b.溶液c.浓硫酸d.溶液(6)反应前,称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3),反应后,称得b中固体质量为,无水的产率为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8.某工厂拟用含、、的矿石制备,制备工艺如下图所示,已知焙烧后Cr元素以价形式存在。(1)有利于与矿渣接触的措施是________(写两条)。(2)焙烧时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常温下,调节滤液1的合理范围为________。[已知的,的电离常数为;粒子浓度小于时,可认为该粒子不存在。](4)淀粉水解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现取3g上述产品,加入足量的溶液和,反应结束后,充分加热溶液,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冷却后,一并注入容量瓶,定容得到待测液,取适量待测液于酸式滴定管,再取标准液于锥形瓶中,加入二苯胺磺酸钠做指示剂,接近滴定终点时加入磷酸增加突跃范围,当溶液出现灰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时,停止滴加待测液,三次滴定消耗待测液的平均值为。滴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通过分析、计算,该产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前,若不充分加热,会导致的质量分数_____(填“偏高”或“偏低”)。19.某科研团队拟采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和)制备甲醇,涉及的反应如下。反应Ⅰ:反应Ⅱ:反应Ⅲ:已知反应Ⅰ、Ⅱ的焓变分别为、。(1)反应Ⅲ的焓变为_______,该反应在_______(填“较低”或“较高”)温度下才能自发进行。(2)反应Ⅱ的中间产物是。为探究该反应过程,研究水溶液在密封石英管中的分解反应:①(快)②(慢)其中反应①速率远大于反应②,反应①可快速达到平衡状态。常温下,在密封石英管内完全充满水溶液,使分解,分解产物均完全溶于水。含碳物种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碳元素的其他存在形式)。请解释CO浓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________。研究发现,在反应①、②中,仅对反应①有促进作用,则相同条件下,若反应起始时溶液中同时还含有盐酸,CO的浓度达到峰值时, 的浓度与不添加盐酸相比会_______(填“较低”或“较高”)。(3)制备甲醇时,若只发生反应Ⅰ和Ⅱ。保持温度T不变,向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在该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经达到平衡,起始及达平衡时容器的总压强分别为、,测得平衡时的分压为,则反应Ⅱ的压强平衡常数_______(为用分压代替浓度计算的平衡常数)。(4)科学家拟采用下列装置,在熔融盐体系中,通过电解和获得电池材料,并获取CO,电解装置如图,阳极的电极方程式为_________,每转移,石墨电极生成标准状况下的CO的体积为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