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27032
大小:120.58 KB
页数:6页
时间:2025-01-03
《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东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原卷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安庆二中东区2023-2024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共48分,每题3分,只有一个最合适的选项)1.哲学代表了人类内心深处一种渴望,一种试图超越平凡的现实生活的渴望,一种试图解答那些凭借人类现有思维能力还不能解决的问题的渴望,一种试图求得真善美、获取智慧、接近真理的渴望。这种渴望其实植根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不管他是否懂哲学。这段话告诉我们()A.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B.哲学源于人的内心深处对超越平凡的强烈渴望C.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解答世界奥秘的哲学D哲学更关注梦想和未来而与现实生活保持距离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广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传播真理的力量,从而真正成为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种子的新时代的播育者。这是因为()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C.世界观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D.世界观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3.爱因斯坦说,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可是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以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如何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等到这种已经接受了的观点被推翻以后,又会有一种意想不到和完全新的发展,它又成为一个新的哲学观点的源泉。这说明()①具体科学支撑哲学,又受哲学的影响②哲学基于具体科学,又指导具体科学③哲学是指导具体科学研究的重要物质力量④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科学进步的源泉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4.以下选项与“人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这一观点根本对立的是()①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②人是万物的尺度 ③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④理在气先,理生万物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5.“天地从混沌而出,分裂出阴阳两种对立的事物,分别代表乾坤,阴阳交合在对立统一中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世界万物。”下列选项与该观点属于同一哲学派别的是()A.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B.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C.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实事求D.万理皆出于气,无悬空独立之理6.2023年10月3日,由中核地质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发现的新矿物铌包头矿(niobobaotite)获得国际矿物协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的正式批准,批准号为IMA2022-127a。这有力佐证了()①自然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②自然界的事物因为人的发现和认识而具有客观实在性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可以正确反映存在④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两者都是世界的本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的雪是清新悠然的雪;“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的雪是莽苍雄厚又辽阔的雪;“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的雪是让人感到世事艰难、家国感伤的雪。这说明()①诗人结合自己的人生境况创造出了想象中的雪②大自然的雪是诗人独特的审美不可或缺的条件③哲学往往产生于曲折而且复杂的人生阅历之中④雪以不同具体形态反映了诗人不同的内心感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2022年冬奥会会徽人形图案是一个冬天的“冬”字,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为2022,该会徽既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从中可知()①艺术创造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想象②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③人的主观能动性可突破事实的束缚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9.读下图漫画《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过不完的坎》,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①世界是可知的,人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超越历史条件过“坎”②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过“坎”③“过得去的坎”与“过不完的坎”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④“过不完的坎”是人生无法回避的规律性体现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0.运用北斗定位、人工智能科学管理农作物,可以提高管理效率……把数字技术贯穿农作物耕、种、管、收等各环节……带来了农业技术的革新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①改变了农业生产各环节的本质联系②利用科学技术突破了自然条件的制约③从整体上优化了农业生产内部联系④建立了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的新联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上述论断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是( )①系统具有有序性,乡村治理要坚持统筹考虑、优化组合②系统具有客观性,乡村治理要发挥创新思维改造世界的作用 ③系统具有整体性,乡村治理要注重整体、坚持综合的思维改造世界的方式 ④系统内部结构具有优化趋向,整体功能必然大于部分功能之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时期。从国际看,全球贸易形势不容乐观,世界经济可能面临滞胀局面;从国内看,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但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①要颠覆和革除旧事物中的所有内容②要热情支持和促进我国经济成长、壮大③要坚信新出现的事物必然能够战胜旧事物④要勇敢面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挫折与考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下列观点能够体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的是()A.“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万物独化,物各自生”B.“知出于不知,故以不知为宗”和“子非鱼,安知鱼之乐”C.“古今异俗,新故异备”和“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D.“事物因为自身有矛盾,它才会运动”和“矛盾不能归属于现实。事物中没有任何矛盾”14.从新区建设和发展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到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初见成效,到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明显;从深化改革开放取得积极进展,到产业和创新要素聚集的条件逐步完善……短短几年,雄安新区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拔地而起,堪称奇迹。这进一步佐证了()①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不同时期的实践内容完全不同③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④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5.2022年3月23日,中国空间站第二次太空授课正式开讲并取得成功。此次授课由航天员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旨在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之所以举办“天宫课堂”,从哲学上看,是因为()①培养创新精神,增强社会实践能力②坚持实践观点,养成科学探究习惯③实践是人们获得正确认识的唯一途径④生产实践是实践最基本的形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6.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报道员。以偏概全的网络谣言因其包含“部分真相”,极具欺骗性。这一现象告诉我们()①坚持真理应做到在实践中检验认识②坚持全面看问题才能不被谣言“带节奏”③谣言和真理相互包含并没有确定的界限④谣言因包含“部分真相”而具有一定的真理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协力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近日,贵州省黔东南州的榕江“村超”、台江“村BA”活动火爆出圈,不仅“火”出贵州,平均每场现场观众5万人,线上观众超5000万人,而且走向世界,吸引了外国球星、媒体和社交网络的广泛关注。据相关资料记载,台江县的篮球运动已有80年历史,榕江县的足球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除了历史悠久的体育文化,黔东南州还有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等世界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余项,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当地政府立足实际,坚持“以文为魂、文旅融合”的发展思想,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悠久的体育文化结合起来,让民族文化在赛事活动中焕发新活力。参赛球员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中有摊贩、司机、木匠、学生、砖厂老板等,有村民不远千里回家参赛、观赛,就是因为他们心中不能割舍的故土情结、群体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文化的底色是生活,透过文化,看见社会生活健康、快乐、进取的文明成色,看见人民群众自立、自强、自信的独立人格。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火了民族文化,热了地方经济。据统计,比赛期间,游客量的快速增长带动了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住宿业同比增长352%,餐饮业同比增长386%,贵州“两江两村”体育赛事正以其独特的生长模式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结合材料,分析贵州“村超、村BA”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18.文明、卫生城市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城市发展已被纳入各城市的发展规划。某市政府认真分析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有利条件,结合本地区实际,变压力为动力,着力打造美丽城市,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丰富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努力做好以下工作:整体规划,统筹规划,建立新的城市空间布局;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创新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加强区域合作,坚持区域联动,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和常态化,不断提升城市整体效能;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持续办好民生工程。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该市政府打造美丽城市的合理性。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从蓝图绘梦到奋斗圆梦,中国航天人用了整整30年,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任务。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并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如今,中国人的“太空家园”已经建成,中国载人航天正迈向更遥远的目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稳扎稳打、分步推进、成就斐然。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状态的知识对这一过程进行分析。20.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持续蔓延,中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此背景下,怎样推动中国数字经济从大到强、从快到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进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发展,规范数字经济发展,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要牵住“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维护和完善多边数字经济治理机制,及时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的观点”,分析说明如何推动中国数字经济从大到强、从快到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从1928年开始发掘,殷墟考古在中国考古史上历时最长、次数最多、面积最大。首次殷墟发掘,考古工作者采取轮廓法、集中法、打探法的工作步骤,取得了初步收获。第二次发掘则对小屯等地进行了地形测量,对器物做了记录,对地层进行了划分,对器物的型式进行了区别。第三、第四次发掘均采用“卷地毯”式的探查方法,对建筑遗迹的揭露有较多帮助。第六次发掘则解决了“坑内套坑”的现象……与此同时,殷墟发掘还使我们对中原地区早期文化有了初步认识。1931年通过发掘后岗遗址,找到了一段龙山文化夯土城墙,发现了殷商—龙山—仰韶“三叠层”,科学确定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同殷商文化之间的关系。随着多种遗存的调查和发掘,殷墟成为中国现代考古学早期发展的核心奠基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