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新教材部编版语文课后习题+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11+百年孤独(节选)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百年孤独(节选)课后巩固与提升一、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河的第三条岸[巴西]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父亲是一个尽职、本分、坦白的人。他并不比谁更愉快或更烦恼,只是更沉默寡言一些。是母亲,而不是父亲,在掌管着我们家,她天天都责备我们——姐姐、哥哥和我。但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父亲竟自己去订购了一条船。父亲对船要求很严格,它要用含羞草木特制,牢固得可以在水上漂二三十年,大小恰好可供一个人使用。母亲唠叨不停,牢骚满腹,丈夫是突然想去做渔夫吗?父亲什么也没有说。离我们家不到一英里,有一条大河流过,水流平静,又宽又深,一眼望不到对岸。我总忘不了小船送来的那天。父亲并没有显示出什么特别的神情。他像往常一样戴上帽子,对我们说了一声再见。没带食物,也没拿别的什么东西。我原以为母亲会大吵大闹,但她没有。脸色苍白,从头到尾她只说了一句话:“如果你出去,就待在外面,永远别回来。”父亲没有吭声,他温柔地看着我,示意我和他一起出去。我们一起向河边走去。我强烈地感到无畏和兴奋。“爸爸,你会带我上船吗?”他只是看着我,为我祝福,然后做了一个手势,要我回去。我假装照他的意思做了,但当他转过身去,我伏在灌木丛后面,偷偷地观察他。父亲上了船,划远了。父亲再没有回来。其实他哪儿也没去。他就在那条河里划来划去,漂来漂去。每个人都吓坏了。从未发生过,也不可能发生的事现在却发生了。每个人都猜想父亲疯了。母亲觉得羞辱,但她几乎什么都不讲,尽力保持着镇静。河边的行人和两岸附近的居民说,无论白天黑夜都没见父亲踏上陆地一步。他像一条被遗弃的船,孤独地、毫无目的地在河上漂流。人们一致认为,对于父亲而言,食物是一个大问题,他一定会离开大河,回到家中。他们可是大错特错了。父亲有一个秘密的补给来源,那就是我。我每天偷了食物带给他。后来我惊异地发现,母亲知道我做的一切,而且总是把食物放在我轻易就能偷到的地方。她怀有很多不曾流露的情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父亲从不踏上泥土、草地或河岸一步。从没生过火,他的船上没有一丝光亮。他的身体怎样?不停摇桨要消耗他多少精力?河水泛滥时,他又怎么能幸免于难?我常常这样问自己。5
姐姐生了一个男孩。她坚持要让父亲看看外孙。那天天气好极了,我们全家来到河边。姐姐穿着白色的新婚纱裙,高高地举起婴儿,姐夫为他们撑着伞。我们呼喊,等待。但父亲始终没有出现。姐姐哭了,我们都哭了,大家彼此携扶着。后来,姐姐搬走了,哥哥也到城里去了。母亲最后也走了,和女儿一起生活去了。我一个人留了下来。我从未考虑过结婚。我留下来独自面对一生中的困境。父亲,孤独地在河上漂流的父亲需要我。我知道他需要我,尽管他从未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不管怎么样,我都不会因这件事责怪父亲。我的头发渐渐地灰白了。我到底有什么不对?渐渐地,我因年老而心瘁力竭,生命踌躇不前,同时爱讲到疾病和死亡。他呢?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终有一天,他会精疲力竭,只好让小船翻掉,或者听任河水把小船冲走,直到船内积水过多而沉入激流之中。哦,天哪!我等待着,等待着。终于,他在远方出现了,那儿,就在那儿。我庄重地指天发誓,尽可能大声地叫着:“爸爸,你在河上浮游得太久了,你老了,回来吧。你不是非这样下去不可,回来吧。无论何时,我会踏上你的船,顶上你的位置。”他听见了,站了起来,挥动船桨向我划过来。他接受了我的提议。我突然浑身战栗起来。因为他举起手臂向我挥舞。这么多年来这是第一次。我不能……我害怕极了,发疯似的逃掉了。因为他像是从另一个世界来的人。极度恐惧给我带来一种冰冷的感觉,我病倒了。从此以后,没有人再看见过他,听说过他。(选自余华《温暖的旅程——影响我的10部短篇小说》,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尽职、本分、坦白、沉默,面对母亲的唠叨不停,选择了一种独自“漂流”的生活状态。B.母亲对父亲的离开,没有大吵大闹,只是丢给他一句话:“如果你出去,就待在外面,永远别回来。”C.面对村民的议论、猜测,母亲感到羞辱,她保持镇静,她知道父亲最终会有回心转意的那一天。D.父亲在河中漂流了很多年,执着且坚定,直到“我”答应他顶上他的位置他才再次出现,但“我”却害怕了。答案:C解析:C项,“她知道父亲最终会有回心转意的那一天”说法错误,母亲并不理解父亲,父亲一直没有“回心转意”。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的第三条岸”在小说中指的是父亲的小船。小船象征的是一种远离现实、自由自在的浪漫生活状态。“河的第三条岸”既隐喻了人生的另一种选择,也暗示了这种选择的理想主义特征。5
B.父亲在家里没有地位。在小船上的生活艰苦、孤独,但是他选择了这种生活,完全是因为他对原来没有地位的生活的厌恶,上船之后,至少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可以自主,是自由的。C.小说中写道:“父亲,孤独地在河上漂流的父亲需要我。”父亲为什么需要“我”?一是父亲需要“我”每天给他送食物,二是父亲渴望“我”能够理解并继承他的追求。D.“我留下来独自面对一生中的困境”中的“困境”指“我”既不能追随父亲去河流上漂荡,也不愿追随母亲去城里生活。“我”既割舍不了难以令人满意的现实生活,也没有勇气放情追求自主自由的生活。答案:B解析:B项,“完全是因为他对原来没有地位的生活的厌恶”表述有误,对父亲选择上船生活的原因概括不全,父亲选择上船,也是出于对自由的渴求。3.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母亲这个人物形象。参考答案:母亲是一个严厉苛刻、忍辱负重、情感深挚的家庭主妇。①她严厉苛刻,性格强势。小说第1段通过“我”的叙述介绍了母亲“掌管着我们家,她天天都责备我们”,第3段写了“母亲唠叨不停,牢骚满腹”。②她忍辱负重,性格坚毅。母亲掌管着全家人的生活,第9段写父亲出走之后,“母亲觉得羞辱,但她几乎什么都不讲,尽力保持着镇静”,依然辛苦维持全家人的生活。③她感情深挚,拙于表达。母亲对家人怀有感情,第11段写当母亲知道“我”偷食物给父亲后“总是把食物放在我轻易就能偷到的地方”,“她怀有很多不曾流露的情感”。4.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小说中,“我”对父亲这种追求的态度发生过哪些变化?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我”对父亲的人生追求并不理解,因此对父亲坚定执着的非世俗行为持复杂的矛盾态度。最初,“我”对父亲的行为感到“无畏和兴奋”。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对他变为关心和同情。当全家人都走后,“我”在漫长的守候中,既渴望拯救父亲,又深感惘然和恐惧。二、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被雨淋湿的风,以29摄氏度的体温降临人间。如刚从冰水里撩起的黑色绸缎,从窗口游进来,拥抱脸、颈脖、前胸、双臂外侧,领养了皮肤上的灼热。风渗进肌肤、血液,如雨水渗进一棵树,根须惊叫了一声,树枝、叶脉、叶尖上每一个细胞,都汇入和声,又瞬间恢复平静。一场风,带来的不是简单的凉爽,① 。无与伦比的宁静里,风消失了,其实到了天上,它拂去了月亮身上的云。月亮看看自己,仔细一想,我要云这块破布干什么,我要满天的乌烟瘴气干什么,我要鞋子干什么,赤脚走,多自在。月亮是天空的心,心袒露了,天地一片清白。 我觉得改得好!风从天上下来,落在多年不睡的凉席上,凉席瞬间复活成了一大片竹林,黑暗里涌动着丰满的绿意。凉席裸露在雨后的夜风里,我裸露在凉席上,如同5
② 。我将脸紧紧贴着它,鼻尖抵上它,便清晰地闻到了竹子的清香。曾经,多年前的盛夏,一个天井,一轮圆月,一群老人孩子,一堆竹榻、竹椅,人们乘凉、聊天、吃西瓜,摇着扇子入睡。那些诗一样的旧光阴,被风带到哪儿去了? 5.对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比喻、拟人、对偶 B.借代、对比、对偶C.借代、对比、排比D.比喻、拟人、排比答案:D解析:文中没有用对偶和借代手法。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意思是:“夜风从窗口进来,吹到身上,带走灼热。”相比之下,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参考答案:①原文用“刚从冰水里撩起的黑色绸缎”比喻“被雨淋湿的风”,生动形象;“拥抱”“领养”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风以人的特性,生动活泼;②“拥抱脸、颈脖、前胸、双臂外侧”,化大为小,写出了身体各个部位被风渐次吹拂的细腻感受,有过程性和层次感,有强调作用,句子也更活泼;③原文表述与上下文语体风格一致。(意思答对即可)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字。答案示例:①而是无与伦比的宁静 ②裸露在夜的竹林里8.下面的文字有三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①造纸术不仅在中国推广,很快也传播到世界各地。纸和纸写本的迅速增加,促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和政治、经济方面的变化。②东汉时期洛阳太学学生多至3万人,是世界上当时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③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社会造就了一支庞大的知识分子队伍,他们还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大量新作品纷纷面市。④《汉书》(艺文志)列举的当时著作目录有678家14994卷,出现算学、天文学、医学、农学等优秀新著。⑤用各种纸写成的官方文书等,比用其他书写材料更方便,提高了各级政府的工作效率。⑥各地纸厂建立后,促进了当地经济和工商业。纸本的公私契约、票据,也保证了社会经济秩序正常运转。参考答案:②“当时”应置于“世界”之前;③“面市”应改为“面世”;④“《汉书》(艺文志)”应改为“《汉书·艺文志》”;⑥在“经济和工商业”后加“的发展”。9.请对下面这则材料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5字。寒冷、干旱是中国西北留给人们的普遍印象,但科学研究表明,西北气候正出现变暖变湿的新趋势。2018年甘肃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7摄氏度,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27.7%。兰州市区和机场间,荒山变绿了;敦煌石窟周围的戈壁,竟然长了草。中科院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全球变暖驱动水循环加剧,5
可能是西北气候暖湿化的根本原因。来自阿拉伯海、印度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在气流作用下集中到西北,导致西北降水增多。气候的改变,显然将给西北带来积极影响。简单地说,荒山将更容易变绿,甚至都不需要人为去种树种草;庄稼收成将明显增加,极大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到那时,西北还是原来的西北吗?还会有“孔雀东南飞”吗?想一想:未来的大西北,如果都是绿水青山,如果生态得到彻底改善和保护,那将是怎样的场景?参考答案:中国西北气候出现变暖变湿趋势,其根本原因可能是全球变暖驱动水循环加剧,这一改变将给西北带来积极影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