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新教材部编版政治同步练习+必修4+第一单元+第二课 第二框运动的规律性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第二框 运动的规律性双基巩固 学考突破一、选择题1.专家称,白天大部分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和夜晚常看电视的人更容易肥胖,因为电子产品的明亮光线不仅会改变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还会导致血糖上升。这告诉我们( )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受到内在规律的支配 ②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③事物运动过程中存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 ④人类可以根据对规律的认识而利用规律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A解析:电子产品的明亮光线与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血糖之间有内在联系,这种本质联系作为规律,对人产生影响,这表明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①③正确;材料未涉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对规律的利用,②④不选。2.“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王夫之的这一观点( )①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②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③揭示了规律的客观性 ④强调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意思是说,探求事物在于把握其中的原因,或者说是认识事物的内在规律,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去做事,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揭示了规律的客观性,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④错误。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该倡议是基于( )①人类应不断增强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 ②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③主动放弃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9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C解析:①错误,人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不是要不断增强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②④正确,材料中“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表明人类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③错误,人类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不是主动放弃人的主观能动性。故选C项。4.下列选项中对成语所蕴含的哲学原理理解正确的有( )①郑人买履——世界是物质的,必须坚持客观存在的实际②刻舟求剑——运动是绝对的,必须在运动中把握事物 ③揠苗助长——规律是客观的,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④按图索骥——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必须坚持可知论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A解析:①符合题意,“郑人买履”反映郑人拘泥于教条的心理,启示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必须坚持客观存在的实际;②符合题意,“刻舟求剑”比喻认识不到事物已发生变化,仍静止地看问题,启示我们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必须在运动中把握事物;③不符合题意,“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启示我们规律是客观的,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没有强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④不符合题意,“按图索骥”比喻办事墨守成规,启示我们应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本本主义。故选A项。5.“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西网络主题传播工程分阶段开展多场活动,旨在通过融媒化表达、立体化传播,让民众了解美丽山西背后的感人故事,激发民众投身林草事业,以千山皆绿、万壑长青的生态建设力量,挺起三晋大地的“绿色脊梁”。围绕这一主题传播工程,我们应认识到(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尊重客观规律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③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的矛盾不可协调 ④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并给予其重大影响A.①②B.②③9
C.③④D.①④答案:D解析: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主题传播工程,我们应认识到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并给予其重大影响,①④入选。②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③说法错误。6.垃圾分类,被认为是破解“垃圾围城”困局的有效方法,也是各地在积极倡导并推进的管理举措。但是,民众分类意识不足、分类知识欠缺、参与热情不高以及当前垃圾桶上分类标识模糊和整个垃圾分类回收链条不完整等因素,造成垃圾分类难以真正推进。这告诉我们( )①主客观条件的不足共同制约着垃圾分类的推进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破解“垃圾围城”的重要条件 ③要用高度的热情武装头脑并指导垃圾分类的实践 ④增强垃圾分类意识是破解“垃圾围城”困局的首要前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造成垃圾分类难以真正推进的,既有外在条件等客观因素,又有人的能动性等主观因素,①②符合题意;高度的热情不一定是正确的、科学的,③错误;尊重客观规律是破解“垃圾围城”困局的首要前提,④错误。7.“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虽然只描述了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下列对该词及创作过程的哲学分析合理的是(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的创作源于作者对娄山关战斗的内心感悟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词中蕴含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乐观自信精神 ③意识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此词完全真实地展现了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此词至今仍能激励中国人民走好今天的长征路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B9
解析:该词的创作源于娄山关战斗的实际情况,①错误;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词中蕴含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乐观自信精神,②正确;意识不一定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③错误;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此词至今仍能激励中国人民走好今天的长征路,④正确。二、非选择题8.阅读材料,完成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经过40多年的不懈奋斗,我国无论物质发展水平还是文化发展水平都取得了巨大提升和飞跃,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民既要“生存”也要“生态”,既要“温饱”也要“环保”。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部署了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和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四项改革措施。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如何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答案:①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③发挥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和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④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把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坚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选考奠基·素养提升一、选择题1.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首次用实验证实了“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科学家们设想,如果把“量子纠缠”原理用于通信,将极大提高通信的安全保密程度。为此,我国积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并成功发射了“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这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物质是运动的物质C.客观物质世界是科学精神和理念的外现D.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9
答案:D解析:科学家们设想,如果把“量子纠缠”理论用于通信,将极大提高通信的安全保密程度,为此,我国积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并成功发射了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说明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D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与题意不符。C项认为主观决定客观,说法错误。2.天津市蓟州区的郭家沟,东邻梨木台、西邻九山顶,以前主要靠种庄稼为生,村民收入不高。后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升温,当地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开展旅游精品村建设,请专家对村子进行规划,提升改造农家乐,吸引了大量游客,实现了村民增收致富。郭家沟的成功转型表明( )A.专家正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C.一个地方的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D.科学发展要从实际出发,发挥自身优势,顺应市场需求答案:D解析:该村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开展旅游精品村建设,坚持了从实际出发,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了村民增收致富,D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村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专家是重要力量。B项错误,说法太绝对。C项错误,自然条件是重要资源,但对经济发展不起决定作用。3.中外科学家联手首次在银河系外发现了氧气。这些氧气位于距地球5.6亿光年的类星体“马卡良231”内。这次银河系外氧气的发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宇宙物质组成的认识。这一科学发现进一步佐证了( )①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②物质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 ③物质是由人的意识产生的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这次银河系外氧气的发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宇宙物质组成的认识。这体现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①④符合题意;物质具有客观性,并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不是由人的意识产生的,②③错误。故选B项。9
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是新时代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原则和实践指南。坚持这一基本方略的哲学依据是( )①自然界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人的需要和意志规定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方向 ③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④人的正确理念是自然规律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①③符合题意,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哲学依据是自然界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②说法错误,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并不是由人的需要和意志规定的。④说法错误,自然规律发挥作用是客观的,人的正确理念是对规律的认识,而不是规律发挥作用的前提。故选A项。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我国设立并颁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旨在通过树立中外友谊典范,向世界传递友谊和平、公平正义等基本理念,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这说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人们在意识支配下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 ③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④成功的实践活动使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③错误;意识活动本身就具有能动创造性,④表述错误。①②符合题意。6.中国科学家大胆设想,攻克难关,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这项成果预示,天然复杂的生命体系可以通过人工干预变简约,甚至可以人工“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生命。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再有区别 ②这项成果可以转变出新的自然界生命 ③科学家的研究具有自主选择性 ④人类通过科研可以改变自然规律9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B解析:①错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有本质区别。④错误,规律不可以被改变。7.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量来源为三磷酸腺苷。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试验进一步证明(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 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进化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 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①正确,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即物质;②错误,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有条件的;③错误,不同的规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④正确,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8.当前,乡村教育空壳化现象日渐严重,师资生源不断“流失”。为此,教育部、财政部开展“银龄讲学计划”,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募优秀退休教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讲学,以弥补乡村师资短缺。这一计划( )①是意识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②体现了人体生理活动受到意识控制 ③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表现 ④是重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题干没有涉及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作用,②不选。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属于唯物主义,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才是唯意志主义,④错误。①③正确。9
9.从表面上看,玄幻作品不受“真实”的束缚,然而表层的架空虚构是为了成全深层的真实。比如某小说用全然虚构的魔法世界呈现出关于友情、成长、勇气、选择等真实的人生体验,其深层的真实性绝不逊于现实题材作品,加之可以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发挥的空间就更大了。由此可见( )①玄幻作品也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②玄幻作品更能生动地表达人的真实情感 ③文艺作品的虚构应服务于“真实”的表达 ④成功的玄幻作品是虚构与真实的有机统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材料强调了玄幻作品用虚构的魔法世界呈现出真实的人生体验,体现了玄幻作品是虚构与真实的统一,是服务于“真实”的表达,③④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玄幻作品属于意识范畴,意识对客观存在有如实的反映,也有歪曲的反映;②说法太绝对,夸大了玄幻作品的功能。10.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应用了人工智能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 )①创新了劳动工具,促进了人类实践的发展 ②拓展了人的智能,具有超越人的意识 ③拓展了劳动对象,创造了崭新的物质存在 ④模拟了人的智能,是人类智慧的物化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答案:A解析:②说法错误,人工智能只是人进行科技创造的产物,不同于人的思维;③说法错误,人工智能并没有创造新的物质存在。①④正确。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20字的古诗《苔》,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孩子小梁在舞台上重新唤醒。“白日不到处”,是客观存在的情境。并不是每个父母都能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天才的起点。尽管如此,“青春恰自来”,通过个人奋斗实现生命平等的价值,9
又是普遍的现象。努力而平凡地默默成长,如苔藓般不那么引人注目,却有着与牡丹同样的姿态,绽放自己的风采。生若为苔,也会有自己的高光时刻。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性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绽放风采。答案: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制定科学的目标和计划,指导人生实践。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要深入认识事物发展的本质,利用好现有条件,克服不利条件,实现人生目标。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引领,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