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练习】高一上学期部编版(2019)政治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Word版含解析.docx

【课后练习】高一上学期部编版(2019)政治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625989

大小:35.87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4-09-03

上传者:老李
【课后练习】高一上学期部编版(2019)政治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课后练习】高一上学期部编版(2019)政治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课后练习】高一上学期部编版(2019)政治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课后练习】高一上学期部编版(2019)政治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课后练习】高一上学期部编版(2019)政治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课后练习】高一上学期部编版(2019)政治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课后练习】高一上学期部编版(2019)政治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课后练习】高一上学期部编版(2019)政治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课后练习】高一上学期部编版(2019)政治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课后练习】高一上学期部编版(2019)政治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课后练习】高一上学期部编版(2019)政治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1.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其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③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A.③→①→④→②B.③→④→①→②C.④→③→②→①D.①→④→②→③2.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3.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此实现了中国()A.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B.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C.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D.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4.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说法正确的是()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②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已经取得胜利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④中国人民从此在世界上富起来了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在于(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第13页,共14页 ②为实现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③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④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有人说: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49年,鲜红的朝阳冉冉升起。下列对这句话所蕴含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②资产阶级走上历史舞台,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成为可能③中国共产党的光辉诞生,中国人民从此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实现了站起来的伟大飞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是画家蒋兆和的代表作,作于1949年。蒋兆和历尽旧社会磨难,对旧中国劳动人民遭受的欺辱与苦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劳苦大众翻身做主人的幸福都体会尤深,他以仰视的角度描绘了手持镰刀、高举五星红旗的工农群众的伟大形象,表现了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真实感受。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①中国人民在经济上实现小康,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②中国人民在政治上获得解放,迎来当家作主的时代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开始④是中国历史进程的伟大转折点,是古老中国获得新生的里程碑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3.中学生小王在父母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复兴之路展厅里他看到了中国近代的2300多件实物、文献、图片、模型绘画、雕塑旧址复原、模拟景观等展品,了解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0多年的历史。根据他参观的内容,他可能会产生的感受有(  )①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②西方列强的入侵是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③社会主义中国的建立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的出路和希望④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除中国共产党外,各种政治力量提出的方案最终都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  )第13页,共14页 A.没有认清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B.自身的力量不够强大C.没有提出自己的纲领和目标D.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1.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不平凡历程,充满着苦难与辉煌、曲折与胜利。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下列观点中能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奋斗,解决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近代中国一些爱国人士提出过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科技救国等主张,并为此进行过努力,但这些主张并不能从根本上给濒临死亡的中国指明正确道路,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  )A.中国已经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中B.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前提C.资本主义制度已过时D.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国家3.2021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中国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49年,中国实现了伟大飞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①资产阶级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②辛亥革命改变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谋求解放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其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③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第13页,共14页 A.③→①→④→②B.③→④→①→②C.④→③→②→①D.①→④→②→③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从而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飞跃”的历程是①新民主主义革命②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A.①→④→③→②B.④→①→③→②C.④→③→①→②D.①→③→②→④2.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②巩固统一战线③进行改革开放④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A. 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3.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其中,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之所以说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因为①帝国主义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②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的内在原因③帝国主义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④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一切灾祸的总根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0分)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国弱民穷的深重灾难。许多志士仁人为救国救民、振兴中华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求和尝试,但都由于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历史反复证实,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教中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第13页,共14页 1.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某校举办了一次庆祝活动,高一(1)班的学生都参加进来,他们搜集的材料如下:【庆典中的欢呼】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时,在军乐声中,54门礼炮鸣了28响。……天安门广场上的人群在尽情欢呼。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材料,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所具有的划时代的历史意义。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材料二 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指出,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1)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2)结合材料二,从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的角度,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第13页,共14页 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考查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影响的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再现,解题关键是准确掌握基础知识。【解答】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故按时间先后排序应为③→①→④→②。故选A。  2.【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是明确设问方向,把握题干主旨,从题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与课本知识相结合,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解答】1919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一次明确的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要求,体现了民族觉醒;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1979年,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开始了民族振兴,故C正确,不选ABD。  3.【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新中国的成立,考查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准确把握基础知识。【解答】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A正确。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转变,B错误。第13页,共14页 C.五四运动是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转折点,C错误。D.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站起来,改革开放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D错误。  4.【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解答此题需要熟练掌握教材知识。【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①③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已经取得胜利,②错误;新中国成立意味着中国人民从此在世界上站起来了,④错误。  5.【答案】A【解析】①③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④错误,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故选:A。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6.【答案】D【解析】①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但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②错误,近代中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③正确,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光辉诞生,中国人民从此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④正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实现了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故选:D。第13页,共14页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第一,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二,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7.【答案】D【解析】①错误,试题限定时间是1949年,彼时的中国人民在经济上尚未实现小康;②④正确,1949年,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民在政治上获得解放,迎来当家作主的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这是中国历史进程的伟大转折点,是古老中国获得新生的里程碑;③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开始的标志。故选:D。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之一,我们应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核心信息,对其进行分析整合,得到正确的答案。8.【答案】A【解析】①②正确,在“复兴之路”展厅里他看到了中国近代的2300多件实物、文献、图片、图表、模型、绘画、雕塑、旧址复原、模拟景观等展品,展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0多年的历史。根据他参观的内容,他可能会产生的感受有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西方列强的入侵是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第13页,共14页 ③错误,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走社会主义道路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的出路和希望,有了主心骨,符合历史发展规律;④错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故选:A。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1、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1)近代中国的落后: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2)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3)近代中国人民对复兴之路的探索: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艰辛的探索反复证实了一个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必须另辟新路。(4)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各阶层两个根本性的弱点:①没有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②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未能形成有组织的、持久的群众运动。2、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的仁人志士进行了救国救民的探索,但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对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所进行的斗争,没有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象,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本题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全面细致掌握知识点,注意排除错误选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本题难度适中。9.【答案】D【解析】AB不合题意,这两项不是根本原因;C错误,各种政治力量提出了自己的纲领和目标;D正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因此除中国共产党外,各种政治力量提出的方案最终都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故选:D。本题考查:三种建国方案;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1、三种建国方案(1第13页,共14页 )先后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维护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统治,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被中国人民抛弃,其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2)以某些中间派和中间人士为代表,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3)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最终赢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2、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1)近代中国的落后: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2)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3)近代中国人民对复兴之路的探索: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艰辛的探索反复证实了一个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必须另辟新路。本题考查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准确把握基础知识。10.【答案】D【解析】①错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仍然存在;②③④正确,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故选:D。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担当(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新时代。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是这样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担当,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11.【答案】B【解析】第13页,共14页 【分析】此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读懂题意,仔细审题。【解答】A.近代中国一些爱国人士提出过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科技救国等主张,已经认识到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错误。B.近代中国爱国人士没有看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没有认识到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前提,B正确。C.资本主义制度并没有过时,C错误。D.正是因为看到中国积贫积弱,因此近代中国一些爱国人士提出过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科技救国等主张,D错误。  12.【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解答】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谋求解放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③正确;1949年,中国实现了伟大飞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④正确;无产阶级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①错误;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②错误。  13.【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考查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影响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再现,解题关键是准确掌握基础知识。【解答】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故③放在第一位;1919年,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故①放在第二位;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故④放在第三位;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1949第13页,共14页 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故②放在第四位;故按时间先后排序应为③→①→④→②。故选A。  14.【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考查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准确把握教材基础知识。【解答】依据史实可知,1949年10月,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1956年12月,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故这一“飞跃”的历程是①→④→③→②。  15.【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把握材料主旨、准确掌握课本基础知识。【解答】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是革命的主心骨,故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选A。  16.【答案】B【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的原因的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准确把握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解答】第13页,共14页 材料中,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其中,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之所以说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因为帝国主义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近代中国一切灾祸的总根源,①④正确;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的外部原因,帝国主义是中国经济近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障碍,而不是现代化的主要障碍,故不选②③。故选B。  17.【答案】(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2)中国人民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做了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5)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解析】此题考查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和社会革命中的作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确问题指向。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属于原因类试题。依据材料“历史反复证实,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可知,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依据材料“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可知,中国人民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主心骨”,在其领导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做了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最后说明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8.【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第一,终结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欺凌中国人民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二,新中国的诞生,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第三,新中国的诞生,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解析】此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准确掌握教材基础知识。设问要求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材料,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所具有的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属于意义类的试题。联系教材可知,第13页,共14页 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19.【答案】(1)①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中国的封建势力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能担当起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重任,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当时的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对我国向社会主义转变创造条件,奠定基础。③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历史必然性。(2)①材料二表明中国人民实现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第13页,共14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