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25193
大小:2.85 MB
页数:10页
时间:2024-09-03
《2023《鼠疫防控应急演练》(附件有鼠疫传播途径、症状及预防知识).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鼠疫防控应急演练背景:模拟XX镇发生一例腺鼠疫继发肺鼠疫病例,鼠防应急队伍接到命令后进行紧急处置的全过程。整个演练严格按照“以演代练,以练代战”的原则,现场检验应急队伍的快速反应、协同作战能力,演练过程紧张有序、科学规范,达到了预期效果。上午8时30分,由县疾控中心、XX卫生院XX名医务人员组成的演练队伍集结后,现场总指挥疾控中心主任XXX同志宣布2023年XX县鼠疫防控应急演练正式开始,各演练队员按照方案迅速进入应急状态。 9时30分,XX卫生院电话报告XX县值班人员:XX卫生院发热门诊接诊一名45岁男性患者,放牧人员,发热(体温38.4),头痛、右侧前臂疼痛,接诊医生高度怀疑其为“疑似鼠疫患者”,遂报告县疾控中心。县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XX县鼠疫防控应急预案》并报告上级部门,上级领导指示立刻组织县鼠防应急队伍迅速赶往疫情现场开展疫情处置。模拟演练设置疫情发现报告、核实诊断、疫情判定、应急响应、响应终止五个场景。《鼠疫应急预案》启动后,疫情处置指挥部下设流调组、消杀灭组、隔离管控组、采样检测组、医疗救治组、信息宣传组、后勤保障组七个工作小组,按照演练脚本流程分别开展各项工作,环节紧凑,流程合理。 消杀人员打开安全通道,并对隔离病房进行消毒。流调人员先后进入隔离病房和医学观察室对患者和首诊医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采样人员采集病人静脉血、痰液、右侧腋下肿大淋巴穿刺液,由专人负责直接运送到鼠疫实验室进行检测。 经实验室对患者淋巴穿刺液进行胶体金鼠疫F1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淋巴穿刺液反向血凝试验微量法阳性。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初步检测结果综合判断患者为“疑似腺鼠疫伴肺部感染”。上报上级部门,经省、市卫健委委派专家核实样本后,该患者确诊为腺鼠疫继发肺鼠疫。根据《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启动Ⅲ级鼠疫疫情应急响应。隔离管控人员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划定大小隔离圈、隔离管控密切接触者。同时医疗救治人员对患者进行救治,消杀灭人员对患者院落房屋、厕所、水源及所有物品进行消毒,小隔离圈内进行先灭蚤后灭鼠,开展解除响应后的终末消毒工作。 演练结束后,总指挥XXX同志对此次演练情况做了点评和总结发言,指出本次演练达到了预期效果,全体参演人员准备充足,认真负责,团结协作。通过本次演练,对我县应对突发鼠疫疫情应急处置能力进行了一次检验,进一步强化了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意识,为今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应急队伍、物资、技术等准备工作奠定了基础。要求每一位参演人员认真总结经验,及时改进不足,继续规范个人防护,强化鼠防理论知识,做到干学结合,不断提升全县鼠疫疫情综合处置能力。 鼠疫传播途径、症状及预防知识1.什么是鼠疫?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发病急、病程短、传染性强、病死率高,易于通过飞沫方式在人间传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甲类传染病首位。鼠疫的感染源主要为感染动物和肺鼠疫患者,常见的宿主动物有蒙古旱獭、达乌尔黄鼠和长爪沙鼠等。野生食肉类动物、家畜(犬、猫)等也可感染鼠疫。主要传播途径有:①经跳蚤叮咬传播:人类鼠疫的首发病例多由跳蚤叮咬所致。②经直接接触传播:人类通过捕猎、宰杀、剥皮及食肉等方式直接接触染疫动物而感染,食用未煮熟的鼠疫病死动物(如旱獭、兔、藏系绵羊等)可发生肠鼠疫。③经飞沫传播:肺鼠疫患者或动物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菌,形成细菌微粒及气溶胶,造成肺鼠疫传播。2.感染鼠疫后会出现哪些症状?典型的表现包括以下几种: ■腺鼠疫:发热,多数是高热,39℃以上,腋窝、腹股沟(两腿之间)或者其他部位出现一个大肿块,非常疼。■肺鼠疫:发热,胸痛,呼吸困难,咳血或者咳出带血的泡沫痰,这是鼠疫中比较严重的肺鼠疫,病情凶险,传播也比较迅速。■其他类型,如皮肤鼠疫、眼鼠疫、胃肠道鼠疫等相对少见。3.如何预防鼠疫?■避免到疫区旅游或活动。■避免接触啮齿动物:鼠类或旱獭;严禁打猎,严禁剥食鼠、旱獭等动物。■使用杀虫剂或驱避剂避免蚤的叮咬,避免处理不明原因的死鼠。■避免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与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触时,应带上口罩,并勤洗手。■ 若曾去过疫区或密切接触了鼠疫患者,应居家隔离观察9天,期间若出现发热、咳嗽、淋巴结肿大等任一症状时,应立即到附近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接诊医生自己的疫区旅游活动史。■与鼠疫病例密切接触的人员,应遵循辖区疾控机构的管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