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

四川省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618167

大小:747.34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4-09-03

上传者:老李
四川省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四川省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四川省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四川省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四川省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四川省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四川省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四川省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四川省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四川省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叙州区二中高2022级高二上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1C12O16S32Cu64Si28Cl35.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1.下列关于化学与能源说法错误的是A.柴草及化石燃料转化成能源时一定发生化学反应B.在多能源结构时期,氢能、生物质能等的核心仍然是化学反应C.核能、太阳能等的利用取决于新型材料的合成与开发D.过去和现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离不开化学,将来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不需要化学【答案】D【解析】【详解】A.柴草及化石燃料转化成能源时,均要燃烧,燃烧为放热反应,均有新物质生成,均发生了化学反应,故A正确;B.氢能是由电解水制得;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也是化学反应,故B正确;C.核能、太阳能的利用需要提出能发生核变化的金属,需要制备晶体硅等,故C正确;D.过去和现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离不开化学,将来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也需要化学,即人教版《必修2》P36,“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离不开化学,过去、现在、将来都是如此”,故D错误;答案为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非自发的反应一定可以通过改变条件使其成为自发反应B.相同物质的量的同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小,固态时熵值最大C.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D.恒温恒压下,且的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答案】C【解析】【详解】A.非自发的反应是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故A错误;B.同一种物质的熵:气态>液态>固态,即相同物质的量的同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大,固态时熵值最小,故B错误; C.反应NH3(g)+HCl(g)=NH4Cl(s)的,时反应能自发进行,该反应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故C正确;D.恒温恒压下,且的反应在任何条件下均有,即且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故D错误;故选:C。3.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了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A.用试纸测出某溶液为3.5B.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C.用量筒量取盐酸D.用酸式滴定管测出消耗盐酸的体积为【答案】D【解析】【详解】A.用试纸测出的溶液为整数,故A错误;B.托盘天平的精度为0.1g,故B错误;C.量筒的精度是0.1mL,可以用量筒量取盐酸,故C错误;D.滴定管的精度为0.01mL,酸式滴定管量取酸性溶液,用酸式滴定管测出消耗盐酸的体积为,故D正确;选D。4.对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B.该反应C.该反应在低温下可以自发进行D.该反应在加热时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答案】D【解析】【详解】由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且有气体生成,体系混乱度增大,则,当时反应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在加热时能自发进行,则A、B、C错误,D正确。故答案选D。5.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8g乙烯和环丙烷的混合气体中含C-H键的数目为4NA B.电解精炼铜时,若转移了NA个电子,阳极溶解铜C.92.0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AD.1.0mol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A【答案】A【解析】【详解】A.已知乙烯和环丙烷的最简式均为CH2,故28g乙烯和环丙烷的混合气体中含C-H键的数目为=4NA,A正确;B.电解精炼铜时,若转移了NA个电子,阳极上除了Cu失去电子之外,还有Fe、Zn、Ni等也失去电子,故溶解铜的质量小于,B错误;C.已知甘油分子中含有3个羟基,故92.0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3.0NA,C错误;D.已知CH4和Cl2在光照下,生成CH3Cl、CH2Cl2、CHCl3、CCl4等四种有机产物,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1.0mol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CH3Cl分子数小于1.0NA,D错误;故答案为:A。6.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A.2.5sB.5sC.7.5sD.10s【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v(SO3)=2v(O2)=20.04mol·L-1·s-1,根据v=知,这段时间为=5s,故选B。7.某化学兴趣小组用铝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以下能够加快该反应速率的是①用98%的浓硫酸代替稀硫酸②加热③改用铝粉④增大稀硫酸的体积⑤加水⑥加入少量硫酸铜A.全部B.②③⑥C.①②③⑥D.②③④⑥【答案】B【解析】 【分析】【详解】①浓硫酸与金属反应不能生成氢气,错误;②加热,能加快反应速率,正确;③改用铝粉,增大表面积,能加快反应速率,正确;④增大稀硫酸的体积,硫酸的浓度减小,不能加快反应,错误;⑤加水后,溶液的体积增大,硫酸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错误;⑥加入少量硫酸铜与铝反应生成铜,形成原电池,能加快反应,正确;②③⑥正确,答案选B。8.向盛有硫酸铜蓝色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溶液,再加无水乙醇得到深蓝色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深蓝色溶液中含有的主要有色离子为B.与间的配位键比与间的配位键弱C.加乙醇的目的是降低生成的配合物的溶解度D.中含有键的数目为【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硫酸铜蓝色溶液中存在四水合铜离子,向溶液中加入氨水时,蓝色的四水合铜离子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继续加入氨水,氢氧化铜蓝色沉淀与氨水反应生成深蓝色的四氨合铜离子,加入无水乙醇降低硫酸四氨合铜的溶解度,使溶液中硫酸四氨合铜析出得到深蓝色晶体。【详解】A.由分析可知,深蓝色溶液中含有的主要有色离子为四氨合铜离子,故A错误;B.由分析可知,实验时蓝色的四水合铜离子转化为深蓝色的四氨合铜离子,说明氨分子与铜离子形成的配位键强于水分子与铜离子形成的配位键,故B错误;C.由分析可知,加入无水乙醇能降低硫酸四氨合铜的溶解度,使溶液中硫酸四氨合铜析出得到深蓝色晶体,故C正确;D.四水合铜离子中铜离子与4个水分子形成的配位键属于键,每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键,则1mol离子中含有的键的数目为1mol×(4+2×4)×NAmol—1=12NA,故D错误;故选C。9.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或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A.①探究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②探究温度对平衡的影响C.③除去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D.④测漂白精溶液的pH【答案】D【解析】【详解】A.①中只有CaCO3的表面积不相同,其它外界条件相同,可用于探究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正确;B.在烧瓶中存在NO2与N2O4的可逆反应,反应的起始状态相同,气体颜色相同,然后一个烧瓶放入热水中,一个放入冷水中,看到热水中气体颜色变深,冷水中气体颜色变浅,可知对于可逆反应:2NO2(g)N2O4(g),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降低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可用于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B正确;C.③中图示符合碱式滴定管中气泡排除方法的操作要求,C正确;D.漂白精具有强氧化性,会将pH氧化使其褪色,因此不能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值,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10.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氯水中存在的平衡:Cl2+H2OH++Cl-+HClO,当加入适当的NaHCO3(s)后,溶液颜色变浅B.在K2Cr2O7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H2O2+2H+,若向K2Cr2O7溶液中滴入5~15滴浓硫酸,溶液颜色橙色加深C.对于反应体系CO(g)+NO2(g)NO(g)+CO2(g),给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D.对于反应2NO2(g)N2O4(g)ΔH<0,平衡体系升高温度颜色变深【答案】C【解析】【详解】A.当向氯水中加入适当的NaHCO3(s)后,溶液颜色变浅,说明氯气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A错误; B.向K2Cr2O7溶液中滴入5~15滴浓硫酸,溶液颜色橙色加深,说明H+浓度增大时,平衡逆向移动,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错误;C.该平衡反应两边计量数和相等,给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但是由于NO2的浓度增大,使颜色变深,不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正确;D.对该平衡体系升高温度,可使平衡逆向移动,NO2的浓度增大,所以颜色变深,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错误;故答案为:C。11.某温度下,相同体积、相同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时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点导电能力比点强B.点的值大于点C.与盐酸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体积D.、两点的相等【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信息可知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具有相同的体积和pH,由于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氨水是弱电解质,则氢氧化钠的浓度小于氨水,稀释过程中,促进氨水电离,所以pH变化快的是氢氧化钠,变化慢的是氨水。【详解】A.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a点的碱性小于b点,即a点的离子浓度小于b点,所以a点溶液的导电能力比处于b点溶液的导电能力弱,A错误;B.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不变,B错误;C.氨水和氢氧化钠都是一元碱,等pH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氨水的浓度大于氢氧化钠,二者等体积时,氨水的物质的量大于氢氧化钠,所以氨水消耗盐酸体积大,即Va”或“=”)。(5)某温度下,测得0.1mol/LNaOH溶液pH为11,则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___________。(6)浓度相等的盐酸和醋酸各100mL,分别与过量的Zn反应,相同条件下生成H2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则V1___________V2(填“>”、“<”或“=”)【答案】(1)CO>ClO->HCO>CH3COO-(2)A(3)c(4)=(5)1×10-12(6)=【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表格中电离常数的数据可知Ka(CH3COOH)>Ka1(H2CO3)>Ka(HClO)>Ka2(H2CO3),酸性越强,其阴离子结合氢离子的能力越弱,故同浓度的CH3COO-、、、ClO-结合H+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O->>CH3COO-。【小问2详解】A.CH3COOH溶液在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浓度减小,c(H+)减小; B.,稀释过程中,溶液浓度减小,减小,比值增大; C.c(H+)∙c(OH-)=Kw,其只受温度影响,比值不变;   D.,稀释过程中,溶液浓度减小,c(H+)减小,比值增大;故一定变小的是A。【小问3详解】a、b、c三点处,随着醋酸不断稀释,浓度不断减小,醋酸的电离程度不断增大,所以电离程度最大的是c。【小问4详解】pH═4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的c水(OH-)═c水(H+)=mol/L=1×10-10mol/L,pH═10的Ba(OH)2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水(H+)=1×10-10mol/L,故两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故填=。【小问5详解】 0.1mol/LNaOH溶液,c(OH-)=10-1mol/L,因为pH=11,c(H+)=10-11mol/L,。【小问6详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