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17972
大小:1.06 MB
页数:12页
时间:2024-09-03
《浙江省金华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生物试卷一、单选题1.通常将哺乳动物的乳腺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蛋白质类药物,其具有表达量高的优点。这主要得益于乳腺细胞中丰富的细胞器X。细胞器X最不可能是( )A.溶酶体B.高尔基体C.内质网D.核糖体2023年11月,全国各地多个城市爆发支原体肺炎,该病的病原体是大小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种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目前已发现有60多种亚型,其流行期间具有传播快、潜伏期长、传染期久的特点,北方多在秋冬季节爆发,南方多在夏秋季节爆发。2.支原体多黏附在呼吸道上皮细胞生长繁殖,以下关于其代谢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用青霉素抑制支原体的繁殖B.支原体可以在线粒体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C.支原体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长繁殖D.支原体生长繁殖所需要的直接能源物质主要是腺苷三磷酸3.下图是支原体的结构模式图,关于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支原体利用其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B.支原体与病毒的根本区别在于其具有细胞结构C.支原体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D.支原体可利用自身的生物膜系统加工蛋白质4.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方式如图所示,其可通过线粒体外膜上的孔蛋白(一种通道蛋白)进入膜间隙,再借助H+浓度梯度进入线粒体内膜。解偶联剂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作用,其可通过减少图中ATP的产生,以达到增加热量的目的,度过寒冷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的顺浓度梯度转运均不需要消耗能量B.线粒体基质中的氧气浓度低于细胞溶胶C.解偶联剂长期作用于人体,可能导致个体消瘦D.解偶联剂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降低H+的跨膜浓度梯度5.黏结蛋白在姐妹染色单体的聚合、分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姐妹染色单体被黏结蛋白聚合在一起,黏结蛋白被酶水解后姐妹染色单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若黏结蛋白存在缺陷,则会导致姐妹染色单体提前分离,随后纺锤丝与姐妹染色单体之间随机结合。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正常情况下,有丝分裂前期的黏结蛋白水解酶活性高B.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酵母菌,其染色单体数与核DNA数的比值为0.5C.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黏连蛋白没有发生降解D.黏结蛋白存在缺陷的细胞,有丝分裂后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保持相同6.一种可抗除草剂“超级杂草”出现在某农田生态系统中,排挤了原有的杂草而成为主要的杂草种类,对农作物造成了危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杂草种类发生了改变,但农田群落的物种组成未改变B.新杂草成为主要的杂草种类,该农田发生了群落演替C.农田仍处于草本植物阶段,因此该群落并未发生演替D.该杂草出现可能是因为种植了含抗除草剂基因的转基因作物7.某实验小组为筛选适合酵母菌菌种增殖的环境条件,绘制了不同环境中a、b两个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图1);t1时刻取a种群样液稀释10倍,用血细胞计数板(1mm×1mm×0.1mm,400个小方格)计数,计数室的某一个方格中酵母菌如图2分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通过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获得本实验中酵母菌准确的种群数量B.T2时刻a、b两种群均达到环境容纳量C.培养初期,酵母菌因种内斗争较为剧烈而增长缓慢D.由图2可知a种群t1时刻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约为6.0×106个/mL8.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其中两个时期的染色体组数与同源染色体对数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①可能是有丝分裂中期,是观察染色体最佳时期B.图①可能是减数分裂前期I,细胞含N个四分体C.图②可能存在姐妹染色单体,细胞含2N条染色体D.从①→②过程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和着丝粒分开9.校正tRNA是指某些能校正基因的有害突变的tRNA,编码tRNA的DNA某些碱基改变后,导致反密码子发生改变而产生的。由于单个碱基替换导致的某种突变产生了一种携带精氨酸但是识别甲硫氨酸遗传密码的tRNA(X)。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X由多个核糖核苷酸构成,是基因表达的产物B.X参与合成的多肽链中,原来甲硫氨酸的位置可被替换为精氨酸C.此突变改变了遗传密码序列D.校正tRNA的存在可以弥补某些突变引发的遗传缺陷10.某地区生活的一种丽鱼包含两类群体:一类具有磨盘状齿形,专食蜗牛和贝壳类软体动物;另一类具有乳突状齿形,专食昆虫和其他软体动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丽鱼两类齿形性状由相应基因控制,该基因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两类齿形性状所对应的新基因的出现,丰富了该地区丽鱼种群的基因库C.磨盘状齿形和乳突状齿形这两种齿形差异有利于丽鱼对该地区环境的适应D.磨盘状齿形和乳突状齿形丽鱼之间未产生生殖隔离,仍能交配产生可育后代11.将重组DNA分子pZHY2导入大肠杆菌后,可通过大规模培养大肠杆菌制备蛋白质H。并利用其制备抗蛋白质H的单克隆抗体,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通过破碎细胞→过滤→沉淀→通过冷冻干燥结晶纯化的蛋白质H获得免疫动物的抗原B.从动物的脾脏收集B淋巴细胞,并使之与杂交瘤细胞融合后用HAT培养基筛选C.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个杂交瘤细胞增殖产生的杂交瘤细胞群分泌的成分单一的抗体D.从PCR扩增目的基因到制备单克隆抗体,共涉及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12.在模拟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时,有同学取了两个信封,然后向信封里加入标有字母的卡片,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信封1和信封2分别表示F1的雌、雄生殖器官B.同一信封中可用材质差异显著的卡片表示一对等位基因C.取出的卡片记录后放回原信封,目的是保证每次取出不同卡片的概率相同D.两个信封中各取出1张卡片组合在一起,模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13.1937年,科学家在实验中观察到:阻断实验动物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可导致其生殖器官萎缩;若恢复垂体与下丘脑之间正常的血液联系,生殖器官的功能也恢复正常。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该实验表明垂体的活动受下丘脑控制B.该实验表明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受垂体的直接控制C.阻断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依据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排除法”D.性激素产生的调节过程中存在着分级调节14.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环境因素调节,光、温度、重力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尤为重要,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就是由光照、温度决定的 B.接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最终会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C.植物对重力的感受是通过根冠细胞来实现的D.年轮、春化作用均能说明温度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15.葡萄酒开启后,敞口时间稍长或将余酒倒回酒瓶中,贮存温度在30℃左右,葡萄酒会缓慢“变成”葡萄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酿造葡萄酒和葡萄醋所利用微生物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酿造葡萄酒和葡萄醋所利用的微生物都能通过线粒体进行需/有氧呼吸C.把葡萄酒缓慢“变成”葡萄醋的微生物可能来自空气D.葡萄酒变成了葡萄醋是因为乙醇通过醋酸菌的有氧呼吸作用下生成了醋酸16.某林场采用了“上层林木+中层藤本药材+下层草本药材+地表药用真菌”的立体复合种植模式,因当地环境污染正在经受镉胁迫,胁迫是指一种显著偏离于生物适宜生活需求的环境条件。水杨酸可以减轻胁迫对植物的不利影响。在镉的胁迫下,添加适宜浓度的水杨酸可激活植物体内抗氧化酶系统,降低丙二醛和H2O2含量,有效缓解镉对植物的氧化胁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水杨酸能缓解H2O2对苦草的氧化作用B.林,藤,草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与其他年龄组相比,生殖前期个体获得抗镉胁迫遗传给后代的概率最大D.在镉的胁迫下,苦草能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维持稳态17.超低温冷冻脱毒法是先用超低温对细胞进行选择性破坏,再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脱毒植株的方法。以马铃薯茎尖为材料,采用超低温冷冻脱毒法可获得脱毒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茎尖能够获得脱毒苗原因是植物顶端分生区病毒极少或无病毒B.经超低温冷冻脱毒培养的马铃薯比未脱毒的马铃薯抗病毒能力更强C.该技术利用了茎尖分生组织无成熟液泡不易形成冰晶的特性D.超低温处理使大多数细胞都受到了损伤而死亡,存活下来的仅有生长点的分生组织细胞18.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通过一些共同的“生物学语言”交换信息、相互协调,构成复杂的调节网络,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具体作用关系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示三个系统调节都离不开信号分子,且这些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受体接触B.图中的各种信号分子大多需要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C.图中信号分子的受体一般为结构各异的蛋白质,且与不同信号分子结合时表现出特异性D.只要图中构成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正常,人体就能维持内环境稳态19.下图是利用某生态系统在某一特定时刻统计的相关数据建构的生态金字塔,图中C1、C2代表不同消费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金字塔呈下宽上窄的正金字塔形B.图中的次级生产者为C1、C2和分解者C.图中C1到C2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2.5%D.图中反映的是各营养级之间的生物量关系20.当膀胱被尿液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人产生尿意,通过神经调节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贮存在膀胱内的尿液排出,尿液对尿道的刺激可进一步反射性地加强排尿中枢活动。如图是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婴儿的无意识排尿属于反射活动B.有的成年患者出现不受意识支配的排尿情况是由于大脑皮层受损C.尿液对尿道的刺激加强排尿中枢活动的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D.途径b的调节使膀胱缩小,途径c的调节使膀胱扩大二、非选择题21.某生态系统主要物种之间的食物关系如图甲,而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三个物种1、2、3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的实际大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的食物网中存在种间竞争和捕食关系的是________(填图甲中字母)。除图中所示以外,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应该有________。(2)假设物种A从B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40%。则A增加10kg,至少需要B______kg。(3)物种A同化的能量一部分______,另一部分则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4)从图乙中可知,1、2、3三个物种的环境容纳量不同是因为_____(从营养结构或能量流动角度分析)。(5)水鹿主要以各种禾草为食。水鹿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成分),其粪便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时,能量从第_______营养级流向分解者。采用粪堆现存量计数法对水鹿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的优点是_______。根据现存粪便密度计算水鹿种群密度还需要统计_______和______ 。草原生态系统中鸟类大多为____。22.红薯下侧叶片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类主要运输到地下的块根,用于分解供能或储存。图1是红薯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过程,甲~戊表示相关物质,①~⑥表示相关生理过程。图2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测得不同光照条件和温度下红薯的CO2吸收速率。镉(Cd)是一种土壤中污染范围广的重金属,H2S是一种气体信号分子。研究人员为研究镉对红薯光合作用的影响,以及H2S对镉胁迫红薯光合作用的缓解作用,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结果如图3(注:CK为对照组)。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在红薯形成块根时期,摘除一部分块根,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后,下侧叶片光合速率的变化是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红薯块根去皮后易褐变与细胞内的多酚氧化酶有关。用开水焯过的红薯褐变程度下降,原因是______。(2)分析图1可知,H+运出类囊体的方式是_____。若要将提取的物质丁进行分离,通常使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3)为了得到图2所示的实验结果,实验的设计条件应包含_____。A.保持光照强度不变B保持温度不变C.保持大气湿度一致D.保持二氧化碳浓度不变E.选择足够多发育程度一致的红薯植株F.选取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对照实验(4)分析图2,10℃时,影响轻度遮光组红薯植株光合速率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40℃后,重度遮光组曲线回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5)据图3分析可知,由于镉对红薯光合作用中的过程________(填写图1 中的数字序号)造成直接影响,从而使其光合速率下降。H2S对镉胁迫红薯光合作用的缓解作用主要表现为________。23.图甲、乙分别是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其中X、Y、Ⅱ、Ⅲ、Ⅳ表示不同的染色体。果蝇的眼色受两对完全显性的等位基因A、a和D、d控制,其中基因D、d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控制眼色遗传如图丙所示。用纯合红眼雌蝇与纯合白眼雄蝇交配,F1中雌蝇全为紫眼、雄蝇全为红眼;让F1雌雄蝇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眼:红眼:白眼=3:3:2.请回答:(1)据图判断,果蝇为______倍体生物,每个染色体组含有_____条染色体。眼色的遗传符合_____定律。(2)若只考虑基因D、d的遗传,图甲雌果蝇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是_______。(3)若设计上述实验的反交实验,则亲本组合为_______(填表型),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仅考虑眼色)(4)果蝇另有一对等位基因(E、e)与眼色基因独立遗传,该基因隐性纯合时能引起雄性胚胎死亡。已知另一对红眼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所得F1中也仅出现雌蝇紫眼和雄蝇红眼,且比值为1:1,但F2中雌性个体明显多于雄性个体。则F2中有色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的比值为________。(5)果蝇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不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还是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选择一只截毛雌果蝇与一只刚毛雄果蝇进行杂交,统计子一代的表现型。请补充相应实验结果及结论。①若子一代中雌果蝇全部为截毛,雄果蝇全部为刚毛,则这对基因仅位于X、Y染色体的______段上。②若子一代中雌果蝇全部为刚毛,雄果蝇全部为截毛,则______。③若_______,则这对基因仅位于常染色体上。④若_______,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24.精神刺激因素作用下,会使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长期持续的压力会导致机体内环境稳态紊乱。 (1)图1为人体产生情绪压力时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质受下丘脑调节的模式图,肾上腺髓质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当情绪压力刺激下丘脑时,支配肾上腺的神经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至神经纤维末梢并释放_______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促进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产生短期压力效应。(2)情绪压力下,机体还可以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进行调节。此调节过程是,下丘脑分泌的激素a会促进垂体分泌________(激素b),从而使肾上腺皮质分泌和释放的糖皮质激素量增加。健康人体内糖皮质激素浓度不会持续过高,其体内的____调节机制保证了激素分泌的稳态。若下丘脑或垂体的______数量和功能下降,将造成上述作用减弱,HPA轴功能亢进,糖皮质激素持续升高而引发长期且持久的心境低落等长期压力效应。(3)人的情绪是由激发情绪的刺激传到大脑的情绪中枢后而产生。5-羟色胺是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的持续升高会影响到5-羟色胺的信号传递(见图2所示)。当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时,膜上的_______通道打开,使该离子内流,从而引起突触小泡膜与突触前膜融合,5-羟色胺以_______的方式释放,囊泡的形成、运输、融合需要________的参与。发挥作用的5-羟色胺很快被突触前膜回收,这种机制的意义在于_______。(4)为研究糖皮质激素对递质5-羟色胺分泌的影响,科学家进行实验研究的结果如下表:分析以上实验结果。 组别神经细胞内突触小泡中5-羟色胺的量神经细胞内突触小泡蛋白分子mRNA含量正常大鼠正常正常长期情绪低落大鼠正常低服用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的大鼠正常正常并结合(1)(2)(3)解释持续“情绪压力”引起长期心境低落的机理:_______。25.海稻86是一种重要的耐盐碱水稻种质资源,为研究海稻两个NAC转录因子OsHDNAC1和OsHDNAC2是否在其应答盐胁迫的过程中发挥功能,科研人员开展相关的实验研究。Ⅰ、材料处理:将海稻86的种子平整、均匀散布于湿润滤纸上,28℃培养2~3d,待长出根后转移至含有营养液的植物水培盒中,置于培养箱中继续生长7d,随后用较高浓度的NaCI溶液进行盐胁迫处理,并分别于0、6、15、24、60和72h取植株地上部分,经液氮速冻后保存至超低温冰箱待用。Ⅱ、RNA提取及cDNA合成:取冷冻于-80C的叶片经液氮研磨成粉末状,加入特定试剂提取总RNA,将提取得到的R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RNA的质量和完整性,并利用仪器测定RNA浓度,随后将RNA反转录为cDNA,得到的产物保存至-20℃冰箱。Ⅲ、基因克隆及克隆载体构建:设计引物PCR扩增,在凝胶成像系统中对扩增产物进行观察检测,并对目的条带进行纯化回收。将回收得到的DNA产物连接到含有真核启动子和荧光蛋白基因的亚细胞定位载体pNC-Green-SubN上,将连接产物转化至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TOP10中,涂布至平板后于37C下培养过夜,通过菌液PCR鉴定阳性克隆,测序验证正确后,提取质粒保存至-20℃冰箱。Ⅳ、亚细胞定位:将测序正确的质粒转化至农杆菌感受态细胞中,将农杆菌菌液注射至烟草表皮细胞,随后将烟草置于26℃、14h光照/10h黑暗的条件下培养48h,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荧光在烟草细胞中的分布情况。Ⅴ、表达量分析:为了解析OsHDNAC1、OsHDNAC2在海稻应答盐胁迫过程中的功能,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OsHDNAC1和OsHDNAC2在盐胁迫下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回答下列问题:(1)获取RNA的过程需要选择植株的地上部分,而不是直接将种子冷冻破碎的原因是______。(2)将RNA反转录为cDNA,反应体系中应添加原料______和______酶。(3)在对总cDNA进行PCR扩增,通过____中检索出目的基因的序列,分别设计引物OsHDNAC1-F/R和OsHDNAC2-F/R进行PCR扩增。在反应体系(模板cDNA1.0μL,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各 1.0μL,2×TaqMasterMix12.5μL,ddH2O9.5μL,足量dNTP等)中扩增。通常在PCR扩增的最后一轮,延伸10min,推测其目的是_____。用该体系进行PCR的目的是______。在过程Ⅲ中对大肠杆菌菌液PCR鉴定阳性克隆,而不选择直接观察荧光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培养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TOP10的目的是________。(4)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OsHDNAC1和OsHDNAC2均定位在____(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核),表明OsHDNAC1和OsHDNAC2基因编码的蛋白符合转录因子发挥调控功能的特点。(5)下图为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OsHDNAC1和OsHDNAC2在盐胁迫下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上述结果表明_________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