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16688
大小:767.89 KB
页数:9页
时间:2024-09-03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重庆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11月月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1.某学生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先准确称量10.0g含有少量中性易溶杂质的样品,配成500mL待测溶液,用待测烧碱溶液滴定0.200mol·L-1的盐酸标准液。下列操作会使烧碱样品纯度偏高的是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先用盐酸标准液润洗再装标准液B.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润洗C.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端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D.滴定前仰视碱式滴定管读数,滴定后俯视滴定管读数2.已知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进程的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2O2的平衡转化率B.a表示的催化剂效率高于b表示的催化剂效率C.改变催化剂,既能改变反应热,也能改变活化能D.该反应可自发进行3.向某密闭容器中通入,发生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再通入适量,待反应达到新的平衡时,与原平衡相比,( )A.变大B.不变C.变小D.无法确定4.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4gN2和13C2H2组成的混合物所含的电子数为14NAB.1mol氨基(-NH2)中含有电子的数目为9NAC.一定条件下,1molN2与3molH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NAD.0.1mol•L-1FeCl3溶液中,阳离子浓度小于0.1mol•L-15.以下实验原理或操作中,正确的是A.室温下,含有CoCl2 的干燥变色硅胶呈蓝色,在潮湿的空气中变粉红色,放在干燥的空气中又恢复为蓝色B.焰色反应实验中,铂丝在蘸取待测溶液前,应先用稀硫酸洗净并灼烧C.中和滴定实验中,如用于盛放待测溶液的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不影响测定结果D.纸层析中,滤纸作为固定相,展开剂作为流动相6.一定条件下,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FeO和CO,发生下列反应FeO(s)+CO(g)⇌Fe(s)+CO2(g),在T1、T2温度下,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取出适当铁可降低逆反应速率C.当反应进行到t1时刻仅改变一个条件,可能是通入了CO2D.该反应的△H<0,T1>T27.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已知H+(aq)+OH-(aq)=H2O(l) ΔH=-57.3kJ·mol-1,则含1molH2SO4稀溶液和含1molBa(OH)2稀溶液充分反应放出114.6kJ热量B.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3OH(g)+O2(g)=CO2(g)+2H2(g) ΔH=-192.9kJ·mol-1,则CH3OH(g)的燃烧热为192.9kJ·mol-1C.H2(g)的燃烧热是285.8kJ·mol-1,则2H2O(g)=2H2(g)+O2(g) ΔH=+571.6kJ·mol-1D.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800kJ·mol-1,则C6H12O6(s)+3O2(g)=3CO2(g)+3H2O(l) ΔH=-1400kJ·mol-18.一定条件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2υ(正、A2)=υ(逆、AB)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B的同时,生成nmol的B2D.A2、B2、AB的反应速率比为2:2:1的状态9.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B(g)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2∶2∶1.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C,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平衡不移动B.再达平衡时,n(A)∶n(B)∶n(C)仍为2∶2∶1C.再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增大D.再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也增大10.在含有Ag+的酸性溶液中,以铁铵矾NH4Fe(SO4)2作指示剂,用KSCN的标准溶液滴定Ag+。已知:AgSCN(白色,s)⇌Ag++SCN-,Ksp=1.0×10-12;Fe3++SCN-⇌FeSCN2+(红色), K=1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边滴定,边摇动溶液,首先溶液变红色B.当Ag+定量沉淀后,少许过量的SCN-与Fe3+生成红色配合物,即为终点C.上述实验可用KCl标准溶液代替KSCN的标准溶液滴定Ag+D.滴定时,溶液pH变化不会影响终点的观察11.pH=2的两种一元酸x和y,体积均为100mL,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别滴加NaOH溶液(c=0.1mol/L)至pH=7,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x、Vy,则A.x为弱酸,B.x为强酸,C.y为弱酸,D.y为强酸,12.常温下,体积和浓度一定的溶液中各微粒浓度的负对数()随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②表示随溶液pH的变化情况B.等物质的量浓度和混合溶液:C.的的数量级为D.常温下,将M点对应溶液加水稀释,不变13.已知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 ΔH=-92.0kJ/mol,将1molN2和3molH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保持恒温恒压,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N2的转化率为20%。若在相同条件下,起始时向该容器中充入2molNH3,反应达到平衡时的热量变化是( )A.吸收18.4kJ热量B.吸收73.6kJ热量C.放出18.4kJ热量D.放出73.6kJ热量14.pH=2的A、B两种酸溶液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mL,其中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B.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强C.加足量的锌充分反应后,B酸产生的氢气比A酸多D.一定有关系:2”、“<”或“-”,下同),物质D的聚集状态为。(6)a点时气体A的(正)b点时气体A的(正),a、b、c三点气体C的逆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a、b、c表示)。(7)时,此反应的平衡常数(只列算式不计算,不写单位)。Ⅲ.已知C3H8O(g)⇌C3H6(g)+2H2O(g)2C3H6(g)⇌C6H12(g)2C3H8O(g)+9O2(g)⇌6CO2(g)+8H2O(g)(8)燃烧生成和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7.自然界是各类物质相互依存、各种变化相互制约的复杂平衡体系,而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查阅资料获得25℃时部分弱酸的数据:、、。①已知溶液呈弱碱性,试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解释原因。②常温下,氢氟酸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变大的是(填序号)。A.B.C.③25℃时,将浓度相等的与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性,结合有关数据和文字解释原因:。④同浓度的溶液和溶液相比,后者溶液中前者溶液中(填“<”、“=”或“>”)。 ⑤已加溶液为中性,又知溶液加到溶液中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试推断溶液的7(填“>”、“<”或“”)。(2)已知常温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和溶液相比,溶液的较小。现将溶液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各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B.C.D.(3)25℃时,的电离常数、,则该温度下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若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则溶液中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秘密启用前重庆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上)11月月度质量检测高二化学答案1.D2.D3.B4.B5.C6.B7.D8.A9.C【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C,压强增大,A.该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则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故A正确;B.平衡不移动,再达平衡时,n(A)∶n(B)∶n(C)仍为2∶2∶1,故B正确;C.平衡不移动,再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不变,故C错误;D.压强增大,则正逆反应速率均比原平衡时大,故D正确;故选C。10.B【详解】A.AgSCN的溶度积常数很小,边滴定,边摇动溶液,溶液中首先析出AgSCN白色沉淀,故A错误;B.Fe3++SCN-⇌FeSCN2+(红色),K=138,比较大,故正向反应容易进行,故当Ag+定量沉淀后,少许过量的SCN-与Fe3+生成红色配合物,且半分钟不褪色时即为终点,故B正确;C.硫氰化钾和铁离子形成红色溶液,氯化钾和铁离子不反应,故不能用KCl标准溶液代替KSCN的标准溶液滴定Ag+,故C错误;D.铁离子易水解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胶体,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因此,滴定时要控制溶液一定的酸性,故D错误;故答案为:B。11.C【详解】从图象看,稀释10倍,x的pH值变化1,y的pH值变化小于1,说明x为强酸,y为弱酸。pH相等的强酸和弱酸与碱反应,强酸的物质的量小于弱酸的物质的量,反应中弱酸还会继续电离,故弱酸消耗碱的量大,即Vx<Vy,合理选项是C。12.C【详解】A.曲线②上的点纵坐标和横坐标数值相等,随着pH的增大而增大,表示随溶液pH的变化情况,A错误;B.据分析,等物质的量浓度和混合溶液中,的水解程度小于的电离程度,呈酸性,结合电荷守恒可知:,B错误;C.据分析,的的数量级为,C正确;D.常温下,将M点对应溶液加水稀释,,稀释使氢离子浓度变小、Ka不变,则比值变大,D错误;选C。13.B【详解】N2(g)+3H2(g) 2NH3(g)ΔH=−92.0kJ⋅mol−1起始: 1mol 3mol 0转化: 0.2mol 0.6mol 0.4mol 平衡: 0.8mol 2.4mol 0.4mol放出热量为,保持恒温恒压,将和充入一密闭容器中与起始时在该容器中充入,为等效平衡状态,平衡时两种不同的途径平衡状态相同,各物质的含量、物质的量等都相同,则2NH3(g) N2(g)+3H2(g)ΔH=+92.0kJ⋅mol−1;起始:2mol 0 0转化:1.6mol 0.8mol 2.4mol平衡:0.4mol 0.8mol 2.4mol吸收热量为:,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14.C【详解】A.由图象可知,pH=2的A、B两种酸溶液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mL,A、B两种酸溶液的pH变化倍数不一样,则A、B两酸的酸性强弱不一样,则A、B两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一样,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A、B两酸稀释后,A溶液的pH大于B溶液的pH,则稀释后B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大,酸性强,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A、B两种酸在稀释前后溶液的pH的变化大小可判断出A的酸性比B的酸性强,则B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A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体积相同,则B的物质的量大于A的物质的量,则加足量的锌充分反应后,B酸产生的氢气比A酸多,故C正确;D.若A是一元强酸,稀释1000倍后,溶液的pH会由pH=2变成pH=5,所以一定有关系:2气体(6)>c>b>a(7) (8) 17.(1)AB酸HF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水解平衡常数,电离大于水解>>(2)AB(3)增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