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S9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

浙江省S9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

ID:83616564

大小:931.74 KB

页数:7页

时间:2025-02-12

上传者:老李
浙江省S9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_第1页
浙江省S9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_第2页
浙江省S9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_第3页
浙江省S9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_第4页
浙江省S9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_第5页
浙江省S9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_第6页
浙江省S9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_第7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S9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杭州S9联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I1.有学者指出,周初统治者并不试图直接统治周的所有领土,而是派出亲属或可靠的大臣率军去被征服之地,建立有城墙的要塞……这些诸侯被赐予爵位,对于周王,他们有提供兵役、缴纳贡赋的义务。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内外服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2.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对某学派特征做如下概括:“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该学派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3.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秦朝的暴政导致了()A.陈胜吴广起义B.黄巾军起义C.黄巢起义D.李自成起义4.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指江南)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A.导致士族专权现象B.加剧民族之间隔阂C.推动江南经济发展D.促使东晋统一北方5.有学者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时代。”这一时代()①政治分裂②思想多元③理学兴盛④玄学诞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唐朝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做出了积极贡献。吐蕃松赞干布因娶文成公主更仰慕华风,又派遣吐蕃贵族子弟到长安国学学习诗书,又聘请唐朝文士为他掌管表疏,还向唐朝请求给予蚕种及制造酒、纸墨的工匠,都得到了允许。吐蕃位于图中() A.①B.②C.③D.④7.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正式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负责变法事宜。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统筹财政;遣三司察诸路农田、水利、赋役情况。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A.整顿官僚机构B.加强中央集权C.对抗金兵南下D.实现富国强兵8.契丹人建国后,“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治理汉人与旧渤海国人的官署位于皇帝行宫的南面,称南面官,其设置按照唐制,设三省六部制,官吏亦多用汉人。治理契丹的官署位于皇帝行宫的北面,称北面官,官员主要由契丹贵族担任。这反映契丹官制特点是()A.羁縻怀柔B.因俗而治C.民族分等D.分而治之9.在欧洲开启大航海时代之际,被海洋环绕的明王朝却长期实行海禁政策,明朝的外交政策和平而保守,对开拓航线、扩张领土以及获取海外财富显得兴味索然。然而,在全球浪潮的冲击下,这个陆地王朝仍然被裹挟进海洋的时代,卷入更为宏大的历史进程中。下列不符合这一论断的是()A.宦官专权B.郑和下西洋C.白银流入D.沿海倭患10.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工程浩大,大规模修筑共十八次,时间跨度长达两百多年。为了有效地进行军队防务和修筑工程的管理,明代早期在长城全线先后划出九个防区,亦称“九边”或“九镇”。长期以来,明朝内陆边疆地主要威胁是()A.蒙古B.满族C.倭寇D.葡萄牙二、选择题Ⅱ11.中国是远古人类重要起源地,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如图为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这一时期() A.过着群居生活并学会用火B.距今7000—5000年前C.以磨制石器作为生产工具D.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12.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大变革和大发展的时期,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特征的是()①列国纷争②华夏认同③经济发展④百家争鸣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13.据《汉书.地理志上》记载:“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产生于秦朝统一全国之后B.使分封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C.秦朝以后的王朝不再沿用D.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14.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但施政方针有了重大调整。主要表现在()A.确立儒学独尊地位B.采取“与民休息”政策C.设置西域都护府D.任用酷吏治理地方15.北魏孝文帝将都城南迁千余里,在洛阳的废墟上建立起了一座壮丽的城市。他将鲜卑姓改为汉姓,为皇室取姓元。他命令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官员,在朝中一律用汉语,着汉服。他也鼓励鲜卑与汉族士族通婚。孝文帝的做法()A.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B.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C.导致了南北朝对峙局面出现D.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16.如图为唐代诗人皮日休的《汴河怀古》,该诗() A.赞颂隋朝统一国家功绩B.描绘“开元盛世”景象C.肯定大运河的积极作用D.期望各民族间友好相处17.737年,日本僧人道慈在长安临摹西明寺建筑样式,并以此为蓝本在平城京内设计建造了大安寺。由唐高僧鉴真亲自设计并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成为日本建筑艺术的代表作。这说明唐朝()A.中外文化交流频繁B.海外贸易空前兴盛C.民族交往交流交融D.文学艺术成就突出18.书法是中国文化的产物,是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艺术宝库的一个伟大贡献。王羲之史称“书圣”,其“草、隶、八分、飞白、章、行,备精诸体,自成一家。千变万化,得之神功。自非造化发灵,岂能登峰造极”。由此可知,王羲之的书法()A气势雄浑B.诸体兼精C.骨力遒劲D.题材广泛19.如图是宋代的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宋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设计()A.实现了富国强兵目B.提升了政府行政效率C.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D.触犯了官僚集体利益20.宋代煤炭采掘地主要在北方诸路,《宋史》记载,“(河东路)地寒民贫,仰石炭(煤)为生”。庄季裕的《鸡肋篇》则记载:“昔汴都数百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这表明宋代()A.全国各地均有煤炭开采B.煤炭成为东京居民燃料C.手工业部门大量使用煤D.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瓦解 21.宋朝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这可用于说明,宋朝()A.政府适当放松对社会的控制B.南方经济发展带动文化进步C.长期受歧视的贱民阶层消失D.土地兼并现象激活社会矛盾22.明太祖取消中书省,废除了自秦朝起设立的宰相职位,转而令文渊阁大学士(成祖朝改称内阁)参与机务;以六部为中央行政机构,分任朝政,互不统属,直接向皇帝负责。成祖时起,内阁开始拥有“票拟权”,草拟处理意见供皇帝参考。下列关于明朝的说法正确的是()A.明成祖废除丞相制度B.君主专制得到加强C.内阁权力同等于宰相D.内阁代理皇帝批红23.清初,五世达赖到北京朝觐,获封“达赖喇嘛”,并赐以金印。此后历代达赖,都经由中央政府册封。如图为五世达赖印。清朝的这一做法()A.抗击沙俄对东北的入侵B.消除蒙古族的分裂势力C.改变了土司世袭的现象D.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24.因为清朝用兵西、北两路,有大量的军政要务要随时处理,又考虑到入值内阁等大臣众多,易于泄露机密,于是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改名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置()A.加强对思想文化控制B.强化君主专制制度C.强化对边疆地区管理D.扩大官员选拔范围25.由明朝中期到清代,在全国范围出现了一大批以商品经济活动为主的商业城镇,这一时期的商品经济,不仅在国内相当发达,海外贸易也有相关程度的进展。明前期,政府是这些贸易的主体,而到明中期以后,自由的民间贸易迅速发展,且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明清时期①商品经济繁荣②纸币开始出现③工商业市镇兴起④商人群体形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三、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221年作为时代坐标,不论过去、现在或将来,所有学习中国历史的人都会记住这个年份:中国“大一统”时代的开端……秦的“大一统”体制,正如“百川异源,皆归于海”,它是会聚八百年的小变、渐变而终成大变局。凡是历史上的大变局也莫不如此。 ——摘引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汉武帝在位五十余年,汉代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达到鼎盛时期,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汉朝进入大发展时期,加速了历史前进的步伐。汉武帝之所以能够成就汉朝的宏伟大业,成为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方面是他所处的时代的客观要求所使然,可以说汉武帝是那个时代的代表和标志,同时,汉武帝时期所取得的文治武功的辉煌政绩又与他个人的身体力行的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摘引自洪煜《评汉武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记住(公元前221年)这个年份”的原因,并简析秦能够开创“大一统”时代的条件。(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成为杰出人物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武帝巩固与发展大一统的政治、思想措施。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下之乱治,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摘引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摘引自顾炎武《日知录》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摘引自王夫之《黄书·大正》材料二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摘引自《王文成公全书》材料三利玛窦的贡品单天主像一幅油画两幅:圣路加教堂圣母像摹本、圣处女怀抱耶稣像镀金边金丝封面每日祈祷书一本镶宝石十字架一具报时自鸣钟一座三棱镜两块缀纯银三角形玻璃杯两个 大西洋琴一张奥泰琉斯《月相》一书世界图册《万国图志》一套——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明清)》(1)根据材料一,概述明末清初思想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王守仁理论体系的核心。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陆王心学。(3)指出利玛窦在中国刊印的世界地图名称。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利玛窦“送礼”的手段、动机及客观历史影响的角度,阐述明朝中后期中西文化交流的概括。(阐述要求: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语句通畅,表述成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