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16501
大小:669.59 KB
页数:9页
时间:2024-09-03
《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原卷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喀什地区英吉沙县2022—2023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卷面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01k 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约为;辛烷的燃烧热为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B.C. D 2.在含Fe3+的和I-的混合溶液中,反应的催化机理和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步骤①:2Fe3+(aq)+2I-(aq)=I2(aq)+2Fe2+(aq)步骤②: 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不正确的是A.步骤①的反应速率小于步骤②B.Fe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若不加Fe3+则该反应的ΔH减小D.步骤②中2molFe2+和1mol的总能量高于2molFe3+和2mol的总能量3.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为1.0×10-14,由此可知在该温度时水的电离度为A.1.8×10-7%B.1.0×10-2%C.1.8×10-9%D.1.8×10-14%4.下列电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B.C.D.5.已知3X(g)+Y(g)W(g)+2M(g)ΔH=-akJ/mol(a﹥0)。一定温度下,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3molX(g)与1molY(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为akJB.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X与W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一定为3∶1C.当X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改变,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D.若增大Y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6.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I(g)H2(g)+I2(g),0~15s内c(HI)由0.lmol/L降到0.07mol/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中,反应平衡时的压强大于起始时的压强B.c(HI)由0.07mol/L降到0.05mol/L所需的反应时间大于10s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D.0~15s内用I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I2)=0.002mol/(L·s)7.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几项()①NH3溶于水能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 ②BaSO4投入水中,导电性较弱,故它是弱电解质③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④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⑤硫磺(S)不能导电,所以硫磺是非电解质⑥CaCO3投入水中几乎不能导电,但CaCO3是强电解质.A.1项B.2项C.3项D.4项8.已知呈蓝色,呈黄色。在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溶液置于冰水中,溶液黄色加深B.增大浓度,可提高的平衡转化率C.平衡体系中加入盐酸,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D.加水稀释,正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大于逆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平衡逆向移动9.对于化学反应mA(g)+nB(g)pC(g)+qD(g),A的百分含量与温度(T)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点前速率v正>v逆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M点速率v正=v逆D.M点以后均为平衡状态10.下列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CH3COOHCH3COO-+H+B.NH4ClNH+Cl-C.NaOH=Na++OH-D.K2SO4=2K++SO11.少量铁粉与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①加水 ②加固体 ③滴入几滴浓盐酸 ④加固体 ⑤加溶液 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⑦适当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A.①⑥⑦B.③⑦C.③⑤D.⑤⑦12.将CO2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反应转化为甲醇(CH3OH)是变废为宝的好方法,一定条件下,每转化44gCO2放出的热量为49kJ,CO2转化为甲醇过程中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反应物和生成物在此条件下均为气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0~3min内,CO2和H2所表达的平均反应速率相等,均为0.5mol·L-1·min-1B.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g) ΔH=-49.0kJ·mol-1C.此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D.降低温度,此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能为0.813.某温度下为了研究合成氨的反应,研究小组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和,在时测得容器内,,,恒温下测得容器内压强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改变条件,可使B.M点:C.氢气的平衡转化率为75%D.自起始至达到平衡状态时,氮气平均速率为 14.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唾液可以使淀粉水解速率加快B.红棕色的NO2气体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C.向Fe(SCN)3溶液中加入铁粉,溶液颜色变浅或褪色D.在AgCl的悬浊液中加Na2S溶液,生成黑色Ag2S沉淀15.对利用甲烷消除NO2污染进行研究,CH4+2NO2N2+CO2+2H2O。在1L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分别加入0.50molCH4和1.2molNO2,测得n(CH4)随时间变化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组别温度时间/min010204050n/mol①T1n(CH4)0.500.350.250.100.10②T2n(CH4)0.500.300.180.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控制的温度T2>T1B.组别①中0~20min内,NO2的降解速率为0.0125mol/(L·min)C.40min时,表格中T2对应的数据为0.18D.0~10min 内,CH4的降解速率①>②二、综合题、共55分16.现有下列10种物质:①钠,②纯醋酸,③CO2,④H2SO4,⑤Ba(OH)2,⑥氨水,⑦稀盐酸,⑧NaHSO4,⑨碳酸氢钠,⑩乙醇(1)上述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填序号)。(2)上述物质中有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H++OH-=H2O,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⑧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4)⑨和⑦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17.含氰根(CN−)的废水必须经处理后排放。某电镀废水pH≈12,氰化物以CN−、等形式存在(均以CN−计),处理流程如下: (1)HCN是一元弱酸,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CN水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_____。(2)二次处理阶段,使用不同方法氧化。①过硫酸钾(K2S2O8)氧化法:K2S2O8溶液将CN−(N为-3价)氧化成毒性弱的CNO−(N为-3价)。Ⅰ.碱性溶液中在一定条件下氧化CN−生成CNO−和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Ⅱ.不同浓度的K2S2O8溶液对CN−的去除率如图1。工业上选用浓度为1mmol·L−1K2S2O8溶液,不用0.75mmol·L−1和2mmol·L−1的原因是______。Ⅲ.研究CN−的氧化去除机理。(文献中为碱性条件下的结论)文献:a.没有Cu+,对CN−没有去除效果。b.和Cu+反应生成硫酸根自由基()和CuO。c.可能转变为羟基自由基(·OH)。d.、·OH均可将CN−氧化为CNO−。叔丁醇只可以使·OH失去活性,乙醇可以使、·OH均失去活性。实验:相同条件下,向含的碱性废水中加入叔丁醇,CN−的去除率没有影响;加入乙醇,CN−的去除率降低50%。两种不同的CN−的氧化去除机理如图2,结合文献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ⅰ.补全“机理一”_______________。ⅱ.从“机理二”可看出CuO参与了去除CN−,列举其证据:______。②电解法:碱性环境中,在阳极发生两步反应,CN−放电生成CNO−,CNO−再放电生成CO2和N2 ,第二步的阳极反应式是______。18.我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降低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措施是的综合利用,如工业利用合成,再合成。I.(主反应)II.(副反应)请回答:(1)工业原料气配比中需加入一定量的,原因是_______。(2)在温度为T,恒压P的条件下,充入的和此时体积为2升,发生I、Ⅱ反应达平衡时的物质的量为,的物质的量分数为,求:(保留2位小数)①的转化率_______。②反应I的平衡常数K为_______。(3)二甲醚在有机化工中有重要的应用,可以利用上述合成的甲醇制备二甲醚III.(主反应)IV.(副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①当反应一定时间,测得副产品的含量特别高,分析原因_______。②为提高反应Ⅲ生成选择性(转化的中生成二甲醚的百分比),下列措施中合适的是_______。A.适当增大压强B.升高温度C.使用合适催化剂D.未达平衡时及时分离产品 (4)研究表明,在催化剂的催化下,与合成,主要催化过程如下(H*表示活性氢原子)则A、B结构是_______、_______。19.Ⅰ.(1)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化学计量数相同)分别为ΔH1、ΔH2,则ΔH1________ΔH2。Ⅱ.肼(N2H4)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2)肼(N2H4)与氧化剂N2O4(l)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已知:①N2(g)+2O2(g)=N2O4(l) ΔH1=-195kJ·mol-1②N2H4(l)+O2(g)=N2(g)+2H2O(g) ΔH2=-534kJ·mol-1试计算1mol肼(l)与N2O4(l)完全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写出肼(l)和N2O4(l)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关肼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为942、O=O为500、N—N为154,则断裂1molN—H键所需的能量是________kJ。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