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地区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

新疆喀什地区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616485

大小:1.32 MB

页数:15页

时间:2024-09-03

上传者:老李
新疆喀什地区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新疆喀什地区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新疆喀什地区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新疆喀什地区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新疆喀什地区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新疆喀什地区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新疆喀什地区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新疆喀什地区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新疆喀什地区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新疆喀什地区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新疆喀什地区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喀什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1.本试卷满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将学校、姓名、考号写在答题纸的指定区域内。选择题答案按要求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上;非选择题的答案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其工作原理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火炬燃烧:B.风力发电:C.粮食酿醋:D.高炉炼铁:【答案】B【解析】【分析】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详解】A.燃烧为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C、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故A不选;B.风力发电,为物理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B选;C.粮食酿醋,涉及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发生酒化反应生成乙醇,乙醇氧化生成乙酸(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D.高炉炼铁中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为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故选B。2.下列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铜B.硝酸钾C.氢氧化钠D.蔗糖【答案】D【解析】【分析】 【详解】A.金属铜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所以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B.硝酸钾溶液或熔融状态的硝酸钾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能导电,故硝酸钾是电解质,故B错误;C.氢氧化钠是化合物,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电离出离子导电,所以氢氧化钠是电解质,故C错误;D.蔗糖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以分子存在不导电,所以蔗糖是非电解质,故D正确。故选D。3.元素铬()的几种化合物存在下列转化关系:已知:。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表明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B.反应②中体现还原性C.反应③中铬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D.反应溶液颜色不再变化,可以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答案】C【解析】【详解】A.Cr2O3作为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题给反应①又告知Cr2O3能与KOH反应:,可知Cr2O3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A项正确;B.反应②中过氧化氢使Cr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6价,KCrO2体现还原性,B项正确;C.反应③中铬元素的化合价并没有发生变化,C项错误;D.反应溶液颜色不再变化,说明浓度不再变化,达到平衡状态,D项正确;答案选C。4.类比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是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实际。下列根据已知,类比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已知类比A金属Na保存在煤油中金属Li也保存在煤油中BC单质和浓硝酸加热反应生成S单质和浓硝酸加热反应生成SO2和NO2 CO2和NO2C电解NaCl溶液得到NaOH、H2和Cl2电解CuBr2溶液得到Cu(OH)2、H2和Br2(均为惰性电极)DSO2通入BaCl2溶液中不产生沉淀CO2通入BaCl2溶液中也不产生沉淀A.AB.BC.CD.D【答案】D【解析】【详解】A.Na的密度比煤油大,Na可保存在煤油中,而Li的密度比煤油小,Li不能保存在煤油中,A项错误;B.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浓硝酸和C单质加热反应生成CO2和NO2,SO2具有还原性,会被硝酸氧化,所以S单质和浓硝酸加热反应生成H2SO4和NO2,B项错误;C.由于离子放电能力,,所以电解CuBr2溶液时,阴极上Cu2+得到电子变为Cu单质,阳极上失去电子变为Br2,C项错误;D.根据“强酸制备弱酸”的规律,碳酸、亚硫酸均为弱酸,均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D项正确;故选D。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B.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C.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都是酸D.能导电的物质均为电解质【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例如CO等,A错误;B.胶体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B正确;C.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不一定都是酸,例如NaHSO4等,C错误;D.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均为电解质,例如金属单质可以导电,但金属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错误;答案选B。6.一种以菱苦土(MgO)为原料制备金属Mg的新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得到12gMg,同时得到11.2LCl2B.用铂丝蘸取滤渣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紫色C.为加快菱苦土的溶解,在高温下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降温结晶发生的反应为Mg(NO3)2+2KCl=2KNO3↓+MgCl2【答案】D【解析】【分析】菱苦土(MgO)在硝酸的作用下溶解,生成Mg(NO3)2,再向溶液中加入KCl降温结晶出KNO3晶体,过滤得到MgCl2溶液,电解熔融氯化镁可以得到金属Mg,以此解答。【详解】A.未说明具体温度和压强时,不能通过气体物质的量计算出气体体积,故A错误;B.滤渣中含有钾元素,钾元素的焰色反应现象是: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故B错误;C.硝酸在高温下易挥发和分解,不能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C错误;D.由流程可知,降温结晶的反应物为Mg(NO3)2和2KCl,生成物为MgCl2和KNO3,降温结晶发生的反应为Mg(NO3)2+2KCl=2KNO3↓+MgCl2,故D正确;故选D。7.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合理的是A.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焦炭,收集气体B.除去CO2中的少量CO,用酒精灯加热C.除去FeSO4溶液中的少量CuSO4,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D.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答案】C【解析】【详解】A.除去N2中少量的O2,通过灼热的焦炭,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引入新杂质,故A错误;B.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用点燃的方法无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而应该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故B错误;C.除去FeSO4溶液中的少量CuSO4,加入足量铁屑,发生Cu2++Fe=Cu+Fe2+,充分反应后过滤即可,故C正确;D.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KOH溶液过滤,如加入NaOH溶液,会引入Na+ ,产生新的杂质,故D错误;答案选C。8.X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Cl-、、Na+、K+、Fe2+、Fe3+、Mg2+。现对X溶液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其现象和结果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l-B.取溶液B进行焰色试验,若能看到黄色火焰,则X溶液中有Na+C.取溶液B进行焰色试验,若透过蓝色钴玻璃能看到紫色火焰,则X溶液中有K+D.白色沉淀A在空气中变红褐色的反应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答案】C【解析】【分析】X溶液与KOH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X溶液中没有,白色沉淀通入空气生成红褐色沉淀,发生反应为,则原溶液中有;溶液A加入加入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有;其余离子无法确定。【详解】A.经分析,溶液中一定含有、,故A正确;B.焰色反应为黄色,故B正确;C.因为引入了,不能确定B中的是否来自于原溶液,故C错误;D.氢氧化亚铁极易氧化,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生成红褐色,其反应为,故D正确;故选C。9.下列粒子中,仅有还原性的是A.SO2B.SO3C.SD.S2-【答案】D【解析】 【分析】【详解】A.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为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故A错误;B.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为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故B错误;C.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为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故C错误;D.S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为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故D正确。故选D。【点睛】元素的价态处于最高价的就只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的就只有还原性,而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10.通过电氧化合成法可制得特殊高价金属化合物高铜酸钠(化学式为NaCuO2)。关于该物质的推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具有强氧化性,是因为存在过氧根离子B.与浓盐酸作用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不能稳定存在D.与氢气反应可能有紫红色固体生成【答案】A【解析】【详解】A.通常情况下,Cu的化合物中Cu的化合价为+2,而NaCuO2(特殊高价金属化合物)中Cu的化合价为+3(特殊高价金属化合物),超过+2价,则NaCuO2具有强氧化性由于Cu的化合价为高价态+3价,A错误;B.NaCuO2具有强氧化性,能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正确;C.NaCuO2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环境中将生产钠盐、铜盐和氧气等物质,故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不能稳定存在,C正确;D.NaCuO2具有强氧化性,氢气具有强还原性,NaCuO2与氢气反应可能生成Cu,Cu是紫红色金属,符合氧化还原反应规律,D正确;故答案为A。11.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A.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CO2:CaCl2+CO2+H2O=CaCO3↓+2HClB.铁跟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C.NaHCO3溶液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2-D.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Cl3+3H2O=Fe(OH)3↓+3HCl 【答案】B【解析】【详解】A.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CO2二者不反应,故A错误;B.铁跟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故B正确;C.NaHCO3溶液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故C错误;D.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制Fe(OH)3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故D错误;答案:B。12.要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MgCl2,应该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A.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后过滤B.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C.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再在滤液中加适量的盐酸调节pH=7D.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后过滤【答案】C【解析】【详解】A.加入适量Na2SO4会引入硫酸根离子,且它和镁离子不反应,达不到提纯的目的,故A错误;B.加入过量的NaOH会引入新的杂质氢氧根,达不到提纯的目的,故B错误;C.加入过量NaOH后,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过滤得到NaOH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加适量盐酸调溶液pH=7可以除去NaOH,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溶液,故C正确;D.加入过量的碳酸钠,可以生成碳酸镁沉淀,除去镁离子,但加入过量的碳酸钠会引入新的杂质碳酸根,达不到提纯的目的,故D错误;答案选C。1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将少量浓硝酸分多次加入Cu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产生红棕色气体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2B某粉末用酒精润湿后,用铂丝蘸取做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粉末一定不含钾盐C将Na2O2棉花燃烧Na2O2与CO2 裹入棉花中,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的反应为放热反应D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久置的Na2SO3溶液已全部变质A.AB.BC.CD.D【答案】C【解析】【详解】A.将少量浓硝酸分多次加入Cu和稀硫酸的混合液中,硝酸的浓度变小,铜与稀硝酸反应的还原产物是无色的NO,NO可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转变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A错误;B.焰色反应直接观察呈黄色,若再通过蓝色钴玻璃没有看到紫色,则一定不含钾元素,否则不一定,而且含有钾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钾盐,B错误;C.棉花燃烧,除了有助燃物外,温度要达到棉花的着火点,说明Na2O2与CO2的反应放热,C正确;D.亚硫酸钡沉淀可以被硝酸氧化为硫酸钡沉淀,故不能说明久置的Na2SO3溶液已全部变质,D错误;答案选C。14.化学学科中有很多的“规律”,下列规律运用正确的是()A.酸性:H2CO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