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16008
大小:327.07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5-02-12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中学 2022-2023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 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四川省西充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2021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0分)1.下列关于“腐乳的制作”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控制发酵温度的主要目的是腐乳调味B.腐乳制作后期加入香辛料和料酒有防腐作用C.毛霉的主要作用是分解脂肪和淀粉D.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21%左右2.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至关重要。下列相关措施正确的是( )A.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B.果酒发酵过程中,每隔12h左右打开瓶盖一次,放出CO2C.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0℃D.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以利于醋酸菌的代谢3.苯酚是工业生产排放的有毒污染物质,自然界中存在着降解苯酚的微生物。某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苯酚,为了降解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只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①为土壤样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②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苯酚作为碳源B.如果要测定②中活细菌数量,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C.若图中④为对照实验,则其中应以苯酚作为唯一的碳源D.使用平板划线法可以在⑥上获得单菌落4.关于发酵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发酵技术,在羊奶中加入乳酸菌可制成乳酸制品B.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抑制乳酸菌繁殖C.霉菌和酵母菌两种(类)微生物在白酒的酿造过程中都有作用D.将新鲜的猪肉放在冰箱,其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5.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以下推测不合理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菌种,温度属于无关变量B.大豆发酵过程中部分蛋白质转变为多肽,形成豆豉的独特风味C.若容器内上层大豆发酵效果优于底层,则发酵菌为厌氧菌D.煮熟大豆使蛋白质变性,有利于菌体分泌酶作用于蛋白质6.氯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因其不易降解,会污染环境,小勇带领的研究小组为了筛选出能高效降解氯苯的微生物SP1菌,设计了两组培养基,配方如下表,I号和II号培养基都属于培养基蛋白胨牛肉膏氯苯氯化钠硝酸铵无机盐(无碳)蒸馏水I号10g5g5mg5g----1LII号----50mg5g3g适量1LA.通用培养基B.液体培养基C.选择培养基D.气体培养基7.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8.腐乳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其蛋白质越来越少,而短肽和氨基酸越来越多。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其原因,取适量豆腐乳制成样液,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注:蛋白酶可以催化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或短肽)。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处理编号处理方法显色结果①37℃放置0min加入等量双缩脲试剂紫色②37℃放置10min?③37℃放置120min? ④100℃加热5min后,37℃放置120min紫色A.①~③组的紫色越来越浅B.④组呈紫色的原因是高温使蛋白质的结构更加稳定C.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处理的时间和温度D.③与④对照说明37℃有利于蛋白酶发挥作用9.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B.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C.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D.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10.下列与微生物培养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压蒸汽灭菌的原理是高温破坏了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影响其生命活动B.培养基在50℃时搁置斜面以及倒平板都不需要无菌操作C.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pH、温度和渗透压等条件D.每个菌落都是由大量微生物组成,菌落的特征可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1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要用到基础培养基,但培养不同的微生物还需满足其生长、繁殖的特殊需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值调至碱性B.培养乳酸杆菌时需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C.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纤维素用于筛选能分解纤维素的菌种D.培养酵母菌时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12.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设计,正确的是()A.土壤取样→梯度稀释→平板划线操作→挑选菌落B.土壤取样→选择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C.土壤取样→梯度稀释→选择培养→挑选菌落D.土壤取样→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选择培养→挑选菌落13.下列有关纤维素和纤维素酶的说法正确的是()A.纤维素是植物、真菌、细菌细胞的细胞壁的的主要成分 B.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C.纤维素可以与刚果红形成透明复合物,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筛选纤维素分解菌D.刚果红染色法只能在培养微生物的时候加入刚果红14.利用纤维素酶降解秸秆生产燃料乙醇,对缓解全球能源危机有着重大意义。以下关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刚果红与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均可形成红色复合物B.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C.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目的菌时,必须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D.设置空白培养基作对照用于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的作用15.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完全相同B.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中加入尿素和酚红的目的是相同的C.检验某培养基配制是否合格可在该种培养基中接种等量无菌水作对照培养D.利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可对微生物进行接种、纯化、分离和计数16.下列对四种微生物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CO2和NH3分别是硝化细菌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NH3的氧化B.CO2和硝酸盐分别是褐藻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太阳能C.糖类和N2是乳酸菌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乳酸的氧化分解D.葡萄糖既是酵母菌的碳源也是其能源,但CO2一定不是酵母菌的碳源17.常利用尿素固体培养基的选择作用,对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分离和计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解尿素的细菌是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B.尿素固体培养基的平板中只有少数肉眼可见的菌体C.脲酶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后,才具有生物学活性D.本实验采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法,涂布不均匀会致实验结果偏小18.稀释涂布平板是常用的微生物培养方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灭菌锅中取出的培养基应趁烫时倒平板,如此可对培养皿灭菌B.稀释涂布平板法不可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可用于微生物的计数C.用此法估测的数值往往偏小,应以菌落数最多的平板计数为准D.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计数19.下列有关“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酵母菌有线粒体能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B.分解尿素的细菌可以利用葡萄糖作为碳源C.乳酸菌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乳酸为自身供能D.醋酸菌只有在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20.在将样品稀释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之前一般先进行选择培养,其主要目的是( )A.完全除去其他微生物B.没有意义,去掉这一步更好C.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D.使纤维素分解菌充分长大21.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酶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酶生产某些化工产品,能显著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节约成本B.“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与水温、酸碱度有关,与污物或衣物的性质无关C.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症的肠溶多酶片含有多种消化酶,但嚼服后会失去疗效D.要较长时间保持酶活性,各种酶制剂都应保存在低温的条件下22.有关“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可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血红蛋白的纯度B.将血红蛋白溶液进行透析,其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C.血红蛋白释放时加入有机溶剂,其目的是使血红蛋白溶于有机溶剂D.整个过程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是为了维持血红蛋白的结构23.固定化技术实现了酶或细胞的重复利用,节约成本,还有利于产物提纯,提高产品质量。下列关于“α-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实验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α-淀粉酶可以被固定化的原因之一是其不能溶于水B.筛选高效分泌α-淀粉酶枯草杆菌时培养基pH不宜高于7.5C.石英砂并非是α-淀粉酶的唯一介质D.固定化酶柱放置在4℃冰箱中保存是因为低温酶的结构不易被破坏24.传说杜康的儿子墨塔在一次酿酒时发酵过头,直至第21天开缸时,发现酒液已变酸但香气扑鼻,酸甜可口,于是他结合“廿一日”和“酉”字,给这种酸水起名为“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酿酒过程中发酵液出现的气体都是在酵母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B.酿酒时糖类未耗尽,酵母菌的发酵也会停止,由pH上升和酒精含量增多导致C.墨塔酿酒反成醋可能是由于发酵装置密封不严造成的,若适当升温则醋味更浓D.统计活酵母菌数量时,可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统计的结果比实际数目低 25.某兴趣小组按下图所示的方法对鲜奶中的细菌数目进行检测,当菌落数目稳定时,3个平板上的菌分别为35、33、34.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鲜奶进行灭菌B.调节培养基的pH应在灭菌后凝固前进行C.1mL该鲜奶中的细菌数约为3.4×106个D.用图示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比实际值偏高26.下列有关酶的应用及固定化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溶解氧不会影响固定化酶的活性B.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可以被重复利用C使用加酶洗衣粉时,浸泡时间不足会影响洗涤效果D.用海藻酸钠固定酵母细胞时,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越高,效果越好27.如图为高果糖浆反应柱,下列有关利用固定化酶技术生产高果糖浆的说法错误的是()A.葡萄糖与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接触,转化成是果糖B.从固定化酶反应柱下端流出的不只有果糖C.高果糖浆不会像蔗糖那样诱发肥胖、糖尿病、龋齿和心血管疾病D.酶溶解于葡萄糖溶液后,不可从糖浆中回收28.黄老师利用固定化酶反应柱进行澄清橙汁生产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所用的固定化果胶酶由海藻酸钠直接包埋获得 B.为防止杂菌污染,装置制作完毕后需瞬间高温灭菌C.通过控制阀调节橙汁流出的速率,保证反应充分进行D.固定化果胶酶不可重复使用,每次生产前需重新装填反应柱29.下列是有关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相关操作,不正确的是()A.血红蛋白是有色蛋白,因此在凝胶色谱分离时可以通过颜色来判断什么时候应该收集洗脱液B.用生理盐水重复洗涤红细胞C.血红蛋白释放后应低速短时间离心D.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的目的是让血红蛋白处在稳定的pH范围内,以维持其结构和功能3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果胶酶是一种能够分解果胶的酶B.加酶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淀粉酶C.高果糖浆是指果糖含量为30%的糖浆D.固定化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31.酶为生活添姿彩。下列有关酶的说法错误的是()A.果胶酶能分解果肉细胞壁中的果胶,提高果汁产量,使果汁变得清亮B.多酶片含有多种消化酶,有助于缓解人消化不良症状C.处理废油脂最好用脂肪酶,而不用胰蛋白酶,这是利用了酶的高效性D.溶菌酶在过酸、过碱、高温条件下,空间结构会遭到破坏32.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操作叙述,错误的是( )A.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染料B.制备标准显色液是为了进行目测比色,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C.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除去色素等杂质,得到澄清溶液D.测定时所用提取剂的作用是增加亚硝酸盐的溶解度33.鞣质(单宁)是一种具有止血、杀菌等作用的中药成分,在植物中广泛分布。为探究鞣质对自然界中生存条件相同的甲、乙、丙三种细菌的杀伤能力,某科研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丙三种细菌接种到含有适量鞣质的完全培养基和不含鞣质的完全培养基上,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大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用的培养皿等玻璃器材,可以采用干热灭菌的方法B.由图中结果可知,鞣质对甲细菌的杀伤能力最强C.排除杂菌污染,本实验无需设置对照组D.接种前,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判断三种细菌接种量是否相等34.下面关于“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采集血样后要高速短时间离心获得血细胞B.洗涤三次后如上清液仍有黄色,可增加洗涤次数C.在蒸馏水和甲苯的作用下,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D.释放血红蛋白后再经过离心,就可以使血红蛋白和其他杂质初步分离35.营养缺陷型菌株是指缺乏合成某些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的能力,必须在基本培养基中补充特殊营养物质才能正常生长的一类菌株,可自然产生或人工诱导获得。用一定方法诱变大肠杆菌并将其接种到甲培养皿上,一段时间后将菌落影印接种(不改变菌落位置)到乙、丙两培养皿中,进一步培养一段时间可筛选出营养缺陷型菌株,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大肠杆菌接种到甲培养皿的方法为平板划线法B.甲丙两种培养基中均添加了特殊营养物质C.乙培养皿中能生长的为所需的营养缺陷型菌株D.甲中的部分大肠杆菌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36.在各种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情况如表所示,S、C、M为简单培养基,U、V、X、Y、Z代表加入培养基的不同物质,细菌不能合成的物质是()培养基生长状态S、C、M-S、C、M+V+Z-S、C、M+U+Y+S、C、M+Z+X- S、C、M+V+Y+S、C、M+U+X-S、C、M+Y+Z+注:表中“+”表示能生长,“-”表示不能生长。A.YB.VC.UD.Z37.下列关于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食品的叙述,正确的是()A.酸豆角以其色泽金黄、咸酸适宜、鲜香嫩脆的特有品质深受人们的喜爱。酸豆角腌制过程中,仅有厌氧的乳酸菌活动,故发酵时需营造严格的无氧环境B.《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豆腐又名菽乳,以豆腐腌过酒糟或酱制者,味咸甘心。”上述腐乳制作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毛霉等微生物,毛霉中只存在一种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一核糖体C.豆瓣酱制作过程中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曲霉。发酵过程中,上层的酱发酵效果好于下层,因而常需要将下层的酱翻至上层,说明参与发酵的菌种属于厌氧型D.酒精发酵时,发酵液中的葡萄皮等固体物质会上浮覆盖在发酵液表面,形成“酒帽”,“酒帽”的出现会降低发酵速度,原因是葡萄皮上的菌种无法浸入发酵液38.消毒和灭菌是微生物培养中常用的操作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微生物接种技术的方法不同,但核心都是要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B.在100℃条件下煮沸5~6分钟属于灭菌方法,可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一部分芽孢C.无菌技术中,若处理对象为液体,则只能消毒,不能灭菌D.高压蒸汽灭菌锅只有当压力表的压力降到一个标准大气压时,才能打开盖子39.下列有关颜色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蓝,绿,黄的颜色变化顺序B.教材中用比色法测亚硝酸盐时,会形成玫瑰红色染料C.细菌分解尿素后,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使得加入的酚红指示剂变红D.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40.下图1是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流程图,图2是为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某血浆蛋白的结果,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1中①②分别代表血红蛋白的释放、凝胶色谱柱的装填B.为防止血液凝固,在采血容器中要预先加入抗凝血剂柠檬酸钠C.凝胶色谱法能除去血红蛋白溶液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D.根据电泳结果,可得出“提取的血浆某白蛋白一定由两条肽链组成”的结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41.填空(1)传统的葡萄醋是以葡萄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笫一阶段是在酵母菌作用下完成,发酵瓶中装入葡萄汁时要大约留出__________空间,且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左右,有利于酵母菌大量繁殖;当酒精发酵开始时,要将温度严格控制在__________范围,且充气口和瓶口要封闭。第二阶段在醋酸杆菌作用下完成,此时要有充足氧气,且温度_________(填“低”或“高”)于酒精发酵。(2)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__________;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可将乙醇变为___________,再进一步转变为醋酸。42.圆褐固氮菌能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是异养需氧型的原核生物。某同学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土壤中分离获得圆褐固氮菌。回答下列问题。(1)圆褐固氮菌与硝化细菌在同化作用上的最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__。培养圆褐固氮菌时不能隔绝空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2)稀释涂布平板法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分离不同的微生物需要不同的稀释倍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同学计划统计土壤样液中圆褐固氮菌的总数,他选用稀释倍数进行涂布,每个稀释倍数下都设置了3个培养皿。从对照实验及无菌操作的角度分析,还应设置的一组对照组是___________,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4)若用固定化酶技术固定圆褐固氮菌产生的固氮酶,和一般酶制剂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且利于产物的纯化;固定化目的菌细胞常用___________法固定化。 43.分中国家电研究院的洗衣机专家指出,洗衣机内部的环境非常潮湿,洗衣机使用时间越长,内部滋生微生物的机会就越大。看似干净的洗衣机,其内部隐藏着一个健康的隐形杀手。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内桶背面的污垢进行了相关实验室实验。(1)培养洗衣机内部微生物的培养基中一般含有_____________(2)鉴定洗衣机污垢中是否有菌落时要制备固体培养基,在制备完毕后要进行倒平板操作,将平板倒置。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3)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是否需要对照组?目的是?_______(4)判断污垢中微生物的种类可以依据菌落的_______等菌落特征进行初步的鉴定。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__________处理才能倒掉,此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44.随着新冠疫情的持续,人类消耗了大量的一次性口罩,这些口罩不及时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某科研人员欲筛选出能高效降解一次性口罩(主要成分是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聚丙烯纤维)的细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筛选目的菌的培养基应以______为唯一碳源。(2)图中“甲”指的是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3)已知目的菌分解聚丙烯纤维需要多种酶的共同参与,如果用凝胶色谱法分离其中的酶,相对分子质量小的酶移动速度______。目的菌比酶分子大得多,工厂化降解聚丙烯纤维时,通常采用______法来固定目的菌。影响目的菌降解聚丙烯纤维效果的因素有温度、pH以及_________________等(答出两点即可)。(4)若在3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105的土壤样品0.1mL,培养一段时间,平板上菌落数分别为35个、33个、34个,则可推测每克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为______个。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45.酶属于生物催化剂,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酶已经大规模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等多个领域,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如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采用固定化酶技术能很好解决有关问题,一般来说,采用的固定方法有_______。(2) 苹果营养丰富,富含果胶、淀粉和纤维素等成分。直接将苹果榨汁过滤收集得到的果汁少,而且会因________含量较高而澄清度低。果汁保存前,通常先灭菌处理,可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检测灭菌的效果。(3)果胶具有降低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保护肠道菌群、稳定血糖浓度、减少对重金属的吸收、防止铅中毒等作用。利用苹果皮渣可制取果胶,为提高果胶获得率,需对苹果皮渣进行热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4)利用某特定微生物能分离果胶,其原理是利用该特定微生物能分解植物组织中的复合多糖体,从而使果胶从植物组织中游离出来,有效提取果胶。为分离此类优良菌株,将待选菌群用_______法接种在以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中进行初步筛选并计数。46.血红蛋白是哺乳动物红细胞内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在氧气多的情况下,血红蛋白与氧结合与二氧化碳分离,形成鲜红色的血液,在氧气少二氧化碳多的情况下,血红蛋白与氧气分离与二氧化碳结合形成暗红色的血液。研究表明,血红蛋白可作为天然的红色着色剂,在鲜肉、火腿等食品中使用。请分析回答:(1)人体内血红蛋白呈现红色的原因是四条肽链均含有___________。欲对血红蛋白进行提取和鉴定,需经过样品处理、_______________、纯化和纯度鉴定四步。(2)在血红蛋白的释放过程中需用到蒸馏水和40%体积的____,目的是使红细胞破裂释放血红蛋白;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需过滤除去_______________,分离出的红色透明液体需进行透析,在透析过程中需要将透析袋放入200mol/L的______________中,透析的目的是__________。(3)由题可知,血红蛋白的功能是负责血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运输。某同学为验证血红蛋白的特性,利用相关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①将采集新鲜血液分装在含有抗凝剂_____________的三支试管中,混匀后分别贴上A、B、C三张标签。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将三支试管中的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倒出,只剩下红细胞。调整三支试管中的红细胞量,使之相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