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15093
大小:575.6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4-09-03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原卷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阜阳三中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一调考试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6.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S:32Cl:35.5K:39Fe:56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农业上首先将石灰石煅烧,然后将煅烧后的产物(生石灰)加水制成悬浊液,最后向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便可制得波尔多液,上述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2.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选项酸碱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ABCD A.AB.BC.CD.D3.下列关于分散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差异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同B.把FeCl3饱和溶液滴入蒸馏水中,以制取Fe(OH)3胶体C.如图所示的是树林的晨㬢,该现象与丁达尔效应有关D.用平行光照射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可鉴别两种液体4.以下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①C→CO→CO2②Fe→Fe2O3→Fe2(SO4)3③K2CO3→KCl→KNO3④CaCO3→CaO→Ca(OH)2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5.如图是某同学总结出的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酚酞溶液不变色B.②:与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③:与硝酸钠溶液能发生反应D.④: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质6.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A.常温下的溶液中:、、、B.有存在的溶液中:、、、C.含有大量溶液中:、、、D.含有大量的溶液中:、、、7.下列由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B.:C.:D.:8.已知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且还原性:。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B.C.D.9.废水脱氮工艺中有一种方法是在废水中加入过量NaClO,使中的氮元素完全转化为N2,该反应可表示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是还原剂B.还原性:C.反应中每生成1分子N2,转移3个电子D.经此法处理过的废水可以直接排放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溶液中加入溶液:B.某无色无味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变澄清:、C.在纯碱溶液中滴入少量稀硫酸:D.向溶液中加入:11.有一种不纯的K2CO3固体,可能含有Na2CO3、MgCO3、Cu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样品13.8g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气体4.4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样品中一定没有CuSO4B.NaCl不与盐酸反应,样品中一定没有NaClC.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D.Na2CO3和MgCO3都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样品中一定有Na2CO3和MgCO312.某同学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时刻Ba(OH)2溶液与稀硫酸没有完全反应B.AB段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说明生成的BaSO4不是电解质C.B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大,主要是由于过量的H2SO4电离出的离子导电D.实验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3.下列各选项中的反应①与反应②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选项反应①反应②A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溶液与溶液混合B过量通入NaOH溶液中过量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向烧碱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向纯碱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D向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硫酸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A.AB.BC.CD.D14.某离子反应涉及H2O、、、、、六种微粒,已知反应过程中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Cr化合价是+7价B.反应的氧化产物是C.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与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3 D.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的酸性逐渐增强15.两种溶液各含有以下8种离子中的4种不同离子:、、、、、、、,如将两种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溶液无色且只含硝酸钠。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和来自同一溶液B.和一定来自同一溶液C.和可能来自同一溶液D.和一定来自不同溶液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现有以下物质:①熔融的KCl;②Cu;③BaCO3;④70%的乙醇;⑤CO2;⑥稀硫酸。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2)请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①Fe2(SO4)3___________;②KHSO4___________。(3)钙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17.有一瓶澄清无色溶液,其中可能含有、、、、、、、。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1)由题干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用pH试纸检验,溶液呈强酸性,可以排除___________的存在。(2)取出部分溶液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则可证明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的存在,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3)取出部分上述碱性溶液滴加Na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的存在,同时可排除原溶液中___________的存在,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4)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不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18.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按如图所示操作,充分反应后:①Ⅰ中铁丝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②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③结合Ⅰ、Ⅱ实验现象可知Fe2+、Cu2+、Ag+的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________。(2)在两份完全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等浓度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①图示中曲线Ⅱ表示的是向Ba(OH)2溶液中滴入________(写化学式)溶液。②曲线Ⅱ中bd段溶液中主要有哪些离子________③对应溶液可能呈中性的曲线上的点为________(填字母)。A.a点B.b点C.c点D.d点19.高锰酸盐具有强氧化性,常用于杀菌消毒。(1)已知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具有强氧化性。可发生反应:。①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②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③上述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粒子是_______(写化学式),每消耗3个,反应转移电子的个数为_______。(2)已知某容器中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存在六种粒子。在反应过程中测得和粒子数目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②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粒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③若消耗,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