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05659
大小:1.25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4-09-02
《浙江省杭州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题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10月四校联考物理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等信息;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第I卷(选择题共51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四个选择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正确的是( )A.B.C.D.【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磁感应强度得定义式得磁感应强度的单位为故选C。2.2023年9月8日上午9时零7分,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在杭州西湖景区涌金公园广场正式开始,上午10时50分许,首日传递收火仪式在“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举行,历时约1小时43分,全程5.2公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小时43分是时刻B.5.2公里是火炬传递的位移C.在研究火炬传递的轨迹时不可以把手持火炬的运动员看作质点D.在直线段,运动员手持火炬平稳(火炬所处高度不变)匀速前进时,运动员对火炬不做功 【答案】D【解析】【详解】A.1小时43分是时间间隔,故A错误;B.5.2公里是火炬传递的路程,故B错误;C.在研究火炬传递的轨迹时,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把手持火炬的运动员看作质点,故C错误;D.在直线段,运动员手持火炬平稳(火炬所处高度不变)匀速前进时,运动员对火炬的作用力竖直向上与火炬运动方向垂直,运动员对火炬不做功,故D正确。故选D。3.关于物理学相关知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惯性是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因此运动状态不变化物体就无惯性B.小船渡河时水流速度忽然增大而渡河的时间并不会缩短C.通过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可知,只要适当调整高度,丽水市上空也可能存在地球同步静止卫星D.借助激光笔及平面镜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的实验中,运用了理想模型法【答案】B【解析】【详解】A.惯性为物体的固有属性,与运动状态无关,故A错误;B.将小船渡河的运动分解为沿河岸的运动和垂直河岸的运动,根据运动的独立性和等时性可知水流速度忽然增大不影响垂直河岸的运动,则渡河的时间不变,故B正确;C.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为24h,则高度一定为36000km,转动方向为自西向东,则其定点在赤道上方,故丽水市上空不可能存在同步卫星,故C错误;D.借助激光笔及平面镜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的实验中,运用了放大法,故D错误。故选B。4.赵凯华教授说过“加速度是人类认识史上最难建立的概念之一,也是每个初学物理的人最不易真正掌握的概念……”下列关于加速度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大,加速度一定大B.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C.速度正在变大,则加速度也一定在变大D.速度变化得越快,则加速度也变化得越快【答案】B【解析】 【详解】A.加速度是反映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的大小取决于速度的变化率,与速度的大小无关,故A错误;B.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故B正确;C.速度正在变大,则加速度可能不变,故C错误;D.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越大,加速度不一定变化,故D错误。故选B。5.物理学在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不同年代的物理学家对物理现象进行观察、思考和研究、在实验论证、逻辑推理、演绎论证等基础上建构了现在比较完善的体系。下列关于物理学重大历史事件描述合理的是( )A.19世纪30年代,库仑提出一种观点。认为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电荷之间通过电场相互作用B.月-地检验的结果表明地球表面的物体受到地球引力与月球受到地球的引力遵循同样的规律C.特斯拉在一次讲课中,他偶然地把导线放置在一个指南针的上方,通电时指南针转动了。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D.法拉第受到通电导线和磁体磁场相似性的启发,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答案】B【解析】【详解】A.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提出一种观点,认为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电荷之间通过电场相互作用,A错误;B.月-地检验的结果表明地球表面的物体受到地球引力与月球受到地球的引力遵循同样的规律,B正确;C.1820年,奥斯特在一次讲课中,他偶然地把导线放置在一个指南针的上方,通电时指南针转动了,这就是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C错误;D.为解释磁体产生磁场,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认为在物质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分子电流使每一个物质微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D错误。故选B。6.钱学森弹道,即“助推—滑翔”弹道,是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型导弹弹道的设想。这种弹道的特点是将弹道导弹和飞航导弹的轨迹融合在一起,使之既有弹道导弹的突防性能力,又有飞航式导弹的灵活性。如图是导弹的飞行轨迹,导弹的速度v与所受合外力F的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B.图中B点C.图中C点D.图中D点【答案】D【解析】【详解】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所受的合外力指向轨迹的凹侧,由图可知导弹运行轨道D点的速度v和所受合外力F关系正确。故选D。7.如图是一款可折叠的手机支架,手机放在上面静止时( )A.手机与支架之间可能没有摩擦B.将放了手机的支架置于加速下降的电梯中,手机对支架的作用力,小于支架对手机的作用力C.手机支架对手机的作用力斜向右上方D.手机置于支架上时,地面对支架有摩擦力【答案】A【解析】【详解】AC.对手机受力分析,受到重力、下端支架对手机支持力、侧面对手机的支持力,如图所示 支架对手机的作用力为、的合力,根据平衡条件,这个合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支架对手机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由图可知,手机不一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A正确,C错误;B.手机对支架的作用力和支架对手机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B错误;D.对支架和手机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摩擦力为0,D错误。故选A。8.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图中△OPQ和△OQT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S2>S1)。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则( )A.若S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