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03516
大小:766.7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4-09-02
《湖北省鄂东南省级师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年秋季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高二期中联考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I: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燃料是现阶段火箭的主要动力来源,从能量密度(单位质量的燃料提供的能量)角度考虑,最适合做火箭推进剂的是A.液氧-液态甲烷(甲烷燃烧热为893)B.液氧-液氢(氢气燃烧热为286)C.液氧-煤油(煤油热值为)D.液氧-液氨(氨气燃烧热为316)2.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为保存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B.溶液与溶液均可作焊接金属中除锈剂C.加入到大量水中制D.NaOH、Al粉的混合物作管道疏通剂3.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的水解:B.的电离:C.实验室制胶体:D.含氟牙膏防治龋齿的原理:4.某兴趣小组用数字实验系统测定一定浓度溶液的pH与温度的关系,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阴离子总数最多B.b点溶液去油污效果最好C.c点水的离子积最大D.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5.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常压环境更有利于工业上催化氧化制B.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C.新制氯水中加入适量碳酸钠固体制高浓度次氯酸溶液D.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共热制少量氯化氢气体6.某化学反应在4种不同条件下进行,Y、Z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X的浓度()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01020304050601800℃1.00.800.670570.500.500.502800℃1.00.600.500.500.500.500503800℃c0.920.750.630.600.600.604820℃1.00.400.250.200.200.200.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实验2可能使用了催化剂C.正反应是吸热反应D.50~60分钟内,实验4的平均反应速率比实验3的大7.25℃时,CuS和ZnS悬浊液中对应离子浓度的对数值与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5℃时,ZnS的溶解度更大B.25℃时,约为C.在ZnS悬浊液中加入,可以发生反应D.已知温度升高,CuS的溶解度增大,则图中对应线段向下平移8.下列有关中和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和滴定实验中所用标准溶液越浓越好,指示剂的用量一般为2~3mLB.滴定管、锥形瓶均应先水洗后润洗C.进行滴定时眼睛应注意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而不应注意滴定管内的液面变化D.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时,若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则测定值偏大9.下列有关实验装置、操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BCD制取无水测定NaClO溶液的pH值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mL检查碱式滴定管是否漏液A.AB.BC.CD.D10.下列图示与对应叙述不相符的是 A.图1各物质均为气体,热化学方程式为:B.图2为在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b、c三点中,c点逆反应速率最大,且曲线上点都未达到平衡状态C.图3为合成氨反应中,其它条件不变时,起始时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图,则图中温度,a、b、c三点中,的转化率最高的是b点D.图4中,对于恒温下的反应,F点存在11.豆科作物的根瘤菌有固氮能力,其工作原理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第一步反应属于氮的自然固定B.将盛有棕色根瘤菌的玻璃瓶充满空气后密封,置于冰水中冷却,棕色会变浅至无色C.豆科作物在潮湿环境下生长速率较快,与第四步反应的速率有关D.第一步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这步的反应速率最慢12.下列生产或实验事实引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选项事实结论A室温下,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溶液,再分别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硫酸,比较析出沉淀所需时间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物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B向含有少量I2的淀粉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蓝色褪去NaOH是淀粉水解的催化剂C往黄色固体难溶物中加水,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然后加入NaI固体,产生黄色沉淀难溶物存在沉淀溶解平衡D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5%的溶液,在B中加入2~3滴溶液,B试管中产生气泡快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A.AB.BC.CD.D13.25℃时,在1.0的溶液中加入酸(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测得平衡时溶液中和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B.A点的转化率为50%C.加入的酸可以是盐酸D.平衡时,若溶液中,则14.科学家研究甲醇与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机理时,得到甲醇在Pd(Ⅱ)表面发生解离时历程与相对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附在Pd(Ⅲ)表面的物质用*标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元反应①②③④都是吸热反应B.该历程的活化能等于基元反应活化能之和C.该历程的总方程式为D.过渡态5生成时释放能量少,所以过渡态5非常稳定15.25℃时,用0.1000盐酸滴定20.00mLNaOH、混合溶液,开始滴定时加入第一种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再加入第二种指示剂,且滴定过程中充分震荡,保证生成的能及时逸出,盐酸体积与部分阶段pH及指示剂颜色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点存在B.b点pH=7,第二种指示剂是甲基橙C.a点到b点,溶液的导电性减弱D.原混合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9二、非选择题16.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是一种可以添加在食品中的抗氧化剂,实验室可用直接碘量法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实验原理:实验步骤: Ⅰ.配制和标定I溶液配制溶液:称取3.3g和5gKI置于研钵中(在通风橱内)加入少量蒸馏水研磨,待全部溶解后,将溶液转入250mL棕色容量瓶中,定容后充分摇匀。溶液浓度的标定:取溶液20.00mL,置于锥形瓶中,用标准浓度的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黄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加入淀粉指示剂少许,继续滴定使溶液恰好呈无色,并半分钟不变色,平行测定3次,记录数据如下:实验项目1230.100019.9820.0219.82Ⅱ.果蔬样品的处理:用粉碎机将果蔬样品打成糊状,用干燥的小烧杯准确称取100g样品,转入250mL锥形瓶中,并用少量蒸馏水冲洗小烧杯1-2次,冲洗液并入锥形瓶中。Ⅲ.样品分析:在II中锥形瓶中加入10mL2醋酸溶液和少量淀粉溶液,用Ⅰ中溶液滴定至滴定终点,平行测定3次,记录数据如下:实验项目1238.928.938.91回答下列问题:(1)研磨和KI固体,除研钵外还需要___________(填所需仪器名称)。(2)配制溶液,使用容量瓶为棕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3)Ⅲ中滴定达到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4)冲洗液没有并入锥形瓶,会使测量结果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果蔬样品放置空气中时间过长,会使测量结果___________。(5)___________(保留四位有效数字),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是___________mg/100g(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17.利用毒重石(主要成分是,还含有Ca、Mg、Fe、Al、Sr等杂质元素)制备高纯的方法如下: 信息一:物质信息二:难溶于乙醇溶液,NaCl、、能或微溶于乙醇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离子化反应时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2)加入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加氨水调pH时,应使pH不小于___________。(3)沉Ca、Sr时,若最后溶液中,则的最小浓度为___________。(4)操作1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洗涤所用试剂最好是___________(填序号)。①蒸馏水②饱和溶液③盐酸(5)操作2前加入95%乙醇的目的是___________,操作2的名称是___________。18.合成氨工艺是氮肥工业的基础,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1)甲烷水蒸气重整是传统的主要的制氢方法,发生的反应为。已知:甲烷和氢气的燃烧热分别是893kJ∙mol-1和286kJ∙mol-1,。回答下列问题:①△H1=___________。②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甲烷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为φ,CH4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2)N2、H2在Fe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历程为(*表示吸附态) 化学吸附:(ⅰ);(ⅱ);表面反应:(ⅲ);(ⅳ);(ⅴ)脱附:(ⅵ)回答下列问题:①反应(ⅰ)决定了合成氨的整体反应速率。在上述历程中,(ⅰ)的反应速率最_____(填“大”、“小”),原因是:_____。②反应过程中,如果仅增多Fe催化剂的量(不改变比表面积),下列选项有变化的是_____。A.反应热B.化学平衡常数C.单位时间内NH3的产量D.活化能(3)一定温度下发生合成氨反应时,反应物分子百分数和分子能量的关系如图,其中E表示分子的平均能量,是活化分子具有的最低能量。回答下列问题:①活化能=_____(用含Ec、E的式子表示)。②在上图中作出升高温度时,E~EC间分子百分数和能量的关系曲线______________。19.完成下列问题。(1)25℃,两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①正常雨水显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②25℃时某浓度溶液的pH=5,该溶液中由水电离的与溶液中的之比为___________。③将少量通入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④结合数据说明溶液显酸性的原因___________。(2)25℃,调节0.10二元弱酸溶液的pH(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溶液中的、、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①25℃时,的电离常数_____。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A.pH=1.2时,B.对pH=2.7时的溶液升温,pH减小C.pH增大时,的值逐渐减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