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95014
大小:536.4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5-01-22
《单元检测十六 文化交流与传播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单元检测十六文化交流与传播一、选择题1.(2022·日照校际联考)汉宣帝(前74年—前48年在位)在回答太子刘爽“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的建言时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非古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统治集团内部统治政策存在分歧B.儒学思想尚未成为政治主流思想C.汉代新儒学具有兼容并包的特点D.施政思想由统治者主观意志决定2.明代泰州学派代表人物王艮提出,“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凡有异者,皆是异端”“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这一思想( )A.否定儒家传统伦理观B.体现儒学的世俗化倾向C.继承程朱理学的精髓D.代表新兴市民思想崛起3.1919年夏开始,上海知识分子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例如李汉俊借用墨子的“兼爱”思想来解释社会主义的理想,胡汉民主张井田制是中国早期的土地公有制形态。这表明当时( )A.中国共产党成立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B.马克思主义成为广泛传播的主流思想C.用马克思主义的理念来理解中国传统D.马克思主义传播受到旧思想框架束缚4.(2022·南平高三联考)古罗马帝国初期,昔里尼行省居民对一些不法罗马人不满,皇帝奥古斯都得知后颁布法令:该行省境内不应许可罗马人出面检举告发希腊人、杀害希腊人之案件,除非他拥有罗马公民权荣誉,为干预其亲属同胞之死而采取行动。这反映出当时罗马法( )A.注重维护当地居民权益B.重视提高公民道德素养C.适度保护了外邦人权益D.立法出现专门纠错程序5.阿里斯托芬创作并于公元前423年上演的雅典喜剧《云》,讲述了斯瑞西阿得斯因他儿子参加赛马欠下巨额债务,父子去“思想所”同拜苏格拉底为师,改信云神取代对宙斯众神的信仰,学习“歪曲的逻辑”,试图通过诡辩打赢官司,免除债务。但最后官司失败,他们愤怒地烧掉了“思想所”的房子。这体现( )10 A.人文精神占据主流地位B.雅典民众普遍怀疑神灵C.雅典司法程序尚不完善D.社会公正尚能有所保证6.下面为古希腊城邦文明时期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体育思想,材料反映了( )苏格拉底:健康的身体,强健的体魄,高尚的灵魂,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终身体育。柏拉图:音乐教育与体育相结合,心灵主宰身体,体育美即心灵美。亚里士多德:身体健康,培养健全的人格,体育课人格教育。A.地理环境催生体育文化发展B.民主政治创造宽松社会环境C.保卫城邦需要强化体育锻炼D.人文精神影响体育思想内涵7.英国殖民者于1803年开始向澳大利亚附近的塔斯马尼亚岛移民,当时岛上有4000-5000名原住居民。1830年岛上的原住居民只剩下不到300人。1867年最后一名原住居民去世。这一现象在美洲和澳洲等殖民地普遍存在。这一现象( )A.反映了原住民医疗水平落后B.源于欧洲人的野蛮殖民扩张C.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融合D.严重阻碍了资本的原始积累8.北魏时期著名叙事诗《木兰诗》中有“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诗中的“天子”“可汗”是同一人,但又分别是汉民族和游牧民族对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呼。这种现象反映出( )A.诗人用词混乱,指代不清B.北魏时期民族交融加强C.北魏政府有大量汉族官僚D.北魏已经统一黄河流域9.根据考古发现,在韩国庆州雁鸭池遗址出土了刻有“调露二年”字样的砖铭,在庆州月城附近的望星里瓦窑遗址中出土了“仪凤四年皆土”的铭文板瓦,在庆尚南道蔚山郡的川前里“摩崖石刻”周围发现了“上元二年铭”和“上元四年铭”。这些都是频繁更替的唐高宗年号。这反映出( )A.新罗尚没有自己的纪年方式B.唐与新罗有着友好往来的历史C.新罗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D.唐朝与新罗形成明确的宗藩关系10 10.高丽成宗时代(981-997年),某大臣主张:“华夏之制,不可不遵,然四方习俗,各随土性。其礼乐诗书之教、君臣父子之道,宜法中华;其余车马衣服制度,可因土风,不必苟同。”这反映了该官员( )A.主张全盘吸收中国文化B.承认本国处于藩属地位C.注意保持主体的选择性D.主张习俗遵循自身传统11.1999年,考古工作者在印尼所属海域打捞出“黑石号”沉船及几万件器物。如左图铜镜铸有铭文:“唐乾元元年(758年)戊戌十一月廿九日于扬州扬子江心百炼造成。”右图瓷碗上铸有铭文:“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据此可知,唐代( ) “黑石号”上的江心镜 “黑石号”上的外销瓷A.中华文明海外影响扩大B.政府鼓励对外经济交流C.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D.东南亚是主要贸易对象12.五四运动后,朱近之等五名重庆学生曾汇款到上海选购了《新青年》《新潮》《新教育》等十多种进步杂志。一些学生还组织起“新知识读书会”“青年读书会”等小团体。材料突出表明( )A.五四运动的思想启蒙性质B.社会主流思潮的新变化C.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性质D.近代民主革命的新趋势13.一位考古学家说:“从美洲印第安文明的形成时期到西班牙人入侵这一漫长的时期内,没有一件实物或一篇记录足以证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接触。”这段话表明,古代美洲文明与其他文明是( )A.相互联系,不断交往B.各自独立,相对隔绝C.战争不断,冲突激烈D.文明多元,相互交融14.(2022·大连模考)下图是学者彭树智先生的《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著作中,“世界历史性变化”第五章部分目录的扫描件。观察这一目录可知,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的是( )第五章 战后初期的世界历史性变化一、亚洲战争促发革命10 “印度重新发现了自己”印度尼西亚独立风云缅甸的新生西亚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以色列的诞生印支三国的浴血抗战A.缓和与动荡并存的世界局势B.一战后亚洲殖民运动兴起C.世界性反殖民主义运动爆发D.二战后亚洲殖民体系崩溃15.(2022·南平联考)清代京师同文馆学生的主要事务是为总理衙门收发和翻译电报及其他文件,也翻译各国报纸,实习的形式主要是随使出访担任翻译、在中国驻外使馆当译员。据此可知,京师同文馆的设立( )A.旨在学习西方自然科学B.利于提高士子的国际意识C.动摇了古典人文教育的传统D.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16.“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是对代表着人类文明普世价值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管理的一整套机制和行为……当今,对世界文化遗产的治理需要越来越多的国际治理其他领域资源的参与;世界文化遗产本身也越来越多参与到国际治理的其他领域,如气候问题、环境保护、旅游开发等。”该学者意在强调( )A.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形势不容乐观B.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C.各国负有保护本国文化遗产的责任D.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应有全球化思维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材料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董仲舒所倡导的“独尊儒术”又把这一统一性推向极致,但这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多样性的统一,正如汉宣帝所称的“吾家治国之道,霸王道杂之”。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这个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的新动力。仅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深化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融合,就表现为一个连续性与变革性的过程。鸦片战争后,中国文化步入近代,走进从旧向新,从传统向现代的艰难转型,也呈现出连续性和变革性的统一。——摘编自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根据材料提炼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历史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下表为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表。时间1500-1850年1850-1945年1945-2000年主要移出地欧洲、非洲欧洲、亚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移入地美洲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人口迁移数量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万-3700万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5271万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10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9.博物馆是人类与艺术之间展开对话的地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561年,美第奇家族决定为共和国的市政司法机构盖楼。二十年后,该家族将楼的最高层设为精湛艺术画廊的场所,即乌菲齐博物馆。之后不断扩充。据说拿破仑远征意大利时看了博物馆,赞叹不已。1737年,美第奇家族势力衰微,共和国政权易手。家族在转交博物馆艺术遗产时约定:艺术作品必须服务于“公共利益”。这一约定流传至今。——引自[意大利]艾莱娜•吉纳耐斯奇《佛罗伦萨:乌菲齐画廊》材料二 法国卢浮宫始建于13世纪初。历史上为卢浮宫大大加上艺术砝码的是拿破仑。他统治期间曾发生过几千吨艺术品运到巴黎的盛况,其中506件艺术品是从意大利掳掠来的。今天的卢浮宫里共有四十多万件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珍宝。最大的展馆绘画馆收藏着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等名画。朱自清曾说:巴黎人的身上大概都长着一两根雅骨吧。还有人说在卢浮宫“不管你看多少,都可以肯定它们是无与伦比的,它们会唤起你身上蕴藏的对美的渴望和追求,激发你对创造的认识和对幸福的理解。”——摘编自[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等(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美第奇家族能打造乌菲齐博物馆的主要条件,并用一句话概括乌菲齐博物馆的历史地位。(2)有人认为,博物馆的历史曾交织着人类的文明与野蛮。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拿破仑是如何为卢浮宫“大大加上艺术砝码”的。综合材料一、二,指出博物馆对人类文明的意义。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外来新词简表10 时期主要外来新词来源汉代到唐代苜蓿、葡萄、琵琶、胡豆、胡琴西域佛陀、和尚、袈裟、菩萨古代印度晚清到“五四”前后赛恩斯—科学、德谟克拉西—民主、布尔什维克—无产阶级、布尔乔亚—资产阶级、德律风—电话、梵婀玲—小提琴、伯理玺天德—总统、沙发、咖啡、三明治、幽默英国、俄国、日本改革开放后艾滋病、因特网、迪斯科、IT、WTO、DVD、XP、巴士、热狗、超级市场、纳米、麦当劳、派对、脱口秀西方发达国家阅读上面表格,从中提取变化的相关信息,确定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参考答案及解析1.B [据材料“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可知当时统治者并未全面采用儒家思想治国,仍有法家思想,说明儒学尚未成为政治主流思想,故选B项。]2.B [“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凡有异者,皆是异端”说明将圣人修行与大众生活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种世俗的生存方式,故选B项。]3.D [“例如李汉俊借用墨子的‘兼爱’思想来解释社会主义的理想,胡汉民主张井田制是中国早期的土地公有制形态”可见这种宣传依然是旧的思想体系,希望从中国古代的思想体系中找出依据,故选D项。]4.C [由材料“该行省境内不应许可罗马人出面检举告发希腊人、杀害希腊人之案件”可知该法令纠正罗马公民的不法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希腊人的合法权益,说明罗马法对外邦人权益的适度保护,故选C项。]10 5.D [结合材料中时间“前423年”可知该喜剧是伯里克利时代之后,即民主政治逐渐衰落,债务免除失败说明社会的公正尚能有所保证,故选D项;材料中没有涉及肯定人的价值等,排除A项;一对父子企图免除债务而改变信仰不能体现“普遍怀疑”神灵,排除B项;该喜剧中官司是正常程序,排除C项。]6.D [材料中三位思想家均倡导人文主义,据材料“健康的身体,强健的体魄,高尚的灵魂”“体育美即心灵美”“体育课人格教育”可知,他们都从个人身心发展的角度阐释体育思想,说明人文精神影响体育思想内涵,故选D项。]7.B8.B [“诗中的‘天子’‘可汗’是同一人,但又分别是汉民族和游牧民族对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呼”,可以看出当时北魏时期民族交融加强,对统治者称谓方面也体现了民族交融的特点,故选B项。]9.B [材料信息反映了新罗受唐朝的影响,学习、借鉴使用了唐朝皇帝的年号,表明两国政府有着友好往来的历史,故B项正确。新罗只是借鉴了中国的纪年方式,并不意味着没有自己的纪年方式,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并不能证明新罗学习了唐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故C项排除。仅通过新罗对唐朝的学习,这并不能表明二者形成了宗藩关系,故D项错误。]10.C [材料“其礼乐诗书之教、君臣父子之道,宜法中华;其余车马衣服制度,可因土风,不必苟同”强调的是高丽在学习中华文明的同时,需要保持自身的传统,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反对全盘吸收中国文化,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二者之间的藩属关系,B选项排除;“主张习俗遵循自身传统”的说法比较片面,D选项排除。]11.A [据材料“考古工作者在印尼所属海域打捞出‘黑石号’沉船及几万件器物,且都刻有铭文”可知,唐朝时期我国通过丝绸之路瓷器行销海外,同时也传播了中华文化,故选A项。]12.A [由材料“五名重庆学生曾汇款到上海选购了《新青年》《新潮》《新教育》等十多种进步杂志”可知,五四运动推动青年学生思想革新,主动接受新思想,并成立“新知识读书会、青年读书会”等小团体学习新思想,说明五四运动具有思想启蒙的性质,故选A项。]13.B [联系所学知识,由“没有一件实物或一篇记录足以证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接触”可判断古代美洲文明独立发展,相互隔绝。]10 14.D [二战后,英法美德等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大减,无力维持殖民统治,殖民体系崩溃,与材料中“亚洲”“民族独立运动”相符,故选D项;缓和与动荡并存的世界局势是两极格局解体后,与材料中“战后初期”不符,排除A项;“民族独立运动”是反殖民运动,而非殖民运动,排除B项;都是在亚洲,不是世界性,排除C项。]15.B [由材料“为总理衙门收发和翻译电报及其他文件,也翻译各国报纸,实习的形式主要是随使出访担任翻译、在中国驻外使馆当译员”可知京师同文馆的学生主要负责处理与洋人有关的事务,对西方深入了解有利于提高学子的国际意识,故选B项。]16.D [材料反映了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所保护的遗产具有普世性,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运用全球其他领域的资源,这体现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从理念到操作都应具有全球化思维,故选D项。]17.示例观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相结合的特点。阐述: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特点。一方面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大一统思想贯穿其中,从秦朝的法家大一统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再到宋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而另一方面在统一性中则包含着多样性,例如董仲舒新儒学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的思想,程朱理学则吸收了佛道思想,同时每个时期都存在着多个学派。这一特点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又有利于构建中国民族命运共同体。其次,出现这样特点的主要原因有:中华文明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承、积累;农耕经济占主导。总结: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特点,是中华民族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华文明正是在这种多元文化的碰撞中不断发展的。18.(1)基本趋势: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2)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在鸦片战争之后,晚于当时的国际移民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20世纪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19.(1)条件: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兴盛;美第奇家族把持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实权;家族非常富有;家族热衷于资助文化艺术。10 地位:是欧洲乃至世界的艺术宝库。(2)如何:对外扩张雄霸欧洲;掳掠各国艺术珍品。意义:保护与宣传文化艺术;见证人类文明;陶冶人文精神。20.示例:主题:外来新词与中国社会发展。阐述:汉唐时期的外来新词,大多数为宗教、农作物、乐器等。对于政治、文化等方面几乎没有涉及。从历史上看,当时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各方面皆处于领先的行列,对外交流时处于优势,吸收的外来新词较为单一。而晚清到“五四”前后,外来新词则是较多关于民主政治、科学技术等相关词汇,所谓民主政治是世界发展潮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此可见,中国在明清之时已是落后了。综上所述,外来新词的输入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1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