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62341
大小:47.87 KB
页数:5页
时间:2023-10-21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原卷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树德中学高2021级开学考试文科综合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1.《尚书》中记载牧野之战“血流漂杵”。孟子认为“仁人无敌于天下”,率先质疑其真实性,并由此认为“尽信《书》不如无《书》”,开启了后世对“血流漂杵”记载与解释种种争议。这说明()A.如实直书是古代史学的精神B.历史认知受自身价值观念影响C.牧野之战的真实性有待商榷D.《尚书》提供的史料并不充足2.有学者指出,周灭商后,有许多不同族群跟随西周贵族前往东方建立了陈、宋、杞等非姬姓的诸侯国;这些族群的祖先是夏、商乃至戎或夷,在封国内始终保留着对自己祖先的祭祀。据此可知,分封制A.有利于多元一体文明的形成B.以祖先崇拜文化为政治基础C.巩固了周王室天下共主地位D.推动了家国一体观念的兴起3.商代动物类象生玉器数量丰富,涉及动物种类30余种;西周的象生玉器涉及动物种类明显减少,纹饰向龙凤纹集中,多元动物崇拜逐渐向单一动物崇拜转变。这反映出西周A.手工业技艺逐渐提高B.权逐步摆脱神权色彩C.国家权力呈加强趋势D.艺术风格趋向浪漫主义4.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A.井田制度松动B.世袭制度解体C.抑商政策弱化D.礼乐制度崩坏5.春秋时期卿大夫虽是诸侯臣属,但对本宗族全体族人却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卿大夫的家臣只把卿大夫当成自己的君主而效忠于他,除此之外,不臣服于任何人。这有助于A.消除诸侯争霸战争的危害B.推动宗法关系不断强化C.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D.巩固专制主义统治秩序6.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宣扬礼乐文明;法家希望通过法律的手段达到至德社会,强调君臣共同守法;道家则从“法自然”的角度反对战争。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A.追求有序稳定成为社会要求B.施行仁政的基础在于重德C.思想领域趋同倾向日益明显D.百家争鸣推动了社会进步7.在古代雅典,尚未成年的男孩经常跟随自己的父亲参加各类宗教仪式、节日庆典,而且也被默许跟随大人旁听法庭的审判。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公民参政意识得到强化B.司法审判体现民主原则C.人文精神冲击宗教迷信D.集体意识渗透社会生活8.有学者对近代欧洲社会发展变化的描述如下文所示: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有一种新的信仰在增强,即认为人类可以对环境加以控制和计算。防备风险的保险公司迅猛发展起来。医生们加紧攻克各种流行病,提高对疾病的诊断水平。17世纪晚期发明的“简报”开始刊登“失物招领”消息,因为没有必要把这类事情留给民间的那些诡计多端、无事生非的法师去解决。该学者描述反映出当时欧洲()A.人文主义思想扩展到环境领域B.科学革命成果已经普及到民间C.启蒙思想引发社会观念的变化D.工业革命提升民众的生活质量9.下图为某一时期欧洲主要殖民国家在美洲和非洲的殖民地分布示意图。这一时期()A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兴起B.大西洋三角贸易已走向衰落C.西、葡殖民优势逐渐被打破D.倾销工业品是主要掠夺手段10.第一国际成立时,各国工人运动中各种非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还占统治地位,马克思没有立即宣布《共产党宣言》中所提出的原则。巴黎公社爆发后,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深刻地阐释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并将其作为第一国际总委员会的宣言发表。这一变化表明()A.工人运动发展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B.马克思主义被各国工人阶级所接受C.第一国际有力支持了巴黎公社运动D.国际工人运动中消除了旧思想干扰11.1927年底苏联粮食收购量比1926年减少了1.28亿普特,为此苏共中央成立特别委员会,派遣近三万名专门工作队员分赴全国各地督促收购工作,虽从1928年1月到3月总计收购了2.57亿普特粮食,但这引起各地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强烈不满,4月到6月粮食收购量再次急剧减少。据此可推知()A.苏联农业机械化水平亟待提升B.粮食收购问题使城镇出现粮荒C.余粮收集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D.政府将会加快推进农业集体化 12.二战后,非洲本土史学家与国际史学家合作撰写了重新诠释非洲历史的《非洲通史》。该《通史》以大篇幅论述殖民前的非洲历史、非洲的能动性和对殖民统治的反抗。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非洲()A.主张全面评价殖民主义B.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C.不断加强民族国家建构D.加强合作以反抗霸权主义第Ⅱ卷二、非选择题(共160分)(一)必做题(8小题,共145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维护皇权至高无上的独尊地位,是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目的之一。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最大特色就是法以礼为灵魂,若失去了礼的指导,法不但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而且还会成为危害天下的“虐法”。依靠礼的实施,耐心细致地教化,以理服人;中国古代法律强调人情是法律的核心,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当人情、道德与法律相抵触时,永恒的人情、道德是不可改变的,可变的只是法律,认为在治国中“人”的作用远远重于法律;强调执法的目的在于消除法律,“胜残去杀”消除了暴力的统治方式——法律,社会治理倚重教育,将社会的和谐,而不是公正,放在首位。——摘编自李正财《罗马法和中国古代法律的比较》材料二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古代罗马法是古典社会基于私有财产之上的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罗马法提出的自由民在“私法”范围内的形式平等,契约以当事人同意为生效的主要条件和财产无限私有等重要原则,对欧洲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法律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摘编自周枂《罗马法原论》(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和古代罗马法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法律与古代罗马法呈现不同特点的历史背景。(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古代法制建设共同的历史价值。14.马克思曾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00年以前世界基本上处于闭塞状态,新旧大陆更是相互隔绝的。1500—1800年美洲和大洋洲有近1亿人因传染病丧生,传染病造成原住民的人口大量减少和原有社会的解体。19世纪中期英国钢铁产量与棉布产量相当于世界其他国家产量的总和。 近代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和世界市场,日益在经济上把世界连成一体。20世纪初世界工业生产增加了近2倍。欧美工业国家控制和奴役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势力范围和争夺世界霸权而展开激烈的斗争,最后导致一战爆发。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全球爆发,全世界死亡人口在2000万以上。——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整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二)选做题(共15分)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韩国是三家分晋时建立的新诸侯国。战国前期,韩国通过兼并和扩张,势力不断发展,跻身战国七雄之列,但与七雄中的其他国家相比,韩国相对较弱。韩昭侯时,魏、楚、秦、齐等国都经过变法强大了起来,韩国则显得落后,处于被动换打的地位。韩昭侯即位后的六年中,韩国先后受到秦、宋、魏等国的多次进攻,土地被割占。公元前351年,韩昭侯任申不害为相,开始变法。申不害强调“明法正义”,要求做到有令必行,以树立国君的权威。他在韩国建立了“循功劳,视次第”的因公行赏制度,树立了“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的任官制度和原则。申不害特别强调要加强国君对臣下的控制和驾驭,国君是国家的根本,臣下只是工具而已。臣下要尽忠职守,做好分内之事,而对职权外的事要“虽知弗言”,不许逾越权限。——摘编自漆侠《中国改革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不害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申不害的改革。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39年11月3日,美国修改《中立法》,允许英国以“现款自运”原则购买美国军火。其后,由于英国财政困难,美国于1941年3月11日通过《租借法案》,使英国得到70亿美元贷款购买军火。美英两国领导人在苏德战争爆发后,立即发表声明,表示援助苏联抗德。7月12日,英国同苏联签订了《关于在对德战争中联合行动的决定》。1942年1月1日,正当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的严峻时刻,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26个国家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这份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从签字国来看,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是单独排在一起,其余26个国家是按照英文大写字母的顺序签字。 ——摘编自陈海宏宋敏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纲领——<联合国家宣言>》(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过程。(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影响。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1901年1月5日,邓恩铭出生在贵州省。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邓恩铭投身于汹涌澎湃的学生运动,到济南城内外进行宣传讲演。五四运动后,邓恩铭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每周评论》等。邓恩铭参与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2年初,邓恩铭与王尽美等以中共代表的身份赴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参加了列宁倡导的“星期六义务劳动”。中共二大以后,在他的领导下,矿区工人很快组织起“矿区工会淄博部”,并建立了淄博矿区第一个党支部——洪山矿区党支部,使淄博矿区的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1925年2月,邓恩铭与王尽美发动胶济铁路和四方机车厂工人举行全厂大罢工,罢工取得胜利。邓恩铭后因叛徒出卖被捕,1931年4月5日清晨6时慷慨就义,年仅30岁。——摘编自余玮《邓恩铭:中共一大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恩铭的时代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恩铭的时代精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