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62123
大小:1.05 MB
页数:9页
时间:2023-10-21
《安徽省桐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化学(原卷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安徽省桐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6小题,总分48分)1.中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太阳光在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整个过程实现了光能向化学能的转换B.过程II有O-O单键生成并放出能量C.过程III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H2O2=2H2O+O2D.整个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H2+O22.如图为用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测定中和热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B.用稀硫酸和稀氨水替换上述药品实验,所测中和热结果相同C.将NaOH溶液一次性快速加入盛有稀盐酸的小烧杯中D.小烧杯与大烧杯口相平3.叔丁基溴在稀的碱性水溶液中水解生成叔丁醇的反应分三步进行,反应中每一步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叔丁基溴在稀的碱性水溶液中生成叔丁醇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和为反应催化剂C.决定叔丁基溴水解生成叔丁醇反应的速率的是第一步反应D.第三步反应为4.在25℃时,密闭容器中X+3Y⇌2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XYZ初始浓度/mol⋅L-10.10.20平衡浓度/mol⋅L-10.050.050.1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B.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限度B.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有温度、催化剂、浓度等C.化学平衡状态指的是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相等时的状态D.决定化学反应速率主要因素是物质本身的性质6.80℃时,2L密闭容器中充入0.40molN2O4,发生反应N2O42NO2 ΔH=+QkJ·mol-1(Q>0) ,获得如表数据:时间/s020406080100c(NO2)/mol·L-10.000.120.200.260300.3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当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减小B.0~40s内,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5mol·L-1·s-1C.反应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0.30QkJD.100s后升高温度,体系颜色变深7.在c(Ca2+)=0.1mol·L-1的新制漂白粉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Na+、K+、、B.Na+、K+、、OH-CK+、Na+、、CH3COO-D.H+、、、8.对于反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熵增大反应(即)B.该反应在低温下可能自发进行C.增加,该反应平衡不移动D.升高温度,均增大,平衡向右移动9.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需经过NaOH溶液配制、基准物质H2C2O4•2H2O的称量以及用NaOH溶液滴定等操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转移NaOH溶液到250mL容量瓶中B.图乙:准确称得0.1575gH2C2O4·2H2O固体C.用图丙所示操作排除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D.用图丁所示装置以NaOH待测液滴定H2C2O4溶液10.常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分别用pH=9和pH=10的氨水完全中和时,消耗的 NH3•H2O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V1=10V2B.V1>10V2C.V1<10V2D.V2>10V1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碘水中加入少量直馏汽油振荡,静置后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为紫红色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了棕黄色的烟雾C.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将阳极气体产物通入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溶液变蓝D.溴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下层颜色变浅,上层颜色变为橙红色12.CuI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它可以由反应2Cu2++4I-=2CuI↓+I2得到。下图所示装置中,a、b都是惰性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在KI-淀粉溶液中阳极周围变蓝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极变红,则在Pt电极上:2I-_2e-=I2,I2遇淀粉变蓝B.若b极变红,则在Pt电极上:2H2O-4e-=O2↑+4H+,O2将I-氧化为I2,I2遇淀粉变蓝C.若a极变红,则在Cu电极上:2Cu+4I-_4e-=2CuI↓+I2,I2遇淀粉变蓝D.若b极变红,则在Cu电极上:Cu-2e-=Cu2+,Cu2+显蓝色13.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2C(g),达到平衡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改变影响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反应速率分别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30~40min间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B.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30min时降低温度,40min时升高温度D.8min前A的反应速率为0.16mol·L-1·min-114.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常温下,pH=7的溶液:Na+、Cl-、、Fe3+B.在pH=14的溶液中:、K+、、Cl-C.由水电离的c(H+)=10-12mol·L-1的溶液:K+、Ba2+、Cl-、Br-D.有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Ba2+、Fe2+、Br-15.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图1表示在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的变化,图2表示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时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3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H2的物质的量对该反应平衡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N2的转化率增大B.由图2信息,10min末该反应以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N2)=0.015mol·L-1·min-1C.由图2信息,从11min起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2的量,则n(N2)的变化曲线为dD.图3中温度T17,则NaHSO3溶液中c(H2SO3)___________(填“>”“<”或“=”,下同)c(),NaHCO3溶液中c(H2CO3)___________c(),某同学将溶液和溶液混合在一起,发现产生了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4)某温度时,,,。某溶液含有、和,浓度均为0.010mol/L,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mol/L的溶液,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用阴离子符号表示)。18.神舟十二号飞船携带3名航天员返回地球时,为了减弱返回舱着陆的速度,反推发动机的燃料是高氯酸铵(NH4ClO4)和铝粉混合物。完成下列填空:(1)上述燃料涉及元素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核外电子数相同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___(离子符号表示),上述元素的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2)写出的电子式___________,其空间构型与甲烷空间构型相同,为___________型。(3)配平以下方程式:____Al+______NH4ClO4→____Al2O3+____AlCl3+_____N2↑+___H2O___________。若产生42g氮气,过程中氮元素转移电子为___________mol。三、流程题(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16分)19.镁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电池制造储氢及大气治理等方面用途十分广泛。以硼镁泥(主要成分为、及少量、和)为原料制备晶体的流程如下: 已知:常温下此体系中各氢氧化物开始沉淀与沉淀完全时的如下表所示:值开始沉淀时7.0沉淀完全时请回答下列问题:(1)“浸取”时,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氧化”步骤中工业上常用代替,除成本高外,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3)“除铁、铝”时,需调节溶液范围为________,加热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4)“除”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要从粗品中得到纯度更高的晶体,可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5)一种镁锂双离子二次电池装置如图所示①放电时,迁移至正极区的离子是___________。②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四、综合题(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12分)20.回答下列问题:(1)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①某温度下,各物质平衡浓度符合下式:,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_。②若时,向容器中充入,反应达到平衡后,其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③若时,在某时刻平衡体系中的浓度分别为、、、,则此时上述反应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催化重整有利于减少温室效应,反应方程式为:。催化重整时,还存在以下反应:积碳反应:△H消碳反应:△H现在实验室中模拟催化重整过程,请思考下列问题:恒容密闭容器中,当投料比时,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初始压强的关系如图。①当温度为、压强为时,A点的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②起始时向容器中加入和,根据图中点,计算该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 ___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