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61588
大小:33.2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3-10-23
《河南省许昌市、平顶山市、汝州市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河南省许昌市、平顶山市、汝州市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同志用大气磅礴的诗句,讴歌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85年前,红军指战员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壮举,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筑起了巍峨的精神丰碑。今天,我们要自觉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意气风发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从长征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在长征最艰难时,许多人不知道部队明天要开拔到哪里、最终将落脚何处,但红军指战员最常讲的一句话就是“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跟党走就是跟着理想信念走,就是向着光明的前途走。长征的胜利,是理想信念的胜利。没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如今时代变了、环境变了,但理想信念不能动摇、精神支柱不能缺少。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要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始终听党话、跟党走,才能心有定力、行有动力,在新长征中续写新荣光。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初心的力量。“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习主席曾引用徐解秀老人的话,道出了党同人民的鱼水深情,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正是因为党和人民军队坚守初心使命,人民群众才给我们以全力的支持拥护。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就要紧紧依靠人民,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一心一意为了人民、矢志不渝造福人民,就能永远赢得人民支持拥护,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坚韧的力量。在原第13集团军军史馆里,有一件“半截皮带”的展品,说的是三过草地的一个班早已断粮断炊,不得不把身上的皮带拿来充饥。战士周广才忍不住攥紧剩下的最后半截皮带,含着泪说“同志们,我们把它留作纪念,带着它见毛主席吧!”衣衫褴褛、忍饥挨饿,敌人围追堵截,高山终年积雪,草地沼泽遍布……这些都考验着他们的意志,锻造着军人的血性与担当。不管战争形态如何变化,战争的主体还是人,不屈不挠的坚韧品质永不过时。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就要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革命意志,顽强拼搏、艰苦奋斗,以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从长征精神中汲取智慧的力量。遵义会议之后,我军重新回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一战争指导原则上,重新回到“十六字诀”这一战法运用上,才有了牵着敌人鼻子走的战略主动,才有了“四渡赤水”的经典战例,才有了长征的伟大胜利。后来,正是依靠具有我军特色的作战思想和战法,我们一路披荆斩棘,赢得了一次又一次伟大胜利。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要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创新发展作战理论、作战思想和破敌之法,如此才能掌握制胜先机,打赢未来战争。“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这样的唤醒跨越时空,让我们至今仍能听到长征的呼唤,感受到理想的崇高、精神的伟力。新的征途上,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只要我们保持坚定理想信念和坚强意志品质,就能迈过一道道沟坎,沿着革命先辈开辟的道路继续坚定地走下去,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节选自何东平《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材料二:进入黄土高原以来,马鸿逵、马鸿宾的骑兵一直尾追我们。到了吴起镇,他们更是追而不舍。还有鲁大昌,我们在腊子口交过手的这个手下败将也匆赶来了,妄图报复。经过甘南急行数百里的红军部队,减员不少,给养困难,又初到天气寒冷的西北地区,极需休整。但是为了保卫边区人民的革命胜利果实,中央军委决定,给敌人一次沉重的打击。毛主席亲自指挥了这一仗。这是十月的一天早晨,秋高气爽,太阳还没有升到山顶,毛主席率领部队进入吴起镇一带的山头阵地。我们一纵队四大队担负着迂回敌人左侧的任务,一路上只见兄弟部队也都进入各自的伏击地。八时整,我们埋伏在川道左侧的山沟里都有些急了,这时突然见前方川道里冒起一团团尘土,我与大队长王开湘同志各自拿起望远镜仔细一看,嗬,果真马大胡子的骑兵来了,一队接着一队,还真不少。突然“啪!”山谷里响起了清脆的枪声。刹时间,两边山沟里的轻、重武器一齐吼叫起来,两厢伏兵一起杀了出来。敌人此时才知道进了我们的伏击圈,但已经晚了。我们一个迅猛突击,把走在前面的那个团打了个七零八落。受惊的马狂奔乱跳,敌人无法控制坐骑,纷纷从马背上跌落下来。有的腿还挂在脚蹬里,硬给马拖着跑了。敌人后边的三个骑兵团,阵势还没有摆定,一家伙就给他们自己的败骑冲散了。真是人喊马嘶,不打自垮。我们就这样轻轻松松地消灭了敌人一个骑兵团,打垮了敌人三个骑兵团。谁知道,这就是我们长征中的最后一仗啊!这一仗,宣告了一年来蒋介石“追剿”计划的彻底破产。(节选自杨成武《长征胜利万岁》)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毛泽东的诗句“万水千山只等闲”,既写出了红军长征路程之遥,又表现了红军蔑视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B.周广才宁冒饿死的危险也要留下“半截皮带”,是因为其身上有着无比坚韧的精神力量,而且想把它作为纪念。 C.遵义会议后,红军抛弃了从前一直过于死板的战争指导原则,变得十分灵活,于是有了“四渡赤水”的经典战例。D.马鸿逵和马鸿宾的骑兵、鲁大昌的国民党军尾追红军而来,结果在吴起镇一带遭到了中央红军的沉重打击。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在长征最艰难的时期,许多红军战士不知道最终会在陕北落脚,但他们有着跟党走的坚定信念。B.对于“什么是共产党”,徐解秀老人没有下定义,而是用具体行为进行生动解说,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C.“敌人围追堵截……遍布”形成排比,以雄浑的气势、铿锵的语调表现了红军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D.毛泽东指挥红军借伏击战以少胜多打败追敌,生动阐释了什么是制胜先机、争取主动的战争智慧。3.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河南发生洪灾后,郑州优秀党员彭峰抗洪中连续工作3天2夜,在跳入塌方处、关闭供水阀门时,体力不支牺牲。B.广西扶贫干部黄文秀在汽车里程表显示出两万五千的数据时,在微信中写道:“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C.我们要讲好长征故事,把伟大的长征精神,通过不同的形式,讲述给更多人听,让它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D.有很多企业试图用高薪聘请大国工匠高凤林,甚至有人开出几倍工资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他都予以拒绝。4.两则材料都表达了对长征精神的赞颂,但表达方式不一样,请对此作简要分析。5.对于吴起镇战斗,杨成武没有过多地对战士们进行动作、语言、肖像等细节描写,为什么?(二)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玛丝洛娃出庭受审列夫·托尔斯泰好几十万人聚居在一小块地方,竭力把土地糟蹋得面目全非。尽管他们肆意把石头砸进地里,不让花草树木生长,尽管他们除尽刚出土的小草,把煤炭和石油烧得烟雾腾腾,尽管他们滥伐树木,驱逐鸟兽,但在城市里,春天毕竟还是春天。阳光和煦,青草又到处生长,不仅在林荫道上,而且在石板缝里。凡是青草没有锄尽的地方,都一片翠绿,生意盎然。桦树、杨树和稠李纷纷抽出芬芳的粘稠嫩叶,菩提树上鼓起一个个胀裂的新芽。寒鸦、麻雀和鸽子感到春天已经来临,都在欢乐地筑巢。花草树木也好,鸟雀昆虫也好,儿童也好,全都欢欢喜喜,生气蓬勃。唯独人,唯独成年人,却一直在自欺欺人,折磨自己,也折 磨别人。他们认为神圣而重要的,不是这春色迷人的早晨,不是那种使万物趋向和平、协调、互爱的美;他们认为神圣而重要的,是他们自己发明的统治别人的种种手段。就因为这个缘故,省监狱办公室官员认为神圣而重要的,是昨天接到的那份编号盖印、写明案由的公文。公文指定今天,四月二十八日,上午九时以前把三名受过侦讯的在押犯,一男两女,解送法院受审。其中一名女的是主犯,须单独押解送审。八时,监狱看守长走进又暗又臭的女监走廊。他后面跟着一个面容憔悴、鬓发花白的女人,身穿袖口镶金绦的制服,腰束一根蓝边带子。这是女看守。“您是要玛丝洛娃吧?”她同值班的看守来到一间直通走廊的牢房门口,问看守长说。值班的看守哐啷一声开了铁锁,打开牢门,一股比走廊里更难闻的恶臭立即从里面冲了出来。看守吆喝道“玛丝洛娃,过堂去”随即又带上牢门,等待着。牢房里传出女人的说话声和光脚板的走路声。“喂,玛丝洛娃,快点儿,别磨磨蹭蹭的!”看守长对着牢门喝道。过了两分钟光景,一个个儿不高的年轻女人,身穿白衣白裙,外面套着一件灰色囚袍,大踏步走出牢房,在看守长旁边站住。这个女人脚穿麻布袜,外套囚犯穿的棉鞋,头上扎着一块白头巾,显然有意让几绺乌黑的鬓发从头巾里露出来。她的脸色异常苍白,仿佛储存在地窖里的土豆的新芽。从囚袍宽大领口里露出来的丰满脖子,也是那样苍白。她那双眼睛,显得格外乌黑发亮,虽然有点浮肿,但十分灵活。其中一只眼睛稍微有点斜视。她挺直身子站着,丰满的胸部高高地隆起。她来到走廊里,微微仰起头,盯住看守长的眼睛,现出一副唯命是从的样子。看守长刚要关门,一个没戴头巾的白发老太婆,从牢房里探出她那张满是皱纹的脸来。老太婆对玛丝洛娃说了几句话。看守长就对着老太婆的脑袋推上牢门,把她们隔开了。牢房里响起了女人的哄笑声。玛丝洛娃也微微一笑,向牢门上装有铁栅的小窗洞转过脸去。老太婆在里面凑近窗洞,哑着嗓子说:“千万别跟他们多罗唆,咬定了别改口,就行了。”“只要有个结局就行,不会比现在更糟的。”玛丝洛娃晃了晃脑袋说。“结局当然只有一个,不会有两个。”看守长煞有介事地摆出长官的架势,显然自以为说得很俏皮。老太婆的眼睛从窗洞里消失了。玛丝洛娃来到走廊中间,跟在看守长后面,急步走着。他们走下石楼梯,经过比女监更臭更闹、每个窗洞里都有眼睛盯着他们的男监,走进办公室。办公室里已有两个持枪的押送兵等着。坐在那里的文书把一份烟味很重的公文交给一个押送兵,说“把她带去。”那押送兵是红脸,有麻子,他把公文掖在军大衣翻袖里,目光对着那女犯,笑嘻嘻地向颧骨很高的楚瓦什同伴挤挤眼。这两个士兵押着女犯走下台阶,向大门口走去。大门上的一扇便门开了,两个士兵押着女犯走到院子里,再走出围墙,来到石子铺成的大街上。马车夫、小店老板、厨娘纷纷站住,好奇地打量着女犯。有人摇摇头,心里想:“瞧,不像我们那样规规矩矩做人,就会弄到这个下场!”孩子们恐惧地望着这个女强盗,唯一可以放心的是她被士兵押着, 不能再干坏事了。一个乡下人卖掉了煤炭,在茶馆里喝够了茶,走到她身边,画了个十字,送给她一个戈比。女犯脸红了,低下头,嘴里喃喃地说了句什么。女犯察觉向她射来的一道道目光,并不转过头,却悄悄地斜睨着那些向她注视的人。大家在注意她,她觉得高兴。这里的空气比牢房里清爽些,带有春天的气息,这也使她高兴。不过,她好久没有在石子路上行走,这会儿又穿着笨重的囚鞋,她的脚感到疼痛。她瞧瞧自己的双脚,竭力走得轻一点。他们经过一家面粉店,店门前有许多鸽子,摇摇摆摆地走来走去,没有人来打扰它们。女犯的脚差点儿碰到一只瓦灰鸽。那只鸽子拍拍翅膀飞起来,从女犯耳边飞过,给她送来一阵清风。女犯微微一笑,接着想到自己的处境,不禁长叹了一声。(《复活》第一章,略有删节)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女牢里比走廊有“更难闻的恶臭”,而男牢房“比女监更臭更闹”,突出了监狱卫生条件之差,以及统治者对犯人的冷酷。B.小说交代“四月二十八日”“上午九时”等,能够给读者以具体的印象,有利于把读者引入情节,引发其对当时情景的想象。C.凑近窗洞叮嘱玛丝洛娃“千万别跟他们多罗唆,咬定了别改口”,强调了老太婆屡经审讯、对抗经验十分丰富的个性特征。D.《复活》尽管是长篇,但即使刻画小人物,也照样一丝不苟,使其活灵活现,如写押送兵“红脸,有麻子”,笑嘻嘻地挤眼。7.关于文中对玛丝洛娃出场时的描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较为详细地描写玛丝洛娃的个头、穿戴、相貌,初步确立了她的俊美形象。B.有意在巾下露几绺乌黑鬓发,突出了玛丝洛娃自信能够引起男人们的注意。C.脸色和脖子都异常苍白,眼睛也有点浮肿,从侧面反映了监狱生活之艰苦。D.“一副唯命是从的样子”的细节,反映了玛丝洛娃“复活”前的自暴自弃。8.小说开头一段在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9.从文中看,哪些情节可暗示玛丝洛娃能够“复活”?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文本一: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 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选自《庄子》)文本二: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无自至则壅。秦缪公时,戎强大。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戎王大喜,以其故数饮食,日夜不休。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扜弓而射之。秦寇果至,戎王醉而卧于樽下,卒生缚而禽之。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左右皆谓宋王曰:“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使者遇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其兄曰:“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国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曰:“乡之死者宜矣。”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节选自《吕氏春秋·塞》)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使者/遇其兄/B.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使者遇其兄/C.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使者遇其兄/D.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如此者三/其后又使人往视使者/遇其兄/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石,古代容量单位,一石五斗;又是重量单位,一石是一百二十斤。“五石”共六百斤。B.樽,古代的盛酒器。与之类似的器具还有壶、爵、角、觥、觚、罍、杯、卮、缶等。C.“遗之女乐”与“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诸葛亮《出师表》)中的“遗”字的意思相同。D.“乡之先视齐寇者”与“去国怀乡”(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乡”字的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惠子种出了能够容得下五石的大葫芦,但因为盛不了足够多的水,做成瓢又没有用,所以就把它打破了,庄子因此批评他不善于使用大东西。B.宋国人有制作防止手冻裂的药物的药方,但仅百金就卖掉了,庄子在文中叙述此事,旨在批评惠子与这个宋国人都是见识不通达之徒。C.戎王没有识破秦缪公赠送歌舞队和厨师的阴谋,日夜不停地吃喝玩乐,若有谁提醒他有秦军进犯的危险,他还惩罚谁,这导致其最终被活捉。D.最后那个察看齐寇的使者,想到报告实情会被处死,不报告实情也会立刻被处死,所以不知该怎么办,后来在其哥哥的启发之下谎报了军情。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②秦寇果至,戎王醉而卧于樽下,卒生缚而禽之。(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蝶恋花·京口得乡书苏轼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回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蝶恋花”是词牌,它规定了词的格式与声律,也决定着词作的语言风格。B.词人用一个“幽”字修饰“恨”,写出了“恨”的特点:藏于内心,深沉难消。C.“一纸乡书”等三句照应了题目,也点出了乡书的主要内容,即问何时归乡。D.末尾“千行泪”用夸张手法写词人因为思乡之情难以抑止,所以泪流满面。15.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碧琼梳拥青螺髻”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三)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认为学《诗》作用很大,其中从“远”的方面陈述其作用的句子是“______”,陈述可以扩大见识的作用的句子是“______”。(2)老子在列举了车轮、陶器、房舍三个例子,并且指出了“无”的作用之后,对“有”与“无”的关系进行总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3)《礼记》认为““______,______”,这两句话明确阐述了管好自己的家与治理好国家,以及治理好国家与天下太平的关系。 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曾经,伴随着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污水、臭气、废弃物破坏了茅洲河原有的美丽模样。河面幽暗,白鹭、翠鸟、水草离它而去,人们也对它敬而远之,留下的只有①的芭茅草和几棵孤独的大榕树。治理茅洲河②。当地围绕“正本清源,雨污分流”,逐一排查民间河长、护河志愿者等群体参与巡河管理,与政府河长“手拉手”,形成全民治水护水的新机制。功夫不负有心人,曾经的“黑臭河”又变回了水清、岸绿、景美的“幸福河”,鱼翔浅底,鸥鹭群飞,游人③。拂晓,我沿着茅洲河堤晨跑。晨曦中,一路跑去,花草斑斓的色彩从眼前闪过,我仿佛置身于茅洲画卷中,神清气爽。忽地,一条小鱼游出水面,像一弯新月奋力跃出云层,坠入水中,把碎银似的水花被激起。它打破了河面的宁静,熟睡的茅洲河被彻底唤醒,露出灿烂笑容。热气未完全散去,河畔的晚风已有了些许凉意。两岸芳草缤纷,秋虫奔走传递丰收的喜悦。景观道上的散步人群,或独行,或携老,或扶幼,共享清秋赠送于人的无边惬意。绿道上玩滑板车的儿童、骑自行车的少年,活力四射。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请修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语病,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19.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修辞手法。(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老年人防治高血压,①:一是健康饮食。老年人饮食尽量多样化,营养均衡;摄入充足的蛋白质,摄入适量水分。②。老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规律、适度的全身性有氧锻炼,如打太极拳等。三是戒烟限酒。③,并限制酒精摄入,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和肺部疾患风险。四是注意保暖。血压常随季节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老年人应穿戴舒适,防寒保暖,避免血压大幅波动。值得一提的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常.发生低血压,可.能.没有任何表现,也可能表现为疲乏、头晕、目眩,甚.至.晕厥、跌倒等,危及患者的安全。此时,应考虑老人是否有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以及是否有药物因素影响等。为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建议老年人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保持下蹲或站立姿势;坚持锻炼,但要避免剧烈活动;缓慢起床,夜间起床应遵循“三个半分钟”原则,即夜间醒来后,先静卧半分钟,再坐起半分钟,之后双脚垂下床沿再等半分钟。为预防餐后低血压,建议少食多餐,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或餐后20—30分钟间断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步行)。20.文中加点的三个词语,在使用上显示了语言的准确性,对它们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常常”既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低血压的普遍性,又表明不是全都这样。 B.“可能”表示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低血压而“没有任何表现”是会出现的情况。C.“甚至”强调“晕厥、跌倒”的后果比疲乏、头晕、目眩的情况更加严重。D.“常常”“可能”“甚至”能准确反映事物的情况,利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四、写作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蔡元培美学文选》)材料二:1991年10月16日,钱学森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时说道:“44年来,蒋英给我介绍了音乐艺术,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的理解,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有人认为,美育只为娱乐和审美,请结合材料内容辩驳这种观点。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