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557999
大小:33.59 KB
页数:9页
时间:2023-10-23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牟平部分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模拟检测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届高考高三模拟试题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当中华文明进入夏、商、周有朝代的历史时期时,虽然经历不同朝代更替,但文明社会的核心内涵却一脉相承,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王权社会”。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夏商周,还是秦汉至元明清,都是以“王”为中心。从夏王、商王、周王这些帝王,到秦代以来的高度集权的皇帝,王权都是社会统治的核心。后代都会追认甚至祭祀前代帝王以求获得政权的正统性,后世都城中的历代帝王庙就说明了这一点。第二是礼乐文明或者礼制社会。规范现实社会中各阶层行为、身份、仪礼等社会关系或言礼序人伦的礼制,是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延续的独特统治模式,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特质。直到今天,我们还在讲礼仪、重礼节,还在说我们是“礼仪之邦”。第三是文字或者汉字。文字是文明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载体,尤其作为中国文字的汉字,从甲骨文开始一直传承到今天。山西陶寺遗址还发现距今4000多年的用朱砂书写的文字,这种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与甲骨文属于一个体系。总之,传承几千年的汉字,是中华文明延绵不断的明证和繁衍发展的记录。(摘编自高江涛《为什么说“中华文明五千年”》)材料二: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经过百余年的持续努力,考古工作者与其他研究者一起,在揭示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哪些重大贡献?对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礼仪与礼制文明的形成。特定的礼器与礼制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新石器时代早期河南贾湖遗址证实,中国早在距今9000年时已有礼制活动。仰韶文化时期,开始出现礼器并形成相应礼制。龙山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更成体系的礼制并使用成套的礼器。二里头文化时期,礼制发展更加完备,出现了“礼”“乐”的实物体现,礼制作为一种社会准则和行为规范,自此成为中国早期文明社会秩序的主要支柱。中华文明早期礼制的出现,对商周的德治思想及后来儒家的敬天法祖、仁礼并举、忠孝节义等思想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礼制文明在稳定的礼器系统和完备的礼制建设中不断发展,并不断在世界范围燃亮中国礼仪之光。文字的创制。中国象形文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甚至更早。河南贾湖遗址的龟甲刻符,提供了8000年前早期先民开始探索文字的线索。河南洪山庙、阎村遗址出土大量故事类彩陶图案,揭示了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存在一个“文字画”时代。山西陶寺、浙江良渚、山东丁公等遗址发现了龙山时代少量的文字资料。近年来,不少学者发现商晚期部分器物上的铭文字形与同时代青铜器上的铭文字形存在明显差异,而是取象于二里头文化的礼器,表明它们的创制年代应该是在二里头时期,这为夏代已进入文字时代提供了重要佐证。从龙山时代、二里头文化到二里岗文化,再到殷墟,勾勒出早期中国文字连贯有序的演进序列:夏代的文字在商朝早期延续下来,并在商朝后期得到发展,从而形成了中国象形文字传统。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字,对亚洲国家的文字、历史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丝绸和粟作农业的发明与传播。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丝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明,也是世界人民眼中古老东方文明的一个表征。在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腹地不断发现仰韶文化时期的丝织品,这表明中国先民早在5000多年前已开始育蚕制丝。同时,仰韶文化的丝绸工艺还传播到周边,甚至影响到长江下游等地区。粟黍农作最早驯化后,在仰韶文化时期迅速传播至整个黄河流域。此后,在距今5000年左右,粟作农业向西传播至河西走廊、新疆和中亚等地。与此同时,西亚起源的小麦、大麦经河西走廊传播到黄河流域。西渐的粟黍作物和东传的麦类作物对河西走廊及其邻近地区人类生业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史前时代东西方交流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无论是礼制的定型、文字的创制,还是丝绸和粟作农业的发明与传播,都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历史脉络以及史前文化交流与沟通的关键线索与代表物证。在这一过程中,村落渐为邦国,线条终成文字,祭祀催生礼制,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连绵不断、兼收并蓄的特质和格局逐步确立,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基石就此筑牢。(摘编自袁广阔《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进入夏商周等有朝代的历史时期后,虽然朝代在更替变化,但中华文明的核心内涵却前后继承,未曾改变。B.中华文明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蕴含着推动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的力量,对全世界华人也起着精神纽带的作用。C.礼制不仅支撑着中国早期文明社会的秩序,也对商周的德治思想及后来儒家的敬天法祖等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D.距今5000年左右,起源于中国的粟作农业向西传播远至中亚地区,起源于西亚的麦子则向东传播至黄河流域。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像汉字这样能从几千年开始一直传承到今天的在世界范围内应是十分少见的。B.目前已知中国在夏代已经进入文字时代,但文字最早起源于何时还不能断言。C.早在5000多年前,中国先民就对蚕的生理特性非常了解,开始养蚕制造丝织品。D.中华文明有着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等特质,这对当代文明发展很有启示意义。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中华文明年代问题看似是时间或者文化内涵问题,但实际上始终具有政治意义。B.百年考古研究表明,海纳百川与务实创新特质是中华文明延绵发展的思想灵魂。C.中国人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对黄帝的尊崇与祭祀为不同时代各个王朝所认同。D.甲骨文又称为契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为殷商流传之书迹。4.材料二最后一段在原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上述两则材料都与考古密切相关,考古对今人有哪些重要意义?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美丽的翠屏山冯伟山我和老卢是亲密的战友,不光是一个连队的,还是一个班的。那年我俩都是20岁,都是农村兵,还是一个县的,是乘坐同一列绿皮火车到了东北的小兴安岭,都成了消防兵。 老卢细高个儿,白白嫩嫩的,就像一棵绿豆芽儿。没想到这样一个人,在训练场上却毫不含糊,摸爬滚打样样争第一。当兵第二年,驻军附近的一座山林着了火,风大火急,形势非常严峻。我们消防大队全部出动,奋战大半天才将火扑灭。队伍集合时,却发现少了老卢,最后在火场最里边的一棵烧枯了的大树旁找到了他。送到医院抢救后,老卢命算是保住了,左腿却被烧坏锯去了一大截。22岁的老卢揣着一张二等功证书回到了家乡。那时我俩一直通着书信,知道他去了一家工厂的保卫科,领导照顾他,让他在传达室值白班,可老卢不甘寂寞,休班也不闲着,还拄着单拐抓过进厂偷东西的人,他可真是一个好兵!后来知道他结婚了,还生了个胖小子,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再后来,我从部队复员留在了当地,组建了家庭,因琐事缠身,和老卢的联系就逐渐断了。眨眼的工夫,40年过去了,直到战友群里闪出老卢的名字,才一下勾起了很多往事。老卢在群里发了不少图片,一片葱绿的山林,有花有果,也有小动物。他说这是自己承包的一座山,名叫翠屏山,欢迎战友们来山上一聚,体验神仙的日子。大家都竖大拇指,夸他不简单,这才是大老板的生活状态呢。羡慕的同时,少不了有战友问他是怎么获取财富的,竟然能承包一座山?老卢一字不答。我加了老卢的好友,并要了他的电话,说想约几名战友去他的山上看看,叙叙旧,散散心,老卢听了,一个劲儿地说好。等我们来到他承包的大山时,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了。在山口刚要给老卢打电话,迎面走来一个六十多岁的女人,她见我吸着烟,二话不说上来就把烟头拨拉到地上用脚踩碎了。我刚要发火,她把手一伸,说你一个老爷们儿不懂进山的规矩啊?把香烟和打火机都拿出来!我被噎了一下,但想想也是,就照办了,她又对我的同伴说,你们几个如果也带着火柴和打火机就拿出来,我代为保管,走时再归还你们。同伴们笑笑,也照办了。她又从口袋里拿出一个方便袋,说这个你们捎着,进山途中喝的矿泉水瓶和吃的食品包装袋都放在里面,见到垃圾桶再放进去。她说话嘎嘣脆,不容你有丝毫的犹豫,这个女人真不简单!我心里边嘀咕边抬头打量她,中等身材,黑红脸,一身工作服,外面穿着一件橘红色的马甲,上面有“护林防火,人人有责”的白色字样,脚蹬黄胶鞋,手里提着一个编织袋。你是这里的护林员?你认识承包这座山的卢总吧?我问。她点点头,一笑说,就是那个少了半条腿的老卢吧。你们把车停在前面的小停车场,顺着盘山路一直朝前走,等走到山后的两间石头屋就见到他了,说完,提着编织袋朝通往后山的一条小道走去。真是好大的一座山,虽不算高,但绵绵延延一眼望不到边。山上植被丰茂,绿意盈人,小鸟啁啾,蜂蝶起舞,清洌的山泉从山顶蜿蜒而下,潺潺有声,真乃世外桃源也。我们几个完全被大山的美景陶醉了,大口吸着新鲜的空气,早就忘记了来时的疲惫。等转到山后的石头屋,看到一个拄着单拐的男子正朝着我们招手。老卢!我们喊着跑过去紧紧抱在了一起。聊得正欢,那个穿橘红色马甲的女人提着编织袋过来了,里面有几个矿泉水瓶子和装牛奶的空纸盒。老卢说,这是我老伴儿。他指着我们刚要介绍,女人一笑,说我知道,都是你的战友嘛,你都说过无数遍了,他们今天进山来看你。我吃了一惊,堂堂的卢总夫人怎么能当护林员呢?既然知道我们的身份,干吗在山口还那么不给面子呢?女人看出了我的疑惑,说带火种进山我和老卢向来都是零容忍,不管是谁。何况你们还是消防兵出身,怎么就没这点儿常识呢?老卢的腿你们也都知道,我们要杜绝无谓的牺牲啊!老卢嫂子的刀子嘴让我们无地自容。 我红着脸问老卢,你成了大老板,不去城里享福,怎么会想到要承包一座山呢?老卢眉头一皱,说这山原是一座荒山,上来玩的人多,火灾隐患也大,乱得实在不成样子。我看在眼里,觉得退休后也没事可做,就和当地政府签协议承包这座山,目的只有一个,保护和治理。可谈何容易啊,几十年来,我俩就吃住在山上,宣传防火和环保,巡山制止偷砍偷伐,春天就在空地上栽树苗,再有空就修路,不仅没了收入,而且这些年的积蓄也花光了。好在这山也没辜负我们的付出,现在有点儿模样。这里就是我们的家,这辈子不会离开一步。我问:你儿子呢?他在城里上班?老卢用手朝南边一指,儿子也在山上呢。他长大参了军,也成了一名消防员,后来在一次山林大火中牺牲了,我们把他的骨灰接回来葬在了山的南面。每天清晨和下午,我和老伴儿都会从这里出发巡山,她向西走,我向东走,两个小时后在山南儿子的坟前碰头。每次我们一家人都会聊聊天,说说心里话,儿子就不会寂寞。老卢说着,眼晴就湿了。好一座翠屏山!有风从脸颊拂过,凉爽中夹杂着青草的气息,让浮躁的心一下子静了。这时,老卢嫂子在厨房里喊了一声:快进屋啊,美味出锅了!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分析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反复交代我与老卢的关系,主要为了增强文章的真实性,让老卢形象更感人。B.“编织袋”前后出现三次,这些细节暗示女人身份、生活境况,塑造了老卢妻子的形象。C.“大老板”“卢总”“卢总夫人”这些称谓印证了我们确实有一颗“浮躁的心”。D.从“美丽的翠屏山”写到“好一座翠屏山”,写出老卢一家的人格跟高山一样。7.关于文中跟老卢妻子在山口见面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初次遇见老卢妻子,我们不清楚她的身份,她却是知道我们身份和此行的目的。B.“拨拉烟头、收香烟和打火机、拿出方便袋”可以看作女人日常护林的一个缩影。C.这是老卢妻子的第一次出场,先声夺人,印象鲜明,跟后文刀子嘴部分的形象高度一致。D.“这个女人真不简单!”道出了此时此刻我对眼前这个女人的敬佩,刚才的不悦之情一扫而空。8.老卢欢迎战友到翠屏山体验神仙的日子,他把在翠屏山的生活说成神仙的日子,你是如何理解的?9.小说通过制造假象为反转蓄势,结合文本分析这样写的妙处。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佛肸以中牟叛,置鼎于庭,致士大夫曰:“与我者受邑,不吾与者烹!”大夫皆从之。至于田卑,曰:“义死不避斧钺之罪,义穷不受轩冕之服;无义而生,不仁而富,不如烹!”褰衣将就 鼎,佛肸脱屦而止之。赵氏闻其叛也,攻而取之。闻田卑不肯与也,求而赏之。田卑曰:“不可也一人举而万夫俯首智者不为也赏一人以惭万夫义者不取也我受赏使中牟之士怀耻不义”辞赏徒处曰:“以行临人,不道,吾去矣。”遂南之楚。楚太子建以费无极之谮见逐。建有子曰胜在外,子西召胜使治白,号曰白公。胜怨楚逐其父,将弑惠王及子西,欲得易甲,陈士勒兵以示易甲曰:“与我,无患不富贵;不吾与,则此是也。”易甲笑曰:“尝言吾义矣,吾子忘之乎?立得天下,不义,吾不取也;威吾以兵,不义,吾不从也。今子将弑子之君,而使我从子,非吾前义也。子虽告我以利,威我以兵,吾不忍为也。子行子之威,则吾亦得明吾义也。逆子以兵,争也;应子以声,鄙也。吾闻士立义不争,行死不鄙。”拱而待兵,颜色不变也。芊尹文者,荆之欧鹿彘者也。司马子期猎于云梦,载旗之长拽地。芊尹文拔剑齐诸轸而断之,贰车抽弓于韔,援矢于筩,引而未发也。司马子期伏轼而问曰:“吾有罪于夫子乎?”对曰:“臣以君旗拽地故也。臣闻之,王者之旗拽于地,国君之旗齐于轸,大夫之旗齐于轼。今子荆国有名大夫而减三等,文之断也,不亦可乎?”子期悦,载之王所,王曰:“吾闻有断子之旗者,其人安在?吾将杀之。”子期以文之言告,王悦,使为江南令而大治。(节选自《新序·义勇》)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不可也一人举/而万夫俯首/智者不为也/赏一人以惭万夫/义者不取也/我受赏/使中牟之士/怀耻不义/B.不可也/一人举而万夫俯首/智者不为也/赏一人以惭万夫/义者不取也/我受赏/使中牟之士怀耻/不义/C.不可也一人举/而万夫俯首/智者不为也/赏一人以惭万夫/义者不取也/我受赏/使中牟之士怀耻/不义/D.不可也/一人举而万夫俯首/智者不为也/赏一人以惭万夫/义者不取也/我受赏/使中牟之士/怀耻不义/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夫”古代官阶名称,地位低于“卿”“士”,后世成为一般任职者的称谓。B.“褰衣将就鼎”与“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两句中“就”字含义相同。C.“惠王”的“惠”为谥号,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D.“引而未发也”与“引壶觞以自酌”(《归去来兮辞》)两句中的“引”字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佛肸占据中牟发动叛乱,在中庭放置大鼎,对士大夫说,不听者驱离,听从者将从鼎中分一杯羹。别人纷纷听从,只有田卑不为所动。B.赵氏平息了佛肸的叛乱,听闻田卑没有参与谋反,于是便寻找他想予以封赏。田卑认为如果接受了封赏则不合道义,所以推辞并移居别处。C.司马子期在云梦之地狩猎时,他车载的旗帜拖拽于地,芊尹文看到后当即拔剑将旗帜斩断,并指出不同身份的人车旗应当有不同的规制。 D.楚王本来准备杀掉芊尹文,但在听闻子期的禀告后转怒为喜,并让原先地位卑贱的芊尹文管理江南区域,使得该地政治清明、局势安定。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义死不避斧钺之罪,义穷不受轩冕之服;无义而生,不仁而富,不如烹!(2)楚太子建以费无极之谮见逐。建有子曰胜在外,子西召胜使治白,号曰白公。14.面对白公胜威逼利诱,易甲是怎么应对的?为什么?(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踏莎行·游凤凰台刘一止二水中分,三山半落①,风云气象通寥廓。少年怀古有新诗,清愁不是伤春作。六代豪华,一时燕乐,从教雨打风吹却②。与君携酒近阑干,月明满地天无幕。【注】①“二水”两句化用自唐代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两句。②从:听任。教:使。却:助词。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开头两句由远景入题,化用李白诗句,写出了在凤凰台上所看到的金陵景象。B.“风云气象”紧承上句,其中“寥廓”一词为旷远辽阔之意,是词人对所见之景的感受。C.下片前两句极写六朝古都金陵过去无比繁华,与下句“从教雨打风吹却”形成对比。D.首尾的景物描写富有特色,先从大处着眼,境界宏大,又有对细节的刻画,格外动人。16.有人评价,作金陵怀古词者,几乎没有不嗟叹南朝兴亡的,而本词独能超然其外。请结合词作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出诗人“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后谏往追来的感悟。(2)《石钟山记》中苏轼夜探石钟山,质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体现出了可贵的怀疑和实证的精神。(3)诗词中诗人自问自答,有助于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引发读者思考。如“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日前,北京电力城市照明管理中心正式启动2023年长安街春节景观布置工作。凌晨时分,三辆电力高车整齐地停在长安街东单路口的一基华灯旁,电力工作人员______①_____地安装、调试大红灯笼。据了解,2023年长安街眷节景观布置范围包括长安街东单至西单路段121基华灯共安装242套大红灯笼,东单至国贸桥、西单至新兴桥的431基铁杆灯安装862套中国结及北海大桥地区安装100套串灯。为了适应北方气候特点,北京电力城市照明管理中心是如何做的呢?红灯笼和中国结沿用PETG材质,耐受低温,牢固不易磨损;灯箱全部采用LED节能光源节能环保,使用寿命更长。为确保春节景观布置工作如期完成,该中心充分调集人手和车辆参与工作,照明中心华灯班今年也首次全程参与长安街春节景观布置的组织施工、日常运维等各项工作。_____②_____过大年,首都掌灯人参与到春节景观布置这项工作中,扮靓神州第一街,守护_____③_____,让大家欢欢喜喜、亮亮堂堂过大年,这也是5代华灯人60多年坚守的初心。据悉,“年味儿”十足的大红灯笼和中国结将在小年夜提前点亮是为了给十里长街营造出祥和喜庆的春节氛围以及与首都市民一起迎接兔年的到来。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焦虑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反应,是人类始祖在原始丛林法则中与环境作斗争、适者生存进化而来的基本情绪。①:面对危机时,适度的焦虑可以提高大脑和肢体的警觉性和反应速度,帮助我们脱离险境。普通人面对像感染新冠病毒这类可能波及自身及家人身体健康的事件时,第一反应是焦虑,尤其是处于急性期时,焦虑的表现是多层次的,包括精神焦虑、躯体不安、认知偏差和“逃避”“偏激”行为等。大多数情况下,②,保证自身处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但当人们无法自我调整压力,(),从而影响生活和工作。当我们发现自身焦虑到产生手脚冰凉、心跳加快等各种身体不适时,③。其方法是先使肌肉紧张,保持5—7秒,注意肌肉紧张时的感觉,然后让肌肉彻底放松,再次体会放松时肌肉的感觉。每部分肌肉做两遍一张一弛训练,然后依照上述方法,对那些感觉未彻底放松的肌肉再次进行训练即可。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出现病理性焦虑时,焦虑的程度就会超过自身能够代偿的部分 B.自身能够代偿的部分就会被焦虑的程度超过,因此出现病理性焦虑C.焦虑的程度超过自身能够代偿的部分时,就可能出现病理性焦虑D.出现病理性焦虑时,自身能够代偿的部分被焦虑的程度超过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近日有网友反映,某中学在寒假通知书中提到,希望家长“教育孩子淡化甚至摒弃春节意识、假期意识”。此事一经报道,就引发了广泛争议。事后,涉事中学发布情况说明称,假期安排有关表述用词不当、表达不精准,引起部分网民误解,在此深表歉意。已就此事向家长进行解释说明,希望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充实的假期。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