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2-2023学年高一高中学业水平适应考历史(原卷版)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2-2023学年高一高中学业水平适应考历史(原卷版)

ID:83521683

大小:908.34 KB

页数:7页

时间:2023-07-13

上传者:老李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2-2023学年高一高中学业水平适应考历史(原卷版)_第1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2-2023学年高一高中学业水平适应考历史(原卷版)_第2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2-2023学年高一高中学业水平适应考历史(原卷版)_第3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2-2023学年高一高中学业水平适应考历史(原卷版)_第4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2-2023学年高一高中学业水平适应考历史(原卷版)_第5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2-2023学年高一高中学业水平适应考历史(原卷版)_第6页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2-2023学年高一高中学业水平适应考历史(原卷版)_第7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2-2023学年高一高中学业水平适应考历史(原卷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诸暨市2023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试题历史试卷一、选择题Ⅰ1.该遗址是长江下游人类早期遗址之一,遗址出土了精美的玉器,陶器和丝织品残片。考古发现了古城城墙、祭坛和神庙,墓葬出现了贵族大墓与平民小墓的分野。它是()A.大汶口文化遗址B.河姆渡文化遗址C.龙山文化遗址D.良渚文化遗址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尽管战火连绵,政局动荡,但内迁民族逐步走向交融,出现了一些局部统一的政权,其中5世纪上半期统一北方的鲜卑族政权是()A.西晋B.前秦C.北魏D.北周3.遭逢“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晚清一批读书人逐渐认识到,唯有实行变法才能救亡图存。维新思想很快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下列作品有利于推动维新思想传播的是()A.《四库全书》B.《海国图志》C.《资政新篇》D.《变法通议》4.这场运动源于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文学革命,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这场运动是A.二次革命B.新文化运动C.护国运动D.护法运动5.图片能够反映历史,如图军事行动()A.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B.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C.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D.揭开了三大战役的序幕6.20世纪50年代,中缅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中指出:“中印协议所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也应该是指导中缅两国关系的原则,各国人民有权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别国不应该干涉。”这里的指导原则应是()A.独立自主和平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外交原则D.不结盟外交原则7.

1古代文明具有多元特点,据考古发现,某一区域文明使用楔形文字,发明60进位制,最早使用战车作战,种植大麦和小麦。这些信息可知这一文明位于()A.两河流域B.尼罗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巴尔干半岛8.如图是公元前4世纪晚期某一帝国极盛时期的疆域。这一帝国是()A.亚述帝国B.波斯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D.罗马帝国9.马克思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的()A.但丁B.彼特拉克C.达芬奇D.莎士比亚10.19世纪,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兴起,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斗争有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下列与此相关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欧文创立“新和谐公社”②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③《资本论》第一卷问世④马克思主义诞生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①②④D.③②④①二、选择题Ⅱ11.《史记·南越列传》记载:“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南越太后)数劝王及群臣求内属。即因使者上书,请比内诸侯,三岁一朝,除边关。于是天子(汉武帝)许之……”次年南越叛乱,汉武帝出兵平叛,并在此设置九郡。对该图文材料理解正确是()

2①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②实施“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国③保障了西南丝绸之路的畅通④西汉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治理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12.“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其租庸调、杂徭悉省。”史书上这些记载说明唐朝两税法与以往的赋税制度相比()①扩大了收税对象②改变了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③出现了以庸代役④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有同学在研究清朝人口问题时,收集了如下数据,并据此对清朝前中期人口数量急剧增长的原因作了一些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时间全国人口总数(单位:万人)顺治九年(1652年)1448.3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2358.7乾隆六年(1741年)14341.1A.疆域开拓并得到巩固B.美洲高产农作物广泛种植C.皇帝勤政与皇权强化D.对外贸易和交往达到顶峰

314.“(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上述内容出自于()A.中国共产党“一大”纲领B.中共“二大”最低纲领C.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D.国民革命军北伐誓词15.有学者对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研究后认为它“实现了党中央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是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总结和运用,成功地进行了反对“左”倾的斗争,创立了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新鲜经验。”这一学者研究的历史事件是()A.八七会议B.古田会议C.红军长征D.西安事变16.“面临着亡国灭种还是继绝兴灭抉择,近代中国第一次出现了民族凝聚力取代离心力成为主流的局面。在政府与人民之间,在不同阶级阶层之间,在不同党派之间,形成了同仇敌忾、亲密合作的关系,民族凝聚力空前强大”。最能佐证这一说法的史实是()A.一二·九运动的爆发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C.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D.重庆谈判“双十协定”达成17.如表是2001年至2017年,我国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占全国总额比重的变化的图表,它最能反映()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形成C.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受到削弱D.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18.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时期西欧社会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实行封君封臣制度②盛行庄园和农奴制度③基督教会控制人们的精神生活④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9.《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最富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汇集了古代埃及、印度、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生动地描绘了一幅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社会生活的复杂图景。这反映出古代阿拉伯文化()A.具有本土性B.具有包容性C.具有凝聚性D.极富扩张性

420.哥伦布《航海日志》写道:“陛下令臣一反昔日之旧径,勿由陆路东行,而另辟新径,专取海路西行。”“我整天待在这里,看这里的国王和其它人是否会带来黄金和其它有价值的东西。”对此,下列解读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有()①哥伦布的航线受到地圆说的影响②哥伦布成功开辟了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③材料中的“陛下”是指葡萄牙国王④对金银财富的需求是远洋航行的主要动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1.如果给下边三幅图片确定一个主题的话,比较确切的主题是()A.奴隶贸易发展B.交通工具的进步C.全球联系的加强D.资本主义的兴起22.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说:“这场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这场革命是()A.德国宗教改革B.英国“光荣革命”C.美国独立战争D.法国大革命23.英国阿克莱特被称为“工厂制度之父”,1771年他与合伙人在水力纺纱厂里安置了多台纺纱机,雇佣工人生产。工厂制度将工人和生产资料集合在一起,通过细致的分工和严格的纪律,让工人操作机器,进行大批量的生产。这说明工厂制度()A.导致了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发生变革B.造成产业结构的变化C.实现了科学理论与生产技术密切结合D.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24.二战后,摇滚乐在美国蓬勃发展起来。它由黑人音乐“节奏布鲁斯”演变而来,融合了白人乡村音乐的元素。很多摇滚乐手用歌声表达对种族偏见的抗议,呼唤社会平等。据此可知,摇滚乐的兴起()A.形成了美国文化的多元特征B.标志美国种族隔离制度破产C.促使美国承认黑人的公民权D.有力地配合了黑人民权运动25.如图漫画反映的是全球劳动力流动呈现出的新趋势,一些国家的“知识精英”在全球自由流动。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

5A.世界多极化发展B.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推动C.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D.社会信息化的结果三、非选择题2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多彩的内容,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部分思想家的政治主张思想家主张老子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墨子天下之欲同一天下之义也,是故选择贤者,立为天子。天子以其知力为未足独治天下,是以选择其次,立为三公。三公又以其知力为未足独左右天子也,是以分国建诸侯。荀子故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材料二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0(1)材料一中三则史料分别是哪些学派的思想主张?它们围绕什么问题而展开?结合所学概括百家争鸣在我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及对当时和后世所产生的历史影响。(2)说出材料二的作者,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理”的内涵,从思想文化嬗变角度简析理学兴起的背景及影响。27.

6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灾难,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6年,英、法军队在一战中伤亡惨重,原来的后备和战勤部队不得不调往前线参加战斗,后勤服务和供应人员严重不足,英法政府便从中国招募劳工为战争服务。据资料统计,先后到欧洲一战战场服务的华工有13万多人。中国劳工总的任务就是为战争服务。具体工作有运送弹药、输送物资、埋葬尸体、救护伤员、修筑铁路、架设桥梁,以及挖战壕修工事等,工作任务繁重,每日劳动时间很长。在两三年的战勤服务时间里,13万多的华工伤亡了三万多人。他们为协约国在一战中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和牺牲。战争结束后,许多华工佩戴着欧战协约国颁发的胜利纪念章回到家乡。——王学坚《中国劳工在“一战”中的贡献》材料二如果把“一战”比作影响深远的大灾难,“二战”就是灾难的顶点。“二战”造成了欧洲文明的完全崩溃,标志着在“一战”中成形并导致后来20年间欧洲不稳定的各种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的终极冲突,成为重塑20世纪历史的决定性事件。……欧洲在“二战”中险些毁掉自己。它最终活了下来,但变得迥异于前。被战火摧毁的幻灭的欧洲,匍匐在华盛顿和莫斯科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之下。——摘自(英)伊恩克肖《地狱之行1919—1949)等材料三如果说从冷战中我们能得到什么重要教益的话,那就是:单边军事干涉不会给任何一方带来利益,而开放国界、经济贸易以及文化交流,则全体受益……冷战仍然是一个令人警醒的例子。它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采取上述路线,如果我们听凭奉行全球干涉主义政权的摆布,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文立安《全球冷战——美苏对第三世界的干涉与当代世界的形成》(1)说出1916年英法军队在西线参与的伤亡惨重的两大战役名称。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劳工在“一战”中的贡献。概述“一战”对中俄两国革命所产生的深刻影响。(2)指出两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不同,以德国为例,说明“二战”如何对欧洲进行政治“重塑”?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两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格局产生的巨大影响。(3)概括提炼材料三作者观点。并结合20世纪后半期的历史对这一观点进行合理阐释。(阐释要求: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语句通顺,表述成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