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四川省雅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第二次月考)政治 Word版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雅安中学2022-2023学年下期高2021级高二月考政治试题一、单选题1.2021年8月,中国遭遇新冠病毒德尔塔毒株的冲击。旅游业、娱乐业等行业遭受惨重损失。人们不可避免地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能否提前发出准确的预警,把病毒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这表明()①哲学思想的产生离不开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②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思考,是哲学思想的根源③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为了适应哲学发展的需要④哲学思想产生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党中央国务院不断深化新的发展理念,强调要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这说明()①真正的哲学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哲学是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③哲学源于实践,是时代精神的精华④真正的哲学能为社会变革提供正确的指导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3.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认为“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①前者正确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②后者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③二者的观点对于世界本原的认识在根本上是对立的④二者的观点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上产生了对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科学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A.尊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肯定无产阶级历史作用B.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推动现实世界发展
1C.是无产阶级的认识工具,来自实践并为实践服务D.不仅正确地解释世界,更重要是强调改造世界5.哈佛大学校训:“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正是基于这样的校训,哈佛大学除了培养了无数杰出的哲学家,在哲学点亮的这盏精神火炬的引导下,这所盛产影响美国乃至世界发展的重要人物的园地,还培养出了大量杰出的科学家和作家。由此可见()①科学家取得的成就都是学习哲学的结果②与哲学为友是科学探索的智慧明灯③科学是推动哲学发展的基础④真正的哲学对科学具有指导作用A.②③B.①③C.②④D.③④6.意大利蒙扎市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禁止市民将金鱼养在圆形鱼缸里观赏。提案者解释说,把金鱼关在圆形鱼缸里非常残忍,因为弯曲的表面会让金鱼眼中的“现实”世界变得扭曲。可问题在于,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感知到的“现实”是真实的?金鱼看见的世界与我们所谓的“现实”不同,但我们怎么能肯定它看到的就不如我们真实?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①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②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③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对事物的“真实”性做出判断④感知无法对“现实”做出是否“真实”的回答。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7.新华网最近刊文称,“人生必须放下四样东西”。其中,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是( )①放下压力:累不累取决于心态②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③放下狭隘:心宽,天地自然宽④放下烦恼:快乐其实很简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8.“心虽主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于一人之心。”该观点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缺乏科学依据,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C.正确认识了心与理的关系,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D.把“理”作为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9.
2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内需增长空间格局时指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支持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等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展,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支持力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内需增长空间格局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敢于改造联系的客观性,勇于创新②要创造事物的本质联系,与时俱进③学会运用综合思维方式,促进系统优化④根据事物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0.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统筹协调、齐抓共管共同发力。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咬耳扯袖、抓早抓小、提醒纠正;对违规公款吃喝、餐饮浪费典型案例,要通报曝光,形成警示震慑。对此分析正确的是()①“统筹协调、齐抓共管”要求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②“咬耳扯袖、抓早抓小”意在防止不利质变的发生③“曝光典型案例”是基于事物的个性寓于共性之中④“警示震慑”才能推动矛盾的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数字化转型是全面形成“三高”发展模式的内在需要。神舟飞船依托“云测试”理念,结合任务实际,持续探索并完善“酒泉—北京”双向并行远程测试模式,推动型号测试工作数字化转型。从神舟十二号发射场首次建立远程测试机制,到神舟十三号发射场全面实施北京地区远程测试,再到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和神舟十六号发射场实施双向并行远程测试,团队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打通了型号间、地域间的测试“藩篱”,实现了人员、数据的跨地域跨型号云共享,切实提升了飞船批产测试能力和效率。材料表明()①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②实践是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活动③关键技术的突破源于科研人员的梦想精神④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2022年11月10日,国家文物局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围绕殷墟王陵区周边的勘探与发掘,确认了王陵区东区、西区外围各环绕一条围沟,围沟的发现突破了对于殷墟王陵区布局的认识,是商代陵园制度研究的重大进展。由此可见()①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的特点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高低
3④基于实践获得的认识对实践的发展起促进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3.在继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工程之后,中国又开始布局在西部形成强大的算力以支撑东部的巨大算力需求——即东数西算工程。它是指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更好地去推动数字化发展。这说明()①人们可以根据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②基于实践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③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自在事物联系的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说文解字》中说:“宀为屋也”;“豕为猪也”,两字合写为“家”字,说明有家就有猪,无猪不成家。后来经过演变,“家”的“猪圈”这一本义消失了,“人的住所”这个含义却保留了下来。随着社会发展,“家”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周代以男为家,以女为室,有家(夫)有室(妇),叫做“成家”;春秋战国时期,“家”又发展为学术流派,如儒家;后来,“家”又用来指有专门学问或技能的人,如作家。“家”的发展过程说明()①事物发展具有前进性,并为社会意识所制约和支配②人对家的认识会经历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③新事物以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基础④新生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人民利益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5.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4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摘自臧克家《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句话()①违背了思维一致性要求,出现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②断定“有的人”具有某种属性,同时又断定其不具有该属性③体现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是从不同的角度对“有的人”的认识④认为“死”与“生”是对立统一的,并致力于在思维中正确反映这对矛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6.电影自诞生之初,就带有商品与文化的双重属性。然而,当下国产电影往往将票房作为检验影片成功与否的主要尺度。有评论家指出,一座座飞速建起的电影院不仅仅是商业资本追逐利润的工具,更应该成为我们观照现实、洞烛内心的精神家园。推动电影业健康发展的正确做法是()A.在电影的商品属性与文化属性的绝对对立中把握统一B.在电影的商品属性与文化属性的相对统一中把握对立C.在文化属性支配商品属性的对立中实现两者相辅相成D.在商品属性与文化属性依赖与贯通中实现电影发展17.四川三星堆遗址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物中,是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其中的商青铜神树是古蜀文明的代表,可谓青铜铸造工艺的集大成者,是古蜀先民人神互通的神话意识形象化的写照。从商青铜神树可以看出,古蜀先民()①持有世界是神创造的观点②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③本质上认为意识决定物质④认为神是由人创造出来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8.焦虑是由于情绪或心理上产生内在冲突,进而引发非理性的忧虑或恐惧感受。焦虑情绪的来源,除了与对压抑感受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关外,还与人的大脑内部构成存在一定关联。当一个人面对的问题资源超出现有能解决它的资源时,焦虑感就会降临。这表明①人脑特殊的结构是焦虑产生的根源②一切情绪感受都来自客观世界的刺激③情绪的产生离不开人体的生理活动
5④不可控的未知因素导致焦虑无法避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9.蝗虫这种生物拥有超快速反应的能力,它们可以避免在集群高速飞行时发时碰撞。现在,科学家已经揭开蝗虫这种反应能力的秘密,蝗虫大脑电子和化学信号的独特运行方式使它的视觉具有早期预警系统,以保证它们在飞行时的安全性。研究人员据此开发出一款微型、可靠的碰撞检测传感器系统。材料表明A.人类改造客观世界能否成功取决于认识的水平B.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相互作用下形成的C.认识本身不是目的,追求和发展真理才是认识的目的D.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并促进了认识的发展20.古典名句,是中华文化长河中历经砥砺的智慧结晶,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名句蕴含哲理,发人深思。以下经典名句的哲学解读正确的是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可靠③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④堤溃蚁孔,气泄针芒--要重视事物的量变,把握机遇促进飞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1.自行车高速公路是专门用于自行车骑行的城市交通线路,它全程没有交叉路口,也不设置红绿灯。作为一种新的交通线路形式,自行车高速公路已经在欧洲许多国家取得了成功。目前,北京市首条自行车高速公路已着手建设,以期缓解通勤压力。对此,很多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下阐述合理的有①赞同,有助于引导市民树立绿色出行的生活理念②赞同,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理论基础上的实践创新③赞同,改变思维定式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④说不好,北京的交通现状与欧洲不同,要因地制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是中国经济奇迹的重要创造者。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既然要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又要拓宽融资渠道,重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既要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又要打破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涌流,创造活力迸发。这体现了①善于抓重点,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②不断创新,变革与实际不符的机制体制③要认清主流,把握客观事物的发展方向
6④遵循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3.漫画《指鹿为马》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的意识决定事物的属性②动物没有第二信号系统,没有意识去反驳人的错误观点③物质和意识不可分离,离开了意识,物质将不复存在④无论意识的反映是否正确,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4.“白水当门稻穗深”“过雨忽翻金碧影”,这是明朝刘伯温描绘家乡青田稻鱼相依、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农耕智慧。水稻为田鱼提供庇荫和食物,田鱼则为水稻耕田除草、松土增肥、吞食害虫,稻和鱼形成互利共生的绿色生态系统。“稻田养鱼”之所以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因为()①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处理问题②立足关键部分,通过部分的变化发展来推动整体的发展
7③注重系统内部结构优化趋向,实现各要素功能的最大化④统筹考虑、优化组合,使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二、材料分析题25.位于黄河中下游的冠县,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因历史上黄河数次改道,冠县土地沙化严重,故道区曾沙丘遍野,风沙化土地面积达21.5万亩,风、沙、早、涝、碱“五害”并存,经济基础薄弱。为有效治理黄河故道,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冠县人民群众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植树造林。随着植树造林的面积不断扩大,防风治沙生态效益好了,但由于缺少经济效益,群众没有持续治沙的动力。近年来,冠县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大力引导沙区群众种植大樱桃、鸭梨、苹果、油桃等林果,并对新栽植成方连片大樱桃和矮砧苹果的农户进行樊补与山东农业大学等多所院校建立长期科研协作关系,全面推行果品标准化生产,沙区群众的收入因此得到显著提高。目前,冠县果园年创产值8亿元,占全县农业收入的25%。冠县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和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林果业已成为当地绿色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的知识,说明冠县成功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的原因。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把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办事的要求落到实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不能通过无条件、无差别、无步骤的整齐划一的绝对同步来实现。因此,急于求成或一蹴而就实现共同富裕的想法和做法,既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也不符合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更不符合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实际。要充分认识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分阶段进行,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同时统筹需要和可能,坚持循序渐进。我们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但也不是说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就无所作为,而是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说明怎样“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7.
8成都东郊记忆是在原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旧址上改建而成的现代文化产业新型园区。东郊记忆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修旧如旧,旧房新用”,将部分工业特色鲜明的厂区作为工业文明遗址予以保留,结合计划经济时代工业美学与现代商业建筑功能,兼容了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的办公室、21世纪初的办公楼、多层厂房和工业感十足的烟囱管道。比如跨度24米、层高16米的大车间,被改造为影院和剧场;直径达16米的氢气罐,打造为试听空间…原特有的桉树和梧桐得以保留,利用废旧机床、罐体和管道、玻壳半成品改造成的艺术品,营造出东郊记忆兼具怀旧和时尚气息的艺术氛围,实现了工业传统和音乐时尚的共融,使游客不仅全方位体验音乐的魅力,又近距离感受工业遗址魅力、城市的变迁和回味过往岁月记忆。结合材料,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知识,阐明成都东郊记忆打造方案的合理性。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登陆月背,是公认的航空难题,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月球自传的周期相同,所以月球总有一面背对着地球,着陆在月球背面的探测器由于受到月球自身的遮挡,无法直接实现与地球的测控通信和数据传输。我国综合考虑国际前沿、科学价值、经济和技术可行性等因素,完善探月工程总体方案,确定了嫦娥四号的目标为: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为了实现这个前无古人的目标,航天科技人员攻坚克难、自主创新,突破了月球背面复杂地形地貌识别、高精度自主着陆控制与自主避障等技术难点,发射了世界首颗地月中继通信卫星“鹊桥号”,搭建起地月信息联通的“天桥”。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翩然落月,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中华民族开启了飞天揽月梦的新篇章。(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分析我国航天人是如何实现“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背的。(2)星空浩瀚,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永无止境。请你想象人类探索太空的下一个目标,并写出一个合理依据。
9